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警告!华人在澳洲挖了这么多年的海鲜,竟有毒!有人食用后死亡,无特效药救治

2021年05月08日 澳洲微报



//前言//

澳洲的海鲜远近闻名,无论是龙虾鲍鱼,还是生蚝青口,都是难得的人间极品。


在澳洲的沙滩上,吹着海风,看着蓝天白云,喝着冰镇的汽水,再加上一打新鲜的生蚝,简直太完美了!


不过食用贝类千万要小心,一不小心这些人间美味就可能变成致命的毒药。


最近,国内的青口贝就出了大事…


#01:

国内发布预警通告,

青口毒素超标



近日,河北秦皇岛市海洋和渔业局突然发布了关于食用海虹的预警通告。


通告显示,根据近期检测结果,海虹体内所含麻痹性贝类毒素(Paralytic shellfish poisoning,PSP)已经超出安全限量标准两倍以上,如果食用极易引起中毒。



同样被暂时列入“黑名单”的还有织纹螺。


甚至连央视都发布新闻,提醒民众近期谨慎使用。



海虹也叫贻贝或者青口,相信华人们对这种食物都非常熟悉。特别是住在海边的朋友,青口贝更是餐桌上的“常客”。



值得注意的是,事实上每年都会出现使用诸如青口等贝类而导致中毒的报道。


而且除了秦皇岛之外,全国多地均有发生。



专家表示,目前贝类毒素引发的中毒均无特效治疗药物。


其中,此次警告中提到的麻痹性贝类毒素被认为是事故发生频率最高、分布最广、危害程度最大的一种。


#02:

澳洲贝类也有毒素,

多地有人食用后死亡


不仅仅是在国内,澳洲也曾经出现过生蚝贝类大面积中毒的情况。


澳媒此前曾有过报道,澳洲东部的生蚝,因为藻毒素含量超标不能吃了!


(图片来源:The Mercury)


贝壳类海鲜藻毒素超标不但对吃货造成了毁灭性的伤害,而且也对生蚝养殖户造成了巨大的损失。


事实上,自从2012年开始,已经有超过50家贝类生产商因为病毒问题不得不关闭自己的生意,损失相当惨重。



维州政府也曾向市民发出警告,敦促他们在未得到进一步通知的情况下勿食从湖中捞起的贝类及贻贝,原因也是一种藻类所产生的毒素对这些食物造成了影响。


(图片来源:The Age)


据了解,当时环境,土地,水资源和规划厅的检测显示,Metung、Paynesville与Eagle Point地区均出现了拟菱形藻(Pseudonitzschia)。


这种藻类通常出现在沿海水域地势较低的区域,部分能够产生毒素、软骨藻酸


(图片来源:The Age)


卫生厅还表示,澳洲出现大量拟菱形藻属于罕见现象,而其所产生的毒素也只是维持在较低水平。但是,如果海鲜食入了这一藻类,毒素就会被积累下来,给市民的健康带来重大隐患。


此外,华人朋友最爱的挖蛤蜊圣地Venus Bay也曾发生过蛤蜊聚集海洋毒素的情况。


维州政府还达了禁捕Venus Bay蛤蜊食用的命令,因为大量的毒素可致人腹泻、肠胃炎,长期吸收还会产生恐怖的畸形和癌变。



大家都知道,澳大利亚因为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造就了澳洲海鲜的盛名,同时也让贝类在这里生长得特别迅猛。


其中,华人最喜欢的估计就是海边到处可以看到的青口了。


在澳洲北边的沿海一线,青口大肆繁殖。每年能够产卵1200万粒的青口,就在澳大利亚泛滥成灾,数量庞大让澳洲人应接不暇,甚至连船底下密密麻麻的都是青口。



对于这样的场景,澳洲人表示很头痛,但是华人们都很开心。因为都不用上超市买,直接去海边,几分钟就能捡上满满一桶。


不过这样的行为也可能存在着风险。因为相比起市面上的售卖的那些青口以及其他贝类,自己捡回家的这些,根本没有办法知道有没有毒素。


万一不小心中招了,那后果可能相当严重了…


甚至在全球各地,都有因为食用贝类中毒的事件发生,严重的甚至导致中毒者最后不幸死亡。


加拿大BC省北部就发生过一起中毒案例,有3人吃了含有这种海洋毒素的蛤蜊后,全部中招,所幸及时送医,从死神手里夺回一命。



9月15日。菲律宾一座沿海小城,一家7口当日中午愉快地享用了一顿海鲜餐。他们从附近海域捞了一批贝类海产。这是在当地颇受欢迎的食材,随便一煮,鲜美可口。


然而,就在用完午餐后,一家人先后开始不舒服——纷纷出现呕吐、腹泻、麻木、呼吸困难等症状。


一直到晚上11点多,他们被邻居送往医院救治,可惜的是,2名男孩没能挺得过,被宣告死亡,还有4名大人也严重到住院治疗。



去年7月,阿拉斯加当地官员证实,有一位居民因为食用毒素极高的贝类导致死亡,死因即麻痹性贝类中毒(PSP)。


据统计,全球每年因麻痹性贝类毒素而引发的中毒事件约2000起,死亡率达到15%。


#03:

毒素季节性爆发,

无特效药物可医



明明是餐桌上非常常见的食物,为什么突然又变成了如“洪水猛兽”般的致命毒物了呢?



麻痹性贝类毒素是由石房蛤毒素(Saxitoxin,STX)及其衍生物组成的。


现已发现该类毒素有23种,主要来自于海水中的有毒赤潮甲藻,以亚历山大藻为主,此外还包括多种甲藻、蓝藻及与藻类共生的细菌等。


在国内,这种中毒的现象大多发生在每年的四五月份,气温升高时海面上形成赤潮,藻类由于赤潮等原因产生了毒素。而贝类生长需要吃的食物主要是藻类,通过滤食过程将毒素摄入体内。


这种毒素对贝类其实并无伤害,但会在贝类的体内蓄积。当人们吃了含有毒素的青口等贝类后,就会引起中毒。



这种毒素不怕热,而且很容易被胃肠道吸收,且难以被人的消化酶所破坏,加热、微波等常规加工方法因降低水分含量而导致毒素浓度增大,给食用者带来更大的潜在危害。


中毒的主要症状包括头晕,呕吐,腹泻,口唇、面部、脖子感觉刺痛和麻痹等,严重者甚至会窒息死亡。


更重要的是,对于贝类中含有的麻痹性贝类毒素,目前还没有有效药物进行解毒,只能通过人体的解毒、排毒机能,因此往往中毒后后果都比较严重。


为了避免食用贝类引发的中毒现象,全球许多国家及相关国际组织都对贝类水产品进行了严格管理和控制,并制定了相应贝类水产品及其制品的PSP限量标准。


所以想要避免食用贝类导致中毒的现象,最好的方法就是通过正规的途径购买贝类。



那么海边的贝类全部都不能带回家了吗?


前面也提到,这种毒素的出现是有季节性的,所以想要去海边捡青口或者是蛤蜊,一定要避开气温高的赤潮时期。


虽然不是一定会捡到有毒的贝类,但是不怕一万就怕万一呢…


最后


美味的海鲜背后也有危险,

广大的吃货们表示很心塞。

不过贝类再鲜美,

也抵不过健康重要,

为了一口吃的中了毒,

甚至丢了性命,

那就得不偿失了。


Ref:

https://www.theage.com.au/national/victoria/toxin-fears-trigger-gippsland-lakes-shellfish-warning-20160207-gmnxa4.html

https://www.themercury.com.au/news/tasmania/fresh-blow-for-oyster-growers-as-algal-toxin-outbreak-on-states-east-coast-arrives-earlier-and-bigger/news-story/63f7631ec00845c326f0fb1417fc0440

https://finance.sina.com.cn/tech/2021-05-04/doc-ikmyaawc3406487.shtml


长篇大论看起来太麻烦?

“澳微”视频号上线了!

半分钟纵览奇闻异事、新闻资讯、美食美景,

还有各种你不知道的澳洲冷知识。

移民

要闻


☆重大变革!澳洲投资移民申请模式发生彻底改变!不成功再也无须额外花钱啦!


☆为什么要到澳洲留学?这十大理由告诉你


☆突发!父母移民再传噩耗,担保金暴涨50%,难度全面升高!


☆无英语要求,也不用找工作,澳洲PR可飞速下签!配偶移民原来还有这种操作?


更多好文


点击图片即可查看


收藏 已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