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人声鼎沸、震耳音乐中,蹦一场最野的迪,流一回快乐的汗水。
但,戴上耳机,只有你一个人听见音乐,跟鲨鱼白鲸为伴,还能蹦得起来吗?
答案是:在澳大利亚,你可在海底无声蹦迪!而且还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澳洲海底无声迪斯科
最浪漫的事儿
提到海洋馆,我们能想到孩子的欢笑、情侣的牵手,甚至是望向白鲸许下的诺言......
但在夜晚的海洋馆蹦迪,你想过吗?
4月,悉尼水族馆推出史诗级跨界活动—海底无声迪斯科,刷屏朋友圈,让全世界羡慕!
戴着炫酷的耳机,跟着三位世界顶级DJ律动,海豚,鱼群,水母等就是你的“迪友”,在蓝色“海洋舞台”上开启一场午夜狂欢。
而卸下耳机,周围却又寂静无声,只看得到人群扭动和鱼群游动,一瞬间让你恍惚,仿佛身处两个世界。
海底无声迪斯科的魅力,正是吵闹与寂静间的切换,让你在不打扰别人的同时,释放内心的小野兽。
摆脱环境限制
澳洲无声蹦迪太刺激了
其实,悉尼并不是无声蹦迪的起源地。
这一理念,在上个世纪90年代被一群荷兰青年挖掘。
他们热爱蹦迪、也向往大自然,于是戴着耳机前往一片森林,在只有自己耳朵能听到的BGM中开启“无声蹦迪”。
释放了自己蹦迪的欲望,也最大程度上减少了噪声污染对环境的影响。
它的本意兼顾了自我与环保,给了大众蹦迪自由,也给了自然生长自由。
而正式的“Silent Disco”概念,由荷兰DJ Nico Okkerse和Michael Minton在2002年提出,所以他们也被称为无声蹦迪的开拓者。
无声蹦迪一开始在舞池、博物馆、森林等地方举办,不知道谁打开了潘多拉的盒子,发现海洋馆是天然蹦迪好去处,于是海洋馆无声蹦迪开始风靡全球,席卷巴黎、伦敦、悉尼......
不仅戴着耳机不会打扰到水中的动物们,还能在蓝色灯光映衬下形成天然“蹦迪台”,在人群扭动和水生物游动中达到人与自然的共生与和谐。
而且无声蹦迪是完全无环境限制的,为了不打扰邻居,你可以邀请三五好友在家里来一场无声蹦迪;为了不打扰散步的人群,你可以在广场上,和大妈们来一场无声蹦迪......
只要戴上耳机,随时随地都是蹦迪台,你可以尽情释放自己的压力,用最狂热的舞姿摆脱烦恼。也可以让自闭、社恐、听障等人群充分参与进来。
耳机里的所有人,都拥有完全独立的世界,不用迁就忍让他人,不用担心音乐选择不同,不用担心卡不上其他人的点,你就是你世界的中心,只管尽情享受就可以。
尤其是对不擅长与人交流的自闭症、社恐人群,无声蹦迪可以帮助他们融入这个包容且多彩的社会。
澳洲原来干了
这些暖心好事
无声迪斯科听起来闹腾,实际上走入之后,却是无比寂静的场景。
所以对于很多自闭症患者来说,想要更多参与社会活动,也保护自己不受外界刺激,无声蹦迪就是一个好去处。
它用最狂野的行为,最温柔的方式,为这些人群创造出了一个舒适的社交环境,同样拥有这颗温柔心的还有coles。
前不久的世界自闭症日,让大众又一次将目光聚焦到了自闭症人群身上。
而早在几年前,coles就和澳洲自闭症组织Autism Spectrum Australia 合作,开展了名为 “Quiet Hour”的公益活动。
每周二的上午10:00到11:30期间,Coles会主动调整超市内部的环境,创造一个安静无声的氛围,改善自闭症儿童的病情及他们对世界的认知。
无声蹦迪也是一样的,环境极其安静,但创造出了属于每一个独立且自由的空间,对自闭症患者十分有益。
无奈无法用语言表达,只能通过大喊、大哭等方式进行情绪宣泄。如果没有干预性的治疗,久而久之他们的内心就会扭曲,变得悲观抑郁。
同样,澳洲还有很多企业为自闭症患者默默付出着。
比如墨尔本有一个专门给自闭症患者的健身房、南澳有一个饲养场也愿意无偿为自闭症患者提供工作机会......
自闭症患者就是“星星的孩子”,一人一个世界,独自闪烁,孤独地活在自己的世界中。
但他们并不是把自己完全禁锢,他们也渴望表达,渴望通过身体运动、叫喊、画画等方式,把自己的世界呈现给外人来看。
我们应该对自闭症患者多一些理解与尊重,接纳他们的世界,也让自闭症患者走入我们的世界。
这些闪耀着光芒的人,不是“患病者”,而是另一种生活的勇敢者,他们用自己的力量发光,坚定地走在人生的路途中。
而我们,又有什么理由不包容他们,不帮助他们更加坚定地走下去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