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市迷惘:自由党出了个“工党预算案”

2017年05月14日 澳房汇




文 / James Tong


星期三一大早,好朋友崔博士就在朋友圈发了他对2017-18澳洲联邦财政预算案的点评:“平淡无奇,毫无惊艳。宏观太宏,譬如10年内投资50亿澳元修建悉尼第二机场,路漫漫兮修远兮;微观太微,譬如对海外投资者征收房屋空置税Ghost Tax,管得太细…”


我马上点赞,而且觉得崔博士已经说得相当厚道了。


在公布预算案之前,总理和他的阁员到处吹风:这是一个“公平、机遇,安全”的预算,并且也教育大家如何分辨“好债”、“坏债”。到了预算案出来后,却不见得实际的措施与这些预设的概念有什么关系。


媒体和大众还是与往年一样,乐于仔细分析各方面谁是输家、谁是赢家。至于财长的宏大目标:要在2020-2021年消灭赤字,大家好像并不当真。因为过去连续7年的财政预算案,没有一个能实现预定的目标。


朋友们期待我能跟在各路专家的评述后面,说说自己的看法。作为房地产中人,我也很厚道地给一个......差评。


为什么?因为我对预算案的评价标准只有一个:它是否能让澳洲对资本保持良好的吸引力。这包括了国内和国外资本。


当前全球经济的大气候是:各国开始在税收制度上开展激烈竞争,比如美国宣布把商业税率减到15%。这引起各国领导层的震动,要想办法应对。而资本流动的第二要素是什么?是人才!资本是跟着人才走的。


然而,我们非常可惜地看到,在吸引资本方面,这个联邦预算案显得小心翼翼,甚至是反其道而行之。比如营业额1千万以下的公司从今年七月一日起可减税至27.5%,全部公司税率最低可降到25%,不过要等到2026-27年!最离谱的是,在引进人才方面,公司每招一个海外员工,都要付一笔“人头税”。


这已经不是国际资金来不来的问题,而是涉及国内资金要不要走的问题,未来几年澳洲经济增速放缓是大概率事件,澳洲公司在国内发展前景不佳必然会转向海处发展。在这种情况下,澳洲凭什么去吸引投资?投资萎缩的话,税从何来?失业率如何降?花巨款修建的大基建如何收回成本?


买了房子的朋友都知道,银行最喜欢的是守信用、有能力还款的大客户,而不是动不动就把“无债一身轻”挂在嘴边的人。


但不知从什么时候起,“灭赤”成了澳洲政客一个神圣的使命,这个预算案,还是玩着帽子戏法,奔着“灭赤"而去的。小伙伴问,为什么你会对这一点如此敏感?


因为这与我们借贷买房的理财观格格不入啊。


既然说到买房,我把预算案中对澳洲房市有影响的措施试归纳一下:


关于住房:


  • 外国投资者在澳购置的房屋征收房产空置税$5000。

  • 海外人士出售自住物业将要缴纳全额资本增值税。

  • 新楼盘开发只能有50%出售给海外人士。

  • 首次置业者可将部分税前收入划入养老金账户用于买房首付。但每人每年最多只能存入$15,000,而且总额上限$30,000

  • 学习英国,准备设立一个10亿“micro city小城镇”基金,推动各级政府和私营部门进行城市开发。

  • 投13亿作为各州发展新住房的奖励,并要求他们达到预设指标。

  • 更多联邦政府用地(如军用土地)会被释放,增加土地供应。

  • 鼓励退休人士换小房,年过65岁的人士若卖出自住超过10年的房子,可以把最多30万放入养老金供款。


关于基础设施:


基建支出将创新高,主要由“好的”债务支持,包括未来10年投入53亿建造悉尼第二机场,以及84亿用于墨尔本到布里斯班的内陆铁道。


西澳将获160亿资金包,用于支持就业及基础设施建设......


上面斜体字部分,就算是前一轮大锣大鼓宣传的“解决房屋可负担性”问题的答案。你满意吗?


有媒体人评价说这是自由党做的、最有工党特色的财政预算案,可惜工党领袖索顿并不领情,他不屑地说“这是垃圾。”


这真奇怪,并不是选举年啊,何至于此呢!


    

James Tong

澳房汇出版人,澳中第一产业理事会主席



收藏 已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