狂奔的许家印

2020年10月04日 这里是澳洲



本文转载自公众号:何加盐

ID:ihejiayan


 

1

许工厂


 

1938年6月,日寇进犯河南,蒋介石军队抵挡不住,决定在花园口挖开黄河大堤,让河水淹没豫东平原,阻挡日军西进。

 

花园口决堤后,东南方向的周口太康县,很快成为一片汪洋。唯有一些地势稍高的“岗子”,还能露出水面。高贤乡的聚台岗,就成为一个2里宽,3里长的孤岛。

 

10月,共产党游击队到聚台岗开辟水上抗日基地,村里先后有200多人参加了游击队。其中有一个16岁的小青年,名叫许贤高。

 

许家已经几代单传,所以组织上安排许贤高做一些放哨站岗等相对安全的事。但许贤高坚持要跟着船队出去搞运输,打鬼子,后来很快因表现好而入了党。

 

到1946年,鬼子已经被赶跑,国军又开始围剿豫东解放区。在反围剿战争中,许贤高负了伤,被迫退出部队,回乡务农。

 

新中国成立后,许贤高在生产队担任了一个仓管员的职位,负责看管物料、分发农具、记工分等活。农闲时也种一些柳树拿去卖,补贴家用。

 

许贤高曾经娶妻生子,但那些年的中原地区,灾难频仍,妻子也许是病故了,只留下一个女儿。

 

到50年代中期的时候,许贤高又和一位带着一个男娃的妇女重新组织了家庭。1958年10月,他们家新添了一个小男孩。按族谱,孩子属于“家”字辈,取名为许家印。

 

也许是出于农村人对“吃国家粮”的热切渴盼,许家印的小名被叫做:“工厂”。

 

1959年,对于河南人民来说,又是一个多灾多难之年,许贤高的家庭也再次遭遇劫难。这年6月,生下许家印才8个月的妈妈,不幸得了败血症,好不容易捱到这年寒冬,终于撒手人寰。

 

1岁3个月的许家印,从此成为“半个孤儿”(网上有人说他父亲后来再娶了妻子,继母待他也非常好,外人根本看不出来非亲生。但此事未见正式资料印证,许家印在任何公开场合都没有提到过继母的事)。

 

痛失母爱的小加印,跟着奶奶长大。奶奶酿得一手好醋,所以许家印从小就跟着奶奶走街串巷贩醋。后来又跟着爸爸卖柳树苗和柳木,接受了最早的商业启蒙。

 

农村的老太太教育小孩,虽然会疼爱甚至溺爱,但该打的时候也不会手软。许老太太也不例外。小小的许家印性格非常倔强,如果挨了奶奶的打,就会坐在地上哭,怎么都拉不起来。

 

转眼到了上学的时间。那一天,许家印从学校学会了“我爱北京天安门”几个字,回到家念给奶奶听。奶奶脸上绽放的笑容,让许家印在几十年之后,依然记忆深刻。


许家老照片,右下角为奶奶

 

也许是奶奶对文化如此重视,对孙子如此期待,让小时的许家印,学习十分用功,成绩一直很好。

 

当时的学习条件十分艰苦。学校是茅草房,课桌是泥糊的土台子,一下雨,教室就因漏雨而成为一片泥塘。

 

如果说这些还可以勉强接受,那么如何解决身上衣裳口中食,就是这个贫困家庭的大难题了。


许家印小时候睡的床/图源:梨视频,腾讯视频

 

许家印的所有衣服被褥,全都是补丁摞补丁。到了冬天,茅草房四面透风,把双手吹得跟萝卜一样肿胀,又像干旱的大地一样皴裂。后来许家印自己用泥糊了一个小火炉,冬天装上木炭带着去学校,才稍微好一点。

 

而吃的东西,基本上就是地瓜,以及地瓜面做的窝窝头。上小学时,还可以回家吃。到了中学,因为要住校,只能每次带满一周的口粮。到了热天,窝窝头两三天就长毛,只能用水冲一冲,把绿毛洗掉再吃。

 

有一次窝头可能实在是霉烂得厉害了,许家印吃了腹泻不止,差点死掉。好不容易救回来,再到学校,还是没有别的可吃,只能继续吃发毛的窝窝头。


许家印2018年携妻回乡时吃的忆苦饭

 

初二那年,许家印突发奇想,想去看一看城市是什么样子。于是就邀了几个同学,一起步行去太康县城。

 

聚台岗离县城有40里路,路况非常之差,几个孩子走了一整天,才走到县城。也没有钱住宿,就在马路边随便找个地方躺了一夜,第二天再走回来。

 

对于真正的城里人来说,当时的太康县,能算什么城市呢?但是对许家印来说,却见识到了与村里完全不同的另一种生活。

 

他在心里暗暗发誓:我一定要跳出农村,走进城市。

 

 

2

许清华 


 

转眼,许家印18岁,高中毕业了。

 

那年头是推荐上大学,许家印父亲虽然是老革命,但在村里并无背景,自然也无法给孩子谋到这种宝贵的机会。

 

但许家印想进城工作的强烈渴望抑制不住。他听说邻居家有个亲戚在城里的公安局工作,就满怀期望地给那个人写了一封信,请他帮忙在城里找一个工作。

 

可想而知,这怎么可能呢?许家印的信如泥牛入海。他只好留在生产队务农。

 

当然,作为村里少有的高中毕业生,许家印还是比一般的村民更占优势一些,他请大队干部喝酒,谋得了一个拖拉机手的职位(差不多同一时段,俞敏洪也在干这个活),同时,还在生产队负责一些队务管理、治保等工作。

 

网上流传着许家印当过掏粪工人的说法,严格说并不准确。在农村,哪有什么专门的掏粪工人,都是村民自己挑粪。笔者小时候也干过这活。许家印挑粪,只不过是因为生产队的一些队员对干农活挑肥拣瘦,他主动挑粪起个带头作用。

 

当时,由于长期营养不良,许家印一米七六的个头,体重才九十斤。为了改善生活,他也在寻求一些别的赚钱门路。

 

看到搞运输能赚到钱,他便也搞了一个板车,跟着堂哥去运石灰。

 

结果,瘦弱的许家印根本就不是拖板车的料,第一趟运输,就在下一个陡坡的时候翻倒了,石灰撒了一地,车子也摔散了架。于是只好放弃这门生意。

 

1977年,晴天一声霹雳,国家恢复了高考。获得这个消息的许家印兴奋异常,马上就报了名。

 

那一年,许家印报考的学校,是清华大学(见《许家印的太康往事》,载于公众号“商业人物”,作者前哨)。

 

考试时正值初冬,天气已经很寒冷。许家印从考场出来,数学老师陈学然抓着他问:“加印,考得咋样?”

 

许家印擦着满头大汗,沮丧地说:“噫,拜提了陈老史,俺啥也不会。”

 

第一次高考,只给许家印挣来一个“许清华”的外号,成为村里的笑柄(出处同上)。

 

好在只相隔了8个月,1978年的第二次高考就来了。这一次,许家印做了充分的准备,考出了周口市第三名的好成绩。

 

不过,也许是第一次报清华落榜的惨痛经历让许家印心有余悸,这一次他非常保守,只报了武汉钢铁学院(现武汉科技大学)——之所以选这个学校,是因为他觉得:钢铁厂,肯定在城市吧?

 

就这样,1978年秋,许家印来到武汉,进入武汉钢铁学院冶金系学习。

 

按照家庭经济条件,许家印原本是上不起大学的。好在当时国家有每个月14元的助学补贴,让他勉强能够度日。

 

但显然,这样的日子肯定极其清苦。许家印最奢侈的举动,是在武汉街头,吃上一碗一毛钱的热干面。但就这还被老师发现,批评了一通,说你自己都还是靠助学金生活,怎么能这么浪费钱呢?

 

高中物理老师程守得和数学老师周然夫妇得知许家印过得太差,给他寄了20元生活费。几年以后,许家印回报给老师一台彩电;2018年,他又赠送给老师一套装修完好、家具齐全的房子。此是后话。

 

为了能让日子稍微好过一点,许家印又起了做小生意的念头。他想起老家周口的苹果很好,而武汉的苹果很贵,从周口贩苹果到武汉,应该能赚到钱。

 

于是,他找了几个同学一起凑了笔钱,在周口收购了一批苹果,运到武汉。

 

当时的运输和存储条件很差,等苹果辗转到达学校时,一大半都烂掉了。许家印的生意梦想,又一次遇到沉重打击。后来只好绝了这个念想。

 

不过另一面,他的社交能力却得到充分的发挥。他在班上和学生会都担任干部,组织学生劳动、搞学生工作,都干得很好,成为较快入党的学生党员。

 

顺便说一个细节,1981年,许家印大三,被老师派去看管学生会的库房(许贤高在生产队也是看库房,这叫子承父业了)。库房里除了扫帚拖把等杂物,还有一个贵重物品:电视机。

 

当时正值中国女排挺近世界杯,许家印的工作还包括给大家直播女排比赛。那年11月16日,女排首次夺得世界杯冠军。

 

当时全中国都疯狂了,所有人都跑到街上又哭又笑,又蹦又跳。钢铁学院的学生想起学生会的库房还有很多扫把,就冲进去抢了当火把。许家印刚开始还阻拦一下,后来一看根本就拦不住,干脆也兴奋地抄起一把扫帚,点起火加入了狂欢队伍。

 

28年后,对这一场景念念不忘的许家印,专程组建了一只女排队伍,并把头年刚率队获得奥运会冠军的郎平从美国请回来,担任了恒大女排的主教练。此是后话。

 

 

3

小皇帝 


 

1982年,许家印大学毕业,被分配到河南舞阳钢铁厂。

 

小名为“工厂”的他,终于在24岁那年,圆了工厂梦。

 

不过,这个工厂的位置,却离许家印原来期盼的大城市相差甚远,位于离老家两百公里外的河南中部山区。

 

许家印心中老大不愿。但那个年代没有自谋职业一说,每个人都是革命的一块砖,国家把你往哪搬,你就得老老实实在哪待着。许家印磨蹭地拖延了一个月,实在没法,还是只能去舞钢报道。

 

据说他是第一个分配到舞钢的大学毕业生。所以厂里很重视,车间主任亲自去接的站。

 

在做了很短时间的技术工人以后,聪明能干的许家印,很快就被委任为热处理车间的主任助理。

 

在这个岗位上,他的管理才能很快就得到体现。入职仅仅两个月,他就组织制定了一个“生产管理300条”,在全车间推开。这些管理制度,很多都成为后来整个舞钢的标准管理制度。

 

脑子灵活、交际能力强,加上干活拼命,许家印很快就在车间里崭露头角,第二年就被提拔为车间副主任。在提拔的推荐表上,领导如此写道:专业强,人朴实,能吃苦,很聪明,善于处理人际关系,管理上有一套。(见《恒大传奇:揭秘中国首富许家印》,人民日报出版社,作者张守刚)

 

许家印的人际交往能力有多强呢?当时他被派到鞍钢去学习。在那里短短时间,他就把鞍钢全套的热处理技术和规程全部抄了回来。

 

要知道,想做到这一点是非常难的。因为这些技术和规程,很多都是车间里那些年老成精的老师傅多年不传之秘,只有关系十分到位,他们才会告诉别人。许家印只不过是短期学习,就能把全套都弄回来,绝对是搞关系的高手。就连他的领导都不得不感叹:许家印你可真有本事,我的面子都没那么大。(出处同上)

 

工作三年后,许家印正式成为热处理车间主任,手底下管着300多号人。由于管理上说一不二,人送外号“小皇帝”。此时,他才27岁。

 

在许家印的管理下,热处理车间成为舞钢的明星车间,其他部门的人川流不息地前来学习。后来,许家印干脆找人拍了一部专题片,名为《热处理在前进》,成为舞钢传遍全厂的学习资料。

 

1987年,舞钢公司在冶金工业部评比中拿了23个奖项,其中有6项是许家印获得的。

 

除了工作上春风得意以外,许家印的爱情也一帆风顺。进厂第二年,他就和同事丁玉梅结婚,并很快生下第一个孩子,取名许智健(家谱上写的“许庭见”)。

 

但也许是前面走得太顺了,冥冥中有一个平衡,30岁以后的许家印,开始原地踏步。

 

尽管工作出众、社交能力超群,许家印的仕途,却似乎在车间主任这个位子上被钉死了。当初仅用3年就当上车间主任,可谓少年得志;但后来整整在这个位子上做了7年,依然纹丝不动。

 

到了1992年,许家印已经34岁。未来的路看起来依然没有任何改变的可能。

 

而这时,他在厂里待得也越来越不如意。他的车间管理得好,效益好,福利多,无形中就给了别人很大压力,甚至还挨领导的批评,说你们车间怎么老是发东西。

 

有一次,许家印因为卖掉车间废料给职工发福利,受到了厂里的调查。这件事终于让他下定决心要离开。(见《恒大许家印:苦难是我珍贵的财富》,台海出版社,作者郭宏文、徐亚辉等)

 

另一个可能的原因,在任何关于许家印的公开资料都未见讲述,只是笔者的个人猜测,那就是计划生育,因为许家二公子Peter XU正是在这前后出生。

 

鉴于当时的计划生育政策,国企职工正常情况下是只允许生一胎的,所以Peter在这期间出生(哪怕只是计划要生),意味着许家印不管是主动还是被动,都必须离开。

 

当然,这纯属笔者的臆测,具体实情如何,就只有当事人自己清楚了。

 

值得一提的是,与许家印离职同一年,在小平同志南方讲话的鼓舞之下,还有一大批体制内人员也纷纷下海,其中不少后来成为著名企业家,形成了独特的“九二派”现象。许家印也成为“九二派”代表性的一员。

 

 

4

业务员


 

1992年,许家印跳出舞钢,怀揣着工作10年好不容易攒下的两万块钱,孤身一人来到了深圳。

 

由于积蓄不多,要省着用,许家印没有租房,也没有住旅店,而是借住在朋友家,在走廊上睡了三个月。

 

为了找一份好工作,他精心设计了简历,把自己的过往经历和成绩,满满地写了三十多页。

 

但是,这本厚重的简历投出去多份,却没有收到一个回音。

 

后来还是朋友提醒他:你的简历太厚了,招工的人根本就看不过来。许家印才如梦初醒,把简历缩减再缩减,浓缩为两页纸。

 

这一次,他终于拿到了3个0ffer。他选择了其中一家名叫“中达”的贸易公司,月薪500元。

 

之所以选中达,是因为他觉得中达的老板最具“才智和胆略”,对自己的胃口。后来这个老板果然教会了许家印很多东西,让许家印一生都很感激。

 

34岁的许家印,在中达获得的职位,是业务员。由于对市场上的事情什么都不懂,他嘴巴甜得很,见人就叫“师傅”;就连公司二十来岁的小姑娘,他都是如此毕恭毕敬地对待。

 

许家印的社交能力和人脉关系,在贸易这个行业很快就找到了用处。在度过三个月的适应期之后,他很快给公司拉来了10万元的生意,并荣膺办公室主任一职。

 

为了把自己在舞钢十年的人脉网络用上,许家印说服中达老板,新成立一家名叫“全达”的公司,和舞钢合作做钢材生意。老板采纳了这个意见,并任命许家印为新公司的总经理。

 

成为全达总经理之后,许家印把妻子、岳母和两个儿子接过来,住在和人合租的一个两室一厅小房子里。合租的人屋里有空调,而许家印和家人住的客厅及卧室却装不起。于是,在深圳酷热的天气下,丁玉梅和儿子只能睡在别人的卧室门口,蹭门缝里的空调凉气,聊以避暑。

 

好在全达的生意很快有了起色。不知是因为中达老板搞关系厉害还是因为许家印长袖善舞,全达拿到了2000万的银行贷款,业务迅速开展起来。

 

1994年,老板想派许家印去长春开拓市场,但许家印在做钢材生意的过程中,敏锐地觉察到广州房地产市场将迎来一个大发展,他向老板提出,能不能不去长春,改为去广州,帮老板打理广州的房地产生意。

 

老板答应了。于是,这年国庆节,许家印带着几名员工,开着一辆标致车,从深圳来到广州,担任了广州鹏达公司的总经理,开始了他在房地产行业的历程。

 

许家印接手的第一个项目,是珠岛花园。全部资金,就是全达转过来的1500万元。

 

对许家印来说,房地产是一个完全陌生的领域。在珠岛花园项目之前,他连容积率这个词都不知道是什么意思。

 

但他超强的办事能力和管理才能在这个项目上完全得到了发挥。

 

当时,完成整个开发项目的手续,需要盖一百多个章。在那个年代办过事的人都知道,别说一百多个章,就是一个章,都要费时日久。而许家印带领团队,当年就把这些手续全部跑完了。

 

此外,与当时广州市场上时兴的大户型不同,珠岛花园第一期的几百套房子全部采用小户型、低价格的设计,很快就销售一空。资金的快速回笼,让鹏达1500万元的启动经费不再捉襟见肘,反而在两三年的时间里,迅速滚动到2个多亿。

 

到1996年,珠岛花园成为广州著名楼盘。许家印的工资也已经比92年入职中达时,有了大幅增长——达到了月薪3000元。

 

5年增长到6倍,这工资涨幅,不可谓不高,但是比起许家印为公司做出的贡献来说,却实在是不成比例。许家印向老板提出再涨工资,但老板不知出于什么考虑,并没有同意。

 

最终,许家印决定离开中达,自己单干。他把原来和老板一起成立的广州天帝公司独立出来,并在第二年将其更名为:恒大。

 

日后谈起此事,许家印称,如果当时我能拿到10万、20万年薪,可能就不会去想自己创业的事了,也就不会有今天的恒大。

 

不过,尽管离开了中达,他对中达老板一直是心存感激,哪怕是自己日后成为中国首富,都还是每年要拜望前老板,态度依然毕恭毕敬。

 

 

5

许老板


  

从恒大时期开始,许家印终于拥有了一家完全由自己控制的公司。人们从此称他为:许老板。


许老板为恒大拿到的第一块地,位于广州工业大道。

 

听到这条路的名字,大家也能想到当时是什么样子。那时候,这条路的两侧,全是各种工厂。

 

而许家印拿的这块地,更是一块几乎不可能卖得好的地,因为它的前身,是广州农药厂。

 

更难的是,许家印还没有钱。他打工几年,由于工资不高,家累不小,并没有存下什么积蓄。现在离开前东家的支持,要开发房地产,几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农药厂地块总共有11万平米,光土地出让金就上亿,根本不是许家印能承受得起的。

 

换作一般人,在这种情况下,根本就没有胆量,也没有能力做这样的项目。

 

但许家印并不是一般人。

 

他用了以下几招,来化解当时面临的种种问题。

 

第一是和土地出让方谈判时,确定了“不还价,只谈付款条件”的策略。对于对方提出的土地出让价格,许家印一分未降,只不过提出,可不可以分期付款。最后把原本要上亿元的土地出让金,降为第一笔只需要出500万元。

 

第二是发挥自己搞关系的所长,拿下了600万元的银行贷款。除去500万交付土地出让金首期,还剩下100万作为公司运作和项目营销的费用。

 

第三是拿下地之后,把农药厂地块掘地三尺,原来的土地全部运走,从外地运来新土重新填埋,以解决土地污染问题,让购房者放心。

 

第四是采用施工方代资的开发模式,降低前期的资金支出。

 

第五是继续采用小户型、低单价的快进快出模式,并采用了高规格的设计和大手笔的营销,尽快把房子卖掉回笼资金。

 

第六个就是许家印最擅长的,也是其他人最学不会的:超强的执行力。在他带领整个团队玩命赶进度的情况下,这个名为“金碧花园”的项目,创造了“当年征地、当年报建、当年动工、当年竣工、当年售罄、当年轰动、当年入住、当年收益”的记录,是中国房地产开发史上的一个奇迹。

 

1997年8月8日,金碧花园小区公开发售,首期323套房半天卖光,一下子回笼资金八千多万。

 

有了这八千多万打底,后面的事情对许家印来说,就水到渠成了。

 

此后,许家印陆续开发了金碧花园二到五期,将其打造成广州知名楼盘。恒大也很快就挤进广州房地产公司前十强的位置。

 

但许家印岂会满足于广州地区的前十?

 

从2000年起,他开始为公司未来的发展储备人才和地块。一个工程部经理,夸张地配备8个副经理。

 

到2004年,恒大在广州已经有了十几个楼盘,按照恒大的正常工效,只需要800人左右,但是恒大的员工数超过2000人,等于一半以上都是给未来储备的。

 

也是这一年,恒大开始从广州单一市场,变为在全国市场拿地,并开始喊出“打造精品”战略。

 

此前,由于恒大资金链紧张,许家印采取了很多拼命控制成本的措施,在公司上下形成了省钱的概念。后来为了改为精品策略,又不得不花费巨大的力气来调整全公司的思路。

 

为了给员工形成心理冲击,许家印学了张瑞敏砸冰箱的那一招,不惜把已经花了一千多万建成一半的某小区中心花园全部砸掉重建,还把公司员工都叫到现场观看。

 

这一招,既给员工上了生动的一课,也让购房者印象深刻,产生的广告效应远超千万的价值。

 

此后,恒大在全国攻城略地,发展成为全国知名的房地产商。

 

 

6

许首富 


 

2006年6月,许家印开始谋划恒大上市。

 

他用了一年半的时间,做了充足的准备。终于在2008年3月向外正式宣布了拟上市的消息并开始全球路演。

 

根据当时恒大的经营情况和土地储备状况,如果上市成功,许家印将一举成为中国首富。当时诸多媒体已经把这个话题吵得火热。

 

这是一场极其疯狂的豪赌。许家印在此前一年半时间大肆扩张,不仅土地储备达到全国之最,手里同时在建的项目,竟有33个之多。为了维持这个规模,许家印手头的资金,已经紧绷到无以复加。

 

他之所以敢如此大胆扩张,一方面是想做大规模,为上市争取一个好的条件;另一方面也是因为有上市作为底气,只要上市成功,资金问题就会迎刃而解。

 

但是,3月14日,受次贷危机拖累,美国五大投行之一的贝尔斯登宣布濒临破产,无法自救,被迫接受美联储的紧急救助,继而被摩根大通收购。

 

这是自1929年大萧条以来,美国投资市场首次出现此种情况,意味着次贷危机再次升级,引起全球投资市场风声鹤唳。

 

在此情况下,原先已经和恒大谈妥的基金纷纷撤回了投资计划,或者大幅压低招股价格。许家印被迫宣布暂停上市。

 

这一下,恒大立马被推到悬崖之巅。随着上市计划泡汤,原本已经非常紧绷的资金链,随时有可能断裂。市场普遍认为恒大很快就要倒下。

 

在如此紧急的情况下,许家印干得最多的一件事,居然是打扑克。

 

那段时间,不管有多忙,他每周都要抽出时间,专程跑到香港去陪人打扑克,不是锄大地,就是斗地主,差不多等于在牌桌上上班。

 

不过,和他打牌的不是普通人,而是香港巨富郑裕彤及其公子郑家纯。两三个月的牌打下来,许家印和郑氏父子的关系已经无比紧密,而且还认识了刘銮雄、杨受成等香港大亨。

 

就在许家印耐心锄着大地,尚未收获的时候,他的资金链随时处于即将断裂的状态。很多人都劝他卖掉一些土地以救急。许家印坚决没有同意。他认为,如果到了卖资产的地步,恒大的品牌信誉就会一落千丈。

 

而此时,5.12地震突然发生,震惊了全国。许家印当即提出,恒大捐款1000万。这一提议在恒大内部引起激烈争议,很多高管认为,恒大自己的资金链已经紧绷到如此地步,不应该捐这么多。

 

但许家印不为所动。他认为,1000万除了体现恒大的社会责任感之外,更重要的是让社会看看:恒大“不差钱”,远没有到不行的地步。

 

最终,6月份,许家印与郑裕彤等人及部分国际金融机构达成协议,拿到了5.06亿美元的融资,恒大的燃眉之急顿时缓解。到此时,本来就不胖的许家印,身体已经整整瘦下了四五斤。

 

除了资本市场融资以外,恒大当年还推出多个折扣空前的楼盘,开盘价格低至7.5折。这个价格,让许家印多年以后想起来,心还是痛的。但当时没办法,为了快速回笼资金,只能大甩卖。


 

到2008年底一盘算,恒大的全年销售收入,从上一年度的30亿元,一下子冲到118亿元之巨,由此跨入中国房企“百亿俱乐部”行列。

 

而随着国家出台“四万亿”等系列刺激经济的政策,国内楼市也迅速回暖,到了2009年,恒大已经彻底缓过劲来。

 

2009年11月5日,恒大地产再次冲击上市成功,当天收盘市值高达705亿港元,使恒大成为中国市值最大的民营房地产公司。而许家印也以422亿元身家,成为内地首富。

 

值得一提的是,恒大为上市成功准备了盛大庆典。但随着福布斯也在当天更新了富豪榜,“许家印成为首富”这个新闻的热度,远远超过了“恒大上市”。许家印当即决定取消所有庆祝会和新闻发布会。

 

 

7

许英雄 


 

就在恒大上市的同一时刻,与地产毫不相干的另一个领域,发生了一件大事。

 

2009年11月,广州一支中超足球队涉及赌球的案件被曝光,原投资方宣布退出。2010年2月,这支球队受罚降级,从中超联赛落入了中甲联赛。

 

一周后,许家印宣布入主这支足球队,成立广州恒大足球俱乐部。

 

从此,中国职业足球一个新的时代拉开了序幕。

 

如同15年前许家印开始干房地产时,连容积率都不知道一样,当他开始介入足球时,同样对足球一窍不通。但他放出豪言:5年之内,拿到亚冠。

 

这一个看起来似乎违背自然规律的愿望,让许家印得到一个“球都不懂”的评价。

 

而许家印的做法是:只争朝夕。

 

在3月1日谈好合同之后10分钟,恒大的1500万就打到俱乐部账上;1小时,俱乐部的注册资本就从2000万增加到1个亿。这个速度,恐怕也是中国足球俱乐部历史上从未有过的记录。

 

当月,许家印邀请韩国名教李章洙前来广州谈事。李章洙跟太太说,我到广州去几天就回。结果到了广州,许家印当天就跟他谈妥了聘请一事,速度快到李章洙自己都不敢相信——他都没有时间跟老婆商量,就发现自己已经签好字了。

 

这事还引起了一场轩然大波。因为球队原主教练直到宣布换帅之前一小时才知道消息,而主管部门广州市体育局和市足协,更是看到新闻才知道。后来,许家印不得不专门召开一场新闻发布会,现场向前主教练、主管部门以及球迷道歉。

 

除了速度以外,许家印还采用了“重金+铁腕”的治队风格。

 

他花500万年薪引进主教练李章洙,又花费上千万引进国脚郜林和郑智,后来更是大手笔引进外援穆里奇、孔卡,直到最后以1800万欧元年薪的天价引进传奇教练里皮。

 

至于比赛的奖金,就更是不在话下了。只要踢赢,就奖500万;哪怕踢平,也能奖100万;不过,如果输了,就要扣300万。

 

在管理上,许家印完全是铁腕整治,把管理公司的那一套都用到俱乐部来。如“五必须”、“五不准”、“五开除”等。

 

有一次,他在电视上看直播,看到郜林被裁判出示黄牌后,向裁判提出了抗议,就马上打电话给俱乐部负责人,说郜林违反了“五必须”里面的“必须无条件服从裁判判罚”,要求当场处罚郜林10万元,语气十分严厉:立即,马上,散场就办!

 

有足够的钱、有牛逼的人、有严格的纪律,这样的队伍,战斗力不强才怪。

 

就这样,在许家印的调教下,这支被降级到中甲的问题球队,一年就以中甲冠军的身份回归中超,并于回归当年,又拿下中超冠军。此后连续7年,恒大都没有让冠军奖杯易手,创造了中国足球职业联赛绝对的奇迹。

 

而对中国球迷来说,印象最深刻的是恒大2013和2015年两夺亚冠冠军。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2013年。


当时,中国国足已经沦落为亚洲三流球队,连打泰国队都能干净利落地输个1比5,被一些人称为是“中国足球最落魄的时候”。


在这样的情况下,恒大成为当时中国球迷心中唯一的亮点。当恒大一路高歌地挺进亚冠,并最终问鼎冠军时,许家印已经成为球迷心中的大英雄。

 

此后,许家印在香港一顿酒,把马云也“忽悠”进来,恒大俱乐部更名为恒大淘宝俱乐部,并且成功上市,成为亚洲足球第一股。

 

随着恒大足球队的所向披靡,恒大这个品牌,也在中国叫得无比响亮。


这种广告效应,以及其中赋予的文化、政治内涵,是多少个亿都买不回来的。

 

 

8

交杯酒


 

不过,在地产和足球领域屡创奇迹的许家印,也并非无所不能。

 

2013年11月,挟着恒大足球队夺得亚冠冠军的东风,恒大推出了“恒大冰泉”这个矿泉水品牌。其营销非常成功,很快就为全国所熟知。

 

许家印向合作伙伴宣布:“要做就一定做强做大,恒大冰泉是只能成功,不能失败,2014年销售额要达到100亿,2015年200亿,2016年要做到300亿。”

 

如果从今天来看,我们不得不说,许家印布局的矿泉水这个产业,是大有前途的。毕竟2020年,随着农夫山泉上市,创始人钟睒睒身家高达4000多亿,一度成为中国首富。

 

但是,恒大冰泉的经营却不如人意。哪怕在恒大足球大力的推广和恒大大手笔的广告轰炸下,恒大冰泉从来都没有突破过百亿销售额。反而每年都有巨额的亏损。

 

最终,在2016年,许家印被迫卖掉这个产品。

 

2018年6月,恒大又宣布进入新能源汽车行业(由恒大旗下的上市公司“恒大健康”具体操刀)。

 

不过不知为何,他选择的合作伙伴,是FF,也就是贾跃亭的法拉第。要知道,那时候乐视早已出现债务危机,贾跃亭也已经滞留美国不归。与FF合作,风险很大。

 

所以很多人都猜测许家印醉翁之意不在酒,至于在什么,那就见仁见智了。

 

果不其然,在度过极其短暂的蜜月之后,俩人很快就闹出矛盾,以至于恒大健康和FF到了对簿公堂的地步。

 

与FF的合作失败后,许家印并未放弃造车梦,而是先后入股了瑞典NEVS、卡耐新能源、泰特机电、英国Protean等公司,并在全球范围招揽顶级人才。

 

2019年3月,许家印放出豪言,声称“要用3-5年,把恒大汽车打造成为世界规模最大,实力最强的新能源汽车集团”。

 

到2020年10月,以许家印预期最短的3年计算,时间已经过去一半,恒大虽然发布了一些车型,但目前离量产还有一定距离。

 

不过,尽管车还没有开卖,恒大健康的股票,却已经从2018年6月的400亿港元左右,一路上涨到现在的1700多亿港元(现已更名为“恒大汽车”)。

 

从资本运作的角度看,不管造车的进程是否顺利,许家印都已经取得商业上的巨大成功。

 

不过,另一个项目的资本运作,许家印却遭遇了巨大压力。

 

2016年,恒大入股A股上市公司深深房A,希望在内地借壳上市。为此,恒大引入了1300亿元的战略投资。

 

但由于种种原因,这次资产重组迟迟无法进行。按约定,如果不能完成重组,恒大需要在2021年1月31日之前偿还这些战略投资,并支付相应分红。

 

2020年9月24日,网上开始疯传一份文件,号称恒大因为深深房重组项目,需要省政府支持,否则只能违约,后果将十分严重。文件开头有“恒大集团有限公司”红头字样,结尾有“恒大集团有限公司”公章,中间带有极其罕见的企业向政府发出要挟的内容。一时之间,引起了轩然大波。

 

几小时后,恒大发布了辟谣消息,声称该文件系凭空捏造,纯属毁谤,公司已经向公安机关报案。

 

截止到目前(10月2日),此事在法律上尚未看到调查结果。事情也并未因恒大的辟谣而降低热度。恒大的股票和债券都经历了一段时间的暴跌。


一些网民认为,即便文件是假,1300亿元的战略投资,终究是恒大需要处理的问题。

 

我个人认为,假如因这个问题而判断恒大面临重大风险,那也未免太低估许家印和恒大的能量了。在恒大发展过程中,遇到的比这更危急的情况有的是,包括2008年上市中止、2012年遭遇美国做空机构香橼的重磅狙击等,最后都是有惊无险。

 

9月25日,恒大发布了一则公告,宣布公司账上还有两千多亿的现金余额,销售回款同比增长51.3%,公司成立24年,共计借款两万多笔,没有一笔晚付晚还的。


言下之意是:第一,我有的是钱,1300亿完全在受控范围之内。第二,我信誉良好,绝不会违约。

 

此后,恒大接连发布利好消息,一堆国际顶级投行也都出来帮恒大站队。

 

29日晚,关于1300亿的最新消息是:恒大宣布已经与863亿战投签订补充协议,同意转为普通股权长期持有,且股权比例保持不变。剩余的437亿战投中,恒大已与155亿战投商谈完毕,目前正在办理手续,其余战投正在商谈中。

 

一场看起来很大的危机,被许家印举手投足,化为乌有。恒大的股票甚至还经历了一波报复性的回涨。

 

这两天,网上又流传着一张许家印和一帮大佬喝酒的照片,其中包括和苏宁张近东和交杯酒。有这样的人脉圈子,区区千亿的问题,对许家印还真不是什么大问题。


微信群疯传的许家印和张近东喝交杯酒照片

 

 

9

教授、“神”与首善


 

纵观许家印创立恒大这些年来,他想要做的事情,多半都达到了目标。有过一些损失,但和他已经得到的成就相比,小得不成比例;遇到过一些挫折,甚至是巨大风险,但也总能大事化小,小事化了。

 

何加盐认为,他的事业成功,离不开他超强的胆识、交际能力、抗压能力和管理能力。

 

从胆识上讲,他从来不会因为自己暂时不具备条件,而放弃自己想做的事情。

 

身无分文,就敢去争夺上亿元的地产项目;买了一只降级的问题球队,就敢放言要拿亚洲冠军;对汽车和新能源完全不懂,就要打造世界实力最强的新能源汽车集团。

 

对于普通人来说,想都不敢想的事情,对他来说就像喝水吃饭那么简单。

 

从交际上来讲,他在自己白手起家的时候,就能搞定银行贷款;在没有地的时候,能够以优惠的付款条件拿到想要的地;在需要跑开发手续的时候,能够在最短的时间就盖好一百多个章;在公司快没钱的时候,能够搞定郑裕彤等投资人……

 

这等长袖善舞,难怪他可以从零开始,短短二十多年就把事业做到今天的规模。

 

从抗压能力来讲,许家印时刻处于“用1块钱去做20块钱的事”这种状态中,不仅工作强度极强,工作压力巨大,而且事情失败的可能性也非常高。几次重大危机,放在一般人身上,可能早已坚持不下去。

 

但许家印完全已经习惯这样的状态。在2008年上市失败后最紧张的时刻,许家印依然是该干嘛干嘛,外人根本看不出来恒大的现金流已经到了岌岌可危的程度。甚至到那时,许家印还能耐心地拿出三个月时间去陪人打牌,还可以坚持不卖资产,还要给地震捐款。

 

也许,每一个成功的企业家都是这样。在别人看来绝对不可承受的压力,对他们都是家常便饭。

 

从管理能力来讲,这一点可能是许家印身上最突出的。恒大偌大一家公司,9万名员工,在许家印手底下如臂使指。

 

前面说到过恒大的执行力非常强。实际上,在中国的大公司中,论执行力,可能没有超过恒大的。恒大开发一个项目,“八个当年”已经成为标配。很多往往从拿地到开售,也就短短三四个月时间。

 

据悉,如果许家印上午想要成立一家子公司,下午这家子公司就已经组建完毕,开始办公了,而其管理人员有可能当天从东北调到广东的。


投资人蓬钢曾建议恒大搞一个活动,结果他上午提出建议,当天恒大就已经把活动策划搞完了,第二天全国媒体已经邀请到位,第三天活动就成功举办了。这种执行力,实在是太吓人。

 

一位恒大内部人士告诉我一个例子。恒大在贵州大方县有一个扶贫项目,要做一个20万方的园林工程,刚开始外包给一家公司,吭哧吭哧做了好几个月都没有成功。后来有一次许家印去考察,对工程极其不满,马上要求把前面做的推倒重来,由恒大自己人接手,十天之内必须完工。

 

做过工程的人都知道20万方的园林工程是什么概念,小一点的公司做一年都很正常,大一点的公司起码也得搞三个月。要10天完成,几乎是不可能的任务。但恒大的人楞是在时限内把这个事给漂亮地完成了。后来,这个工程的施工过程还被拍成录像,成为恒大企业文化建设的一个代表之作。


恒大贵州大方奢香古镇项目

 

许家印从舞钢热处理车间到恒大集团,再到恒大足球俱乐部,很多管理制度都是他亲自制定。恒大的管理已经成为很多商学院研究的经典案例。许家印本人,也早已是武汉科技大学特聘的管理学教授和博导,已经教出了多名博士。所以许家印在很多场合,也被称为“许教授”,这也是他特别喜欢的一个称呼。

 

不过,许家印一切为目标服务的强硬做法,以及严苛的内部管理,也引起了诸多诟病。

 

在恒大,如果老板定好了一个目标,下属只有拼命完成目标这一个结果,不能有任何理由,任何借口。但这也造成了员工巨大的心理压力和恒大严重的加班文化。


据内部人士透露,恒大不成文的规矩是:基层一周要工作70小时,中层要工作80小时,高层要工作90小时。当然,许家印本人更是一个工作狂,凌晨三四点回家是常事。

 

对于恒大的一些供应商来说,恒大则是一个很可怕的存在。


一位曾经和恒大打交道的朋友告诉我,恒大经常是晚上来活,而且要得很急,搞得他们经常需要通宵加班。

 

另一位朋友则讲了另一个故事:


当时他们帮恒大做一个项目,恒大要得非常急,负责联系的那个VP请乙方帮帮忙,先把项目做了,后面再补签合同和付款。乙方加班加点提交了方案,甲方也很满意。


但这时,恒大因内部业务变动,又说这个项目不做了,结果钱也没付,负责联系的VP也玩失踪。


虽然从法律上来说,乙方只能干瞪眼,但是恒大一家这么大的公司这样的做法,真是令人大跌眼镜。

 

恒大内部的企业文化也是比较“独特”的。

 

在恒大,每个人都必须看《恒大报》,学习许主席讲话,学完还要考试。公司企业文化和司歌,要求做到人人会背、会唱。公司人员必须在朋友圈转发恒大的宣传文章,还会有专人检查,并纳入考核。

 

许家印在公司内部地位极高,威严极大,很多人言必称“许主席”,对许主席的指示必须不折不扣地完成,没有人敢说一个不字。

 

许家印本人常常会在内部会议上把高管骂得狗血喷头。而这种做法也上行下效,以至于恒大内部,领导骂下属的文化非常盛行。

 

所以久而久之,很多高管和员工,都对许家印敬畏有加。网上流传着一个许家印打篮球的视频,让人看着立马能感受到到古代大臣陪皇帝下棋的惶恐,轻易地明白什么叫“伴君如伴虎”。

 

不过话说回来,许家印不管是对员工还是对社会,都是非常慷慨的。

 

早在全达公司的时候,他就重新定义了什么叫“双薪”。当时,他发给员工们的年底双薪,是按照全年每个月双倍薪水算的,而不仅仅是“12+1”。后来创立恒大,员工的工资在同行里,也属于最高层级的水平。

 

在慈善事业上,许家印从未缺席任何一次需要他捐款的时刻。早在1999年,恒大刚刚创立两年的时候,他就给家乡捐款百万,重修了一所新的小学;2001年,又给村里修了水泥路。以至于2005年,村里专门为他立了一块“功德碑”。

 

在98洪灾、汶川地震、玉树地震等历次大灾大难中,许家印都有慷慨捐款的记录。事实上,在福布斯中国慈善榜上,许家印已经5次登上榜首的位置(近3年连续3次蝉联)。从捐款数额而论,他称得上是名副其实的“中国首善”。

 

尤为值得称道的是对贵州毕节的定点扶贫。


从2015年开始,许家印派出2000多人的扶贫团队,专门驻扎在毕节的贫困山区。5年的时间里,恒大无偿投入110亿的资金,致力于帮助103万贫困人口在2020年全部稳定脱贫。

 

无论外界对许家印的评价是否有争议,他能拿出真金白银,扎扎实实地去做这些工作,都是功德无量,值得我们尊敬和感谢的。

 

 

10

奔跑者 


 

再过几天,许家印将迎来62岁生日。

 

对于许家人来说,62这个岁数,并不算老。他奶奶和爸爸,都是活到96岁高龄才去世。如果以这个数字为参照,他的人生只过了2/3而已,后面还有34年的日子。

 

而他从39岁创业到现在,只过了短短23年而已。

 

对于凡事“只争朝夕”的许家印来说,如果再给34年,他还能再做出什么惊天动地的大事?

 

在两年前,许家印曾经设定一个目标:到2020年,恒大总资产达到3万亿,销售规模8000亿,成为世界百强企业。

 

从今年的情况看,恒大要达到这个目标,还略有一点难度,但是也相差不远,最多也就是几个月的事情。

 

许家印的业务版图里,已经有了房地产、钢铁、物业、文旅、保险、足球、排球、教育、健康、汽车,等等。

 

如果他的新能源电动车的全球最大、最强之梦能够实现,那么仅此一个业务,未来就有可能撑起万亿美元的市值。

 

而凭着许家印的嗅觉和魄力,谁知道他未来又会不会强势介入其他新的行业呢?

 

听说,没有伞的孩子,必须努力奔跑。

 

许家印从赤贫中走来,作为一个没有伞的孩子,他一路跑得飞快。

 

后来,他有了财富、地位、人脉……这些无比宽大、无比坚实的伞,但是他依然没有停止奔跑的脚步。

 

我不知道未来恒大还会发展得怎样。

 

我只知道,许家印,一路狂奔,从未停歇。





ABC传媒平台


澳洲热门资讯 | 移民政策信息 | 世界热点关注 | 好文分享



你点的每个赞,我都认真当成了喜欢


收藏 已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