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澳现场| 2019第十届澳大利亚华人作家节成功举办

原创 2019年09月10日 聚澳传媒



第十届澳大利亚华人作家节开幕式成功举办


2019年9月1日

第十届澳大利亚华人作家节开幕式

在维多利亚商务孔子学院成功举办



当天,到场嘉宾星光云集

中国作家协会嘉宾团远道而来

与澳大利亚众多华人作家

文学爱好者以及各界友好人士

齐聚一堂,交流文学心得,共襄盛会



本次作家节围绕三个主题展开分别是2019年第十届澳大利亚华人作家节开幕式散文征文大赛颁奖典礼以及文学论坛。聚澳传媒有幸到场采访,记录本次华人作家节的珍贵时刻。


 作家节开幕式


上午十点,2019第十届澳大利亚华人作家节开幕式成功举办。中华人民共和国驻墨尔本总领事馆副总领事曾建华到场祝贺、宣布作家节开幕。


多利亚商务孔子学院外方院长Colin Clark、中方院长王蓓均对本次活动给予大力支持和祝福。中国作家代表团团长、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阎晶明代表也上台致辞,代表中方作协成员感谢本次澳大利亚华人作家节的盛情邀请。开幕式最后,作家节主席胡玫总结发言,热烈欢迎远道而来的中国作家代表团以及所有来自澳大利亚全国各地的文学爱好者和嘉宾们。


中华人民共和国驻墨尔本总领事馆副总领事 

曾建华

热烈祝贺第十届华人作家节开幕。二十多年的实践一路走来,真的很不容易。对以阎晶明团长为代表的中国作协代表团的到场表示由衷的感谢。


说实话,我曾经疯狂的热爱文学、散文、杂文、诗歌。我认为文学作品往往承载着一个国家的形象、价值观念、精神文化等重要元素,也反映了时代的脉搏及普通民众的日常生活。因此,讲好澳大利亚华人故事也是讲好中国故事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中国驻墨尔本总领馆从始至终都坚定支持华人作家节的举办。澳大利亚华人作家节是沟通中澳两国文学界,传播中国文化,促进当地民族对中国的了解发挥积极作用的重要平台。


我相信好的文学作品一定是能够打动人的、揭示人的本质,具有人文关怀的作用。衷心希望澳大利亚有高水准、讲得好、讲得动人的华人故事作品问世。


最后,再次祝贺第十届澳大利亚华人作家节圆满成功,研讨交流取得丰硕成果,中国作协代表团访问澳大利亚圆满顺利。


维多利亚大学商务孔子学院外方院长 

Colin Clark

非常荣幸能够和华人作家节成员一起举办本次活动。非常荣幸,可以作为中澳合作项目维多利亚大学商务孔子学院的外方院长对大家表示欢迎。维多利亚商务孔子学院承担着推广中国语言和中国文化的职责与重要任务。我们会一如既往推动中澳之间的交流和往来。


维多利亚大学商务孔子学院中方院长 王蓓

我们非常欢迎、感谢各位知名作家来到孔院参加本次作家节。有道是“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希望所有到场宾客都可以在本次文学盛宴中收获颇丰。


中国作家协会代表团团长 阎晶明

特别感谢华人作家节邀请中国作家协会代表团参加本次活动,见证华人作家在文学创作、文学活动方面的成就。澳大利亚华人作家节是中澳文化交流的重要桥梁和纽带。


小人物可以反映大时代,海外华人通过将周遭人们的遭遇、命运、成功写成故事反映如今的大时代。中国文学一直是世界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非常高兴看到澳大利亚华人作家们为中国文学尽自己的一份力量。


澳大利亚华人作家主席 胡玫

热烈欢迎所有到场来宾参加本次作家节,感谢你们为守住汉字的文化江山、提升华文文学在国际上的影响力而做出的巨大贡献和努力。有海水的地方就有华人、有华人的地方就有中华文化在弘扬,有中华文化弘扬的地方就有华文文学在发展。


随着中国国际地位的日益提高,国际影响力不断扩大、彰显了华人的魅力、提炼了华文的精品、传承中华文化、共同推进澳洲华文文学创作的繁荣和发展。这也是海内外华人作家和文友共同的心愿。


华人作家节于1991年创办,最早是中华国际艺术节的组成部分。回顾往届作家节,我们都会从中国和海外邀请著名的、有权威的作家出席。第一届邀请了中国作家余秋雨,第二届是张贤亮和韩少功。自2008年我接手作家节的工作,十一年间共成功举办了八届澳大利亚华人作家节。


2010年第四届邀请到微型小说家凌鼎年、冰峰。2011年第五届作家节邀请到诺贝尔文学奖得主莫言,茅盾文学奖得主张炜。那一年,澳大利亚华人作家节和中国作家协会签署了双方交流合作理解备忘录,在中澳文学交流方面迈出了历史性的一步。2013年第六届作家节的主题是“中国文学走向世界及文学翻译”。请到了诺贝尔文学奖得主高行健的获奖作品《灵山》英译本的作者,悉尼大学著名汉学家陈顺妍(Mabel Lee)教授。2015年第七届作家节的主题是:“中华文化闪耀世界”。由中国作协主席铁凝亲自带队,率领来自中国四川、浙江、陕西、辽宁等东南西北各地的著名作家。2016年8月的第八届作家节,第一次与主流维多利亚作家协会共同主办。主题是“从西北高原到珠海之滨”,邀请了中国西北著名作家雷涛、中国香港作家许素细,全程使用中英文双语,Monash大学会议传译硕士班全班出动,非常轰动、反响热烈,而且让澳大利亚主流文学界也对华人作家节刮目相看。2017年第九届华人作家节,主题是《中国文学在海外的拓展》。代表团成员有云南省作家协会副主席,国家一级作家范稳和吉林省作家协会副主席、《作家》杂志主编宗仁发。


有如此喜人的成绩,全靠各位文学爱好者、文友对华人文学的热情。感谢中国驻墨尔本总领事馆一贯的鼎力支持、感谢中国作家协会一直以来的配合、感谢澳大利亚各大作协的精诚合作与文友们的无私奉献。在这里,我们共同追溯华文文学的文化传承、共议华文文学的时代担当。


最后,再次热烈欢迎各位来到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评选的国际文学城墨尔本。今天我们澳大利亚华人作家节组委会的全体成员不忘初心、相信作家节促成的文学灯火终将汇成灿烂的星空照亮中华文化走向世界的道路。


 散文大赛颁奖典礼


为了纪念海外华人对家乡的思念和对祖国母亲的眷恋,本次春藤杯散文征文大赛主题是“人在他乡”。在揭晓比赛结果之前,评委会主席潘华就本次赛事的有关情况作出说明。


澳华作协主席/常春藤杯散文大赛评委会主席 潘华

本次散文大赛的评奖原则有三项:创意、生动、切题。我们的评审团由五人组成:SBS广播电台著名主持人、作家胡玫,《澳华文学》杂志总编、作家王若冰,作家王晓雨、维州华文作协主席陈贺义和我本人。


我们收到了来自全球海外华人的作品,经过认真反复的研讨,最终确定了十篇获奖作品。最后,我代表组委会感谢所有文友的踊跃投稿,每篇文章都凝聚了你们的热情和心血。


获奖者一览


优秀奖获奖者4名:

陈文峣、郭毅夫、齐亚蓉、兰儿


三等奖获奖者3名:

张昧林、张群、何芳。


二等奖获得者2名:

高秀兰、林文钦


一等奖获得者1名:魏华


评委对魏华作品《一碗伤心 两地乡愁》的评语是“文字简洁、生动传神,情景描述在移民中引起共鸣,只有身在其中才能感同身受。”


一等奖获得者魏华发表了获奖感言,魏华表示有种受宠若惊的感觉,自己对移民生活的感想引起读者的共鸣,赢得评委的肯定,对她是一种鼓励,期待在写作的路上可以走得更远。


到场获奖者合影

颁奖嘉宾、全体评委与到会获奖者合影留念,共同庆祝这个有意义的时刻


中国作协副主席阎晶明 《文学的未来》


颁奖典礼之后,中国作协副主席阎晶明带来主题演讲《文学的未来》,就中国文学的未来发展问题进行了深入浅出的探讨,帮助海外华文文学爱好者对中国文学的文学发展有与时俱进的认识。


在二十年前,上世纪九十年代中后期,中国人们对中国文学的发展有着悲观的前景预测。因为影视艺术在不断的发展,因此大大的地挤占了文学的生存空间。人们越来越不喜欢看文字,而是倾向于看图片、看电视剧。紧接着,网络迅猛发展普及、手机社会化显著。因此,在这种情况下,文学的式微是必然的结局。虽然我们还不能预测文学消亡的准确时间,但是文学的衰落是无可挽回的事实,文学正在向没落发展。


但是,二十年后的今天再来看文学现状:文学非但没有衰落,更没有消亡,而且非常繁荣和繁盛。在今天,文学创作、文学阅读完全不是我们在二十年前想象的样子,传统的纸质文学依然具有强大的影响力。比如在中国重要的文学刊物如《收获》、《当代》、《十月》、《花城》、《人民文学》、《诗刊》等等几百上千家正式发行的文学刊物作为纸质文学的基础力量依然具有强大的影响力。在艺术上,作家的创作没有受到影视和网络的负面影响,在思想和艺术的融合度上,我们的主流作家依然发挥着重要的示范作用。


当然我们也看到网络文学异军突起,众多网络作者通过网络的途径发掘和证明了自己的创作才华。可以说,没有网络,不会有这么多人走向文学的道路。有了网络之后,文学编辑的门槛被削弱。总体来说,网络文学的受众一定程度上已经超过了传统的纸质文学。可以肯定的是,网络文学也是文学,形成了文学阅读人数几何式的扩充。


发展到今天,文学阅读主要在手机上进行。现代科技现代传媒彻底改变了文学的生态。我个人认为科技传媒为文学插上了科学的翅膀,文学的社会影响力在不断增强,专业作家的职业感虽然没有以前那么强烈,但是创作出具有社会反响作品的作家、具有广泛的名誉和影响力的作家越来越多,以莫言在2012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为标志,中国作家在海外具有广泛影响力。


中国影视圈不少好作品改编自文学作品,文学作为其他艺术的母体的作用显得越来越强,例如龙一的作品《潜伏》、严歌苓的《芳华》等等,文学的普及因为网络时代的到来而社会化,文学创作的队伍在不断扩大,二十年前关于文学将随着影视、网络手机的发达而逐渐衰落的想象并没有成为现实。现实是文学表现出前所未有的强劲的生命力、是文学写作的千姿百态和文学阅读的多渠道。文学的未来其实是个伪命题,我们完全不可能预测它的未来。每一种结论真正到了现实上看,不但是分离的,甚至是反向的,今天预测文学未来的可能性和发展状况是一件难以做到的事情,我们也很难预测今天的文学再发展二十年之后的样子,但我们仍然可以对文学创作的现状做一些判断。


目前在中国的小说领域,从内容到形式的融合正在成为一种趋势。现实主义创作和具有先锋性的、探索性的先锋文学的创作在一个作家的一部作品上实现了融合。中国改革开放四十年来的文学创作有其发展的总体趋势,但这种趋势里包含了两种不同的文学,一种是所谓的传统的现实主义的文学,例如路遥的创作,另外一种就是先锋文学,如余华的《活着》,过去四十年大部分时间里要么是路遥要么是余华,要么是张承志要么是王朔,传统现实主义文学与现代先锋文学此起彼伏,井水不犯河水,但是在今天特别是发展到2018年之后,我认为这两种写作正在实现融合,而这种融合其实是经过了漫长的过程。


首先是在先锋作家,例如,苏童、余华的作品上有所表现,这种当代小说既具有传统的民族根性又具有与时代吻合的现代性。在小说品质上,既有当下性又具有寓言性这样的创作形成了饱满的小说品质。我们可以说在传统纸质文学作品与网络小说同时并行的时代,严肃文学和流行小说的界限也开始变得模糊,同一部小说里可以看到地域风情、民族历史、民间传奇,也有最新的当代生活,而且还可以打开更加广阔的世界性的视野。那么作家如何调动各项因素使其成为互相关联互相交融的小说要素,从而形成一种创作的合力,创作出既有文化上的命脉又有现实生活的律动还有开阔的眼光,能够将严肃的主题传奇的故事和个人的美学抱负融为一体,成为对今天中国作家综合能力和创作使命的真正考验。而这种融合其实也是世界文学的潮流,而中国文学与世界文学的差距也许就体现于此。中国作家已经自觉地意识到了这一点,现实主义与先锋文学的融合正是不断走向成熟的表现。


当代社会迅猛发展,科学知识日新月异,公众文化素养普遍提高,科幻文学正在兴起,与科普作品不同,科幻文学作家需要在某个领域掌握足够的科学知识并且以科学的精神、科学的眼光看世界看社会,对人类和宇宙的未知领域进行遥想和追问。在当代中国文学中,读者的综合素养甚至与作家更加宽阔。因此,科学精神和专业知识在文学创作中变成热点。小说的难度在提高,文学作品需要依靠想象更需要科学知识,这在二十年前的中国文坛是难以想象的。


最具国际影响力的中国作家正是科幻作家刘慈欣,奥巴马总统都是他的粉丝。科幻文学在中国成为一股强劲的力量,读者对科幻文学的热衷在很大程度上超出了传统文学界的认知和预想。如果说我们对网络文学还有过一点正确的判断,那么文学界对科幻文学的认知相对是滞后的、缓慢的,科学和文学的结合已经演变成了中国文学创作中新的现象,各个领域的专业知识正在成为许多文学作品叙事时的借力点。


今天网络文学的格局发展到了专业小说的创作,一部小说里要把某一个领域某一个行业的专业知识推广给读者,作品中交织着相应的专业知识和文化,作品因此具有基于文学性的更丰富的认识价值,因而格外吸引读者的目光。文学创新的核心概念就在于传统和现代的融合、当代和历史的打通,中国文学一定会成为世界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文学论坛


本次文学论坛分为三个主题:

文学论坛的第一项主题:文学与影视

主讲人龙一、东西、夏笳。


文学论坛第二项主题:文学评论与出版

主讲人李国平、应红。


文学论坛第三项主题:澳华移民文学的现状与发展论坛

主讲人:SBS广播电台字幕部主任韩静、昆士兰作家韦敏、南澳作家郭燕。



文学论坛的第一项主题:文学与影视


龙一,《潜伏》的原著作者

现为天津市作家协会副主席, 文学院专业作家。文学创作一级,中国作家协会全委会委员。


我感到非常欣喜。作为在大陆生活的作家,今天见到海外的同行倍感亲切。对于作家来讲,和影视的关系非常简单,作家与影视的关系就是作品是否有影视加工的可能性与价值。我2006年创作短篇小说一万四千字的篇幅《潜伏》。这个作品的人物形象塑造与众不同、戏剧结构设置与众不同,因此受到了影视公司的青睐。后来,我的作品《借枪》也成为影视作品。所以感谢影视《潜伏》这部剧,我才有机会在今天与大家交流心得。


东西,广西作家协会主席

作品被翻译为英、 法、韩、俄、越、日、希腊、德、意、泰等 文字发表或出版,多部作品改编为影视剧。


我想先“揭露”龙一的花絮,他曾经当过演员,在一部抗日电视剧中饰演一位翻译官。我比龙一触电时间早一些,当时我自己改剧本。其实文学与影视的结合可以追溯到上世界八十年代。莫言获诺贝尔文学奖与张艺谋拍摄电影《红高粱》有密切关系,《红高粱》在柏林电影节获得金熊奖,德国观众起立十五分钟为电影鼓掌,莫言小说从此走向了西方,他的所有作品都在世界各国翻译出版。余华作品走向海外也与他的作品《活着》被改编成电影有莫大关系。包括还有苏童的《大红灯笼高高挂》。这些例子都显示了作家与影视作品的关系自上世纪八十年代到新世纪前十年结合非常紧密。


其实文学给影视提供了巨大的支持。同时也改变了作家的生活状态,在中国,如果你是一个纯文学作家,你的稿费与畅销书作家、网红作家无法相比。曾经,纯文学作家“触电”,通过影视版权费获得丰厚的收入在八十年代会被文学界视为堕落,但随着时代的变化,阅读方式和媒体在改变,文学和影视都在关注人和时代的命运,从影视作品寻找文学的力量已经成为可能,文学的未来就是其融合性和综合性,文学与影视结合的趋势不可逆转,势将为文学寻到一条新的出路。


夏笳(笔名),科幻小说作家

现为西安交通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中文系讲师。热爱幻想类小说创作,其作品《关妖精的瓶子》于2004年获中国科幻最高奖银河奖。


我作为科幻小说作家,真诚地呼唤中国科幻电影元年的到来。或许有人曾经怀疑中国人缺乏科幻精神,但仍有一批科幻人用有限的财力做各种勇敢的探索。直到2019年年初《流浪地球》上映让观众看到了希望,期待在这个行业里有更大的空间让热爱这项事业的年轻人学习和成长。



文学论坛第二项主题:文学评论与出版


李国平,中国作家协会全委会委员

陕西省作家协会副主席、《小说评论》主编,他长期从事文学期刊编辑出版工作,著有《路遥评传》 ,文学评论集《遥远的印记》等。


陕西作家是在拿生命写作。事实上,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形成以柳青、王文时、李若冰等人为代表的作家群,八十年代后出现了路遥、陈忠实、红柯等等一流作家,人称“羊肉泡馍派”。


我们陕西作家的创作特点体现在创作方法上还是传统的。继承中国文学经典和十九世纪欧洲文学经典的传统,现实主义又有着人道主义的底色。创作内容上着重叙述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以描写土地、乡情、家乡、历史、家族、传统伦理为主。创作态度上,比如已故路遥在《平凡的世界》里的话:就像牛一样劳动,象土地一样奉献。他的也折射出陕西作家群的质朴和扎实。在与影视艺术的关系方面,陕西作家整体上表现得质朴保守,从侧面反映出他们视文学创作为生命的态度,这种品质尤为珍贵。


应红,人民文学出版社总编 辑、编审。

策划编辑出版了一 大批中国作家的作品,社会影响广泛,多次获得国家级图书奖。


首先,我想用一组数字,准确的展现2018年中国文化出版的规模。2018年全国新闻出版印刷和发行服务的资产总额22664亿,营业收入18503亿,利润1363亿,新版图书25.22万种,重印图书28.55万种,总印数95.43亿册,据不完全统计,目前资产总额超过百亿元的出版传媒集团17家,主营业务收入、资产总额、所有者权益三项均超过百亿元的出版集团6家,近年来随着纸质图书出版趋缓,数字出版呈上升状态,在十二五期间出版营业的总收入增幅达70.5%,其中数字出版一项增幅达到318.7%,这说明了中国出版业的新产品新业态新服务蓬勃发展的势态。


人民文学出版社作为国家级的出版社的品牌是靠每一代出版人的情怀、耐心和坚忍一点一点积累而成的。努力扶持中国当代原创文学、打造当代文学的宽度和高度,尤其关注出版把提高作品的精神高度文化内涵艺术价值作为追求的精品力作,力争把当下和未来最有影响力的优秀作家作品纳入人民文学出版社的出版事业,奉献中国当代文学原创出版的独特价值是人民文学出版社的出版理想。



文学论坛第三项主题:澳华移民文学的现状与发展论坛


韩静,SBS电视台字幕部主任总字幕师


在电影电视节目的字幕制作方面有着20多年的专业知识和经验。迄今为止韩静博士为澳大利亚观众翻译了300多部中文电影和电视节目,其中包括«我不是潘金莲» «老炮儿» «卧虎藏龙» «色,戒» «英雄» 等。


自2013年以来,韩静博士主翻的大型相亲节目«非诚勿扰»的英文字幕版在SBS电台连播,受到广大澳大利亚观众的热烈追捧和喜爱,使得«非诚勿扰»成为澳大利亚播放史上连续播放最长的非英语类电视节目。

拿翻译《非诚勿扰》的例子来看,其实作家的交流是单向的,无须对读者的理解负有责任。莎士比亚或汤显祖对几百年后读者的解读与看法没有任何责任。但是,听众和读者的交流是双向的,与人的认知有直接关系。作为翻译,我们担任双重角色,对读者负有责任。


翻译的交流有三个特点,第一是译者的双重角色,对读者负有责任,世界上没有完全相同的语言。例如“备胎”,中文里面除了字面上备用轮胎的意思外还有“备用男朋友”这层引申意,翻译成英文spare tyre,字面上同样有备用轮胎的意思,但引申意却是腰上的赘肉,译者有责任传递作者的本意;第二,不同语言之间不存在完全的对等。第三,人的认知环境受到语言文化的制约和限制,译者有必要把内化的含义翻译出来。

 

韦敏,小说《蓝花楹》作者/布里斯班天才男孩韦斯理母亲


我的儿子韦斯理和我一同写下这部全书46万字、华人首次发行的澳洲历史小说《蓝花楹》。这部书里配有逾200幅珍贵历史图片,大部分来自一手资料。儿子韦斯理从14岁开始,用了一年的课余时间,检索了小说的发生地布里斯班从1840年到1900年期间的所有报纸期刊,把其中与主人公梅恩家族有关的信息都做了摘录和归类。他还从网站和布里斯班市政图书馆里大量参阅了关于澳大利亚殖民史的各种文献,决定构思一部以梅恩家族的故事为主线的历史小说,并让历史人物活在真实的历史背景里。为了实现儿子的遗愿,我重新拿起笔接手完成了小说《蓝花楹》的写作。


郭燕,南澳作家。


来澳洲有18年的时间了,一直住在“只长草不长人”的澳洲大农村阿德莱德。目前我正在编写《他乡明月》,采访了60位华人移民,记录下他们的移民故事。每个人的经历都有与众不同、值得说上一说的精彩故事。这部随笔主要旨在分享在东西方文化冲击下自己的矛盾和挣扎、记录他们的精神挣扎和奋斗历程。


在温馨、感动、精彩的交流会结束后,所有文学爱好者、到场嘉宾一起合影,为本次2019年澳大利亚华人作家节画上圆满的句号。



>>市 场 推 广<<



>>推荐阅读<<<


1.感人!71岁老人火海救孙,不惜命丧黄泉!关注华人移民父母的生活健康!


2.倒数3天!Box Hill房价低至$39.8万,签约赢取奔驰A系,还等什么?赶快报名吧!


3.活动|美国正面管教(亲子)公开课燃情墨尔本!父母成长,孩子成才!


4.演出|“流浪生活”数十年,小提琴家吕思清求学海外成大师。今年十月,他“漂泊”到墨尔本了!


5.补助高达$6000!今年冬天维州最火爆的投资项目,九月名额开抢在即!


6.报名|【倾城神韵,奢华之约】2019中国旅游小姐全球大赛澳洲赛区揭幕仪式完美收官!首轮海选正式开始!


7.演出|经历过战火洗礼的音乐 必须亲身现场感受 马克西姆 集才华和颜值的跨界钢琴圣手


8.活动|澳洲华人注意啦!想考房地产经纪人证书的看过来!



收藏 已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