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James Tong
终于等来了。
房地产研究公司CoreLogic刚公布了一组数据,澳洲各大城巿的CBD公寓房价,在过去12个月平均下降了6.3%。
其中,由悉尼和墨尔本两个城市领跌,分别下降了9.1%和8.4%。
这符合大家的预期吗?虽然都知道投资一定有上有落,但也许这几年习惯了看房价上升,真等到房价降下少许了,不少人就失去分寸。
在市场上、在我们几大澳房群中,很容易就能感受到,有一些悲观情绪在扩散着。
因此,当我们决定用《墨尔本公寓真的那么差吗?》这篇文章来做本周专题时,是有过一番思量的。因为对于一部份读者来说,在这个特定的时段,Jay的文章会被认为是逆市的观点,被拍砖是不奇怪的。
直到两天前,看到经济学家Nerida Conisbee的分析。我觉得真有必要,再为澳洲大城市的CBD公寓说几句公道话。
Nerida Conisbee是谁?澳洲有两大房地产平台,一个是我们的Domain集团,上两周我已经介绍过威尔逊博士,他是我们的首席经济学家(见:威尔逊博士和他的八城报告)。而另一个是REA集团,它的首席经济学家就是Nerida Conisbee。所以这位女士的话,是相当有份量的,可以说,是八城报告的另一版本。
只不过,Conisbee女士要悲观得多,她用“eye watering--泪水汪汪”来形容这场澳洲大城市的“CBD公寓危机”,并且估计这个危机会出现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成交危机,因为银行现在放贷多少是被严格控制的,当价钱回落时,银行会认为这是一个“不好”的投资,尽管买家两年前交了订金,但银行对风险的认定会改变很大。银行的反悔,会“制造”许多不能成交的CBD公寓。
第二阶段是招租危机,即使买家能借到款,但很可能找不到租客。在个别地方,虽然租金回落不大,但由于公寓落成数量大增,空置率可能上升,没租客就等于投资没收入,于是还不起贷款。
这样又会引致第三个危机:二手物业危机。海外投资者买了新公寓,但没有收入,他们很可能选择把它卖出。在未来18个月,墨尔本将有18,000套公寓落成交割,而其中有相当部份可能会被放回市场,我们很可能找不到足够的买家来接盘。
Conisbee女士把这次危机描绘得很严重,认为银行高度依赖房贷,而且已经暴露在风险中,大量供应导致价格回落将对澳洲经济造成严重打击。
虽然Conisbee女士也认为现在是首次置业的好时机。但是,必须指出的是,她的这些“演绎”是忽略了很多因素才得来的。大家除了读本期Jay Huang的专题文章。应该还要了解几点:
CoreLogic公布的是截至今年七月的数字,这四个月来,无论是加外国人税,还是收紧信贷,都实施一段时间了,我们并没有看见大规模的公寓不能成交案例,价格也不见得是直线下滑。
我们虽然看到有商人飞快地做出“接盘侠”网站,但是,我们也看到新华联推出的歌剧院壹号两小时就售罄,还创出每平米9.6万的新纪录,而且95%是本地人购买。
单以墨尔本为例,每周有1,760人迁入,这相当于需要650套房子,一年就要33,800套,我们还有累积了十多年的房屋缺口还没算。
房子建出来就一定要365日有人住,其实是一个老旧的概念。房地产其实已经成为中小型投资者最切实可行的抗通胀、抵税的投资工具,而且无可替代。威尔逊博士认为,要把悉尼看作南半球的纽约就是这个道理。墨尔本,也可以相当于伦敦。
联邦储备银行做过测试,看看房价下降多少才会真正伤及银行,答案是25%!要跌到这个幅度,连Conisbee也认为是不可能的。
我问Jay,对澳洲大城市CBD公寓房价下降一文有何看法?他回复:“人弃我取,别人恐慌,我贪婪。”
James Tong
澳房汇出版人,澳中第一产业理事会主席
阅读更多 《澳房风云》
转载请在文章前面标明
作者:James Tong
来源:澳房汇 (ID:Domain_Chine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