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人分三六九等,肉分五花三层”,
虽然已经是21世纪,但只要你不是傻白甜就一定明白,
不论在哪,人人平等都只是美好的愿望,哪怕是在一直认为自己的社会体系里没有阶级之分的澳大利亚。
最近,ABC的一篇报道就以“新的六阶级划分系统击碎了澳大利亚平等主义的神话”为标题,用客观、冰冷的视角,将2400多万澳人划分成了六大阶级。
不管你喜欢不喜欢这个分法,无疑都已经成为了其中某个阶级的成员。
跟20世纪社会学的支柱理论既把人划分成三大阶级:工人阶级、中产阶级和上层阶级相比,
这套由澳洲国立大学的Jill Sheppard和Nicholas Biddle共同编写的新理论显然更加细致,
在他们题为《澳洲社会的阶层,资本和身份》的报告中,通过分析超过1200人参加的调查问卷结果,将澳洲人划分成了六个阶级:
不稳定的无产阶级(The precariat ):占全部人口的13%,这个阶层包括澳洲最贫困的公民。他们的平均家庭收入最低,许多人失业或需要政府援助,他们的社会和文化资本分数最低。
老龄化工人阶级(Ageing workers):这类人有着最高的平均年龄(58岁),占人口总数的14%。这个阶级有很大一部分是领取养老金的退休人员,跟无产者一样,他们最不可能获得高报酬工作。
新工人阶级(New workers):与老年工人相比,这个阶级有近一半的人是刚刚进入就业市场的新工人,占全部人口24%的他们的平均年龄自然比较年轻,更多受雇于全职工作。虽然这类人的职业声望比老龄工人低一些,但他们的财务状况更好,社会资本和文化资本得分更高。
稳定中产阶级(Established middle):同样占24%的这一阶级全职就业率略低于新工人阶级,但这个阶级的人更加稳固,他们的地位也比新工人阶级高。由于积累了更多的财富,他们整体上比新工人阶级“更具优势”。
新兴富裕阶级(Emerging affluent):有趣的是,占人口总数15%的新兴富裕阶级收入比稳定中产阶级的收入水平高,但“财富积累”(即资产和储蓄)却不如稳定中产阶级。
稳定富裕阶级(Established affluent):这是澳洲社会中最接近贵族的一个阶级,也是人数最少的阶级,仅占人口总数的11%,在社会、经济资本与文化资本的报告中,他们的得分均为最高。
报告中还显示,在六大阶级中,最有钱的稳定富裕阶级里,最多的是专业人士,例如专家、教授等,
而一直给人“非常能赚钱”印象的澳洲体力工作者们,则最多存在于无产阶级里。
只不过,在稳定中产阶级中尚有9.3%的人是从事体力工作的,也许就是他们营造了“澳洲水管工全开路虎”的假象。
另外,如果以工作时长来看,哪怕是稳定富裕阶级的土豪们,也有48%的人在全职工作,新兴富裕阶级全职工作的人比例最高,占到了50%。
也就是说,“有钱了就不用上班了”绝对是不切实际的幻想。
当然,这份报告并不只是简单的按收入划分阶级,一个人的社会声望、文化素质等等因素同样会对划分其阶级产生重要的影响。
甚至,当你有一个属于自己,不用工作、不用看孩子的夜晚时,是会看一场电影、读一本书、听一场音乐会还是在家刷一晚上手机,都能影响你的“阶级分数”。
报告中还显示,如果和你关系最好的老铁跟你从事的职业差不多,而且他的阶级也不高,那么恭喜你,你的“阶级分数”将会受到他的影响,变得更低。
问卷调查显示出的另外一个有意思的现象是,当一个澳洲人被要求按照工人阶级、中产阶级和上层阶级较为简单的将自己归类时,很多人并不太有自知之明。
比如说,有2%的不稳定无产阶级竟然认为自己是上层阶级,还有25%的稳定富裕阶级觉得自己只是个普通工人。
最后,虽然把澳洲人人为的划分成了六大阶级,但Jill Sheppard还是认为,澳洲不是英国,阶级尚未固化到非常严重的程度,你很难通过口音或者着装判断一个人的阶级。
这样就导致了下面两个可能性:
第一,大家很容易隐藏自己的阶级;
第二,随之而来的歧视也会大大减少。
其实,不管是按三大阶级分,还是按六大阶级分,大家都应该对自己处在整个澳洲社会中的什么位置有个清楚的认识。
人生本就充满不公,一味的宣扬人人生而平等,迷信所谓的平等主义,并不能让富人们的法拉利和私人飞机变成屌丝的财产,只会让信徒们在迷幻的泡沫中愈发消沉,直到被现实击倒为止。
不为自己是无产阶级而气馁,也不为自己已经达到了富裕阶级而自满,才是社会学家们希望传递给大家最有意义的信息。
当然,哪怕看完文章你只是学会了一个哭穷的新词“不稳定无产阶级”,小编也知足了。
祝大家long weekend愉快。
(点击标题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