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发--添加原创
从国内来澳洲的华人老人们多起来了,一些让人担心的传言也相应多起来。经常听到不会讲英文的老人在外散步走丢了;在家里抑郁了;在超市里掰大白菜叶子顺回家了,而这回。。。
前阵子好些微信群里都在转发一篇文,题目有点长, 叫《大陆墨尔本旅居海外老人异教徒争吃洋人教会免费霸王餐》,作者不详。
文章开头说,一直对坏人变老了,将信将疑,但是作者亲眼见的一幕让他/她真的瞠目结舌。。。接下里来作者描述了让他/她非常愤慨的所见所闻。
七月二十一号下午四点二十分,一群华人老人(里面描述为操着五湖四海,南腔北调的大陆口音的老人)迫不及待挤上了一辆从Boxhill总站出发的公共汽车,他们连推带搡,未等车上人下客完,就上车,导致车上残障人士无法下车,好在司机耐心,友好,周到协调,终于让残障人士下车了。
可老人们都急着占座位,上了车厢不往后面移动,导致还有很多人在站台上上不来。司机呼吁已上车的乘客往里走,但不凑效,老人们看司机是华人,对他说,你讲国语吧,英语我们听不懂。于是司机改口普通话,要求乘客往后走,这才安顿好所有乘客上车坐好。
司机以为是前面的车晚点了,所以才这么多人挤这一班车的。但沟通下来才知道,其实这些有老有小的乘客只是为了掐准时间去一家叫NEW HOPE的洋人教会蹭免费晚餐。这家教会为了扩大群友,每逢周六下午五点,向教友提供免费晚餐。所以get到消息的老人们就从各自家里汇集到Boxhill终点站,算好时间赶这班车,正好可以提前到那抢个好位子。
里面司机与老人们的聊天,我整理了一下:
司机:你们是这家教会的教友吗?
老人们: 不是
司机: 那他们洋人读经文布道,你们能听懂吗?
老人们: 他们说他们的,我们吃我们的,反正白吃,吃完走人,
司机: 那你们向教会有何表示吗?
老人们一致笑笑摇头。
司机苦笑:你们退休了,没事干,出来聚聚也好。
老人们: 还是你理解我们。。。
作者非常愤慨,认为老人们的这些表现让我们炎黄儿女丢尽了脸面,不信教去添乱,在家丢了脸不够,跑到全世界继续出丑,吃了霸王餐,坐了周六免费公交车,在墨尔本到处打探何处可拾便宜,人活到这份上,越来越糊涂。。。
老实说,老人们的这些行为确实让人不敢恭维。不过,他们真的是坏人,只不过是现在变老了而已吗???
这些老人应该都是四五十年代出生的吧 ----- 如果里面有六十年代出生的人,你,你, 你站出来!!!我保证不打你,我,我,算了,面壁去吧。。。
他们中的大部分应该真的是语言不通,因为那个年代的人就算是受过高等教育,那也是学俄语而不是英语。但他们应该经济条件不至于差到吃不起饭,最起码出得起钱让子女来留学,或者子女靠自己力量打拼到澳洲,不至于亏待自己父母的饭钱。更何况里面大部分老人还可能在国内有房产,有退休金,有的在这呆满十年的,在澳洲也可领养老金,不至于就少了那一顿洋人餐。
所以,为什么呢?要跑老远,有的还可能转几趟车,就为了贪小便宜,吃那顿不合中国人胃的洋餐?
这说不通啊!就算有占小便宜的成分,但肯定不会是他们全部的动力,肯定还图点其他东西吧,比如说,对社交的渴望,与同族同种人聚会得到的快乐。
记得一直痴迷航海并最终以大海为归宿的印第安纳大学前图书馆馆长W.Carl Jackson曾就他自己的航海经历感叹过:人类天生具有想要与他人相处的需求。
这些老人们飘洋过海来到这里,语言不通,平时只能呆在郊区的家里,子女上班上学后,就只有与电视机为伴,难得有个说话的人。听说有免费吃喝交朋友聚会的机会,积极凑堆也是可以理解的,他们也需要与其他人交往,有社交需求的啊。
其实类似事件在悉尼也发生过。在Ashfield联合教会教堂,一众衣冠楚楚的华人老人们排队去领本是发给无家可归者的免费午餐的事,也曾引起过热议,让人质疑华人老人就是爱占小便宜的群体。
本来也是的,人给无家可归者的午餐,你们去凑什么热闹啊?后来去了解原因,原来他们是因为不跟子女住一起,独自生活,非常孤单,寂寞,想跟老人们有个一起聊聊天,喝喝咖啡的机会来抱团取暖。
后来教堂了解了他们的苦楚,也欢迎他们去,还因此添加了中文翻译服务。因为他们非常理解老人们的孤独,明白他们需要陪伴,需要陪伴,需要陪伴。。。
我有次白天带个国内来的朋友去Brighton 海边看看,正好遇到一对华人老年夫妇也在那散步,可能是听到我们在说普通话,老夫妇很快过来很热情跟我们聊天,各种询问,知道我们要赶下一个行程,还久久不舍得离去。
因为他们说整整一个月都没说过这么多话了。周围邻居都是老外,语言不通,根本没人跟他们聊天。儿子媳妇下班回家晚,吃吃洗洗就睡了。他们也体谅他们,不好意思多聊,年轻人都不容易。所以他们整一个月除了儿子媳妇外没有见过外人,没说过中国话了。
由这几个案例,我们可以发现,老人们缺少什么呢?缺少的是社交,是陪伴,是沟通啊!
在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里,社交需求排在正中间。
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
老人们来到澳洲,这里空气好,食物新鲜安全,基本需求都满足了,但社交需求呢?明显很缺失啊!
所以我们应该理解老人们的这些行为。。。但是,理解了我们就要赞同吗?我们就要任由他们继续这样下去,让他们成为别人口中,爱占小便宜的,变老了的坏人吗?
1935年,美国纽约一位老年妇人因偷窃面包而在法庭上被审问。虽然她解释她偷面包不是因为她自己,虽然她自己也很饿,她是为了她两天没吃食物的外孙而偷的。但法官还是秉公办事,宣布她认罚,可以选择10美元的罚款或者10天的拘役。可是如果老妇人有10美元,她还用去偷面包吗?
坐在旁听席的纽约市长Fiorello H. La Guardia站起来,脱下帽子,放进10美元,然后对法庭中的所有人说:请大家每人各交50美分罚金,这是为我们的冷漠付费,以处罚我们生活在一个要老祖母去偷面包喂养孙子的城市与社区。
那么这里,我们的华人社区,我们大家作为120万在澳华人中的一员,我们需要被罚吗?
我们是否每个人都应该为自己的冷漠受罚?这些老人是我们族群的一员,是我们当中某些人的父亲,母亲。他们万里迢迢来到澳洲投靠子女,但要靠以蹭免费公交车,免费午餐,免费晚餐来让自己与社会接触,排解孤独,增加外出社交的机会。
而我们看到他们的一些不符合公共场合基本准测的行为时,我们要么沉默,袖手旁观;要么嫌弃厌恶,却没有人去耐心提醒帮助他们!
也要罚我们华人社区的各种浮夸,各种虚荣,各种自嗨。。。大家平时都活在欢腾热闹的朋友圈里,整天宣扬着中国投资了澳洲多少多少金额,买了什么什么什么。。。各种名流,各种会长,各种领袖都很忙,整天晒昨天今天跟哪个名人又合影了,又被哪个宴会邀请了,在哪个会议又发言了。。。
可却从没见有人愿意坐下来,踏踏实实为大家做点社区公益服务,为大陆来澳的老人们组织成立一个社区服务中心,做点有意义的社区服务工作!哪怕这种社区服务中心是可以向政府申请拨款的!
更要罚各位为人子女的,你们把父母邀请到澳洲来,却没有照顾好他们,没有提醒他们基本的社会礼仪,公共场合基本行为准测和公德心。
都说老人老了,就回归到像小孩子一样的表现。你们有耐心一遍一遍教育小孩要守公共秩序,要有礼貌,要有公德心,为什么就不能提醒你们在澳洲的父母,请他们排队上下车,先下后上?
为什么就不能告诉他们超市的白菜不能光把叶子掰了免费拿回家?
为什么就不能告诉他们那是为无家可归的人准备的午餐,为对宗教感兴趣的人准备的晚餐,如果都不是,就请不要去蹭这个热闹?
如果你们的父母真的对宗教感兴趣,为什么不能拿起电话,跟教堂沟通,请他们提供中文翻译或者找个有中文翻译的教堂?
如果你们的父母真的想与同族老人多沟通来往,为什么不能主动帮他们在你们所住的区拉个华人老年群,让他们常沟通联系?
如果他们想定期聚会,为什么不能拿起电话帮他们在社区中心定期定个带厨房餐厅的功能厅?这并不需要多少租金,申请的话也可以免费的!
。。。
方法永远比问题多,所有父母在澳洲的为人子女们,请扪心自问下,你们尽力了吗?
我们所有在澳华人也要自问,我们尽力了吗?这些老人们今天感受的孤独寂寞,或许在未来的某一天,我们一样要经历。
如果现在没有人积极站出来,或许将来马路上拉着陌生人说话不肯走的人就是你我。
P.S.:
其实在墨尔本一直是有一个华人社区中心的,但由于是由香港和东南亚华裔为主导,广东话为主,目前渗透到大陆来澳老人的层次不够,或者针对性服务不够。。。所以那些大陆来澳的老人目前的数量越来越多的趋势,在墨尔本建立一个以大陆来澳老人为主的社区服务中心是非常迫切需要的。大陆来澳老人与香港和东南亚华裔老人之间的鸿沟又是另一个话题,以后再聊。。。
今日互动
不过,也有的人觉得这些老年人确实就是变老了的坏人啊,中国老人这么多,象他们这么奇葩的不多,尽给华人丢脸,那么对于此事,你怎么看呢?关注我们来撩一撩小编墨小村吧!
看了就要关注我,喵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