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少年马云的故事,也是首富马云的故事。
但这个故事只是讲述了人与人之间最朴素的情感——无关国界,无关年龄,无关金钱。
零
1980年7月1日
中国杭州
“你好,我叫马云。我刚刚开始学英语,我们可以做个朋友吗?”
“你好,我是David,这是我的父亲Ken,这些是我家人。很高兴认识你。”
此时的西湖,波光粼粼,湖畔里的荷花,开得正艳。
一
在距离悉尼以北168公里的地方
有一座人口只有43万的小城
它没有悉尼的盛世繁华
没有墨尔本的诗意栖居
也没有堪培拉的气宇轩昂
这样朴实无华的它
在澳洲众多名城中毫不起眼
就连它的名字
对于大多数人都略显陌生——纽卡斯尔
无论是谁
都不会把这样一座普普通通的城市
与一位身价135亿美元
掌控着阿里巴巴商业帝国的马云联系在一起
但是在昨天
马云不远万里来到了纽卡斯尔
他并不为投资,也不为买地
他做的第一件事
就是直奔当地的纽卡斯尔大学
设立了名为Ma-Morley的奖学金计划
这笔高达2600万澳元(约1.3亿人民币)的捐款
是纽卡斯尔大学从建校以来
收到的最高规模的捐赠
这笔捐赠,
对于纽卡斯尔大学是个意外惊喜
和其他大众所熟知的捐赠不同
马云并非毕业于纽卡斯尔大学
同时也与该校没有任何商业上的合作
理应没有任何理由为之捐款
同样,对于纽卡斯尔这座城市来说
一只默默无闻的它,从未想过会有一天
能得到来自如此重量级商人的青睐
其实,这笔奖学金的设立
背后根本没有那么多纷繁复杂的原因
有的只是一段催人泪下的感人故事
二
1980年,刚刚打开改革开放大门的中国
迎来了一支来自澳大利亚的代表团
这个代表团由澳大利亚·中国友好协会组织
和当时其它海外代表团一样
他们的行程主要围绕中国几个核心城市
其中就有马云的家乡——杭州
莫利一家就是代表团的成员之一
父亲肯·莫利是一位刚刚退休的电气工程师
母亲叫朱迪,他们还有三个孩子——
戴维、斯蒂芬和苏珊
1980年7月1日,他们来到了杭州。
晚上,在西湖边游逛的时候,
一个和戴维年纪相仿的中国男孩走上前来,
微笑着,用略显稚嫩的英语和他们打招呼
"晚上自由活动的时候,我们在公园里玩火柴
一个男孩走过来和我们打招呼,
他想锻炼一下自己新学的英语口语技能。
他介绍了自己,我们互相寒暄了几句
约定之后再来这个公园碰面。"
很多年后,戴维这样回忆道。
这个十几岁的杭州男孩,就是马云。
在莫利一家人眼里
这个骑着自行车
到处主动和外国游客招呼
以此来练习自己笨拙口语的少年
是热情、独特而上进的
这个突如其来,闯入他们生活的中国少年
也带来了一场不期而至的中澳友谊
在那个时候,莫利全家都未曾料想到,
这场源自西子湖畔的友谊
可以绵延至之后的悠长岁月。
三
在莫利一家结束对中国的访问之后
这一对刚刚认识的朋友
像英语教材中的李雷和Jim Green一样
成为了无话不谈的朋友和笔友。
马云开始定期与戴维及他的父亲肯·莫利通信,
在信中,马云亲切把肯称为"father"。
面对马云错误百出的来信
肯没有失去耐心、置若罔闻
相反,他常常对来信进行细致的纠正
希望以此来帮助马云更好地学习英语
这样的通信持续了五年。
五年后,1985年,马云21岁。
在不停的努力之后,
马云终于考入了杭州师范大学,
并当选为学生会主席及杭州市学联主席。
也正是在那一年,马云的命运轨迹改变了。
那年暑假,肯向他发出邀请:
年轻人,到澳大利亚来看看吧。
在那时有护照都是一件非常稀奇的事
而马云也从来没想过可以到中国以外的国家去看看
肯鼓励他:
“试试看,说不定你就能拿到护照呢”。
21岁的马云在这种鼓励下神奇的拿到了护照
但随后等待他的却是一连串的拒绝——
当时的赴澳签证只发给政府公务、探亲或留学等用途
他连续7次申请签证都被拒绝。
那时他已经在北京一个地下室住了一周,
带的钱接近花完,
这场期盼许久的澳洲之行,似乎即将泡汤
就在这时,肯再一次对马云伸出了援手
他去了纽卡斯尔市政府,
并向澳大利亚驻中国大使馆发电报说明情况
7次的拒签,并没有让马云放弃
他再次来到大使馆,
看见一个老外就直接跑了上去:
“我已经在这里待了一个礼拜,
这是我最后一次机会,我希望能申请到签证,
我想跟你认真的谈一谈。”
“你想谈什么?”
“我已经被拒签了7次,等了一周。
我已经没有钱只得回去,
但至少得让我知道为什么被拒绝。”
这个人坐了下来,马云跟他讲了那个故事
他是如何在西湖边遇到Ken 和David的,
他没有钱,在澳大利亚没有亲戚、朋友
但就是相信这个缘份,就想去澳大利亚看看
听完马云的描述后
这位外国人只说了一句话
“你在这等等,5分钟后我把签证给你”
肯的努力,
和马云的永不放弃,
终于使得签证通过。
这是一场如此来之不易的旅行
马云当时随身带了100美金
但始终不敢拿出来——
这是从全家所有亲戚那里才凑到的,
是他的全部家当
但这场旅行真正改变了马云的人生。
肯·莫利的家位于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州纽卡斯尔市郊区的新莱姆顿地区。
这是马云第一次出国——
一个月后,当马云回到杭州时
他好像已经变了一个人
在纽卡斯尔
马云近距离地感受了
当地的风土人情和日常生活
其中有个细节让马云记忆深刻
他当时惊喜的发现公园里,居然有很多人在打太极——
这是他最喜欢的健身运动
面对外国人的马云并不羞怯
在当地郊区的一间会所,
他甚至给当地的一个太极拳爱好者团体做了表演,
主要是他平时学习到的猴拳和醉拳。
当然,在那里马云也首次学到了澳式英语——
后来很长时间里都被他错认为是正统英语。
32年后的今天
当马云第三次来到澳大利亚纽卡斯尔,
回忆起那个时刻,他这么说到:
在纽卡斯尔的29天,在我的生命中至关重要。
我出生在中国,100%是中国制造,也从未离开过中国。
但来澳大利亚改变了太多过去的认知,
我开始觉得必须得用自己的头脑去判断去思考。
在那接下来的10年,我都在想中国需要改变
我们需要更开放的思想
我们要用一个不同的视角来看待事物。”
四
在马云去过澳大利亚后,
马云与莫利一家的友谊逐步加深
随后,肯带着次子来杭州回访
因为父母家的房子太小住不下,
所以马云只好把莫利父子安排到大学宿舍去住。
肯·莫利的儿子斯蒂芬回忆道
"我们在马云家里吃晚饭,
然后再骑车回学校。
"马云一直忙着为我们做饭,
让我们觉得很受优待。"
马云放假的时候,
他又带着莫利父子去乡下游览。
回到杭州的那天晚上,
马云摆了一桌酒席款待,
还特地邀请了当地的一些贵宾作陪
马云的大学生活并不轻松,面临很大的经济压力。
虽然不用交学费,但生活费是必须要交的,
这笔钱让马云的父母感到为难。
于是,肯·莫利再一次施以援手。
"钱并不多,一星期也就5-10美元的样子。
因此每隔6个月,我会给马云寄一张支票。"
两年多的时间里,
肯总共给马云寄了大概两百澳元。
马云后来说,
肯莫利一家为他所有的付出,
“已经无法用任何言语来形容”。
五
马云回忆说:
每一次和肯相遇,我们都会辩论很多的事物,
他会说“Jack,你是瞎扯淡”。
即便那样,他总是那般支持我。
“他知道我讲话的方式,知道我干过什么,
但是总是支持我,用他极大的好奇心与友善。”
在谈到自己和肯这段友谊时
马云最常说的一段话便是
“我一直希望有一天可以成为像肯那样的人,
帮助和支持自己根本不认识、只是在街上遇到的年轻人。”
这场友谊持续了24年。
2004年9月,
在和西湖边那个少年相识24年后,
肯·莫利去世了,享年78岁。
曾经的少年马云,也已经40岁。
对于肯的去世,马云十分悲痛,
他在唁电中称呼肯为"我的澳大利亚‘父亲’和导师"。
马云难过而遗憾的说,自己曾计划,
有一天能和肯一起乘西伯利亚铁路旅行。
这成为了一个永远无法实现的心愿
在中国的语言体系里,
对这种感情的形容,往往会用“忘年之交”。
在马云家里和办公室里,
一直有个位置,放着他与莫利一家的合影。
六
时间走的很快,又很慢。
在昨天捐赠仪式开场前,
马云和他的少年笔友,
戴维·莫利在会场一角亲切聊天。
似乎就像37年前,
那场西湖边的偶遇一样。
1985年,
第一次来到澳洲的马云开始知道纽卡斯尔大学,
那也是他第一次到访这所大学。
肯没有上过大学,但是经常和马云谈起大学。
32年后,这场缘份找到了最合适的注脚和落点
——马云以2300万澳元的奖学金计划
回报肯曾经给予他的指导和支持。
他说:“不知道什么原因,如果我足够幸运,能够成功,
我总想我要为纽卡斯尔大学做点事情,
因为这是肯经常提到的一所大学”。
在捐赠仪式上
马云发表了一段由回忆贯穿的讲话
在这段讲话中,
他始终提到肯对他的支持和启发,
与莫利一家给他带来的改变。
马云说道:
“延续40年的情义
是今天发生在澳大利亚纽卡斯尔大学这一幕的起源,
而这份情义也将由Ma-Morley奖学金
帮助的年轻人们延续下去。”
纽卡斯尔大学校长麦克米伦在现场致辞中所说:今天所宣布的,是关于家庭、关于友情的故事。这是一个多么引人入胜的故事,它让我们知道,一个简单的善举,可以延续几十年成为历久弥新的友谊。
附马云演讲全文:
过去的32年里,这是我的第三次纽卡斯尔(Newcastle)之行。
第一次是我21岁刚进大学时,收到Ken Morley先生的邀请,在那年暑假来到了纽卡斯尔。当时,我从没想过可以到中国以外的国家看看。当时可以拿到护照是一件稀奇的事,是Morley先生鼓励我:“试试看,说不定你能拿到护照”。好,我就决定去试试吧!
我用了差不多半年的时间才拿到我的护照,我以为我拿到护照之后就可以去澳大利亚,但他们告诉我,你还要有签证。我去了上海澳大利亚领事馆,使馆官员说,你需要到北京去签发签证,那时候去北京的费用对我来说是非常昂贵,但我还是要去试试吧。
我去了北京,住在一个地下宾馆,在9次申请签证都遭到拒绝后(并非之前传的7次),我第10次去申请,我对当时的面试官说:这是我最后一次机会,我已经在这里待了一个礼拜,我希望这次能申请到签证。
那个使馆官员问我:你为什么要去澳大利亚?我说我的朋友邀请我去,他说不能发这样的签证给我,我们只能签发给探亲或政府派你出差去的或者是留学等性质的签证。当时是没有(针对中国人的)旅游签证的。
我跟他讲了我是如何遇到Ken 和大卫的。Ken找了一些新南威尔士的朋友帮忙,并向澳大利亚驻中国大使馆发了一个电报。当时那个使馆的人就说, “你真的想要这个签证吗?”我说当然想要。他就说,“我能5分钟后给你。” 我就这样终于拿到我的签证。这就是永不放弃的例子。
我的澳大利亚之旅真正地改变了我。是我没法想象这么大的改变。我出生在中国,100%是中国制造。
在纽卡斯尔待的那29天,在我的生命中至关重要。我每次回到中国,在那接下来的10年,我都在想中国需要改变。我们需要更开放的思想,我们要用一个不同的视角来看待事物。
那是1985年我认识的澳大利亚,从那年开始我知道纽卡斯尔大学。
Ken没有上过大学,但经常和我谈起纽卡斯尔大学。我不知什么原因,如果我足够幸运,能够成功,我总想我想要为纽卡斯尔大学做点事情,因为这是Ken经常提到的一所大学。
每一次我们相遇,我们都会辩论很多的事物。他会说“Jack,你瞎扯,都是废话!”即便那样,他总是那般支持我。
他知道我讲话的方式,知道我干起来会很不一样,但他总是支持我,用他极大的好奇心与善意去支持我。
我学到的是,你在书上学到的、父母告诉你的,可能不全是真的,这个世界太有趣,这个世界太独特了,你需要自己去体验。你要用你自己的大脑去思考。当我回到中国的时候,我完全是另外一个人。
没有那29天我永远不会像今天这样思考,我可能只会像其他中国人的方式思考。这也是为什么我们决定成立Ma-Morley奖学金,以支持帮助一些年青人、那些想自己看看这个世界,经历它、用自己的脑袋去思考的人。
我想要感谢Ken Morley和他的家人对我的帮助、支持、和理解。这么多年,我一直怀着感恩的心生活着,希望有一天,因为这份友情,我可以成为像Ken Morley先生那样的人,帮助和支持自己根本不认识、只是在街上遇到的年轻人。我希望自己可以做的更多,希望未来可以一直做下去。
我曾经是教师,我在大学教了6年书,我叫我自己CEO,首席教育官。我不怕别人不同意我的想法,但我会说这是我相信的事情,这是我见到的、我经历过的,我想跟大家分享。在大陆,我的基金会每年支持了超过100位乡村教师,因为在中国有6000万的孩子生活在农村地区。我们觉得也要找方法去支持这些老师们。纽卡斯尔这个奖学金是我在海外的第一个奖学金,我也视纽卡斯尔为我的第二个故乡。
过去,这个世界是知识驱动的。人类和机器会有很大的竞争但是未来人类会通过自己的智慧取得胜利。你可以从学校和书本学到知识,但是智慧,只能通过经验得到。所以我认为Ken Morley是很有智慧的人。
同时,我希望这个奖学金能聚焦未来。希望能提供超出经济支持范畴的帮助,我们希望能让他们走出大学,走出自己的国家、去世界各地看看,并通过这些经历拥有更宽广的国际视野。
这个世界上,如果你希望成功,你得有EQ,如果你不希望失败,你得有IQ。但如果你希望受到尊重的话,你要有 LQ,爱商,这是非常重要的。我希望这里的学生们都会记得这三Q。这是我从与Ken Morley 先生讨论中学到的。这个奖学金会帮助更多的人,我们需要的确需要很多聪明人,但我们更需要更多有担当的人,为社区、社会、国家和世界承担责任的人。
拿到奖学金的学生,他们不是我和Morley 的大使,我们更希望他们成为宣扬勇气、责任和智慧的大使。这个奖学金带有我的名字,是我莫大的荣幸。有Ken做榜样,我希望可以做得更好。我也会继续提升我自己。
谢谢纽卡斯尔大学为这个奖学金成立做出的贡献。成立一个基金很容易,但要不断改进是不容易的。去支持有心的年青人是不容易。请随时指出我可以改善的地方。每5年,我会亲自审核奖学金的情况。在纽卡斯尔大学,我们和基金会分享一致的信念。我们也很高兴可以支持当地土著居民的文化。追求社会公平,卓越和责任、创新和持续性都是我们共享的信念,这也是Morley他们跟我过去30多年分享的理念。让我们一起努力帮助更多年轻人。
九
这,就是少年马云的故事,也是首富马云的故事。
它只是讲述了人与人之间最朴素的情感
——无关国界,无关年龄,也无关金钱。
1985年,还是学生的马云,
在首次出国去澳大利亚前,曾经被拒签过7次。
但我们相信,友谊永远不会被拒签。
那个心怀感恩的年轻人,
他面前通向未来世界的通道,永远不会被拒签。
而纽卡斯尔的莫利一家
所发自内心的爱和善意,永远不会被拒签。
37年前的西湖,波光粼粼,
湖畔里的荷花,开得正艳。
记得那时,他们正少年。
视频推广:
“扫描QR码 看完整食谱内容或更多飞利浦电饭煲中文资讯”
回复关键词获取实用信息
悉尼美食推荐 | 关键词:美食,美食1,美食2,美食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