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区作者/onelum
留学国家:法国; 留学母校:埃克斯马赛大学;
攻读:硕士; 专业: 国际贸易管理
法语里面有个单词,叫Bricoler,意思就是自己动手做些小修小补的活儿。
在法国请人干活贵,所以法国人的动手能力普遍不错,遇到门锁坏了、马桶塞了等等,能自己修尽量不请专人上门弄。
关于这个话题,我还见证过一个特别浪漫的故事。
我有一个法国朋友,他外公外婆两人住在法国南部一个小村庄里。
老奶奶身体不好,手脚不灵活,行动起来很不方便。他们住二楼,由于是老房子,没有电梯,上下楼便成了老奶奶出行的一大障碍。
老爷爷曾经参加过二战,过过物资贫乏的苦日子,生存能力和动手能力都杠杠的。看见自己的妻子连出门都那么困难,决定自己动手做一个扶手。
于是拼凑了点金属材料,拿起自己的焊接工具,从一楼的大门口开始,沿着楼梯向上一直到二楼的家门口,修了一条高一米长十米长的扶手。
真正的浪漫不是在你的最美年龄送一把红玫瑰,而是在你风烛残年的时候当你的拐杖、为你修扶手。
不花大钱
的小聪明
以上的例子对普通人而言有点超出自身能力,
但接下来的实例都是我在法国的室友们动了点小心思做出来的~
可行性有五颗星哦
而且重点是他们并没有花大钱,东西基本是在大街上捡回来的!
在法国大街小巷不时会看到或新或旧的家具,有些缺了一个腿,有些只是表面有刮痕,有些甚至没有啥大毛病,只是因为主人换了新家具而被丢弃。
前室友A
曾经捡了个实木柜子,柜子的其中一只脚被狗咬烂了,他就在超市买了类似石膏一样的材料用来补柜子的脚,然后又买了一小罐跟柜子颜色相近的油漆,把石膏的颜色盖起来。
如果他不说,我完全没有想到,那个看起来高大上的复古储物柜,是他花了不到10欧翻新的。
前室友J
她更牛逼,曾经在街头捡过一张双人床和一组老式音响。床搬回家后擦干净,铺上床垫就能用,绝对的零成本!
而且那组音响其实完全没有坏,只是缺了一跟线,J花了几欧把线买回来插上,音响就神奇地活过来了,并成了我们搞轰趴必不可少的气氛担当。
前室友S
她是个德国女生,初到法国的时候没有工作,开源节流自然成了她生活模式的一部分。
由于年龄超过了26岁,买一个交通月卡要将近50欧,对于当时没有收入的她来讲是一笔不小的费用。
有一次她在路边看到一自行车,俩轮子废了,链条锈了,坐垫也破了。,换成其他人估计都不会看上一眼。
她不一样,把自行车扛回家,从自行车专用店买了所有需要换下来的材料,硬是把可以拿去报废的车改装成了一辆新车。
想想在法国买一辆全新的自行车少说也要一两百欧,S虽然也花了八十欧,但材料都是按高标准买的,对比交通月卡,即使骑上两个月也回本儿了。
变废为宝
不止如此
法国超市有很多食物都以储存在真空玻璃瓶的形式出售的,例如酱料、果汁、熟食蔬菜、果泥等等。食物吃完后,这些瓶子通常会被被人们扔掉。
而她则把这些玻璃瓶全部留起来当收纳盒和饭盒使用。玻璃本身是很环保的材料,现在大行其道的梅森杯和沙拉瓶用的正是这些玻璃瓶,超市至少卖3欧一个。
其实在法国,除了破烂,可以拣的东西还有很多。
我在南法一个叫Pertuis的小镇住过一段相当长的时间。说是小镇,其实更像一个在大自然里面小村庄,走几步就是大片的小树林和葡萄田。
在房东夫妇带领下,我们经常一行人在树林摘果子,除了苹果、桑葚、梨、杏仁、核桃、李子、樱桃和葡萄,运气好的时候还能找到市面上卖30欧一公斤的蘑菇。
因此每逢秋天,我基本就不需要去超市买水果和坚果。
在法国生活的这几年,我打从心里觉得,捡破烂不仅仅为了省钱,它更是一种情怀,一种乐趣。
当然这种情怀跟国情有很大的关系,欧洲物价偏高、环保意识强的人群相对大、人们的生活节奏慢,这些因素都让人愿意花时间把原本被归类为破烂的东西,变成实用的工具。
在实用主义者眼里,最重要的是物品能为生活带来的价值,而不是物品本身。
在环保人士眼里,Less is more才是王道,每弃置一件旧物,就给地球增加一分负担。
在我看来,这些生活态度是对物质主义、唯我主义的对抗,让人们回归生活的本质,给物质重新下定义。
时区作者 | onelum
灵魂里面住着一个小酒鬼
本文责编 | Gigi
配图:小王子
更多欧洲留学生活,戳一戳下面链接:
《让你惊叹的全球四大顶级时装设计名校,从毕业展看不同的先进理念》
✎ 投稿邮箱:[email protected]
长按关注TIMEZONE,发现留学大世界
@版权声明:本文由时区公众号TIMEZONE(ID: timezoner)原创首发,版权所有。转载请在时区后台留言“转载”获得授权,对违法使用本内容者,将追究其法律责任。本文仅为作者个人意见,不代表平台立场。TIMEZONE,留学生原创平台,欢迎坐标在世界各地的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