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税收政策】恭喜民企,刚刚,又一重磅红利落地

2019年03月08日 澳洲金融圈


编 辑:夏昆 梦希

来 源:正和岛(ID:zhenghedao)


3月5日上午9时,十三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开幕,国务院总理作政府工作报告。报告回顾了2018年主要工作,并部署了2019年政府工作任务。

 

不出所料的是,今年的政府报告再次对减税问题作出了明确指示,总理直言要实施更大规模的减税,同时确保减税降费落实到位,全年减轻企业税收和社保缴费负担近2万亿元,这对于广大民营企业家们而言绝对是一个重大利好。

 

而更为值得注意的一点是,报告提出将制造业等行业现行16%的税率降至13%,直接降低了3个百分点的税率,这从以往的降税力度上来看绝对是空前的。所以我们也不禁在思考,中央对减税降费下定决心的背后,究竟透露着哪些不同寻常的信号?


2万亿减税降费流向哪里?

 

先看看这2万亿减税减在哪里?

 

目前来看,社保费率的下调是取决于地方政府的,不过地方政府对具体的下调比例还有待明确,而从小微企业预计3000亿元的年减税规模上来看,我们可以预见的是,2019年减税降费重头戏仍在增值税。

 

正如社科院财经战略研究院税收研究室主任张斌所言:

“增值税为我国第一大主体税种,从增值税入手减税,是自然的选择。直接降低税率,减税效果立竿见影。在现有增值税多档税率中,重点将制造业等行业适用16%的税率降至13%,还将交通运输业、建筑业等税率从10%降至9%,减税重点放在扶持实体经济上。”



的确如此,增值税是我国第一大主体税种,它占了全部税收比重的四成左右。而且增值税还是一个间接税,是附加在日常各类消费上的税种,像我们常用的电子产品、方便面等实物商品就多适用16%这档税率。

 

另外,16%这档税率,还不仅仅对应制造业,包括采掘业、批发零售业等有形货物生产及销售行业都在其征收范围之内,我们平时所接触的多数日用产品其实都要缴纳增值税,所以增值税不降,企业就很难降低产品的售价,而我们也就无法享受更为优质低价的产品和服务了。

 

比如2018年这档税率就从17%下调到了16%,很快就有手机生产商等直接下调了商品价格,所以说,要想将减税红利完全让渡给消费者,增值税也非减不可。


制造业降税3个点,又意味着什么?

 

再说说制造业降税3个点又为了什么?

 

如果你认真看了上午会议的直播视频,应该会发现一个很有意思的点,就是当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宣布实施更大规模减税时,人民大会堂内接连响起两次掌声。而事实上,一早在新闻发布厅,提前看到政府工作报告的一些记者们,已经为这个巨大的降幅而震动乃至激动过一次。

 

因为这背后的意涵再明确不过了:大减税甘霖落地,这是一次向实体经济的实质性让利,更多企业将能轻装上阵。尤其是对制造业等行业而言,这是一场期盼已久的及时雨,为什么这么说?看完下面这几点原因你就明白了。

 

1. 提高企业利润率

 

这次减税力度最大的制造业,是高度竞争的行业,利润率本来就薄,这几年许多企业最大的难题是:成本高企,向哪里要利润?连人大代表雷军也曾直言:“小米硬件综合净利润率不超过5%”。

 

而在各项成本中,除了融资成本、用人成本、用地成本、物流成本等,税负成本也是其中之一。也正因此,降成本构成了三去一降一补的核心内涵之一。去年以来,如何通过给企业实质性减税降成本,更是全国上下的重点关切。

 

从去年增值税税率降低1个点,到今年初确定新推小微企业普惠性减税措施,再到今天释放普惠性减税与结构性减税并举的重大减税举措,减税大招频出,表明改革承诺正在稳步兑现,改革重点切切实实地放到了解决企业的实际问题上。

 

2.稳就业

 

减税的衍生效果是稳就业。随着我国经济运行“稳中有变,变中有忧”,经济转型阵痛凸显,就业形势压力不小。正因此,去年底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首提“就业优先”,把稳就业摆在突出位置。

 

而这一次“重点降低制造业和小微企业税收负担”,正是因为制造业企业、小微企业是我国就业的重要容器。在中国民企500强中,制造业是主体;中国的民营经济,吸纳了80%以上的城镇劳动就业,90%以上的新增就业。通过减税,稳住企业阵脚,不仅能提升企业活力,更是保就业的重要举措。

 

3.调结构

 

减税,不仅能提供减负的“金线”,协助守住就业的“底线”,还有一条“延长线”:那就是调结构。这如何理解?

 

一位新能源汽车制造商的负责人说:增值税降1个点相当于给企业“增加了8%左右的科技研发费用投入空间”。换句话说,税负轻了,企业可以用省下的钱来涨工资、加大研发投入、增加投资等,产业转型升级就有了更多可能。正是在这个意义上,减税不仅是眼前账上的红利,更有长远的发展红利。


究竟该怎么减?

 

当然,任何时代的减税,其实都是与政策目标紧密关联的。我们还要注意的是,虽然降税率能够减税,但却不一定与当下的目标完全吻合。

 

如果我们的目的是刺激消费,那么降低增值税税率当然很有用。增值税属于环环抵扣、层层转嫁,最后是把税收附加在商品价格上。在理想的情况下,降低增值税税率,会相应降低最终消费品的价格,从而刺激消费需求,增加内需。

 

但是如果目的是为了促进企业经营状况,降低企业所得税率却不一定有预期效果。在宏观经济未明显回暖的时候,只有那些经营状况好的企业,才会有较多的税前利润;而真正需要帮助的企业,利润水平非常低下,甚至多年亏损,这些企业在25%的税率时是不交税的,即使税率下降了,他们的企业所得税也是很少,由此的减税效应也就很小了。

 

进一步说,如果“大规模减税”与提振实体经济活力相关,那么,我们就需要在税制的完善上做更多的拓展。换言之,除去降低增值税和企业所得税,还要改革税制。

 

1.允许企业向前结转亏损

 

企业的经营肯定是有亏有盈的,盈利年份缴纳所得税,如果亏损了,按照我国现有的税法,企业可以将亏损结转到以后5年内使用。但是,不允许企业向前结转,也就是不能把之前年份以及缴纳的企业所得税退回。

 

但是其他很多国家则不然,不少国家都允许同时向前和向后结转亏损,只是在结转年限上做一些规定。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这就是给经营困难企业的一种补贴,有助于企业渡过难关。

 

2.扩大留抵税额退税的范围

 

所谓留抵税,就是指当月购进货物多,进项税也就多,库存商品也就多。如果当期进项大于销项,就会出现留抵税金,同时也会有相应多的库存商品。

 

企业缴纳的增值税,是销项税减去进项税,当销项税小于进项税时,就产生了留抵税额的问题,也就是说企业当年用不完的进项税,是允许企业在往后的年度内使用的。

 

这等价于企业向政府提供了一笔无息贷款,在实体经济融资困难时,加重了企业的融资负担。2018年,财政部对装备制造等先进制造业、研发等现代服务业和电网企业开展了退还留抵税额的政策,取得了良好效果,说明这种政策是有积极作用的。

 

3.开展刺激企业投资的税收政策

 

2014年,相关部门针对部分行业推出了固定资产加速折旧政策,2018年进一步加大了该政策的力度,但是从实施效果来看并不明显。一个主要原因是,企业在经济低迷阶段的投资需求是非常少的,同时很多企业的税前利润本来就不多,固定资产折旧仅仅是降低当年的税前利润,对一些民营制造业企业来说,这个政策在经济低迷阶段还用不上。

 

考虑到大多数企业都缴纳增值税,可以将所得税的加计扣除政策,借鉴到增值税税制。为了提振企业的投资,特别是民营企业投资,可以允许企业对购进固定资产的进项税进行加计扣除,这等价于给那些投资的企业一笔定向补贴,激励企业增加投资,从而提升经济活力。


为减税做好防风险预案

 

最后,我们再回归到总理宣读完减税政策后所说的话上,“这会给各级财政带来很大压力。为支持企业减负,各级政府要过紧日子,想方设法筹集资金。”

 

显然,这不是一个轻松的工作,为什么?因为减税是有风险的,很多情况下,这种风险还是非常大的。试想一下,如果“大规模减税”带来的是“大规模减收”,同时实体经济又没有明显回暖,“大规模减税”就有可能使得中国经济陷入更为尴尬的境地。因此,做好防风险的预案是非常关键的。

 

1. 国家财政收入的大幅下降

 

“大规模减税”要求瞄向最主要的税种,因此减收是必然的结果,如果大幅度下调税率,再叠加了宏观经济形势的新变化,例如PPI(生产价格指数)的下降,那么减收效应是会成倍放大的。

 

如果减收的幅度足够大,就需要配合债务发行来填补财力空缺,这样很可能突破现有3%的赤字率,考虑到中国的实际赤字率水平可能更高,不可避免地会增加财政的债务风险。

 

2.部分地区的财政困难加剧

 

减税的减收效应,在国家加总层面一般不会非常严重,但是一旦落实到某个具体地方,则可能表现的完全不同。同一种减税政策,一些地区可能受影响较小,必然会有一些地方受到非常大的冲击。

 

因此,“大规模减税”的一个不可避免的问题,在于部分地区的财政困难会加剧,如果地方收支缺口长时间得不到缓解,那么就会影响地方政府的正常运行,例如影响机关、事业单位人员工资发放。因此,中央财政需要对这些特殊地区的特定风险做好预案。

 

3.地方政府的策略性行为

 

“大规模减税”是指向某些特定税种,而这些税种的收入往往又是在不同政府层级间共享的,例如目前的增值税收入中,中央和地方各占50%,国家层面的减税政策会直接影响到地方收入,地方政府的激励和行为会相应发生变化,其中一种可能性就是加大征收力度,或者逐步清理原有的税收优惠,这些策略性行为会在很大程度上对冲“大规模减税”。

 

但无论减税的道路上还会遇到哪些困难,既然总理已经强调了“我们要切实让市场主体特别是小微企业有明显减税降费感受,坚决兑现对企业和社会的承诺,困难再多也一定要把这件大事办成办好。”我们就有理由相信,改革的承诺一定会稳步的兑现,企业的问题也一定会得到切实的解决。

参考资料:

《定了!2万亿大减税,稳步推房产税!还有30大民生利好!一文秒懂政府工作报告所有亮点》 21世纪经济报道

《制造业税降3个点,到底意味着什么?| 锐评》 人民日报评论

《【解局】国务院准备“大规模减税”:不仅需要决心,更需要艺术》 侠客岛





【澳洲暴走早报】澳洲不同地区住房市场的“时钟效应”!澳洲多处住房曝出安全隐患,BCA呼吁皇家委员会介入调查!

【证券交易】科创板,谁的红利,谁的盛宴?

【人物故事】忽悠马云10亿的骗子,还了阿里4500亿:做对事赢一场,跟对人赢一生!

【经验总结】纵横华尔街42年,他总结4条致命铁律:99%人看不懂第3个,99%公司毁在第4个

【澳洲暴走早报】23万维州人未能投票 面临81澳元罚款风险!澳逾25万年轻人没工作 失业率本世纪最高!研究指澳生活水平急剧下滑!

【企业管理】上了破产名单的公司,大多数都没发现这类危险分子

【资本市场】科创板的蝴蝶效应

【中国金融】陈雨露解读2019年金融业关键词




收藏 已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