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李咏和金庸的离世,说说我们这些海外移民的心态

原创 2018年11月01日 澳洲阿凡姐


 (更多澳洲生活方式,请关注公众微信号“澳洲阿凡姐”)


昨天刷屏的消息,是央视的著名主持人李咏因患癌症去世,享年只有50岁。


实在是太年轻就离开,很多人唏嘘不已,都很惊讶。


我们都回忆起李咏当年那个誉满中国宇宙的电视节目,,非常六加一,很是怀念。


再接着刷屏的,是我的偶像之一金庸老先生离世,惊呆了大批吃瓜群众。


我们都回忆起小时候不吃不喝孜孜不倦饱读金庸武打小说的情景,记忆中充满了美好。  


甚至,你可能还回忆起把武打书包上教科书的书皮,在课堂上偷看被老师抓个正着一顿熊批,而其实老师也是没收书籍后自己在家里偷偷看了一遍。


甚至,你可能还回忆起跟同学交流金庸小说的武功招数而动气手来,回家被老母亲一顿胖揍,嫌弃你不好好读书,却在外面惹事生非。


这都是我们这些海外华人,当年在国内的珍贵记忆。


其实,死亡这个话题,对于中国人来说,是一个非常模棱两可,无法言说的一个话题。


你说这是禁忌话题吧,我们也会谈论亲人的离世,带给我们的悲伤和痛苦。


你说这不是禁忌话题吧,我们其实每个人都避免面对这个问题,或者彻底思考这个问题。


这就在接连两天你所熟悉的名人在突然离世的时候,传递给我们的信息,首先是惊讶,因为我们从来没想过这个事情。


实际上,我们每个人所面临死亡的话题的时候,最难逾越的那一关,是我们活着的人,对死亡这件事情怎么看待,我们对逝去的亲人又有着怎样的感情?


尤其是我们这些生活在海外的华人们,对我们熟悉的这两位名人的离世,有着怎样的感慨?

 

01


如果我们看李咏的去世,看他的妻子哈文在过去的500多个日子里的每一句“早安” ,都记载着在李咏最后抗癌看病的时期,有亲爱的人一直陪在身边,支持他,安慰他。


这也许就是在人世间活到最后,最美好的一种方式了吧。


所以李咏临走时的最后一句话,没有遗憾,只有不舍。


作为我们生活在国外的这些移民们,


有的是因为国内事业和国外生活不能兼而得之的聚少离多的夫妻分隔两地;


有的是为了孩子教育,为了孩子未来,孩子和母亲居住在国外,父亲在国内打拼的家庭拼图;



有的是孩子留学后定居在国外,而身体康健的中老年父母们仍旧在国内工作,带着对孩子们的重重挂念;


无论是哪一种,我们都不知道,在未来的某个时间,某个时段,


是不是会像幸运的李咏一样,在最后的日子里,一直会有亲人陪伴在你身边;


我们可能因为距离的遥远,因为工作或者学业,而无法最终陪伴在亲人身边…


这才是我们这些海外华人们,对李咏去世时的唏嘘吧!


所以,无论是远在国内的父母,还是身在海外的我们,如果我们有机会,都尽量多陪伴一下自己的亲人吧。


02


而对于金庸的去世,我们更多的记忆,是他的那些伟大作品,给我们的生活带来的美好体验。


金庸是在94岁高龄去世的,对于中国传统文化来说,这算是一个人有大福报,才有高龄的喜丧。


对于我们这些中年海外移民来说,自己的父母都已经到了七老八十的年龄。


我们每个人最害怕的,估计就是大晚上看到家里人给自己打电话了。


我们都希望自己的父母无病无灾,健健康康的安享晚年,这对于我们这些在海外的中年人来说,就算是最好的安慰了。


我们也在心里默默祈祷自己的父母寿命越长越好,心情越舒畅越好。


但是作为中年人的你,在默默为自己父母祈祷的同时,也别忘了我们自己。


我们也会有一天老去。


尤其是四十岁以上的我们这些中年人,已经有了人到中年,精力大不如前的深刻体验。


那么看到金庸的高龄,我们也要好好的为自己着想。


设身处地的想一想,如果我们每个人自己,都能够活到94岁的高龄,即便不能像金庸一样为社会创造了巨大的贡献,但是对于我们自己的身体和健康,本着对自己负责的精神,没病没痛的活到94岁,也算是对自己的一个巨大贡献了。


如同我们看待自己的父母那样,终归有一天,当我们七老八十的时候,我们的子女也会步入中年。


他们看待我们的样子,与我们现在看待父母的心情,应该是一致的。


那么,为了自己的子女着想,我们也应该对自己的健康负责,对自己的经济状况负责,对自己的人生负责,不要做儿女的累赘。


这一点,每个中年人,我们都应该向金庸学习。


03


记得小时候看金武打小说的时候,最佩服他的,就是可以把武侠故事和真实的历史背景结合的的特别巧妙,让我们误以为,这些都是真实的。


我们在了解了各种武功招数和武功秘笈的同时,对历史也有了更深刻的了解,比在书本上学到的历史知识要更有兴致。


移民到海外的时候,我最大的心愿,就是女儿仍旧在长大以后,可以熟练阅读金庸的小说,如果能做到这点,算是人生无憾了。


估计我们所有的国人移民们,对自己儿女的心愿都是勿忘中文,也甚至有很多人跟我的心愿心愿一样,希望孩子能阅读金庸或者古龙的武打小说。


(说真的,我倒是蛮奇怪,为什么没想过让孩子一定要阅读琼瑶和岑凯伦的爱情小说呢)


可是,海外华人对于子女学习中文的兴趣和方式方法,都是在与自己子女无穷无尽的斗智斗勇和无尽折磨之中。


孩子们小的时候,基于父母的权威,不得不服从,硬着头皮上中文课,学中文。


随着年龄的增长,随着国外教育的渗透,我们的娃儿们变得越来越不听话,权威越来越不好使。

如果你的娃还能跟你说中文,估计都已经算是幸运了。

不要提读中文和写中文,更不要提你当年的心愿,和你一样孜孜不倦的喜爱阅读金庸小说了。


海外华人的子女对待中文是怎样的一种态度,取决于我们每个做父母的严格要求程度。


如果你看到在海外长大而在中国成名的王力宏,彭于晏这些人物,不得不佩服他们的父母对他们在中文要求上的严格才能有今天的成就。


但是,如果你不能像他们的父母们一样执着的要求中文,又会怎么样呢?


这件事情,没有一个标准答案。


在海外生活的我们,每个父母都有自己的标准和要求。


通过李咏和金庸的离世,我想我们海外的这些华人,都力争在我们自己有限的能力范围内,对远在万里之外的亲人,对身处两种不同文化背景长大的子女,尽力做到最好吧!


就像李咏最后的那句话,对待我们的亲人和家人,没有遗憾,只有不舍。


这便是最成功的人生了。

 


收藏 已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