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的汶川、2020年的武汉,再看还是泪目……

2020年05月17日 这里是澳洲






· 精选推荐 ·


本文转载自公众号:最人物
ID:iiirenwu



故事从废墟中生长出来,时间抹平了伤痛,留下一道深刻的疤痕,或许不愿触碰,也永远不会忘记。


从2008到2020,从汶川到武汉,在每一个充满死亡、破坏和不告而别的日子里,或许我们从未意识到,我们对这片土地上的彼此,热爱如斯。



2008年5月19日,当某知名网站依照惯例整理和分析当日的网络流量数据时,一条从未见过的曲线出现在眼前。

 


当天下午14时28分前后的实时流量暴跌到趋近于“0”,这是一个几乎不可能出现的数据。当工作人员意识到发生了什么事情时,眼睛湿润了——
 
2008年5月19日14点28分起,全国人民向汶川大地震遇难同胞默哀3分钟。
 
12年后,2020年4月4日的网络流量曲线与12年前惊人相似——


当日上午10时,为表达对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斗争牺牲烈士和逝世同胞的深切哀悼,全国人民默哀3分钟。
 
12年前,山河破碎的汶川将国人的记忆分成2部分,2008年以前和2008年以后;
 
12年后,风雨交加的武汉又用几近悲壮的方式,成为另一个历史节点。
 
12年,躺在时间的河流上张望,这两座城,相似的又何止是一条曲线。
 
 
对汶川人来说,5月是最好的季节,此时,岷江水量渐丰,山上樱桃已熟;也是最坏的季节,此刻,这座西南小城,格外安静。
 
12年前的今天,地面猛烈摇晃,恐怖的轰隆声中,山崩地裂。
 
刹那间,屋舍倾覆、山脉巨变,巨石裹挟着沙石滚落,空气中弥漫着灰暗的尘土。

 


几分钟之后,凄厉的呼救声穿透了瓦砾,瓦砾外的人惊慌逃窜,没有方向、没有道路,天地间一片狼藉。
 
有人在乱石上匍匐前进,有人用双手刨着废墟,有人抱着孩子的尸体哭喊,还有人只是呆呆地坐着。
 
到处是残垣断壁,满眼是生离死别。

 

地震后,灾区街头贴满了寻人启事


千里之外的北京,央视值班编辑来不及向上级请示,15点02分,CCTV-13正在播出的《整点新闻》忽然打出“突发事件”的片头——一条字幕赫然出现在屏幕正中偏下。



主播耿萨播报了来自国家地震局的最新消息:
 
今天14点28分,四川汶川县发生7.6级地震。(该数据为实时观测数据,与详细测定有所出入,修订后震级为里氏8.0级)
 
那天晚上的《新闻联播》,主播罗京一如往常地播报日期:“今天是5月12号星期一,农历四月初八,距离北京奥运会还有88天……”
 
但头条新闻却不是“奥运火炬在福建泉州传递”,而是汶川。

 

2008年5月12日,罗京在《新闻联播》中播报“汶川地震”新闻


镜头前的罗京镇定自若,他的责任是让国民安心,然而少有人知,那一天,直到上台前他也没能打通远方亲人的电话。(罗京的母亲是重庆人)
 
电视机前的国人锁定频道,等待着前方的最新消息,但是,当日《新闻联播》里的画面却与下午滚动播出的实时新闻相差无几。
 
观众的抗议声四起:为什么总是在演播室与专家交谈?为什么没有现场直播?
 
“谁也不知道下一秒是否还联系得上前方。所有的人都特别茫然、紧张,从主播、编导到台长。”一时间,节目组的工作人员也没了头绪。
 
主播耿萨说:“播完这条不知道下一条要播什么。”即使是央视也无法知晓,当时的汶川究竟如何了。
 
12年前的今天,那座小城电没了、路断了、电话不通,一度成为“孤岛”,汇集了13亿人的祈祷。
 

 



2008年5月13日上午7时,时任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下达指示:
 
“务必要在今晚12点前,打通通往震中灾区的道路。”
 
与此同时,空降兵某部特种侦察小分队已经飞抵距离汶川40公里的茂县上空。
 
几个小时之前的深夜,上级对他们的指示只有3个字:“快!快!快!”

住在机场附近的人回忆:“整整一夜,数不清多少个架次轰轰地飞过。”
 
在陆路打通之前,空中通道是唯一的希望。但是,汶川地处川西高原,地形复杂,天气无常,根本不具备跳伞条件。
 
回到成都机场待命一天后,这支15人的小分队再次起飞,留下各自的遗书,从云层的缝隙跳下,在峭壁和河流之间降落。

 


那一次,最高跳伞高度达到4999米,是正常高度的数倍,已经超出了人类的极限,被称为“中国军事史上最悲壮的一次空降”。
 
那一天,汶川映秀镇漩口中学的肖瑶回忆,军用直升机在头顶盘旋,“我们有救了。”
 
随后而来的飞机,不断地向下丢袋子。袋子里面有饼干、矿泉水、火腿,很多人望着天空流泪。
 
紧邻汶川的什邡市也是空降兵最早到达的地方之一。12岁的小学生程强记得,地震第二天,从天而降的解放军打破村子里的死寂,他们的头盔印着“空降”,红旗上写着“黄继光生前所在队伍”。
 
送别部队的那天,人群之中,程强将横幅举过头顶:“长大我当空降兵。”

 


12年光阴匆匆,如今24岁的程强不仅当上了空降兵,还担任了“黄继光班”班长,一身天空蓝,扛起那面写着英雄姓名的红旗。

 

程强成为空降兵

2008年5月13日晚23时14分,震后33小时,通往震中的陆路终于打通,武警驻川某师200人成为第一支到达汶川县城的救灾队伍。
 
余震随时都有可能发生,连根拔起的大树和山石不断滑落,但很多人已经被埋超过24小时,每一秒都有可能是最后一秒。
 
某集团军政治部副主任张立吕回忆,组建突击队时,他提出:不是独生子女的举手。“就是不让独生子女上。”他向记者解释。
 
结果所有的官兵都举起了手,都说自己不是独生子女,都要求上最危险的地方去。
 
“实际上,他们有1/3是独生子女。”
 
12年前的那个5月,在很多人的记忆里是军绿的迷彩、消防的橙红、医护的洁白……

 


彼时,19岁的消防战士荆利杰,在余震中被战友死死拽回,跪在碎石上大哭:“让我再去救一个,我还能再救一个!”

 

荆利杰(中)与战友


济南军区某旅教导队的数十名官兵用自己的身躯铺成“人桥”,让十几名孩子从自己的身上踩过,下面,是汹涌而过的河水。

 


搬运物资的解放军从湍急的河流中捞回药品,纸箱烂了,身上和药品都沾满了泥浆,他大喊:“这是救命的!”

当时,北川的羌族少年冯维只有14岁,被武警官兵从废墟里救出。
 
小时候,他以为军人最神气的时候是手握钢枪;2008年,他却发现将自己救出的军人双手磨破,满身灰土。
 
2013年9月,冯维入伍参军,成为一名人民解放军战士。

 

冯维


2008年5月13日,在北川灾区一片四周仍在冒烟的废墟上,一个左臂受伤的幼童躺在一块小木板做的临时担架上,用他稚嫩的右手向八位抬着他的解放军战士敬礼。

 

“敬礼娃娃”郎铮


从那以后,这个名小男孩就有了另一个名字“敬礼娃娃”。
 
11年后,2019年10月1日,北京天安门广场举行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大会、阅兵式、群众游行。参与抗击非典、汶川重建的英雄群体代表组成“众志成城”方阵。
 
彩车上展示着汶川县的映秀小学,红白镇的红顶民居,阿坝州的古堡新寨……
 
镜头划过,当年的“敬礼娃娃”仍旧将右手高举头顶,无声地诉说着,“壮哉,我中国少年,与国无疆”。



地震发生当天晚上,国家地震救援队首批180人,从北京飞往灾区。 第2天,全国各省救援队,相继出发前往四川,展开救援行动。 到第3天,从四面八方而来的医生、战士……已多达近20万。
 
他们在垮塌的楼板下发现一位已经遇难的母亲,她的身下一个三、四个月大的孩子,包在红底黄花的小被子里,安静地睡着,毫发未伤。
 
救援医生解开被子准备给孩子做检查时,发现有一部手机塞在被子里。医生看到了一条已经写好的短信:“亲爱的宝贝,如果你能活着,一定要记住我爱你”。
 
手机在现场传阅着,每个看到短信的人都落泪了。



26岁的陈坚在北川的废墟下坚守了79小时,被救援人员从三块预制板下营救出来后,却最终带着对妻子和家人的思念走了。

因为电视镜头对6小时营救过程的全程直播,让他成为地震数以万计的遇难者中,最特殊的一个。

那一年,全世界电视观众都直接“参与”了陈坚与死神搏斗的分分秒秒,见证一条生命从希望升起到猝然离去。

 

陈坚


他曾对着镜头说:“我不想我的小孩生下来就没有父亲。我三天三夜没吃过一颗粮食,只喝了点水。但是我觉得我命还大,大难不死,必有后福。”
 
被救出半小时后,他走了。救援武警边做人工呼吸边说:“你这个‘傻子’,你都坚持了这么久了……”女记者哭喊着摇着他的手:“你醒醒,你老婆还在等你回家呢!”
 
电视台的直播主持人哭得说不出话了,节目被迫中断。那段时间,这样的播出事故也成为了地震的一部分。

 

汶川地震期间,包括央视主播赵普在内的许多新闻主播在节目中流泪


2008年5月15日,这是无数中国人情绪失控的一天,央视新闻主播赵普在直播中哽咽:

“为什么我们爱这片土地,因为这片土地上的人懂得相互守望。因为转播车的原因,我们还不能把更多的画面带给大家,我们只能反复播放能够搜集到的宝贵的画面,目的只有一个……”

坐在赵普对面的专家、演播室外的编导也红了眼圈。

导播张君通过耳麦对赵普说:我们等你。随即,把赵普耳边的几个声道切断。

2秒钟之后,赵普平复心情重新开始播报,但电视机前的人们却至今无法忘怀。

12年过去了,正在看文章的你,还记得这些画面吗?
 

2008年5月13日,汶川地震后的第二天凌晨,36岁的罗永浩与一群媒体人士、作家发起了一场募捐活动:
 
“现实之于他们如此坚硬,我们可能没什么办法帮到他们什么忙,但至少可以让他们感受到世界还有人性的柔软的另一面。”

 

2008年5月14日,罗永浩(右)赶赴灾区


5月14日,他和一群人自费进入成都,利用善款采购物资,发放给灾区人民。
 
后来,他们被称为“志愿者”。
 
震后,志愿者们从大江南北赶往汶川、北川、茂县……带着“做些什么”这个简单急迫的愿望。
 
根据四川省官方统计数据:“5·12汶川大地震”中登记在册的志愿者大约20万人,但远远不能说明这个群体的数量。有人倡议把2008年定为“中国志愿者元年”。
 
这些志愿者中有68岁的湖北老人,也有8岁的绵阳女孩。他们中有退伍特种兵,也有年过花甲的农夫。
 
他们说:“今天,我们都是汶川人。”
 
2008年,几乎没有一个中国人置身事外,几乎每一个单位、学校都组织了自愿捐款,无数双眼睛关注着远方。
 
2008年5月14日,上海市南京东路步行街出现感人一幕,世纪广场前的流动献血车排起了50多米的长队,从车头一直排到车尾,准备为四川灾区人民献血。

 


第二天,同样的画面又出现在北京。

 


2008年5月19日下午14时28分,汶川大地震震后168小时,国家宣布降半旗志哀。
 
这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次为自然灾害遇难民众举行的全国性哀悼活动,也是第一次为罹难百姓设立全国哀悼日。

这一刻,原本在电脑前的人们,起身离开网络,向远去的同胞致哀。于是,出现了那条跌落的流量曲线。



 

那天,天安门、新华门、外交部、南京、广州、济南、武汉……不同的背景,同样缓缓下降的国旗。


2008年5月19日下午14时28分的中国


各省市电视台播放着同样的画面,所有镜头扫过的人,表情肃穆,举止庄重,哀恸而真挚,电视里的汽笛呜鸣跟窗外的消防警报响成一片。
 
5月19日14:28,中国只有一个表情。
 
默哀结束,广场上的人群自发喊起:“四川加油,中国加油!”

 


2020年,东京奥运火炬传递在疫情中被迫中断,12年前,北京奥运火炬也曾在5月19日至21日暂停传递,以表达对同胞的哀悼。
 
在那3天时间里、一切公共娱乐暂停,电视、网络、报纸……到处都是黑白。
 
震后88天,在全世界都不看好的情况下,北京奥运会如期举行。
 
当《歌唱祖国》的歌声响起,当李宁举着火炬出现在半空,当姚明举着国旗走进鸟巢,或许,每一个中国人,都百感交集。

 


雪灾、地震、奥运,有人说,看懂2008,就看懂了中国。
 
截至2008年9月18日12时,5·12汶川地震共造成69227人死亡,374643人受伤,17923人失踪,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破坏力最大的地震,也是唐山大地震后伤亡最严重的一次地震。


12年前,汶川的楼塌了;
12年后,武汉的街空了。
 
汶川是在地动山摇之中倾覆了无数生命,而武汉却是在悄无声息之中拉响了战役。
 
4个月前,谁也未曾想到会有一种病毒,在人们准备欢度庚子年春节之际,汹涌来袭。
 
汶川和武汉,在看得见和看不见之间,是一样的不离不弃。
 
1月18日,84岁的钟南山院士挤上一列傍晚5点多开往武汉的高铁,没有座位,临时上车的他只能被安顿在餐车的促狭一角。

12年前,地震之后众志成城的人群里,也有他的身影。

 

2008年5月,钟南山为从四川灾区转移至广州的病人看病


2月1日,72岁的李兰娟院士再赴武汉,这一去,就是整整60天,她说:“国家需要我待多久,我就会待多久。”

12年前的6月18日,震后第38天,《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对口支援方案》颁布,提出“一省帮一重灾县”。
其中,有一条硬性规定:19省市必须以不低于1%的财力,对口支援四川重灾县市。 

支援时间,是整整3年。
 
最终,绝大多数省份都超额完成了任务。走过当年的重灾县,几乎每一栋新建筑上,都写着XX单位援建。
 
12年后,“一省包一市”的对口援助再次上演。

 


然而,
早在大年三十晚上,上海的第一批医疗队就已经抵达武汉;
浙江率先扛起科研任务,首先分离出新型冠状病毒毒株;
江苏派出“十三太保”,13个地级市都有至少一支救援队赶赴疫区;
广东是除湖北以外确诊病例最多的省,也是支援医护人员数量占前3的省份;
山东组织了“搬家式”支援,所有援鄂蔬菜都是按吨计数;
黑龙江编挂49辆大米专列开往湖北防疫一线;
甘肃接收了几乎所有来自伊朗的归国人员;
新疆的烤馕从西域来到荆楚大地;
……
 
截至2020年3月1日,各省累计派出344支国家医疗队(其中中医医疗队17支,军队医疗队3支),共42322名医务人员,医生有11416人。
 
而在方方面面难以计数的援鄂人员中,有一群特殊的人。
 
12年前,汶川地震后,汶川县百余名伤者被送至武汉接受免费救治,在医护人员的精心照料下,无一例死亡、无一例感染、无一例后遗症。
 
12年后,汶川县三江镇的各村村民组织支援武汉。
 
从汶川到武汉,千余公里,12人、6辆卡车、十几万斤蔬菜……每一辆卡车上,都挂着“汶川感恩您,武汉要雄起”的条幅。

 


12年不见,谁都不曾孤军奋战。
 
大年初一,四川省第一批援鄂医疗队奔赴武汉。 四川卫健委的负责人说: 
 
“2008年,汶川特大地震突如其来。湖北人民和广大医务工作者,无私地伸出了援助之手。四川人民不会忘记。”
 
一别12年,承诺随时都可以兑现。
 
佘沙是第三批四川援鄂医疗队中的一名护士。早在组建第一批医疗队时,她便主动请缨。

 


12年前,她12岁,天昏地暗之中,她目睹了地震之后的惨烈,也看到了源源不断的救援人员。

12年后,她说:“我觉得我应该去。因为我和其他护士不一样,我是汶川人呀!”

 


同样,12年前的汶川,护士刘佳所在的中学严重损毁。她和同学们坐在空地上,饥寒交迫之时,解放军为他们搭起来帐篷,送来了食物。
 
大学毕业后她成为一名军队文职护士,来到武汉,她说:

“汶川地震的时候,我接受了解放军的帮助。这次来武汉,我又以解放军的身份帮助其他人,就像歌曲唱的——长大后我就成了你!”
 

12年前,经历过唐山大地震的“唐山十三农民兄弟”,在2008年年初的雪灾中奔赴湖南,3个月后又在汶川与解放军、武警战士一起,救出25名幸存者,刨出近60名遇难者遗体。

 

唐山十三农民兄弟


12年后,曾经国人不负川,如今川人不负国。

 

不仅仅是唐山、汶川、武汉,而是一个民族的品格。

 

最近,在长沙,南华大学附属长沙中心医院4位援鄂护士去吃火锅。期间聊起在武汉金银潭医院工作的经历,传入隔壁桌女孩耳中。

 


女孩悄悄为4位护士买单,给他们留下一张小纸条:“你们的负重前行,换来了我们的岁月静好,谢谢你们!”


素不相识又何妨,偌大的中国,你我从未如此密不可分。
 
12年后,很多孩子成了军人,或许更多孩子会成为医生、护士。
 
2020年5月12日,不仅是汶川地震12周年,也是第109个国际护士节。
 
2008年,北川老人刘慧珍站在路边向过往的救援队伍举起一个“谢”字的画面,令人至今难忘。
 


或许,除了军人、医护、志愿者……我们可以感谢的还有这个相济相生的民族。
 
天灾始终难料,人事所幸可期,脆弱如芦苇的你和我,在各种灾难侵袭之下依然生生不息,并不只是因为拥有坚硬的盔甲,更是因为每个中国人“怀吾同胞,新吾国家”。
 
从2008到2020,从地震到病毒,从死亡中焕发的生命,再不会屈服。

12年前,2008年的汶川地震时,你在哪儿?2020年的疫情之后,现在的你还好吗?
 
时间会冲淡一切,但我们应该永远铭记:2008年的汶川,2020年的武汉。

为了远去的同胞,
为了逝去的英灵,
为了脚下的土地,
为了我们的明天,
请勿忘!


部分参考资料: 


1、南方周末《汶川九歌:大地震现场报道》

2、中国新闻周刊《汶川志愿者罗永浩:献出最“牛”的爱心》

3、人民日报《12人、6辆卡车、十几万斤蔬菜……从汶川到武汉》



图片来源:微博、网络



关于作者:关注微信公众号 最人物(ID:iiirenwu)记录最真实的人物,品味最温暖的人间。转载请联系最人物(ID:iiirenwu)授权。





ABC传媒平台


澳洲热门资讯 | 移民政策信息 | 世界热点关注 | 好文分享




广告、商业合作请扫码联系

电话

0426956003

+61 92801155

洽谈邮箱

[email protected]







收藏 已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