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爱抱团一直以来是个不争的事实
这在留学生群体中体现的也尤为明显
大部分人来留学时都抱着“世界这么大,我想去看看”的心态
而走出国门后
绝大部分中国学生表示在国外很难交到当地朋友
无法融入当地环境
于是便主动或被动地选择了将自己的社交圈局限在中国留学生中
总是和华人混在一起 一开始还感觉不错
至少日子过得很轻松 但长此以往
英语水平还不如自己学雅思的时候水平高
唯一提高的只有做饭和狼人杀水平
长此以往 出门在local餐厅吃个饭都看不懂菜单
和教授邮件沟通一下要心理建设半天
找兼职只有中餐馆肯要自己
在当地更是没有一点人脉
即使拿到pr也在当地找不到好工作
回了国hr让用英语自我介绍结果说的还没国内学生溜
主要原因
究其原因主要还是两点
语言和文化差异
大多出国读本科或研究生的华人一开始口语都没那么好 脸皮也薄
总是羞于当众说英语 不敢和local聊天 生怕说错了出丑
于是越怕说错越不说 越不说英语越差
陷入恶性循环
另外 即使是英语基础交流没问题
文化差异也是一个问题
有时在和local交流时经常会互相产生误解
共同爱好也非常有限
走出舒适区
要解决口语问题
最好的方法就是老生常谈的多听多说多练
如何自己私下练习口语在网上有很多教程 小编在这里就不赘述
而更重要的是从心理方面走出舒适区
不要怕丢脸 迈出第一步是最难的
一旦下定决心要走出那个comfort zone后,就要开始实践了!
下面是小编总结的一些非常实用的和当地人social的方法和途径。
找室友
可能百分之九十五有室友的中国留学生的室友都是中国人
因为大家找室友的途径大多是各种微信群还有中文论坛
这里推荐大家去一个叫 flatmate 的网站找室友
不论你是有房源找人入住 还是找房源和室友
都可以在这里发布信息
更棒的是你还可以看到这些潜在室友的生活习惯 音乐喜好 性格等等一系列可能会影响到你们日后“同居”生活的信息
详细到“你平时是喜欢待在自己的卧室还是喜欢在客厅等公共区域”
学习小组
除了自己家 留学时期待的时间最长的地方就是学校啦
而不爱回答问题 不爱和老师交流的你
在学校也就跟自己学习小组的组员交流最多了
所以 千万不要全部都找中国组员!
不然确实和在国内读书有什么区别呢?
第一节课留心观察那些课堂上表现积极的聪明的
一下课就去主动搭讪求组队
一个学期下来你不会后悔的
Meetup
Meetup是一个神奇的线下聚会网站
里面有不计其数各种各样的组织或者说社团
学术类的 艺术类的 语言类的 体育类的 娱乐类的 宗教类的......
只要你能想到的group 都能在meetup上找到
它使用起来也非常容易
找一个你的兴趣所在 然后找一个看上去你喜欢的group
报名这个group下一次的meetup
然后到时候准时去参加就行了
有共同的兴趣爱好做基础 聊起来自然也就没那么难了
至少不需要你绞尽脑汁找话题
举个例子 小编参加了一个唱歌类的group和一个微电影制作group
那个唱歌的group除了每周四的定期声乐教学和排练
还会经常组织聚餐 桌游 卡拉OK的活动
不时还会有演出机会
而那个微电影制作group
每两周大家会在一个酒吧喝酒 聊一聊自己最新的微电影计划
找合适的演员或者摄影师来组建团队
还会一起欣赏组员拍摄的微电影作品
以上仅仅是小编参与过的两个团体
还有其他更多五花八门的团体等你去探索并加入
去的多了 认识几个志同道合的local朋友绝对不成问题
约会软件
这边非常火爆的约会软件tinder和bumble其实也是和local交流或者找local男女朋友非常有效的软件
国内的探探就是照搬的tinder
和国内只要用探探就是约炮的情况不太一样
这边也有很多人把tinder当作交朋友或者找对象的利器
而且使用tinder对当地人来说也并不是什么难以启齿的事情
小编就遇到过不止三四个朋友
当我问及他们是怎么认识某个朋友或者对象时
他们的回答都很干脆:“We met on tinder”
有时想和一些朋友约饭而他们有事不能去
他们也会很坦然地说:“Sorry I can’t make it. Got a tinder date.”
受够了天天和华人抱团的你
现在就快去试试吧!
往期热点推荐
随手拍,随手爆料!
悉尼新鲜有趣的事,敬请关注我们
新浪微博:悉尼的华人
公众号:sydneychn
爆料邮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