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白手起家赚到人生中的第一桶金

原创 2020年03月08日 澳洲万邦金融


创业是很多人一生的梦想,也是时下热门的话题,创业除了磨练人的意志体力和智慧之外,当创业成功后也会给我们财务和生活带来极大的回报。作为海外第一代新移民,可选择的路相比国内会少很多,大部分在海外混出成绩的国人,基本都走了创业做生意这条路。所以海外华人绕不开创业这个话题,我们今天来好好谈谈创业成功的秘诀在哪里。


今天是三八妇女节,为了庆祝这个节日,今天我们特意邀请了 Helen陈 女士来接受我们的采访,她是我非常尊重的一位大姐,她的创业史非常励志,巾帼不让须眉!


No.1

Helen女士经营着三间成功的企业


一间是年营业额过千万的水果蔬菜批发公司,一间是连锁加盟的地产公司以及一间餐厅。


No.2

Helen 大姐跟我们一样都是普通人


Helen 大姐跟我们一样都是普通人,俗称草根。她是2000年初带着借来的2万澳币来这里打拼,属于白手起家。 


No.3

Helen大姐与合伙人保持良好的关系


Helen大姐她所有的企业都是和人合伙经营,虽说天下没有不散的筵席,但Helen跟每个合伙人都保持着非常良好的关系,最长已经维持了14年。这里面有太多值得我们学习的相处诀窍。


小伙伴们接下来就让我们进入采访,一起学习一下吧。

在我们开始前,您能简单介绍一下自己的背景吗?


Helen:万邦金融的读者, 大家好,我是Helen。我出生在上海,祖籍是山东,在军队的大院长大,父母都是军人,在中国海军工作

众所周知美国很多企业家都是西点军校出身,我想问一下,您军人背景的家庭,对您在事业上是否提供了帮助?


Helen:有很大的帮助,因为是军人家庭,从小父母要求特别严格,几点起床,几点吃饭,被子都要叠的四四方方的,这培养了我做事比较严谨的习惯。我也继承了父母乐观,顽强的精神。

您是什么时候开始做生意的


Helen:23岁的时候自己从广州批发服装,在上海的五角场开了一间精品女装店。

在改革开放前国内并没有像今天这样浓厚的商业气氛,很多人的梦想都是去当公务员和国企职员拿铁饭碗,您为什么这么早就有商业意识呢?


Helen: 我父母都是非常好的人,但他们的脑子里有很浓厚的重男轻女的思想。我从小到大,好吃的基本都给我哥哥,他的碗里加肉加蛋。我穿的衣服基本也是哥哥不要和穿剩下的。


我印象最深的一件事是有一次我和我哥都评上了学校的三好学生,学校老师说家长只要出100元就可以去旅游,剩下的钱学校补助。我哥是去桂林,我是去杭州,但父母只掏钱让哥哥去,然后告诉老师我要留在家里照顾生病的爸爸,所以我就没去。


我当时心里很不平衡,发誓自己未来一定要赚很多钱,这样谁也不能约束我,我想干什么就干什么,想去哪就去哪。


您的经历很像电视剧《都挺好》里的苏明玉,那您恨您父母吗?


Helen:不恨,那个时代的人都觉得女儿未来是要嫁出去的,是别人家里的人。男孩是继承家业的,要重点培养。


您为什么选择服装这个行业,而且还定位做精品女装呢?


Helen:我大学学的就是服装设计。后来在外贸公司工作了一段时间,认识了前夫,然后结婚生女休产假。我在休产假期间,前夫收走了我单位的工资,我父亲那个时候病的很厉害,我很想买点补品给我父亲,但我没钱,家里财政大权都不在我手里。


于是我坐完月子后,在产假期间去南京路找了一个柜台销售工作,这份工作是我命运的转折点。首先是1994年上海普通人月薪也就500-1000左右,但那里的精品女装可以卖到2000元一件,我当时还想这么贵的衣服,谁会来买。结果我看到了很多当时刚刚发家的个体户老板来买衣服,一买就买好几件。



这使我明白了两件事,第一是精品女装市场需求很大,但精品女装店还没有几间,供不应求。我当时想,如果我在其它地方开一间说不定也能赚钱。第二是这份工作让我看到了世界有多大,原来社会上有钱人这么多,比我想象中多太多了。


这些事情更坚定了我要创业的绝心。


您家人对您创业是什么态度?


Helen:我创业那一年我父亲因为肺炎去世了。我前夫也和我离婚,因为他父母想要一个孙子传宗接代。当时一胎政策,我生了个女儿,他的几个哥哥也生的全是女儿,所以我婚姻没保住,他要找个女人给他生儿子。

您当时的心情如何?


Helen:我当时对我妈妈说,不管发生什么,只要天不塌下来,我一定让你过上好日子。爸爸走了,我一样可以照顾好你。我这人一向很乐观。问人借了5000块之后,我开了自己的第一间店。

服装店第一年收益如何,很多人说创业第一年最艰难。


Helen:服装店第一年的生意好的不得了,当时市场上没有什么竞争者,而且精品女装的潜在需求又很大,我在第一年就赚了10万。


你有什么经营诀窍吗?


Helen:我自己是服装科班出身,算是半个内行。我自己给自己卖的衣服当模特,亲自教客人怎么搭配衣服,耐心解答她们的问题。服装这个行业嗅觉要比较敏锐,我会选一些我比较看好的款式和厂家做独家。我积攒了一大批常客。


生意有扩张吗?


Helen:我后来又陆续开了几间店,雇了十几个员工,一间在五角场是旗舰店,一间在宝山,一间在徐汇,一间在杨浦。

您怎么管理这么多员工的,当时没有收银机,也没有监控器,您不怕员工偷钱吗?


Helen:这确实是个问题,而且服装收的还是现金,涉及到讨价还价的问题。我的做法是让自己的朋友伪装成客人拜访各个店,一是可以考核服务员的服务品质,另外就是可以看出她们到底给客人多少折扣,给我报的账又是多少。

有人说改革开放初期做生意是野蛮成长,您遇到过什么问题没有。


Helen:我可以讲两个遇到的事。一个是当时因为我生意好,有些商家会模仿我,进一些精品女装---高仿的,然后价格只卖我的一半。我采取的方法是把这些高仿女装买几件回来,在店里实际展示給客人看真货和假货的区别有多大,质量有多么不同。

第二件事是我隔壁有一间卖精品童装的店,她不知道突然抽什么风,进了一批精品女装和她们的童装做捆绑销售。女装卖的价格超级便宜,对我影响很大。我亲自去店里拜访过她们,说我们一直井水不犯河水,为什么要彼此恶性竞争呢?她们没理我。


我后来进了大量精品童装,放在店里免费送,买我们的女装就送。这回轮到她们坐不住了,她们跑到我店里把我的童装都撕扯下来,全部丢在地上,摔东西。


我的方法是以其人之道还其人之身,也把她们店里的东西都砸了。因为我们双方都有很强的社会资源,所以这样闹下去对谁都没好处,她们最终接受我的提议,握手言和回到各自地界卖自己的产品。我们最后还成了朋友,今天还有联系。


从这个事我也明白,生意场上光和声细语是没有用的,想要受人尊敬必须自己有实力。

您后来为什么没有继续在服装这个行业经营下去呢?


Helen:我在1998年的时候发现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了,参与的人越来越多,利润在下降。最重要的是潮流变了,精品女装走下坡路,开始流行休闲装,但休闲装我真的不懂,所以激流勇退。事实证明我是对的,在2000年时精品女装完全萎缩被休闲女装所取代。


后来您又怎么找到下一个创业风口的?


Helen:服装生意结束后,我手里有大约150万现金,一台车和一套住房,当时我只有25岁,自信满满。因为做生意经常会请人吃饭,发现很多高档餐馆到哪里都排队,心里想也许这就是下一个风口。


我花了一年的时间学习并考取了厨师和糕点师的证书,然后去上海金桥大酒店应聘了餐饮部经理。那个时候不是为了赚钱就是为了偷师,大酒店的管理方式又一次刷新了我的眼界,另外就是我发现餐馆的生意真的很好,天天爆满。


后来您什么时候又创业呢?


Helen:工作半年后,我带着酒店里认识的大厨和服务员,在宝山区成立了高档饭店“大中华”,我在宝钢集团那里租了一个房子,装修并设立了16个包间。那个时候我年轻又有点自负,在饭店的选址上有很大的疏忽,虽然场地够大,但这个饭店的位置离宝山区的商业美食街有点远,是在主街隔几条街的拐弯处,这也注定我后来的失败。

后来发生什么事情了?


Helen:头两个月我人脉广,所以一直有朋友来捧场。但后来我发现饭店吸引不到生意,每晚就一两桌。我们的服务和菜品都按五星级酒店标准安排的,发单张和广告都有打,但就是吸引不来人。后来我发现就是Location的问题,太偏了,远离美食街就是吸引不到生意的原因。


饭店耗了我两年把我当年服装赚的钱全赔光,最后把房子和车也搭进去了。失败收场

为什么房子和车也会搭进去呢?


Helen:饭店开销巨大,我们光厨师就有12个人,还有很多的服务员。最后一个月我如果不卖房卖车就会拖欠工人薪水和供货商的货款,我觉得人无信不立,借人的钱一定要还上,所以我卖了车和房。


您这么好的老板,员工一定很珍惜。


Helen:我还记得饭店关门前的最后一天,我叫厨师烧了几桌菜,我把大家叫到一起,我当时对他们说,很抱歉我没把饭店做好,让大家丢了工作和我一起受连累。当时很多人哭的很厉害,说不要工资也要跟你陈总干,说不定再挺一下就会好起来。那个场景我今天还记得。

后来您做了什么,有反思这次失败吗?


Helen:饭店关了后我搬去和我妈妈一起住,我在家歇息了半年,我反复去思考每一个细节。今天我依然可以说,我的菜,人员和装修都没问题,败就败在不该把饭店开在那么偏的位置,找不到好的位置宁可不开店。


其实在我走后,我原先饭店的地址又有人开了两次饭店,第一个人坚持了半年就倒闭了,第二个坚持了才一个月。后来那里被改成棋牌室一直到今天。那个地址根本就不能开饭店。


反思下来我当时就是太年轻,当时我租这个场地心里也怀疑过是否位置有点偏,但一想我之前工作的金桥大酒店位置也偏,生意不照样很好么,酒香不怕巷子深。今天想想自己太幼稚,金桥酒店是国企,自然在那个时候能拿到很多公款吃喝的生意。

您后来是如何想到要出国的?


Helen:我在我妈家住了半年,当时我哥和我嫂子也住在我妈家,一大家子人住在一起后就产生了些矛盾。我嫂子是居家过日子的小女人,一直看不惯我这种舞马掌枪,抛头露面的样子,后来我自己就搬了出去。


当时已经是2000年了,我还想创业,但上海的大环境和过去不一样了,物价,人工,房租都涨了上来,创业的门槛高了。手里没有个一两百万做不起来什么生意。我记得澳币当时汇率和人民币是1:4.8,我就想跑去国外赚点本钱再回来做生意。


我当时管朋友借了10万人民币来到了澳洲

您刚来澳洲做什么?


Helen:我在Ashfield租了一间单间,然后找了两份工作,一个是餐馆里刷盘子,另一个是晚上做清洁。我一周工作7天,每天工作12个小时。

落差这么大,心里难受么?


Helen:难受,但我告诉自己无论以前如何,从下飞机那一刻就要学会重新开始,我一直有种自信,只要我努力未来肯定会有机会。

您是怎么翻身做起水果批发生意的?


Helen:我在澳洲生活了一年,逐渐认识一些朋友。我其中一位朋友她老公是洋人,她老公的朋友叫Tony, Tony一直想从中国进一些剥皮蒜来卖,因为在水果批发市场有一个华人垄断了剥皮蒜的市场,生意好的不得了,他也想进一些卖。


我朋友想起了我,她对Tony说Helen以前在中国做过生意,她也许能帮到你。她介绍我和Tony 认识,他答应我只要在中国能拿到靠谱的货源,我们就一起开公司做生意。然后我就回国在山东跑几个城市,找到了合适的厂家。

这次的创业算不算是由一个点子开始的?


Helen:这点也是我和很多创业者想说的。创业可以缘于一个点子,一个想法,但创业不可以凭热情赤膊上阵,创业最需要的是资源。首先Tony 的家族已经从事水果蔬菜批发有两代人,他知道什么好卖什么不好卖,他的这个背景帮了我们很大忙。

没资源不可以创业,那什么是资源


Helen:资金,背景,人脉,钱,多重因素的结合。没有资源小商家很难在竞争中活下去。我可以讲两件事,第一件事,当批发市场那个华人发现我们也有剥皮蒜的时候,他开始和我们打价格战,想把我们挤出去。普通小商家这个时候可能就扛不住,但殊不知我们成本低,因为Tony爸爸和哥哥都做水果批发,所以我们早期场地,设备和冰柜都是租借他们的,他们说钱可以先欠着,慢慢还就行。最后那个华人无可奈何,自己成本也大,所以最终放弃价格战。

除了卖剥皮蒜,我也卖别的蔬菜,但我们这个二人公司从农场拿不到太大的量,所以价格拿不到优惠价,这就很尴尬了,还好Tony的哥哥是大批发商,所以可以从他那里拿一个友情价,这些条件让我们在水果批发市场初步站稳脚跟。

生意初期有遇到什么困难吗?


Helen:我们生意初期为了能积累客户资源,做了很多商家不愿意做的事,例如赊账。后来我发现Tony一直给黎巴嫩人赊账,金额已经到了4万块,对于十几年前我们这样囤货进货的公司,4万块已经很多了,要知道我和Tony创业第一年谁都没领过工资,这点钱有可能让我们破产。我们多次打电话管黎巴嫩人要钱,他一开始不理我们,后来甚至威胁我们他有黑社会背景,再吵就找人打断我们的腿。


我实在忍无可忍,我不能看着一手辛苦建立的好生活就这么毁掉。我直接买了两桶汽油到了他办公室,我说钱今天必须给我,报警找人你随便,钱我拿不到,今天谁都别想离开这里。


没想到这个1.85身高左右中东大汉态度一下子软下来,叫人去银行取钱,把我们的钱全部当天还上。从那以后我和Tony立下规矩,除了像RSL那样的大公司,我们一律不赊账。

您后来是如何打造竞争壁垒,巩固生意呢?


Helen:我充分发挥我的优势—我是中国人。当时有很多开餐馆开超市的华人来批发市场进货,我集中精力服务好这群人,前期就是靠着好态度好服务积累自己的客户群。


一旦自己有足够的客户群,我们开始思考什么是我目前客户群体最需要的产品,后来我发现中国人买白菜最多,我开始跑到上游和一些生产白菜的大农场谈独家。

怎么靠独家建立竞争优势呢?


Helen:首先我们选的农场一定不可以自己也在经营批发的生意,这个就是利益冲突了。第二我们找产量大的大农场,我们会要求一个非常低的价格,低到就算发生价格战,我们依然能保住一定利润。作为回报我们打破行业的一些常规做法,首先我们不要求赊账,货到付款,现金转账随你选。第二我们不会要求白菜装到箱子里,运过来我们自己有储藏的办法,帮农场省箱子钱。第三我们保量,今年你产多少我全收。


创业其实就是在做垄断,找到一个细分市场或产品,建立绝对的优势,所以后来我们给几个商家进行了白菜价格战,对方都败下阵来。

您谈谈您为何想做地产生意呢?


Helen:我创业会一直围绕着衣食住行几个方面去做,这是任何时候都无法改变的需求。我开地产生意是因为我认识很久的朋友,他销售业绩一直不错,但一个人开地产公司,房租,装修和人工,自己有点吃不消,就问我想不想入伙,我们就这么开始了。

冒然进入一个您不熟悉的领域,您如何确保这个生意在依赖他人的情况下,依然可以被管理的很好,依然可以盈利。


Helen:我选合伙人,无论做什么生意有三个指标。

第一这人得勤快,再有才华的人懒惰起来也是没用。

第二我知根知底,人品过关。

最后就是互补,他擅长的我不会,我会的他不擅长,这样在业务上我们互不干涉,年底的时候用结果和钱说话。


我在做地产这个生意之前,我对我的合伙人提了几个要求,首先是公司不盈利谁都不可以领任何工资。公司招的人都是从外面请进来的,谁也别安插嫡系。最后,你做不到的别要求员工做。


我自己积极熟悉公司业务,每周都会坚持来三天,开会,定目标并和她们一起打cold call 找租房客户,我可算里面的top sales,哈哈哈!

所以您并不是投了钱之后就完全不管?


Helen:是的,一门生意你完全不懂,都靠别人是靠不住,我上来就是马上熟悉业务,然后制定了公司几个大方向。第一是主打租房,一定让我们有一个一流的租房团队,这样我们不但有可靠的现金流,还能建立公司资产。


第二,做富人生意,在富人区开公司。同时放弃用自己的名字,或者加盟名气不大的公司。我们花大价钱也要进入到一流国际地产公司,公司资源和系统不一样。

目前生意如何?


Helen:我们现在不但有几百套房子在管理,还把区域内的一些房子卖到数一数二的价格。

您后来又因为什么继续跨界做了餐饮呢?


Helen:因为我从没有放弃自己的梦想,当年我在开大中华饭店时,我就想如果这间店成功,我一定要把饭店开遍上海,虽然我失败了,但哪里跌倒了我要在哪里爬起来。


我侄女来澳洲留学,她告诉我这边的留学生很少在家吃饭,但是他们花费十几块买的午餐或晚餐,感觉都是粗糙烂制,学生吃不到像家里一样可口的饭菜。


我看到商机,我就一直在想,怎么能花十几块钱吃个盖浇饭,还能吃到高档饭店的品质?花最少的钱能吃到最可口的饭菜?所以我把当年大中华一些高档菜简化成盖浇饭,馄饨这样的家常菜。

 这个如何简化?


Helen:举个例子,我们馄饨的汤头用的是熬了很多天的猪骨汤,非常香浓。盖浇饭的烧菜品质要和饭店一样,不能吃出盒饭的感觉。我们同时和一些厂家做独家,我们的一些烤串产品,他们在这个区域范围只能供货给我们一间店。

我想问一下,您为何从事这么多行业,为何不在一个行业不断向上发展?


Helen:在主观意愿上谁都愿意在一个行业做强做大,但这也有客观上环境上的限制。例如我的一个朋友,我开服装店的时候,他自己借了30万在浦东买地盖房子,如今他已经是一个上市地产公司的老总,除了他自己的聪明才智,也要感谢中国地产行业的蓬勃发展。相反你看我们当初做服装那些同行,很多人奋斗一辈子也就开一间店而已。在本行业无法突破时,我会选择横向发展。

您未来还有什么计划


Helen:好我这间饭店,无论遇到什么我心态一向很乐观,我不放弃总会遇到奇迹,对未来我依然期待更大的成就,谁说女儿不如男呢?

感谢您接受我们的采访


Helen:谢谢


以下是Helen女士开的餐厅信息




不惧过去  不畏将来



各位投资人,如果我们的文章对您有帮助,请关注我们,并把我们“设为星标” 吧!这样就不会错过每次的推送拉~



*来源:本文为万邦君原创,澳洲房产投资人的必读投资宝典,只说真话的澳洲金融平台。一屋一世界,一房一人生。部分图片来自网络,版权归万邦君所有。转载请标明出处,以上言论是我们的个人意见,只供参考。不对您构成任何法律,投资,信贷或者税务等个人建议。请咨询您所熟悉的相关专业人士。如您有任何关于贷款方面的疑问欢迎联系我们的工作人员,他们会为您解答疑惑。



往期精彩文章回顾:


地产投资毒舌篇

悉尼房产人设崩塌

悉尼地产中介公司怎么了----为啥生意还没好

这里的房子四周免租,还送IPAD

你被骗因为你相信完美的存在

我怎么在无形之中成了被收割的韭菜

悉尼地产中介头上的三朵乌云(我为什么写这篇文章)

悉尼地产中介头上的三朵乌云----即将到来的变革

为啥医生都不是好的投资人



更多澳洲房产资讯,下期分享~~


想让万邦君继续愉快的写作么?


帮忙点个赞吧~ 



收藏 已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