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产渔民逆袭成亿万富翁,靠的竟是经济的“不景气”……

原创 2017年07月05日 澳财网


点击上方可订阅哦!

身在澳洲或去过日本的朋友,一定不会对日本元老级折扣店铺——大创(Daiso)感到陌生。几十年来,品牌在全世界范围内向“爱淘便宜货”的人们出售商品。


在澳大利亚,Daiso商品统一定价$2.8,受到不少年轻人的喜爱,但Daiso的创立之路并非一帆风顺。

从破产渔民到亿万富翁

创始人——矢野博丈当年从中央大学毕业后从事了很多不同的工作,但迟迟没有找到合适的道路,从岳父手中继承到的打渔产业也因经营不善而走向破产。

上世纪70年代,矢野博丈做起了“流动摊贩”,用自己的小货车在街边做生意。


据传当时因没有太多时间给商品一一标价,矢野博丈干脆统一定价,并萌生了所有产品一律100日元的想法(含消费税价格按目前汇率约合1.25澳元)。随后,抱着“规模虽然不大,但要能‘创造大契机’”的念头,“大创”品牌面世了。

1991年,持续了约四年的日本经济泡沫走向破裂,经济大幅倒退,不少个人或公司破产,随之而来的恐慌心理使得消费和投资紧缩的加乘效应不只戳破泡沫,也砍伤了实体经济,不少家庭背负着巨额的债务。人们不再崇尚奢侈,不再追求昂贵,反而开始追求高性价比,和物美价廉。

而就在这个时间节点上,首家Daiso开店迎客。新颖的定价模式和较高的性价比,加上行销策略,完全击中消费者的痛点,迅速吸引并留住了大批“粉丝”。


Daiso开始以惊人的速度不断扩张。目前已在全球超30个国家拥有了近4000家分店。截至2017年3月底,Daiso全球营业销售额达4200亿日元(约合48.3亿澳元),较去年同期增长了6.3%。

Daiso全球门店图
(来源:Daiso官网)

而根据彭博亿万富翁指数(Bloomberg Billionaires Index),当年那个破产的渔民矢野博丈也成为了坐拥19亿美元(约25亿澳元)净资产的超级富豪。


经济不好,有时也能成为优势?

也许绝大多数投资者和创业人都期盼着经济形势一片大好,但对于Daiso这样的平价杂货店而言,或许经济不好也能成为一种优势。


最近这几十年中,日本薪资增长停滞不前,泡沫经济的崩坏使得日本消费文化开始转变。根据瑞银公布的数据,目前日本折价零售行业规模已经发展到6000亿日元(约合69亿澳元)的规模。

无独有偶,二战时期美国开始有了“一元店”,而在2008 年金融危机之后,“节俭过日子”成了新的风潮,一元店在生产厂商清货的时候进货,或干脆把破产的公司商品买来,再以极低的价格卖出。


上世纪30年代经济大萧条后,廉价商品连锁超市 Dollar General问世。其目前在美国有超过1.3 万家分店,在数量上超过许多大型知名零售连锁,包括沃尔玛(5000 多家),Target (1800 多家)和 CVS 超市(9600 家)。年初,Dollar General还表示要在一年内新开1000 家分店,这意味着平均每天都要开2 家以上。尽管零售行业整体下行,美国一些大型零售商陆续关闭门店,但Dollar General却独领风骚。

消费心理学教授迈克尔.索罗门曾经表示,不少消费者在“一美元商店”都能惊喜地发现自己早想买的东西,而在其它地方却贵得多,这种拣了便宜的心理,让不少顾客成了“一美元商店”的回头客。


在中国,类似的“名创优品”也是通过把行业利润“作薄”,利用规模化和品控来赚取更多利润。经常有朋友表示,每次去逛名创优品时,总能买到不少便宜精致的小东西。

而在澳大利亚,近年来零售商不断受到海外竞争对手和电商的挤压,增长放缓、录得亏损,甚至倒闭的消息频频传出,就连全球知名快消时装品牌TOPSHOP在澳洲也难以生存。而就在这样的环境中,Daiso却能独树一帜。自2010年正式进入澳洲市场后,迅速开设了33家门店。


不是每一家平价杂货店都能成为Daiso

依靠着“全场两块八”的定价模式,和经济大环境不佳的反作用力,Daiso在澳大利亚顺风顺水。事实上,在其入驻澳洲前,当地也存在着许多类似的门店,其定价和销售模式与之相似。但相比之下,Daiso的规模更大,有着其他小规模折价零售商无法匹敌的议价能力,可以从制造商处获得更加低廉的进货价格,从而确保利润空间。


此外,Daiso所销售的产品类别丰富,涵盖一般生活用品、化妆品、玩具、文具、厨房用品、卫浴用品、食品和饮料等,可满足不同消费者的需求。除了价格优势,还一直推陈出新,不断用口碑较好的新产品来抓住消费者眼球,其中包括美妆圈大热的粉扑清洁剂和眉毛雨衣等。

纵观整个澳大利亚平价杂货零售行业,规模虽然有22亿澳元,但行业利润仅为8960万澳元。更要命的是,受到折价百货和在线零售商的施压,该行业在过去五年在以0.5%的速度萎缩。行业评估机构IBISWorld预估,该行业在未来五年(2017-22年)的表现更不尽人意,年萎缩幅度或达2.1%。


尽管澳洲的消费者信心指数目前在100的枯荣线上下浮动,但机构预测该指数将在未来五年缓慢增长。这对于平价杂货零售行业并非好消息,消费信心增强意味着消费者会更倾向于消费高价的商品和服务。


澳洲平价杂货零售行业中的“龙头老大”莫过于1981年成立的The Reject Shop(ASX: TRS),其在全澳范围内拥有近350家门店,占据行业38.1%的份额。

但近几年The Reject Shop表现不佳,利润空间持续受损。在4月公布的最新运营更新公告上,The Reject Shop表示由于零售环境充满挑战,实际销售和分析师的乐观预期存在“巨大的差异”。极具挑战性的外部环境、以及公司内部销售策略的执行问题相结合,使得下半年销售趋势疲软,并抵消了在上一季度实现的积极销售势头。所有区域的可比销售在第三季度都出现了负增长,特别是西澳和首都地区。

The Reject Shop近两年股价走势
(来源:路透)

The Reject Shop目前交易于4澳元上方,该公司股价在2010年底时曾一度逼近19澳元。市盈率大约为7.4倍,市值近1.2亿澳元。虽说公司市盈率比零售行业的其他公司要低许多,也低于市场平均水平,但考虑到The Reject Shop所处行业前景不佳,该公司销售和盈利能力也大不如前,投资时可稍有回避。
免责声明:本文中的分析,观点或其他资讯均为市场评述,不构成交易建议,仅供参考,投资时请谨慎决策,风险自担。
作者:才斯琦
金融分析师

专注零售、澳元等领域
[email protected]
长按二维码
关注我们
电话:
+613 9009 8818

地址:
Level 7, 342-348 Flinders St Melbourne VIC 
转载及合作事宜,请联系
[email protected]
推荐阅读(点击图片查看)



点击“阅读原文”查看更多内容
收藏 已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