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不着北(连载十五)
Edwin Maher,1941年生于新西兰,曾是澳大利亚国家广播公司的记者及播音员。一次机缘巧合下,Edwin在2003年来到了中国,成为中央电视台英语频道首位外籍主播,并于2007年获得由中国政府颁发的授予外国友人的最高荣誉——中国政府“友谊奖”。
《找不着北》收录了Edwin来到中国后的一系列见闻,由23个单独成篇的中英文对照文章组成。本书行文风格诙谐幽默,视角新颖,生动展现了一个外国人眼中呈现的中国日常生活、独特文化与社会风貌。想要了解更多Edwin的有趣经历?快来聆听他亲口讲述的中国见闻吧!
王大夫慢慢地把针管里的药推出来,然后轻柔地拔出了针头,动作慢得不得了。我更使劲儿地缩进了椅子里,准备不管接着发生什么都屈服接受。决定斗争还是逃走的关键时刻确实已经过去了。
麻药开始起作用了,她用戴着手套的指头敲了敲要补的那颗牙,然后又敲了敲旁边的一颗——那可是几个月前我刚在澳大利亚补过的。“给我上同样的白釉,”我语无伦次地嘟囔了一句,觉得她应该能听明白。
就在这时,王大夫叫来了她的助理。可接下来我才发现,她并不是要助理准备进行补牙。那位女士离开了隔间,回来的时候拿着——等等——一本词典!王大夫不停重复着“white(白)”和“enamel(釉)”这两个词儿,却怎么也查不着。她把那本小词典放下时,我只希望她不会给我(牙外面)上一层与众不同的灰釉。
我的嘴已经麻了,对钻头持续不断的震荡没有任何抵抗能力,虽然那钻头就像在工地上挖掘的钻机一样。一刻钟以后,钻洞停止,补牙开始。不过,过了一个多小时我才终于看到了完工的效果。
他们递给我一面镜子,我忐忑不安地把它举到嘴边,不知道自己会看到些什么。会不会做得很拙劣?牙面上会不会是灰不溜秋的釉质啊?如果真的有牙仙女存在,我希望她会让我得偿所愿——我表现得这么乖,至少没有撒丫子跑掉啊。
一开始,我都没有找到那颗牙,那上面不是灰色的釉,而是自然的白釉,和两边的牙一模一样——搭配得非常完美。虽然嘴巴还没有感觉,我还是咧开嘴朝着王大夫和那些满脸笑容的工作人员赞许地笑了起来。
在西方,我们常常开玩笑说,看牙医最疼的时候就是付账的那一刻了。可我第一次探访中国牙医的结果却大有不同——才花了280 块钱,比在澳大利亚便宜多了。不过,在这儿花的时间可是澳大利亚的两倍。我对王大夫的精湛技艺和耐心表示了感谢,还答应把她推荐给我在国际广播电台的同事——就是给我讲“看牙惊魂记”的那位。他第二天就做了预约,还订下了更为全面的修复服务。他后来跟我说他“每一分钱都花得很值”。
去年圣诞节,我回到了澳大利亚,于是又跟我的家庭牙医做了预约,想看看他对中国牙医的杰作有什么反应。他仔细地看了以后说:“她活儿干的可真不赖啊!”当我告诉他我花了多少钱时,轮到他惊得连嘴都合不上了。
据说牙医是澳大利亚收入最高的人群。如果王大夫看到我这篇文章,没准儿会让我回去再检查一下。要不还是我先给她打个电话吧,免得她涨价。
往期《找不着北》连载请见↓↓
找不着北——洋主播在中国看牙糗事,痛到跨越语言障碍!(连载十四)
找不着北——洋主播在中国吃饭的那些事儿,看看被必胜客沙拉塔惊到的他(连载十三)
找不着北——澳洲洋主播在中国餐馆的爆笑奇遇,都是冒险惹的祸(连载十二)
找不着北——澳洲洋主播费尽周折的北戴河之旅,独自的异国之旅学会了讨价还价(连载十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