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dwin Maher,1941年生于新西兰,曾是澳大利亚国家广播公司的记者及播音员。一次机缘巧合下,Edwin在2003年来到了中国,成为中央电视台英语频道首位外籍主播,并于2007年获得由中国政府颁发的授予外国友人的最高荣誉——中国政府“友谊奖”。《找不着北》收录了Edwin来到中国后的一系列见闻,由23个单独成篇的中英文对照文章组成。本书行文风格诙谐幽默,视角新颖,生动展现了一个外国人眼中呈现的中国日常生活、独特文化与社会风貌。想要了解更多Edwin的有趣经历?快来聆听他亲口讲述的中国见闻吧!
整装上“马”
我终于自由了,不用再呆在别人的车里当乘客了,也不用再在街上走路了。
我四处张望,看着周围的骑车人,世界突然变了一个模样。迄今为止,我还只在北京的自行车道上行走过,当时我还企图躲开这支“流动大军”,现在却成了其中一员,而且感觉良好。那些需要上油的车轮和链条咯吱咯吱地响着,车铃不时莫名其妙地响起。突然,两个年轻的姑娘从马路砑子上直接走到了我的车前,我也按起了车铃。
一辆出租车开到了我身后。我不知道他在自行车道上干什么,其他的出租车只是把车停在这里而已。现在看来,“脑袋后面长眼睛”还是挺必要的。我兴致勃勃地超过了一辆又一辆自行车,想让他们知道这个外国老头可不是什么“新手上路”。
第一次上路的经历很不错,我一路骑回友谊宾馆,没有从车上摔下来,也没有跟人撞上,少年时的悲惨遭遇没有重演。我急切地想要再次上街。不过我得先给澳大利亚的家人打个电话。我想和他们分享我的兴奋。我女儿接电话的时候,我把听筒拿得离耳朵远远的:“你买了什么?!”我就知道她肯定是这个反应。当然,她还想知道我是不是买了头盔。我答应她一定会买一个。
第二天,我起得很早。我先骑车去了宾馆附近三环边上的那家超市。不过这次我得穿过北京最繁忙的一个路口——白石桥路和北三环西路的交汇处,就在中关村数码大厦旁边。
我现在已经不是行人了,于是就跟着自行车的队伍,把步行的人群还有许多汽车远远抛在后面。一切似乎都易如反掌,可是在回来的路上,我的平衡技巧、注意力和反应速度受到了极大的考验。
安全穿越繁忙的路口之后,一辆公共汽车停在了我的前面。我试图躲开,可就在我要扭转车把绕过去时,车又启动了,我绕不过去了。我赶紧刹车,身后却传来一声响亮的喇叭,告诉我又一辆公共汽车要进站了。可前面一辆还没走呢,我就给夹在这两大块活动金属之间了。我成功逃脱了跟公共汽车的第一次“亲密接触”。所幸唯一受了点儿冲击的不过是我的信心而已。我得更小心一些,可不能被人瞧不起啊。
有空的时候,我就上街去,随身只带着地图和水。这些漫无目标的闲逛让我看到了妙不可言的景观,接触到很多友善的人——尤其是在我找不到回去的路的时候。
路边“趴活儿”的出租车司机总是很乐意帮忙,虽然我的汉语水平依然有限,不能完全听明白他们说了什么,不过他们指的方向还是很清楚的。
我去的有些地方连旅游手册里都没有。其中最让人兴奋的发现是德胜门附近的人定湖公园,我在北京其他景区都没有见过和那里一样的欧式雕像和柱子。
我最近又发现了北京藏得最隐秘的一个地方:交通大学里的一处新建花园,那里有湖,还有喷泉。这片美丽的区域已经成了我的心爱之地,我常常去享受那里的静谧。友善的学生和附近的居民常常跟我打招呼。
一天下午,我遇到了一个女孩儿,她正在大声朗读英语。她的发音非常清晰,后来我对她坦白我一直在听她读,她也没有生气。
自行车成了我的朋友,带我去探询这座城市里的未知角落,给了我一个全新的视角。从友谊宾馆出发,我去了好多不同地方,比如天安门广场和香山脚下的北京植物园。
沿途风光无限,还能闻到各种气味,尤其是在路边那些小吃摊上——骑自行车总是很容易发现这些地方的。
后来虽然又出了一些有惊无险的事情,但我并没有从自行车上摔下来过,也没有撞上什么东西或是什么人。虽然有时候我还是会被吓得汗毛直立,但北京街头越来越多的交通协管人员还是起了很大作用的。
那个电视主持人说的对。骑自行车不但是游览北京的最佳方式,而且比在佛罗里达的迪士尼乐园玩还激动人心。最棒的是,我现在不用问医生就可以知道,自己的反应能力和以前一样好。
我的孩子们不再担心我了,他们干脆认为我是返老还童了,这么想也有几分道理吧。
你刚才问我,我的头盔买得怎么样了?
我最近从《中国日报》上看到,中国正在制造并向其他国家——包括澳大利亚——出口自行车用头盔。中国的父母们并不鼓励自己的孩子戴头盔,道路交通安全官员对此表示十分担忧。或许我们需要发起一场宣传攻势,在媒体上多打些广告,因为头盔其实就像安全带一样,是肯定能够救命的。
我还没有回答你的问题呢。呃,我确实买了一个,不过天热的时候戴着真是有点儿不舒服。而且,我一共就见过两个骑自行车的人戴过头盔。可这也不能算借口,哦?
此篇文章刊登于《澳中商圈》2017年6月刊,中西交汇 WEST MEET EAST P70-P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