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间,我在澳洲是怎么变穷的?敢不敢给个交代!

2018年10月10日 墨尔本微生活


你嫌澳洲土?

澳洲还没嫌你穷呢!


来墨尔本的时候,相信大家都和小微一样,被这里高昂的物价给吓到了。凭什么澳洲的一瓶矿泉水都要卖2-3澳币啊,(折合人民币10-15块),这抢钱呢?!



而且,你以为只有水贵吗?那你就大错特错了,在土澳日常的吃喝住行,都比国内贵!而且,以后还会越来越贵!



据澳洲央行的数据,随着生活成本的激增,澳洲信用卡总账单已经飙升至516亿澳币。并且,在过去的8个月里,已经有120000个电话拨打了国家债务热线(注:这是一个帮助澳洲人解决暂时债务问题的非营利机构)。而去年这个数字是11.5万。



还有更扎心的是,从2012年以来,物价飞涨,然而工资却不见涨!有数据表明,一个普通家庭的税后收入从2013-14年的每周1,029澳币降至2015-16年的每周1,009澳币。


是的,你没看错,降了!



再对比下这些年的汇率,赚澳币的更得哭了!


2012年,你一周挣1000澳币,还好意思跟国内说,一周快7000人民币呢!


如今几年过去了,你工资没涨,但换成人民币,却只有5000了…



这怎么就见物价贵,不见钱包鼓呢?!


下面小微就给你们分析一下,土澳是如何榨干我们可怜的小钱包的



 汽油价格 


最近,汽油价格一度涨到10年来的最高水平,许多加油站的最高价格为1.69澳币/升,


如果时间回到2002年,那时全国油价平均水平是87.3c/升!


如今足足翻了一倍


不知道有多少老墨见识过当年的价格!



我们假设一辆普通车的油缸是60L容量的,那么加满一车油就需要100澳币!几顿饭钱就那么没了。



十年前,Coles超市开始发放4c代金券,前提是你在商店里花的钱足够多,但这个折扣并没有随着燃料成本的增加而增加。


十年过去了,还是4c!


 租房 


根据澳大利亚统计局(ABS)的数据,澳大利亚各地的平均租金目前为115.64澳币一周,比2008年上涨34.2%。



这还是澳洲平均水平,像如果要在悉尼或者墨尔本市区内租一套公寓,一周房租保守估计都得要个350澳币-500澳币左右



按照墨尔本市区内一个月房租1400澳币来算的话,一年就是16800澳币,折合人民币84000元!

推广:

 水电等账单 


租房得用水用电吧,这水电账单寄回来一瞅,又傻眼了。



澳大利亚南部各州的电价差别很大,最高为每千瓦时43.17c。平均数为31c-35c每千瓦时。那么在一个正常家庭,每月用电大概是300度(1度=1千瓦),一个月下来折算一下就是100澳币的电费啊!


然而不光是电费价格上涨,

在过去的10年里

水和天然气价格也是大幅度上涨!

天然气价格上涨了89.2%。
水费上涨了86.4%。


大致算一下,每个月花在水电煤上的价格都起码有250澳币了。


哦,还有个噩耗!


在这个即将到来的夏天,澳洲电价将飙至全球最高!



这是因为液化天然气的价格将大涨,和2018年的平均价格相比,要提高40%!这日子还咋过?!



 烟酒价格 


来了澳洲的人都知道,澳洲的烟酒,真是的比国内贵得离谱了!在澳洲抽的不是烟,是钱。



澳洲政府为了减少吸烟率,还提高了税。从9月1号开始,烟税提高了12.5%。


2010年的时候,一盒Winfield 25s在店里的售价是15澳币,但现在同样一款烟在IGA超市的售价是33.5澳币,是原来的两倍多。折合人名币是167元!



烟可以不抽,但是有局的时候,酒总不能省吧,而且澳洲还是一个喜欢喝酒的国家。



七年前,一箱啤酒(24罐)在商场的售价也只要44澳币左右。现在一箱啤酒价格飙升到59澳币上涨了34%!这下是烟也抽不起,酒也喝不起了。


 食品价格 


不抽烟不喝酒,那每个月总有点闲钱了吧?你要是这么想就太天真了。



十年前,澳洲家庭每周购物的花费不到100澳币,但现在,仅就基本生活必需品而言,这一数字已经上升了三倍。也就是一个星期光去超市买生活用品就得要300澳币(1500人名币)



超市里的东西,统统涨价!

牛肉从2011年的19澳币涨到了23澳币

黄油从4.2澳币涨到了5.7澳币

鱼肉更贵!从每210克的3.4澳币涨到了4.2澳币。



而这一切的一切,你都要想到,你在澳洲的收入并没有增加,但日子真的是越过越穷了!


也难怪很多澳洲本地人很怀念4、50年前,那时候只要不懒,就有工作,工资能买得起房,肉随便当饭吃……


(Westfield Knox一家40年前开张的肉店的旧照片)


如今,物价年年涨,土澳是真的要我们去吃土了。而且就因为在澳洲的生活成本太贵,留学生总被不明真相家里人怀疑是不是去吸毒了?怪不得留学生总是哀嚎:“妈,我真的没乱花钱啊!”


土澳生活不易,且行且珍惜


来源:Daily Mail

部分图片来源网络





收藏 已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