我的失败经验告诉你,留学生眼中的澳洲,可能是假澳洲!

原创 2017年11月27日 澳洲阿凡姐


我的失败经验告诉你,

留学生眼中的澳洲,

可能是假的澳洲

1992年邓小平南巡到上海的时候,才决定成立浦东新区。也就是说,上海面向全国开放,是在1993年以后。


我是1996年去上海读书的,当时的上海,刚刚开放不久。作为全国最前卫最新潮最发达的大城市,上海人当时还没有接受外地人大规模”入侵“这个事实。


当时的上海,无论你是哪里人,都被称作外地人,自我优越感十分强烈。


当时的上海,基本全部用上海方言交流的,如果讲普通话,会遭以白眼儿的态度。


而上海方言的难度,对于北方人来说,不亚于学一门外语。


上海人心目中的外地人,都是冲着上海户口,才嫁给上海人的外来妹。当年上海的婚姻政策,是外来妹嫁给上海人16年,才能拿到上海户口。


对比一下咱们现在中国人大规模的移民到澳洲来,是不是十分类似。


如今的澳洲,总体来说,还是比中国要先进发达的国家,澳洲人民,也没有接受中国人大规模移民的事实。


如今的澳洲,无论你是哪里人,只要黄皮肤,都被澳洲白人叫做亚洲人。


如今的澳洲,都是讲英文的。如果讲普通话,只能在华人圈生存。而英语对于我们很多中国人来说,不亚于北方人学说上海话。


如今的澳洲,很多人也是为了绿卡嫁过来,好在澳洲的婚姻只要保持3年以上就可以申请,比起上海的政策,不知要强多少倍


作为学生来说,最主要的社交圈只有同学。而当年我的同学们,也都是来自全国各地,所以我们都讲普通话。


我学的是英语语言学专业,所有可以讲英文的机会,就是在课堂上。在平时的生活中,很少和外国人交往,没有练习口语的机会。也很少能和上海人交往,所以根本听不懂,也不会说上海话。


至于上海人的美食,学校的食堂是我体会上海菜的唯一渠道。譬如上海小排,肉饼子炖蛋等等。因为没钱下高级的上海菜馆子,也不知道上海人平时都吃啥。


对于本地上海人的生活具体是什么样子的?知道的更是非常少。


记得有一次和同学一起去拜访导师的家,作为上海非常有名的英语语言学教授,他当时的家在南京西路一个老洋房里。(对,在上海恒隆广场对面)


踩着百年的红木楼梯咚咚的上楼,进到二层那间有着上海传统特色装修风格的大房间里,看到导师坐在红木写字桌后面,桌上堆满了书籍。你们可以想像,那个时候,这样的地段和这样的洋房,导师这样的名气,这样的家具。我是怀着无比崇敬和羡慕的心情的。


我想,也许上海人都是这样生活的吧。


而对于时尚来说,谁都知道当年上海是最时髦的城市。记得教我英国文学的教授,我上学的三年里,从没见她穿过长裤,一直都是优美的长裙,配着高级教授的儒雅气质,实在是我膜拜的对象。我的日语老师,嫁了日本人,所以化妆打扮,举手投足都像优雅的日本女人。所以,我觉得上海女人,活得好精致!


总之,我的上海学生生活圈和社交圈,都不算大。除了和同学,和老师交往,在外面兼职教英文的时候,认识几个点头之交的上海父母,对整个上海和典型的上海生活的理解,就是我的那个范围而已。


所以,当我毕业的时候,我不会说上海话,没有上海男朋友,不了解上海的生活,自然,也进不了上海人的公司工作,因为上海话这一条,就已经把我排除了。



对比我的上海读书经验,与在澳洲读书的留学生们,是不是非常像?


因为交往的同学大多也是中国来的同胞,说英文和读英文的机会,大多只限于课堂上。平时和澳洲本地学生交流的也比较少,天天说英文的机会也不多,所以留学几年下来,真实的英语口语水平并不高。


至于澳洲人的生活方式,除非初中生高中生有寄宿家庭的经历可以接触一些,否则我们也并不了解澳洲人真实的生活是怎样的。你去过一两个澳洲本地人家里做客,看到的和听到的,估计和姐当年看导师家里水平差不多,是以偏概全的。


澳洲人的吃,除了BBQ,我们大致也停留在炸鱼薯,煎牛排和肉酱意大利面的程度。认为这就是澳洲的地道饮食了。


而澳洲人的穿着时尚,在我们的眼里,他们穿的不是太休闲,就是露胳膊露腿,实在跟我们不是一个路数。


在这种情况下,进入澳洲本地人的公司去工作,和失败的樊霖姐一样,因为英语这一关,被卡住了。


所以,相比之下,我的上海读书经历与澳洲留学生的经历,基本如出一辙。


那么,你们这时是不是会邪恶的脑补一下,失败的樊霖姐毕业后因为没有得到上海公司的工作,只好住在木隔断截开的合租单间里,吃着方便面,拿着简历在三伏天一身大汗,出入各类大小招聘市场;甚至是为了上海户口,也要考虑嫁一个上海人熬上16年呢?


不好意思,这些状况都没发生。


那么,失败的樊霖姐,是怎样逆袭的呢?


这里有一个非常关键的因素,90年代的上海,虽然是瞧不起外地人占第一的城市,但是也是一个崇洋媚外占第一的城市。


虽然瞧不起全中国的外地人,但是外来的会说英语的欧美和尚们,觉得他们的念经水平非常高。不仅欧美和尚们念经好听,即便是讲广东话的香港和尚们和普通话不标准的台湾和尚们,都比外地人要高级,念经都好听,大家都爱听!


所以,姐稍微占了个便宜,因为会英语,所以直接进外企,月薪4000块。而当时的上海人开的公司,月薪只有1000块,那一年,是1999年。


不得不说,是工作的性质改变了我对整个上海的认知。


我当时的工作,需要和上海各大五星级酒店,国际航空公司,奢侈品公司,领事馆等高级白领们打交道。这些岗位上,多是受过良好教育的上海白领精英们和海归们的场地,在一些社交场合,大家不得不装逼飙英文,一旦发现大家的英文流利水平相当,就会产生惺惺相惜的认同感,就这样混入了其中。


跟他们吃喝的多了,就慢慢听懂上海话了。


再后来,由于越来越多的工作经验,接触到了上海各种各样层次的人,才了解到,上海人的生活是多种多样的,什么层次的都有。


如果当时我毕业就离开了上海,去其他地方工作,估计对整个上海的认知,还是在学生时代的蜻蜓点水的水平,以为那就是整个上海。


上海人都住在老式的花园洋房里,女士们穿着讲究精致,都讲着一口糯糯的上海方言,每天吃糖醋小排,炒青菜,而已。


我所认知的那个上海,是假上海,是肤浅化的上海。


如果在澳洲留学三五年就毕业回到中国,估计你们对整个澳洲的认知,也只是停留在学生的水平,以为你了解了整个澳洲。


澳洲人都住在大别墅里,每天穿着T恤短裤人字拖,吃着薯条和汉堡包,讲一口土澳英语,干活松散慵懒。


那么你所认知的澳洲,是假澳洲,是肤浅化的澳洲。


我住了三年假的上海,真上海,是在工作后发现的。


你作为留学生,也一样,真澳洲,是需要会流利英文,需要工作一段时间才发现的。


而拥有工作经验,并能够讲一口流利英文再回国的留学生,比单纯毕业后就回国的留学生,当然有更好的工作机会。


而即便是决定留在澳洲,你进入澳洲的本地人的公司,才能体会到真正澳洲人的工作方式,休闲方式,人生观,家庭观,一切观观观!



我当年在上海读书,与你现在在澳洲读书,唯一不同的,是时代背景。


当年的上海崇洋媚外,所以会英文进外企,是比去上海人的公司有更高的薪水,更好的工作环境,接触层次更高的人群。


而现在的澳洲,并没有崇中媚中,还不能因为我们会中文,进中国人的公司会是更好的薪水,更好的工作环境,因为中国人的高薪大公司,还没有进入澳洲。


好了,澳洲留学生们,我失败的经验告诉你,真实了解一个地方,一个国家的生活状态,工作经验非常重要!


而我成功的经验告诉你,掌握一个主流社会认可的专业技能,更加重要!譬如,当年的中国,需要的是英语人才。譬如,现在的澳洲,需要的是技术清单上的紧缺人才。


留在澳洲,与回国发展,到底哪个更好,不是关键。关键是,如果你的专业够好,英语能力更强,无论回国还是留澳,你都有充分的自由选择权。


而专业外加英语能力,是你获得更高生活品质和遇到更高层次人群的钥匙。


这一次,没有广告,欢迎你转发--给正在准备留学的学生,已经在澳洲读书的学生,准备回国的学生,一个借鉴。

相信美国和欧洲其他国家留学生,学生的生活环境差不多,都可以作为借鉴。

(备注:如果你的爸爸是“李刚",这个建议无效!)



收藏 已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