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几年,‘食肉菌感染’、‘坏死性肌膜炎’致死事件频频发生,似乎不再是罕见病例。这种细菌非常容易被人忽视,但吃一个生蚝,一个小伤口就有可能被感染,死亡率超过30%,患者往往需要截肢来保命,而如果是免疫力低下的小孩,死亡率则更高。
就在上周,美国俄亥俄州一个叫Liam Flanagan的八岁小男孩(如图),因为感染食肉菌医治无效去世,仅仅以为骑自行车不小心摔倒。
事情的经过是这样的:
上周六,Liam在亲戚家的小山坡上骑自行车,从高处骑下来时不小心摔伤了。当时就直接被送去了医院,缝了几针线,当时家里人也没有多想,因为伤口也不严重。
过了几天,Liam开始喊伤口很疼,但父母也没有很在意,因为缺乏对食肉菌的知识,所以也没有很高的警惕,认为伤口疼是正常的。可万万没想的是,数小时后小男孩的身上开始出现紫红色的肿块,皮肤组织也有腐坏的迹象,这个时候爸妈认识到问题严重性,赶紧送往医院。
结果立刻被诊断出‘食肉菌感染’,并且已经恶化为‘坏死性肌膜炎’,刻不容缓,马上进行了手术。唯一的方法就是切掉坏死的细胞组织,阻止细菌继续扩散,然而情况并没有好转,因为扩散速度太快。
他的父母心疼地说:“他们基本上就是把肉一片片切下来,直到细菌不再扩散为止。”“Liam的左半边几乎都没了。”
转了两次院,进行了四台手术,小男孩Liam没能抵抗过顽固的细菌,于上周日在医院去世。
父母悲痛欲绝,表示希望让更多的爸爸妈妈了解这种罕见病,因为它已经不再‘罕见’。一旦感染上,如有足够的知识应对,或许能降低死亡率。让此类悲剧不再发生。
噬肉菌,又称为食肉菌,是指由不同细菌引发的坏死性筋膜炎。因这些病菌感染皮下的筋膜引起发炎,临床病程快速而严重,死亡率高,所以才被冠上吓人的“食肉菌”名称。
这种细菌没有地域限制,隐刺此类事件在全球范围内发生:
就在去年,Jeff Beck,一澳洲男子在上班时划伤手指头,几天后左腋窝肿得像篮球这么大,然后被送去医院也被诊断为食肉坏死性筋膜炎。
Beck有几天都在做重体力工作,包括浇水泥和安装街道标牌,这个伤口如此之小,以至于他几乎没注意到。
此后他接受了超过七次的手术,医生切除了他四分之一的躯干,和超过五公斤的坏死皮肤、肌肉和组织。Deborah Williamson医生说有时候病人会在24小时内生病且死亡。那些幸存者也经常遭受严重毁容、截肢和失去身体机能,因为主要的治疗手段就是切除坏死的组织。
Beck之前身体一直很好,很强壮,所以在手术后幸存下来。然而不是每个人感染者都这么幸运。
去年二月,一36岁香港警察,在骑车时感到脚部不适,去医院诊断为因食肉菌感染导致的坏死性肌膜炎,还没等手术,就在凌晨两点不治生亡。
2016年十一月,广州珠海一位老人在杀螃蟹时被咬伤,没有对伤口进行及时处理,结果被食肉菌感染,做了紧急截肢后病情继续恶化,在三天后不幸过世。
所以食肉菌已不再罕见。根据官方的数据澳洲每年有400例坏死性筋膜炎发生,而免疫功能较差的人风险更高。
因为容易忽视,所以不被重视,往往后果不堪设想。这种细菌在你最不经意间就侵入你的体内,可能在花园里割草不小心划伤,在你洗螃蟹、虾等海鲜时,被坚硬的外壳戳伤,甚至是被昆虫叮咬,都可能感染这种致命的细菌!
那么,在日常生活中应该如何预防这种致命的食肉菌呢?
高温处理海鲜,尽量不生吃
食肉菌非常容易在海鲜上出现,在众多感染途 径中,吃生蚝风险最高。但如果进行高温烹煮,细菌就立刻被杀死,就不存在感染问题了。
但是对于生蚝爱好者,只能说尽量挑选干净,有品质的生蚝,洗净之后食用。一旦发现有感染迹象马上就医。
及时清洗、消毒伤口
切忌随意处理。
在不小心被擦伤、割伤,特别是在垂钓、潜水或是处理海产品时的割伤,是最最容易感染的!
当然还有不经意间的伤口,一定要及时清洗干净,用消毒水消毒,不能让伤口触碰脏东西,因为这往往是细菌最容易进入的地方。
如有感染症状,及时就医防止恶化
食肉菌的早期症状和流感类似,发热、肌肉酸痛、咽喉肿痛,但正好身上有伤口,就要考虑感染的可能性了。
如果伤口越来越疼,请不要犹豫马上去医院,因为时间对于这种病来说是最重要的。一旦恶化,扩散的后果不堪设想。
提高抵抗力,强身健体
食肉菌感染高危人群往往是抵抗力差的人,像小孩和老人,一旦感染死亡率非常高。即便是同时感染上病菌,免疫力强的幸存下来的可能性也越高。所以平时多运动,提高身体免疫力也是抵抗细菌感染的基础屏障。
往期热点推荐
随手拍,随手爆料!
悉尼新鲜有趣的事,敬请关注我们
新浪微博:悉尼的华人
公众号:sydneychn
爆料邮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