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洲ScoMo总理被疫情步步紧逼,终于狠下心,按下暂停键。澳洲房市从周四起,不能聚众拍卖了,开放参观也只能一对一,不能随意上门…美国那边,号称最懂病毒的大统领炸开金融堤坝,勇救股市,正准备号召人民复工…探索运用文字去说明重大问题的方法,研究如何用语言去影响人们的世界观。
在这个过程中,我被追着回答了不少问题,同时,也让我从一个小孩子的角度,对买房这件事,有另一种认识。现在作为《澳洲买房神功》的另一版本分享出来,如果碰巧你想跟小孩子讲解买房,或许有点帮助。女儿平常花很多时间看动漫,我一般不会强行制止。这次老师要求用视频来表达,她很顺手就把分镜头画了出来。我上学时,文字是一段一段地写出来的,到她这一代,变成了一个一个镜头来叙述了。
这里用的就是她的草稿,我只是把里面的英文换成了中文。女儿上的学校,教学方法很灵活,同时也鼓励学生思考各种社会和民生的问题。比如:全球气候问题,土著问题,同性问题等等。这次女儿一下就捡到“买不起房”这样一个颇热门的话题,说明她敏感度还不错。房价增长与收入增长,是在时空中两个不同的抽象概念。小孩子不容易理解,他们一般都是手上有多少钱,就买多贵重的东西。大人“不够钱也要买房”是他们遇到的第一个不可思议的问题,“为什么要借钱买呢?”解析明白之后,我还告诉她,买房的困难不在于找房,而在于能否借到钱。这个难题,不是现在才有,几十年来都存在,所以一直是大家关注的问题。我说,这个Eddie做的事情,确实只有1%的人在做。她问:“我对怎样用钱的事很感兴趣,能做那1%吗?”我说:“不一定,你先学明白了他用的方法,我再告诉你,他用的方法有什么问题,在什么条件下才能用。买房是一种投资,也有其他人喜欢用别的方法。”为买房,16岁的Eddie从肯德基转到麦当劳工作,真的是很低的基础了。他原来住在Mount Druitt, 是悉尼比较穷的偏远地区,这决定了他有很强的欲望去改变,但即使在那里,他也买不起房。这个情况比较难让小孩子有代入感,我专门把Eddie带大家回到他老家街区的视频找出来给她看,画面并不“贫民窟”,所以认识也不深。但还好,用两年存两万,小孩子也觉得挺了不起的。从这一段起,因为有不少的计算,她就觉得有点烦了。小孩子的世界习惯了简单。这一段学的是“传统买房”与“投资”的区别,是小孩子花了最多时间学习的。事实上,“投资” - 正是整个故事里最关键的要点。因为小孩没有现金流和固定收入的概念,更没有投资、贷款和付利息的概念。只知道花零用钱买自己喜欢的东西,不够就跟家长要。小伙伴之间偶尔有借钱,从来是不需要算利息的。这是大部份人只会怨房价太高、买不起房的根源。
为什么2.6万年薪,只能借3万?为什么有了每周$200元租金,就可以借12万?懂了之后,就是一个飞跃。这一段,学的是预批贷款的概念,Eddie终于拿到贷款,小孩子听了挺开心,而用别人的租金来负担贷款;用“房子环境有缺陷”去讨价还价,对她来说都很新鲜,觉得Eddie很聪明 – 很Smart。但这里面也有难点,因为小孩子没有租金回报率Yield的概念。“为什么每周$200元租金,就还得起7%的利息呢?”我重复解析几次之后。她终于明白了,几乎和Eddie当时一样高兴。“28岁,用十年买了20个房子”,在小朋友看来当然很酷,这是吸引女儿选他为题材的主要原因,她为自己学到了其他同学不知道的知识而高兴。我说,你要留心看其他同学的作业,或者也有你不懂的东西。
把作业交了之后,我问她自己是否满意,她说,可能不会拿高分,因为在做的过程中,有两点自己一直不太满意,一是在Eddie Dilleen整个故事里,她其实学到了很多,但局限在三分钟里面,有很多内容没表达出来。二是她选的这个话题,估计十三岁的孩子都不会感兴趣。我说,是的,没有机会表现出来,是有点可惜,但如果这功课后续还有的话,你已经提前把很多内容做出来了。你选这个题目确实只有1%的人做得到,其他小朋友没兴趣一点都不奇怪,但若有一两个能听懂,就很好。而且,做功课是为了自己学到道理,不用去担心拿多少分。小孩子学习时,总会希望得到表扬和肯定,所以在她成长的过程中,“不用担心拿多少分”是我重复得最多的一句话。因篇幅所限,这篇文章只用了女儿草稿的一半,如果大家觉得有趣,就帮点一个“在看”,这对她会是很好的鼓励。
作者:James Tong
有数据、有深度、有温度的房地产评论
点击阅读原文获取更多房市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