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对人工智能挑战,澳洲中学欲改变教学理念,化解未来危机!

2017年12月01日 澳洲乾景


随着时代的发展,人工智能出现在各个领域,越来越多地取代了人类的工作。有专家预测在今后的20里,超过40%的工作有望通过机器实现自动操作。未来的人们需要更具有想象力,创造力,软技能等,才能化解被智能机器人所取代的危机。

为了适应时代发展,培养出未来市场需要的人才,澳洲中学欲改变教学理念,进行课堂改革。

■ 澳洲中学教育新动向 

近日前维州教育部副部长 Dahle Suggett 博士在悉尼大学政策实验室举办了一场关于未来教育的研讨会。他认为未来澳洲中学应该教的是帮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道德观,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软技能。而对于机器人和人工智能可以替代的工作技能,学校可以进行弱化或忽略。

“我们应该将重点放在学生价值观,道德观,创造力以及机器人和人工智能不能完成的软技能培养上。”

还有教育学家认为未来学校可以只是一个概念,而不是物理上的空间。学生可以在网络上聚集起来学习。老师和学生及家长“跨越地理的限制”进行交流。

根据专家的观点,未来澳洲中学中,学生不仅无需亲自来上课,而且还能省去背诵的烦恼。

他们认为学生需要牢记公式,背诵知识的时代已经过去了。内容趋向的学习方式不能满足孩子以后的学习和以及数字时代工作的需要。未来劳动力市场需要学生具有人际交往,交流,合作和解决问题的技能,以及创造和批判性思维的能力。

堪培拉大学教授 Tom Lowrie 说:

“单纯的内容知识已经不能满足未来劳动力市场对孩子技能的需求。

“学校课程的一些内容可能在孩子离开幼儿园之前就已经无关紧要了。因此学生需要的是一种能力和方法,而不是牢记那些可能很快就会落后,甚至被淘汰的知识点。”

悉尼大学教授 Michael Anderson:

“在教学中,应该强调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老师要让学生们自己去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而不是给他们答案。”

■ 小编说 

教育的目的就是把孩子培养成社会“喜欢”的样子。专家们对于澳洲中学的新教育理念紧跟社会需要,适应时代潮流。小编希望这些教育新理念能够促进澳洲教育事业的进一步发展,更有利于孩子们的成长!

■ 从中澳教育差别看,是否有必要送孩子出国读书

很多家长不惜花费重金把孩子送到国外,澳大利亚更是很多家长的首选。这种做法究竟有几分道理?孩子的未来不是小事,跟在人后人云亦云,决非明智之举。不如我们来比较一下中澳教育都有哪些差别,再做决定。


差别一:心理教育


中国的中小学很少有开设心理教育的课程。如果班主任照顾不到,或者遇到不负责的班主任,学生就有可能发生一些不太健康的心理变化。大学虽然一般会有专门的心理老师和心理课程,但是学生一般不会主动找心理老师去谈。


而澳大利亚的教育是非常注重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的。澳洲学校心理教育的起步较早,现在已经比较完善了,各阶段的教师都会对学生做心理上的引导。澳洲的心理教育,起到了预防作用和发展作用。




差别二:素质教育


在中国也一直提倡素质教育,然而收效甚微。学生把大量时间花在背唐诗、算加减法、解数理化难题、背文言文、英语单词等等。书山题海培养出只会读书的书呆子。


澳大利亚学生在游戏中认识了澳洲纸币和硬币并会使用,懂得消防救护和报警的相关知识,知道怎样平衡膳食,他们甚至懂得做烹饪、缝纫、建筑、木工、飞机维修或者读小说等等。在游戏中培养出动手能力强的多面手。


差别三:课堂教学


在中国,教师比较喜欢帮孩子给出一个总结,学生只需听从接受就好。如果有的童鞋不盲从,胆敢举手发言挑战老师的“标准答案”,通常不会有好结果。当然啦,中国学生在课堂上是比较遵守纪律的。


在澳大利亚,授课更多是采用讨论式、辩论式,老师鼓励学生自由发言,甚至以书中情节表演角色,发挥创意。学生各抒己见自不在话下,课后找老师畅谈自己见解、以及积极参与课堂讨论的学生,可以获得高分奖励,澳洲课堂讲人权。




差别四:作业


在中国,学生的作业是重复作题,背诵统一答案。老师普遍采用题海战术,重视量的积累。重在练“基本功”,并不把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思考能力纳入教学重点。


在澳大利亚,作业量虽然不多,但做起来麻烦,费时间。如文学课,老师要求学生写首诗,写完诗,还要根据诗的内容画出图画,涂上颜色。还有许多作业是以论文形式提交。旨在培养学生创造力和思维能力的培养。


差别五:考试


在中国,学生的升学道路是靠一路考过去的,中考、高考、研考,甚至小升初的竞争都很大,无论是学生、家长还是老师,都十分重视考试成绩,每次考试后班级和年级都要大排名。追求结果至上。


在澳洲,学生在小学阶段都是就近入学的,总成绩一般由五部分组成:出勤、作业、课堂发言、期中、期末各占百分比。申请大学会根据地区的不同有所差别,有些州只需学生提供12年级或/和11年级的成绩即可。重视平时表现与积累。




差别六:软硬件


中国教育向来重视硬实力,大学只看你的高考成绩。填报志愿,往往是押宝式,第一志愿进不去,则被降到第二档,二志愿录取者很少,尤其对进一流大学的学生来说,更是残酷。许多优秀的学生,因为志愿没报好而名落孙山,遗憾终身。


澳大利亚的大学在招生时,同时也看学生的软实力。大学是申请制,可以同时申请若干个学校,也可能这些学校都发录取通知书,学生再根据情况决定去哪所学校上学。


澳大利亚的有些招生官并不喜欢只懂考试的学生,特别是艺术设计方面,所以他们会综合考虑学生各方面的素质,比如组织能力、创新能力、交流能力等。不要以为你的成绩够高,就一定可以申请到澳大利亚名校。


  • 详情请咨询

    详情请咨询您的乾景咨询顾问或电话

    4008 219 033

    or 

    给我们的官方微信公众平台留言






收藏 已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