灾难!暴增723!死亡13!100所学校、1000例养老院!最可怕的事正在维州发生

原创 2020年07月30日 墨尔本微生活











真的很恐怖...

天7月30日:

维州过去一日暴增723例
100所学校出现确诊
养老院成为死亡陷阱
年轻人生命也在遭受威胁
新冠恐怖后遗症频发




维州又爆惊天大雷

所有人都最最最不愿看到的情况发生了!

在连续两天新增大幅下降,乐观情绪开始涌现之际,

维州的新增又爆炸了!


过去24小时:

维州新增确诊723例!
大幅刷新了单日新增纪录!

另外单日死亡人数也达到了新高:

13人不幸因为感染而丧命!
312例住院
34例ICU

而维州已经快破万

目前已经累计确诊
9998例!


根据维州教育部的信息,当前维州有

近100所学校因为新冠疫情而关闭


无论是公校还是私校,无论是精英中学还是顶级私校,无论是东南西北区还是维州郊区,真的已经遍地开花。


今天,州长宣布维州以下的郊区也要实施禁令,包括Geelong,严禁家庭访客,严禁婚礼和葬礼,但依然可以去餐厅、参加社区体育活动和去健身房!

从本周日午夜起,全维州所有的地方都强制戴口罩。


但仅仅这些措施空恐怕依然不能让人们安心,呼吁的第四阶段封锁迟迟不来,呼吁的更强的执法也依然有漏洞,这才是维州疫情最恐怖的地方!

昨天,有30支国防军检查组对确诊病例进行了上门检查,检查组一共敲了798户人家的门。检查过程中,依然发现了部分确诊患者并不在家,其中甚至还出现了患者出门上班的情况。

他们何其不负责!老人们正在死去,这些人就看不见吗!



维州频现死亡养老院

在维州今天爆炸式的新增病例中,养老院病例再次成为了一项重要的来源。

在今天的新增数据中,有六分之一的病例都来自养老院。

截止昨天:

87家养老院出现疫情,累计关联1000例病例。

其中474例居民,419例员工,还有59例密接。

维州的死亡病例中,有46位是养老院的老人。


现在已经有超过170名确诊老人被转移到了医院。

今天早上,有大批救护车在Epping Gardens养老院门口,转移居民去医院。


有媒体拍到一些老人站在养老院门外,目送比自己年纪更大的母亲被转送去医院。


截至周二,这家养老院已经有61位老人、22位工作人员确诊,疫情有多严重不言而喻。

问题是,这里的疫情是怎么一步一步变成这么严重的呢?


虽然这个问题还没有明确的答案,但Heritage Care在信中证实:

有一少部分工作人员未经批准,在Epping Gardens养老院举行了私人聚会。


Heritage Care说,并不知道有人组织了这场活动,在得知消息的第一时间就立刻通知了警方,并对所有涉事工作人员进行了停职处理。


而这家养老院的恐怖情况只是当下维州养老系统的一个缩影!

小微还有看到在群里,有从事医护工作的朋友分享了自己的所见所闻:

真的是太惨烈了...






年轻人进入ICU

疫情给维州的养老院系统造成了毁灭性的伤害,

但是大家千万不要就此以为这只是老年人的事,因为还有:

年仅40多岁的中年人感染去世!
不到3周大的婴儿、
20多岁的年轻人住进ICU!
4名儿童感染住院!
1/5的病例是50岁以下的人!

维州的二次疫情持续至今,再一次让我们见识了病毒有多可怕!


上至90多岁的老人、下至刚出生的孩子、外加身强力壮的年轻人,没有哪个年龄段的人能够幸免于难,

所有人现在都是“易感人群”!

就连重症、甚至死亡病例都不再仅限于老年人,

孩子、年轻人一样可能住进ICU,
一样可能感染去世!


州长昨晚发推表示:

有26位40岁以下的维州年轻人正因感染新冠而住院治疗,

其中5人还进了ICU,不知他们何时才能,甚至还能不能回家。

绝对不要以为只有老年人才面临威胁!


但这还不是最可怕的,最可怕的是:

有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
感染新冠病毒之后
哪怕只是轻症
哪怕能够康复
也会留下持续的后遗症...




31岁澳女感染4个月后仍有症状

今年3月,31岁的澳洲女孩Georgia Mooney从英国返回后出现

发烧、头疼、嗓子疼、疲劳、肌肉酸痛

等症状,随后确诊感染新冠病毒。

当时她心里想:

我才31岁,而且身体健康,感染了也不要紧,估计几周就好了。


这可能也代表了很多澳洲人的心态,觉得感染病毒没什么可怕。

但现在已经4个多月过去了,
尽管当初并不是重症,
Georgia如今却依然遭受着
新冠症状的折磨:

她每天都会感到胸部疼痛、
呼吸短促、胸闷


作为歌手的她现在原本还想出国深造,可是现在连歌都唱不了了...


医生无法告诉她这些症状的原因,更不知道这些症状还要持续多长时间。

而她只是澳洲很多出现无法预测的持续症状的新冠患者之一。

推广:



澳洲专家研究新冠对人体的长期影响

现在,有澳洲传染病专家正在悉尼的St Vincent's Hospital研究新冠病毒的长期影响,

以及为什么有些患者会受持续的疾病困扰。


传染病专家Michael Peluso医生说,

有15-30%的患者,
在确诊30天、60天、
甚至90天之后
仍然有新冠症状。

“症状包括持续的疲劳、运动耐力下降、还有一些呼吸道症状。有些人还出现了思维混乱、注意力无法集中的问题。”

而且这种情况不分年龄,
所有年龄段的人都可能出现持续症状!


比起感染病毒本身,这种持续的“后遗症”才是真正值得担心的!

轻症患者尚且如此,那重症就更严重了。




46岁亚裔出ICU后仍靠拐杖走路

46岁的Michael Rojales家住墨尔本东南区Berwick。

今年3月19日,他去南非开完会之后返回澳洲,随后出现感染症状,发烧、出汗、不停地咳嗽。

核酸结果显示他是阳性



两天之后,呼吸困难的他被送到了Casey Hospital,

随后病情很快恶化,肺部和肾脏功能开始衰退,陷入昏迷,

并被转入了Monash Medical Centre的ICU,上了呼吸机,一度进了鬼门关。



在昏迷了2周,在ICU住了3周,在医院住了72天之后,他才终于康复回了家。


尽管被医生称为奇迹,
但由于病毒破坏了他的神经,
导致他的左腿和肌肉持续无力,
所以直到现在,
他还得依靠拐杖行走。


这种情况要持续多久,没有人知道。

这些病例都告诉我们:

即便体内没有了病毒,
但病毒的长期影响还会存在。

推广:




法国科学家发布新冠后遗症报告

7月18日,法国国家医学科学院发表了一份有关新冠后遗症的分析报告。

报告首次提出:

新冠重症患者即便康复后,
心脏、肾脏和大脑等器官
也可能遭受长期后遗症



后遗症一:肺纤维化

法国医科院成员Patrick Berche教授表示:

“我们必须明确区分重症患者的后遗症,有些是做过插管,有些是严重缺氧,还有些是肺部纤维化。”

即便只是咳嗽、
发烧了五六天的轻症患者,
也会有肺纤维化的后遗症,
只是还不清楚这种情况发生的频率。


而肺纤维化会损伤肺内将氧送入血液的肺泡,使氧气难以进入血液,导致患者呼吸功能衰退、呼吸道感染风险加大。

正常人的肺部:


肺纤维化的肺部:


肺纤维化的日常表现就是身体劳累、呼吸短促

意大利一位专业潜水员Emiliano Pescarolo就说,距离他感染病毒已经3个月了,虽然已经康复,但是现在体质不像以前那么好了,健一次身要缓两三个小时。

哪怕只是出去走几公里,也像跑了一场马拉松一样累,更别提去潜水了。


肺纤维化更严重的后果就是,
患者可能因为呼吸不畅而缺氧、
酸中毒、丧失劳动力,
甚至呼吸衰竭而死。

所以Berche教授也把肺纤维化称为“定时炸弹”


后遗症二:心脏、肾脏、大脑损伤

Berche教授指出,新冠病毒会在血管细胞内复制,并随着血液循环通往全身,

继而对心脏、肾脏以及大脑等器官
造成损伤。


美国说唱歌手Scarface在感染病毒之后出现了肾脏衰竭,每周要透析4次,每次3个小时。

他说,在此之前,他的肾脏从来没有出过问题。


德国的研究人员对100名40岁-60岁、已经感染病毒好几个月、看起来完全康复了的患者进行了心脏核磁共振检查,结果发现:

60名患者心脏肌肉
仍然有持续性的炎症。


而病毒对大脑的损伤则更为复杂,包括大脑缺氧、血管堵塞、病毒直接进入大脑细胞造成的影响等等。

法国斯特拉斯堡的医生报告,

58名重症患者中,
超过一半出现了
思维混乱、焦虑不安的情况。

脑部CT显示他们大脑可能存在炎症


还有研究显示,

多达75%的ICU患者
都经历了精神错乱的情况,
不仅是在住院期间,
在出院几个月之后依然存在。

有些人甚至出现了
短期记忆困难、读写困难等情况。


而除了以上这些后遗症之外,

英国首相鲍里斯在康复之后说自己的视力下降了,以前不戴眼镜现在要戴眼镜。


而英国的查尔斯王子自3月份被确诊之后,尽管已经康复,但是味觉和嗅觉仍处于下降状态。


虽然这种情况不是每个患者都有,但所有这些都再次说明:

新冠病毒刚刚出现几个月,
人类对它的认识和了解还很少很少。


感染病毒之后的几十年,
我们的身体会受到什么样的长期影响,
没有人确切的知道。

所以,我们唯一能做的就是,尽最大的努力,确保自己和家人不被感染,不用遭罪。

也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控制住疫情,回归正常的生活。



写在最后

今天发生的事可以说让大家都明白了
所谓的拐点预测可能真的还为时尚早
这场疫情正在不断刷新我们的认知
我们也不能再对此报以任何一丝侥幸

生命宝贵
请大家一起珍惜吧




小微为了防止大家走散 
特意做了一个小教程
快来设置星标



墨尔本微生活


你出国后的每一天

都有微生活的陪伴





收藏 已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