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一直感觉UC浏览器是世界上最大的谣言集散地,今天让你去迪拜提豪车,明天让你上俄罗斯找漂亮媳妇。好多网友信了UC的邪现在家里还养着几窝竹鼠,不知道是该杀了吃肉还是怎么处理。
今天和同事们沟通了一下,来墨尔本之前听过的最扯淡的谣言和建议,我感觉比UC精彩多了。
扯淡的建议匮乏的物资
在这类仁兄的描述和建议中,我们可以明显的感受到墨尔本特么毛都没有。澳大利亚发达国家?狗屁!
出国先带电饭锅
澳大利亚没有电饭锅!你要不背着出国就得天天吃面包,突噜意大利面条子。去饭店买?一碗就得两刀!
两刀一碗饭确实不假,但是澳大利亚不卖电饭锅?
我随手搜了一下大W,嗯?
觉得太贵?
卫生巾能带多少带多少
澳大利亚没有卫生巾,只有棉条,那东西根本用不惯。这是来自女粉丝的投稿,确实听很多女生朋友都吐槽过这一点。我朋友当年为泡一个妹子,答应帮一个妹子带一个箱子过来,带的就是一箱这玩意。
出国被和刀,一样不能少
很多家长都搞不清楚出国和野营的区别,被子、刀、甚至连工兵铲都带上了。这东西在澳大利亚真的有用,或者那么必要吗?
就我自己在这四年多的感受来看,墨尔本这个地方,生活必要的都有卖,买不到的不让带。如果一定说带点什么,想减少支出的话,那就带几件厚衣服吧。
扯淡的建议租房位置
北区摩托党,西区大老黑,除了东南区都不要住!
北区和西区在一些华人眼中是洪水猛兽。在一些人的口中北区黑帮天天枪战火拼,而西区的黑人则是打砸抢烧、手段残忍。我想说这样的事件,在哪都有,澳大利亚是一个法治国家,这的警察虽然慢,但绝不会不管。
我们换位思考一下,假如你是一个暴徒,想要抢劫时,你是选择收入平平的人家?还是那些所谓的富人?
扯淡的建议论如何拿PR
很多人都是奔着永居,来到了澳大利亚。而如何留下,也成为了扯淡建议的重灾区。
你找个有身份的男朋友,让他揍你,然后你就有PR了。碰瓷!要是电车撞到你,不仅能拿PR还能得到一大笔赔偿金!!
从各位大神的建议中,我可以总结出想在墨尔本留下,你需要在两种生活状态中做出选择。
第一种-骚浪贱
第二种-钢筋铁骨
现在回过头来看,这些是不是很荒谬呢?不过跟我下面要说的比起来,就真的是“合理”多了。
夜深人静,月黑风高,一个身姿绰约的中国籍男子刚刚结束了在西区一天的工作,收拾东西准备回家。突然一群黑哥哥围住了他,问候了一句 “吗泽发克”。然后就将那根哔~,塞进了男子的哔~中。
经过一轮又一轮歇斯底里的发泄后,男子被送往了医院。直肠缝了8针,政府为了不把事情扩大,送出了PR➕赔偿金的礼包。
我听了这个故事之后,还信以为真,感叹说“人都漏了,要PR有啥用啊。”这个现在想想还真挺扯淡的,但当时同行的小伙伴(男生)还真有不少穿的很风骚的去西区“探险”。
后来可能是为了让故事更加逼真,竟然还推出了“爆菊拿PR2.0版本”!必须是原住民,还得爆两次验伤才能拿。很多可爱的男孩子,怕疼只能就此作罢。
昨天我特意就这一系列案例,咨询了我们的留学顾问。得到的回应是“纯属扯淡”。移民还是要真刀真枪的拼。靠着这些方式,想投机取巧结果只有一个,就是一身伤。
扯淡的建议糟糕的治安
不得不承认,墨尔本的治安越来越差了。我刚来的那几年还是路不拾遗,现在已经变成躲犹不及了!
刚采访了两个学弟,他们来墨尔本听过的最扯淡的建议是什么?一个说是“身上带好现金,人家抢你赶紧给。”另一个说“黑哥哥,怕gay要抢你你就脱裤子,给他看你的屁股”
我真想说,这谁这么缺德啊?这是要把新来的学弟培养成什么?举着F**k me牌子的自动提款机?还好今天我听着了,要不人家孩子信了,带来身体、心灵双重伤害可怎么办?
其它同学们认为扯淡的建议和谣言还有:
澳大利亚大学,平时不用上课,期末Past Exam做三遍就能过。
出国先买车,澳大利亚永不堵车!
找不到对象不用愁,到澳大利亚分分钟脱单。
一定要学会蛙泳以外的泳姿,在澳大利亚用蛙泳会被无情耻笑!
在国内英语不用练太好,出国几年都能说的贼溜。(在国内不练好,出国了上哪找说英语的地方?)
澳大利亚提供各种神奇的职业,大堡礁招收护礁人,国籍不限共同守护我们的地球。
当然了,我认为最扯淡的,每个人来墨尔本之前都一定听过的就是带那么多衣服干嘛?墨尔本可不像国内,人家四季如春!
墨尔本是最宜居城市!
让你最深刻的那个扯淡建议是什么呢?
作者:高先生
图片来自网络
推荐阅读
College出成绩,常见问题:升转学,挂科,showcau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