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6日,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发布了《2014中国留学回国就业蓝皮书》,该蓝皮书采用了留服中心采集的280万个数据。数据量之大,在留学回国就业相关研究中还是第一次。
究竟2014年我国出国留学归国人员的发展情况如何?就业前景以及薪酬水平如何? 相信各位留学党十分关心。下面我们就来解读 一下《2014中国留学回国就业蓝皮书》。
《蓝皮书》显示,63%的留学回国人员具有硕士学位,取得博士学位的“海归”仅占6%。
57.94%的留学回国就业人员期望在北京、上海、广州和深圳地区就业发展。
而在薪酬方面,超过八成的留学生实际月薪不足1万元,低于大多数留学生的期望薪资。
1、我国留学回国人员年龄:7成分布在22~26岁间
据统计我国留学回国人员年龄分布在22~34岁区间的,占全部留学回国人员的95%,接近7成的回国人员年龄分布在22~26岁之间。获得学士学位留学回国人员的平均年龄为25.53岁,硕士为26.63岁,博士为34.73岁。63%的回国人员具有硕士学位,30%具有学士学位,具有博士学位的仅占6%。具有本科学历出国留学的人数最多,占全部出国留学生的47.31%,其次是高中毕业生直接出国留学。值得注意的是,低龄化的趋势也越来越明显。1.98%的学生初中毕业就直接选择出国留学。
2、30%学生前往英国留学,留学目的地扎堆
《蓝皮书》显示,留学生较多的国家是英国、美国、澳大利亚、韩国、日本、法国、加拿大等,占总数的90%。前往英国留学的学生最多,大约30%的留学生都选择了英国,其次是美国、澳大利亚。
不同学历背景的留学生,在选择留学目的国的时候有些差异。具有研究生背景的留学生,一般以攻读博士学位为主,其第一留学国为美国,其次是英国和日本。具有大学学历背景的留学生,选择英国的占绝对优势。对具有初中和高中学历背景的留学生来说,最热门的留学国为澳大利亚和英国。
3、硕士学历占63%,博士学历仅占6%, 商科和社会科学类学科最受青睐
蓝皮书显示,“海归”的学历主体仍是硕士,占到63%,30%的“海归”取得了学士学位,具有博士学位的人仅占6%。从整个“海归”群体的专业看,选择最多的十个学科多为商科和社会科学类学科,包括工商管理、应用经济学、外国语言文学等;但到了博士层级,专业就以理工科为主了,集中在生物、计算机、物理化学、医学等学科。
4、低龄留学趋势明显
从留学生的年龄段看,“小留”(中学阶段就出国的小留学生)群体正在日趋增多,高中毕业后出国留学的占33.48%,本科毕业后出国的占47.31%,硕士毕业后出国的仅占5.59%。业内专家分析称,留学低龄化的趋势今后会更加明显,未来会有更多初中生出国。
5、截至2013年中国留学人员累计回国人数比接近50%
《中国留学回国就业蓝皮书》显示,截至2013年,我国留学人员累计回国的人数比已接近50%。
蓝皮书介绍,我国历年留学人员数量呈稳步增长趋势,据教育部统计,从1978年到2013年底,我国各类出国留学人员总数已达305.86万人。其中,2013年我国出国留学人数达41.39万人,与2000年3.9万的出国留学人数相比,足足增长10倍。
与此同时,2013年,留学回国人数达到35.35万人,占当年出国留学人数的85.41%,而2001年的数据则是14%,表明随着出国留学人数的不断增加,我国留学回国的人员比例也快速增长。留学回国人员比例的低谷出现在21世纪初期,截至2013年,留学人员累计回国的人数比已接近50%。
6、半数本科“海归”月薪不到5000元
薪酬方面,《蓝皮书》的统计数据显示,多数“海归”回国后的月薪在1万元以下。73.5%的博士生、86.6%的硕士生、88%的本科生月薪都不到1万元。另外,还有32.8%的博士生、40.86%的硕士生、47.74%的本科生月薪还不到5000元。
如此收入水平与国内同等学力的毕业生相比,优势并不明显。对此,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副主任车伟民分析说,近两年,“海归”的光环在国内不再那么耀眼。用人单位日趋理性,选拔人才时不是主要看国内还是国外院校毕业,而是重视毕业生的综合素质,以及与岗位的匹配度。从长远看,“海归”与国内毕业生的竞争优势在缩短,不少国内学生通过海外交换或实习经历也能获得国际视野。
7、57.94%的人期望在北上广深发展
在参与调查的留学回国人员中,超过半数的“海归”期望在北京、上海、广州、深圳这样的一线城市就业;最受追捧的行业与国内毕业生趋同——金融业,其次是教育、信息等行业。
在北京就业的“海归”中,有62%来自其他省区市,以华北和东北地区为主。其中接近一半就业于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其次是国家事业机构和金融机构。与2012年相比,进入外企的“海归”比例有所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