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爸爸妈妈”都不能说?墨尔本学校被提奇葩要求!还有学校推行男女同厕,家长们都怒了...

2021年04月13日 墨尔本微生活



有些过头了吧


近几年,“性别平权” 的运动席卷了整个世界。

而这股风潮也自然吹到了澳洲。

虽然从出发点上来说,
抵制性别歧视,
呼吁性别平等的主张肯定是积极的,

但是在实际推行过程中,
一些方面也引发了不少讨论和争议,


其中最大的争议可能就在于

否应该弃用带有
“性别色彩” 
的词汇。

据澳媒报道:

近日就又有社会活动组织对墨尔本的学校发出呼吁:

要求在学校内停止使用诸如 “爸爸妈妈” 以及 “男女朋友” 等带有性别色彩的人称。


这家名为“The North Western Melbourne Primary Health Network (墨尔本西北初级卫生网络)”的组织发起了一项运动,名为

#SpeakingUpSpeaksVolumes#
(说出来、说清楚)

这项运动旨在,呼吁大众在学校、工作场所和体育团体等场合,

停止使用带有性别导向的词语,为LGBT性少数群体创建一个更加包容的社会环境。

推广:

这项运动建议的具体内容如下:

  • 学校及体育组织应当增设不分性别的浴室、组织不分性别的运动队;

  • 在学校、工作场所和体育团体里,应当呼吁大家避免使用含有性别、性取向、性别认同相关的词汇来称呼对方。

举例来说就是,

平时大家常说的“妈妈”、“爸爸”这些词,应该换成“家长”、“监护人”

“丈夫”、“女友”这些词,应该换成“伴侣”等等。

  • 这项运动还建议,学生在和他人聊天前,应主动询问对方希望自己使用哪种人称来称呼其。例如,“她”或者“他”等。


虽然这只是一个来自社会民间组织的呼吁,并不具备任何强制效益,

但也从一个方面反应了现在 “性别平权” 或者说 “性别中立” 运动在墨尔本乃至全澳范围内的发展势头。

这方面不仅有民间的推动,同样也有来自官方的助力。

2016年时,维州政府发布了一份

Inclusive Language Guide
包容性语言指南

里面就提到,为了避免对LGBTI群体造成伤害:

建议大家不要使用“wife”(妻子)、“husband”(丈夫)这种“异性恋”的词语,

最好用“Partner”(伴侣)这样的词称呼另一半。


当时对此也有不少质疑和反对的声音,

而人民平等部长Martin Foley则解释称:

LGBTI人群一直都拥有很高的焦虑感,更容易抑郁、自杀,

他们所取得的教育成果也更低,所以规范大家平时的日常用语是非常有必要的。


另外在更早的2010年起,维州政府在全州范围内开始推行一项名为

Safe School
(安全学校)

的教育项目。

这个项目旨在提高学生对于LGBTI群体的包容性、反歧视以及反霸凌教育。

但是这项出发点积极的项目自诞生起,也伴随着争议和质疑,

有不少家长和教育人士认为这个项目中的一些操作是在 “刻意” 地对孩子淡化性别概念,而这并不是一件好事。

推广:

虽然目前澳洲官方还未对学校出台相关的硬性规定,但是已经有不少学校自发地展开行动了。

比如今年年初时,澳洲国立大学就对校内职工出台了一项最新的指导意见:

在教学过程中不再使用Mother/母亲,和Father/父亲等性别化称谓!


除了父亲和母亲之外,

同样不建议再使用的还有Brestfeeding/哺乳,和Mother's Milke/母乳。

可不这么说又应该怎么说呢?

别急,都为你想好了:

Mother/母亲替换成Gestational Parent,或者是Birthing Parent,

可以译为妊娠家长,或者是生产家长。

而Father/父亲则替换为Non-Birthing Parent,

可以译为非生产家长。


至于Brestfeeding/哺乳,和Mother's Milke/母乳改称就相对简单一些了,

分别改称为Chestfeeding和Human Milke。

国立大学在这份指导意见中表示:

很多学生使用Mother/母亲,和Father/父亲的称谓对家长进行形容的时候,

是将那些无法用二元性别定义身份的人排除在外了。

因此在临床和学术讨论中,使用不带性别色彩的词语是很重要的。


这份指导意见一经曝光,立马就引发了争议。

国立大学方面也有一位发言人很快对外做出了解释,

发言人表示这并不是国立大学推出的一项强制规定,只是一项推荐使用的建议。


其实不仅仅是学校,这种 “去性别化” 运动也渗透到了澳洲的其他地方。

比如2017年父亲节时,Woolworths超市推出了一款献给父亲的巧克力蛋糕。

但是这个蛋糕引发了巨大的争议,因为在一众写着“Dad”字样的蛋糕中,有一个却写着

“Special Person's Day”


有人觉得,这样的表述无法让爸爸们感到这是专属他们的节日,

因为“Special Person(特别的人)”不但可以指爸爸,也可以指其他人。

这样的做法完全就是为了政治正确,但是对爸爸们是一种羞辱。


也有人认为,这样的做法非常贴心,照顾到了那些没有父亲疼爱的孩子。

不过可能因为争议还是较大,这两年小微就没有听说超市有再推出类似的产品了。


如果说对于称谓上的改变还只是停留在口头上,对实际影响还并不大,

那么下面这件事可能就真会让人感到有些不可接受了:

2019年时,昆州政府曾计划在布里斯班新建的一间名为Fortitude Valley State Secondary College的公立学校,

试点全昆州学校内第一个 “中立性别厕所”!


按照计划,这间学校的厕所将不分成男厕和女厕,而是男女共用,

但是每一个坑位都会由挡板和门隔开,洗手池区域则完全开放共用。

这个消息一出,迅速引发了学生家长的怒火,

不少家长更是直言痛批这样的决定是无比 “荒谬” 的。


不过好在在听到了滔天的反对声浪之后,

在2020年学校正式投入使用前,昆州州长亲自出面撤销了这项计划。

这才算是平息了家长们的怒火。


最后,小微想说:

打消对性别的刻板概念,以及倡导对少数群体的平权和包容,肯定是一件值得鼓励的好事,

但是目前在世界范围内掀起的这场如火如荼的运动,

是否以及陷入了一个 “为做而做” 的歧途了呢?

对于现在 “去性别化” 运动在澳洲的抬头,悉尼大学社会学教授Salvatore Balbones表示:

刻意地为每个人设计该说什么不该说什么的标准并不是一件好事。

社会能够顺畅运转的一个原因正是它具有模糊性和灵活性,

虽然一些时候是好心,但是如果不考虑社会现实,就容易好心办坏事。

大家对此又是怎么看的呢?





澳洲也躲不过!日本决定:将120万吨核废水排放入海!57天污染大半个太平洋,全人类将遭殃


墨尔本微生活


 

“在看”

你出国后的每一天

都有微生活的陪伴

收藏 已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