碧桂园变局背后:杨国强的资本江湖

2021年06月24日 这里是澳洲



 本文转载自公众号:风声岛

ID:fengshengdao


1
2018年,由中信出版社出版的《我在碧桂园的1000天》,上市不到一个月,就在各大平台传出“断货”的消息。
奇怪的是,这本看似畅销的书很多人却见都没见过。
有人打电话给出版社咨询购买该书,回复是“无货”且无再版计划。
在某二手平台,这本原价不过几十元的书居然被炒到了近万元一册。
坊间纷纷传闻,这本书的版权被碧桂园集团买断了,原因是书中涉及太多企业机密。
毕竟在这一年,碧桂园可谓“流年不利”,接二连三的安全事故以及网友对住宅质量的吐槽,将碧桂园推到舆论的风口浪尖上。
作者的身份也很敏感,他是碧桂园前CFO、执行董事吴建斌,此前在碧桂园负责融资等事宜。不过,他在图书出版前就已辞去上述职务。
算算这本书的撰写时间,恰好是碧桂园风光无限的好时候。
不管人们有多好奇这本书究竟泄露了多少碧桂园的“机密”,但是“碧桂园”三个字在中国房产界确实如雷贯耳。
在中国房地产市场中,碧桂园可谓是市场中最具影响力的品牌,也一直是房产界的销冠。
其中最令人瞩目的就是企业的高周转战略。
正所谓“天下武功唯快不破”,碧桂园所谓的“高周转”其实就是一个字“快”!
快到什么程度呢?
业内平均从拿地到开盘起码需要一年以上的时间,碧桂园只要5个月。
碧桂园内部则流传着“拿地当天就出规划图,一周内出施工图”的说法,甚至企业下辖的设计院为了赶工期,出现了设计师一边抱着5个月的宝宝,一边赶图纸的难忘场景。
曾有位网友爆料,他亲眼见证碧桂园在自己家乡一个建设项目,3月22日地基刚刚下钢筋,3月24号地基框架已经建好。
9天后的3月31日,楼盘居然已经盖好了几层;等到4月20日,也就是距离整地基还不到一个月的时间,项目楼盘的售楼处已经灯火通明准备开始挂牌营业了。
同样“快”的还有碧桂园的成长速度,简直让人瞠目结舌。
2014年,碧桂园销售额还是1250亿,业绩在地产圈还进不了前五;可到了2018年,即便负面新闻不断,可销售额还是狂飙到7286亿,直接碾压对手恒大,一骑绝尘。
即便因房产调控和疫情等诸多因素影响,2020年,碧桂园还是实现销售金额5706.6亿元,同比增长3.3%,依然是中国地产界无可争议的翘楚。
有人戏称碧桂园是“宇宙第一房企”,而缔造了这个千亿级房企的是一位66岁的广东老人,他叫杨国强。
凡是见过杨国强的人,很难将这个土得掉渣的老人与千亿富豪联系在一起。
和许多半路出家的中国房产界大佬不同,他是地地道道的泥瓦工出身,早年是位穷得不能再穷的“泥腿子”。
甚至他曾悄悄去自己集团楼盘的销售中心视察,却被保安当成附近的农民拒之门外。
杨国强从不掩饰自己的草根身份,不止一次说:“我是一个农民,知道贫穷是怎么回事”。
从这一刻起,杨国强的资本江湖开始起航。
 
2
1955年,杨国强出生在广东顺德北滘镇的一个农户家庭,他上边已有2个姐姐和3个哥哥。
杨国强的降生并没给家里带来什么欢乐,反而让贫穷的家里更加忧虑:又多了张要填的嘴。
吃的是粗粮加野菜,衣服全部是亲戚和哥哥淘汰下来打满补丁的旧衣服,鞋和袜子更是见都没见过。
读书时的杨国强为了省下7分钱的饭钱,中午不得不花一个小时光脚跑回家吃,然后再光脚跑回学校,是个名副其实的“泥腿子”。
读高中后,家里实在掏不起几元钱的学费,想让他退学。幸好,班主任了解情况后,帮他申请了国家助学金,这才让他最终顺利读完中学。
因为遭遇动乱年代,中学毕业后的杨国强无所事事,在时任县第二建筑公司经理的大哥杨国华的介绍下去了当地房管所当了名泥瓦工。
拿到工资后的第一个月,18岁的他终于狠狠心给自己买了双“解放鞋”。
不知道洗了几遍脚后,终于穿上新鞋的他兴奋地在村里走来走去,开心嚷着“穿鞋走路就是比光脚舒服。”
鞋子换了双新的,可他身上穿的还是缝缝补补多年的一件衣服,补丁多到都不知道这件衣服原来是什么颜色。
年轻时的杨国强在建筑队埋头苦干,心里只希望有一天能从头到脚换身新衣服,能吃饱饭就行。
1978年,改革开放的春风已经吹拂到了广东各地,“万元户”成为每个农民向往的目标。
23岁的杨国强也很羡慕,可他算了算了自己的工资:每天只挣5毛钱工钱,一年辛辛苦苦只能攒下200元左右,想成为“万元户”得不吃不喝攒50年。
颇感无奈的杨国强想想也就算了,毕竟做工人辛苦是辛苦了点,但吃喝不愁,还有各种劳保福利,比当农民强多了。
此时,他已经和同村的一个姑娘杨艳池结婚,生下了大女儿杨慕伊,日子过得其乐融融。
如果不是随后一次重大的人生打击,或许杨国强根本没想过要自己站出来创业。 
有天杨国强在干活,妻子抱着才一岁的女儿杨慕伊慌慌张张来找他,说女儿持续发烧,用了各种方法都没有降温。
等夫妻俩急急忙忙送到乡里卫生院检查后,才发现小慕伊得了脑炎。
他们赶紧转到市里大医院,可治疗到住院都需要钱,算算身上带的钱根本不够。
等辗转回家东拼西凑到钱再送女儿来医院,却耽误了最佳的治疗时间,杨慕伊的智力从此受到影响,成为他一生的心病和歉疚。
感觉懊恼和郁闷的杨国强就去找在学校当老师的三哥杨国光讨教,究竟怎么才能多赚点钱,不让悲剧重演。
三哥想了想告诉他,靠死工资指定是没希望,只能想办法多接活,活多了,钱也就多了。
杨国强点点头,转身去求大哥杨国华帮他想想办法。
毕竟是亲兄弟,也知道弟弟家的情况。在大哥推荐下,苦干了数年的杨国强终于被提拔为区建筑队队长,可以带着一帮农民工接活了。
 
3
为了赚钱,杨国强领着几位农民工兄弟到处帮人建茅厕、修猪圈,反正有活就接,有活就干。
身为队长的他生怕别人说他靠关系,干活特别卖力。
除了吃饭睡觉,不管刮风下雨,甚至过春节,他还是在工地上干活。
没办法,杨国强穷怕了。
他唯一能做的就是卖苦力,想多挣点钱回家弥补下内心的愧疚。
1981年,二女儿杨惠妍出生后,26岁的杨国强已经通过努力当上北滘镇建筑工程公司的经理,家里条件好转许多。
几年后,杨国强领着工程队在顺德一带做的“顺风顺水”,资产早过千万。
因为有大哥杨国华的关系,他和当地政府关系也不一般。
可见到政府工作人员,无论对方官职大小,他总是谦卑地说:“我就是个农民,书读的少,很多事情听不懂,人笨。我没有背景,违法违规的事绝对不干。”
瞅见资产千万的“杨老板”还这么谦虚,所有人心里都很受用,对他能帮就帮一把。
1989年,在当地镇政府建议下,34岁的杨国强通过与人合伙成立了隶属北滘经济发展总公司的一家建筑公司。
当了老板的杨国强还是一副农民工的打扮,永远套件大一号的西服,夹着个包,开会就脱鞋,见人就笑脸相迎递上名片。
这年,新华社记者王志纲因为撰写内参《中国走势探访录》被邀请进中南海做专题汇报而名声大噪。
此时的两人互不相识,杨国强的企业只是王志纲笔下无数中小企业的缩影。
顺德是著名的侨乡,进入九十年代,受到港澳房产热影响,许多村民拿着家人在海外打工寄回的钱纷纷想改善下住宅条件。
杨国强敏锐地发现这是个大好机会,找到北滘经济发展总公司一合计,又联合了另外两家公司成立了顺德三禾发展有限公司,准备大干一场。
1992年底,杨国强的工程公司接下了位于顺德碧江村、三桂村的房产建设项目。当时整个房产项目开发商还不是杨国强,他只是其中的建筑承包商而已。
项目开盘后,由于人们对商品房还没有概念,销售十分惨淡,导致其中的大股东心灰意冷选择退出。
杨国强顺势接盘,还利用关系低价买下附近的大片荒地建起4000多套别墅和洋房,取名“碧桂园”。
按照杨国强的设想,这些房子设计新颖,建筑质量过硬,当地人也有心要改善下条件,没道理卖不好。
谁知,人算不如天算。
随后整整一年,因为国家宏观经济调控加之房产热退去,4000套房子只卖出3套。
 
4
好好的高端住宅搞成全国最大的“烂尾楼”,愁得杨国强天天在家抹眼泪。
毕竟,这个项目不仅是他第一次涉足房产,也占用了他几乎全部资金,容不得半点闪失。
就在此时,有人向他推荐了新华社记者王志纲,说他“妙笔生花”,可以让碧桂园起死回生。
抱着“死马当活马医”的态度,杨国强向王志纲发出了邀请,希望这位大记者能帮他写篇“厉害”的文章,帮自己卖房子。
可巧,王志纲此时写了无数改革派文章,也正想亲自“下海”扑腾一番,二话没说就来到了顺德。
两人畅聊过后,杨国强一拍大腿:“王老师,您就是我们碧桂园的大师傅!您就当我们的总策划吧!”
王志纲没有马上答应杨国强,而是在认真考察了碧桂园项目后,跳出单纯改善住宿环境的思路,提出以教育赋能房产,融入生活需求,打出了一张漂亮的“教育牌”。
经过多年观察,王志纲发现广东人其实很重视教育,尤其是赚了钱的富人格外希望自己孩子能接受到精英教育,花多少钱也在所不惜。
顺德碧桂园的项目本身不错,可位置较偏,卖点上没有任何竞争力,必须让项目有个让人们无法拒绝的购买理由。
于是,王志纲向杨国强提出在碧桂园附近建一所“贵族学校”,采取最先进的教育模式,老师高薪聘请来自全国的优秀教师,以此吸引客户。
曾因家贫读不起书的杨国强茅塞顿开:对啊!自己不也一直希望孩子们能读最好的学校,接受最好的教育嘛。
在王志纲的牵线下,杨国强将北京景山学校引入到顺德开办分校。这是所著名的“干部子弟学校”,人人皆知的“金字招牌”很快就吸引了众多富人前来报名。
由于学校和房产是捆绑项目,原来无人问津的顺德碧桂园4000套房产迅速售罄,甚至还有人为了孩子读书愿意加价购买房子。
眼看报名读书的人越来越多,学校原有的学生编制渐渐不够。
杨国强出人意料地玩了一招“教育储备金”的路数:凡是想报名读书的家庭必须缴纳30万元的“教育基金”,毕业后返还。
客户听后,眼都不眨,没问题,交!
要知道此时报名读书的家庭超过1000个,杨国强仅此一项就零息融资3个多亿流动资金,笑得合不拢嘴。
买了房还要加价读书,客户趋之若鹜,杨国强转手便套了3个多亿。
这或许是中国首个“学区房”的概念,也启发了后来很多跟风的房产商。
与此同时,在王志纲提炼的“给你一个五星级的家”的愿景带动下,结合他对媒介宣传的熟稔,碧桂园以办学带动房产销售的策略迅速盘活了整个项目。
1997年初,受到亚洲金融危机影响,原本在香港积极推盘的广东开发商纷纷回撤,杨国强却贷款在香港大肆砸重金做广告,让碧桂园的名声在香港一炮而红。
这年的10月1日,在羊城晚报创刊40周年的庆祝大会上,报社宣布受一位民营企业家委托,设立每年100万元的仲明大学生助学金,以帮助穷困大学生读书。
这个消息很快淹没在这年举国欢腾的香港回归新闻之中,众人无暇顾及。
也是此时,立下头功的王志纲却从碧桂园消失,两人后续没有再合作。原因众说纷纭,难以考证。
碧桂园首个项目告捷,激发了杨国强进军房产的信心,迅速启动了扩张战略。
 
5
1998年,43岁的杨国强将顺德碧桂园的开发经验带到了广州,相继开发了广州碧桂园和华南碧桂园。
不过,杨国强进军广州并没有再搞啥“学区房”的概念,毕竟广州不比顺德,本身就有比较优势的教育资源,而且建学校耗时耗力,成本太高。
杨国强采取了两个招数,轻松在广州站稳了脚跟。
他先是用项目做抵押,将贷款的数千万全部用于广告宣传。但是策略不再面向富人,而是将目光投向普通市民阶层。
一时间,满广州都是“造老百姓都买得起的好房子”的碧桂园广告。
对比来看的话,碧桂园是真的便宜。
广州碧桂园位于广州珠江以南的郊区洛溪,这在当时是一个连条像样马路都没有的偏僻地块,可就这样,附近的毛坯房均价也在3400元每平方米。
碧桂园是自带花园的洋房,价格3000元每平米,便宜到不可思议。
便宜的原因是杨国强是建筑工出身,又长期泡在工地,太熟悉建筑流程了。所以,他完全以自己的经验和模式总结出一套流水线式的建筑模式,省时省力。
接着,他宣布全部现房销售,让购房者不再为了等“期房”一等就是数年。
一年时间,广州碧桂园从土建到浇筑、装修,70栋楼全部交付完毕,不到两个月即销售一空。
自此以后,碧桂园这套“农村包围城市”、流水线作业、卖白菜价的销售模式迅速成为无往不胜的战术。
杨国强紧接着又开发了华南碧桂园、碧桂园凤凰城、荔城碧桂园、碧桂园高尔夫生活村、碧桂花园、碧桂豪园等十多个超大型居住社区。
2000年左右,碧桂园每年的销售总值已超过25亿元,成为中国房产界一匹“黑马”。
2002年,47岁的杨国强以私人名义捐资2.6亿元在顺德创办了全免费高中——国华纪念中学,这是一所至今还是纯慈善,完全免费的高中。
学校不仅对优秀的贫困学生免除一切费用,还包揽其考入大学、读研、读博的全部费用。
唯一要求就是学生入学后签署个道义协议,承诺未来以奉献社会,救助他人为己任。
杨国强操持此事在当时依旧是匿名,没有任何宣传。
这很符合一直低调谦逊的杨国强的性格,可他也曾忍不住“嘚瑟”了一把。
那是在广州碧桂园取得巨大成功后,随后华南碧桂园的销售遇到了麻烦,被突然崛起的黄文仔的星河湾项目和郭梓文的南国奥林匹克花园打了个措手不及。
有意思的是,这两个项目的幕后策划者正是当初与杨国强“合作无间”的王志纲。
杨国强知道后很不甘心,一面继续调整价格策略,一面疯狂砸广告,终于在随后的几个房产项目中再次延续辉煌,曾创下日销售额达7.5亿元的奇迹。
看着惊人的成绩,杨国强在一次活动上笑着对黄文仔说:“听说你楼盘卖了十几个亿?我的董事身家都不止10个亿。”让黄文仔很无语。
董事的身价是10亿,可“杨主席”的身价得起码后面加两个零。
2007年4月20日,碧桂园在香港联交所上市,成为中国内地首个香港上市的企业。
因为52岁的杨国强早把70%的股权和大股东席位悉数交给了26岁的二女儿杨惠妍,她当即以160亿美元(1,201.3亿元人民币)成为中国女首富。
这位被父辈唤作“豆豆”,在公司被人尊称为“二小姐”的杨惠妍,才从美国留学归来,十多岁就被杨国强带在身边列席各种商业会议。
会后,杨国强还认真告诉她,刚刚的会议上,他是怎么教导下属,又是怎么指导工作的,手把手教学。
这个举动再清楚不过,杨国强向所有人传达了一个信号:碧桂园整个产业都是“老杨家”的,哪怕交给女儿,也不容其他人染指。
和此时很多家族企业一样,碧桂园的核心高层也全部是“杨家将”,都是杨国强的至亲。
虽说杨国强退居幕后,可谁都清楚他才是碧桂园这艘巨轮真正的掌舵者。
 
6
不过,上市后的碧桂园仅仅风光了不到一年,就接连“翻船”。
大量质疑碧桂园涉嫌“零地价拿地”及4000万平方米囤地量的消息爆出,杨国强很委屈,觉得自己完全是按市场规律做事,怎么还惹上这么多非议。
为了打消人们的疑虑,杨国强有些冲动地宣布碧桂园未来一年的开工量直接翻一倍,达到1800万平方米,让质疑囤地的人闭嘴。
杨国强的想法也没错,此时的碧桂园四面开花,许多项目正风风火火在各地开工。
可惜,想法丰满,现实太骨感。
2008年,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狠狠给了碧桂园一记重拳。
随着国内楼市泡沫破裂,碧桂园的股价急速大跌,旗下诸多楼盘“烂尾”,每月要偿还银行贷款20多个亿。
特别是这年,碧桂园发行了5亿包含对赌协议的可换股债券,因股价下跌白白损失了十几个亿。
杨国强气得每天大骂“资本市场就是帝国主义的阴谋”,开会就靠带着员工高唱国歌和国际歌来打气。
2010年,面对波云诡谲的资本市场,杨国强终于不骂了,也骂不动了。
他意识到“专业的事情还是得找专业的人“,逐渐学会放权,将中建五局的莫斌高薪请进了碧桂园。
被委任总裁职务的莫斌到来后,花了两年时间对碧桂园大刀阔斧进行一系列系统化、专业化的改造,渐渐扭转了颓势,让企业焕然一新。
随后,杨国强在一次高尔夫球赛上对“栽下梧桐树,引得凤凰来”这句老话彻底顿悟。
2013年,58岁的杨国强在一次高尔夫球赛上和同龄的平安保险老总马明哲交流管理经验。
他问马明哲:平安有万亿资产,你究竟是怎么管理的?
马明哲笑了,说自己没啥本事,但是手下的本事很大,而且都是年薪过千万的优秀人才。
马总的一席话让杨国强醒悟:自己的格局还是小了,不就是高薪请人嘛,咱也请,还得照着最高标准请。
回去后,杨国强找来企业的人力资源总经理彭志斌,霸气地说:“我给你30个亿,你去给我找300个人来。”
这通真金白银砸下去后,招来的可不止300人。
数年间,前前后后有1000多名职业经理人空降碧桂园。尤其是后来的“未来领袖”计划,先后招募了数千名博士,成为整个中国民企里博士数量最多的企业。
这帮高级职业经理人中就有《我在碧桂园的1000天》的作者,来自“中海”的吴建斌。
他临危受命接替了离职的伍绮琴,担任集团首席财务官一职,年薪619万。
这收入还不算多,按照杨国强提出的“成就共享”(项目利润共享机制)策略,2016年,来自中建的刘森峰成为碧桂园首位收入过亿的区域总裁。
但是,面对“外来的和尚”,杨国强也不是全部放权。
掌控碧桂园20多年的他有自己一套理论,任何项目只要能赚100元,那就放手去干!
至于什么成本控制、负债率那是你们这些“书生”要考虑和研究的事情。
吴建斌和杨老板头一回见面,因为实在辩不过他,悄悄在自己笔记里写下“路漫漫其修远兮”这句话。
杨国强经营思路很明确:坚持标准化生产,薄利多销、快进快出。
甚至招募了这么多的职业精英提出了无数“高大上”的战略,杨国强还是推行了更简单粗暴的“人海战术”。
为了卖房子,碧桂园曾与国内3000家中介机构合作,一段时间有超过20万的中介帮他们卖房。
2015年,平安入股后,在碧桂园的推动下,平安一时间有超过80万的员工卖保险的同时会多问客户一句:“您买房么?碧桂园要不要考虑下?”
杨国强提出的“成就共享”,其实就是他信奉的“重赏之下必有勇夫”这句话。
因为这句话,他拒绝了企业内部提出的“股权激励”计划,而以业绩论英雄,只要区域和项目管理层能够完成销售目标,就能分到项目税后20%的利润。
这些区域项目规模少则50亿,多则300亿,销售业绩好的每年拿到数百万奖金不在话下,数千万的也不稀罕。
开集团会时,区域业绩越好就越靠前坐,接受大家的敬仰;业绩差的就靠后坐,直至撤销整个团队。
一句话,业绩好的是英雄,业绩差的就是狗熊。
2017年,碧桂园实现合同销售金额人民币5508亿人民币,同比增长78.3%,成为当年首个销售额破5000亿元的房企。
企业业绩增长了,销售也拿到了可观的分红奖励,上下欢声一片。
但是,碧桂园内部高周转模式和高激励机制,还是给一直诟病的“碧桂园速度”埋下了隐患。

7
杨国强曾在企业内部表示:如果我要去广州,没有车我就骑摩托;没有摩托我就踩单车,没有单车,我就走路去;有河阻挡,我就游过去;哪怕累的趴下,我爬也要爬过去。
话是不错,可正是这种唯目标论直接导致了碧桂园内部长期求快求业绩的浮躁心理,忽略了基本的安全质量保证。
最终,碧桂园的口碑随着接二连三的安全事故曝出,一夜崩塌。
2018年6月24日,位于上海奉贤的海湾碧桂园项目发生模架坍塌事故,造成1人死亡9人受伤。
紧接着,7月27日,安徽六安的碧桂园又出现围墙和活动板房坍塌,再次造成6人死亡,多人受伤的惨剧。
此时,网上也不断曝出碧桂园项目大大小小的质量问题,各类质疑和非议声不断。 
人们对碧桂园的“快”不再是一片赞誉,变成了一面倒的口诛笔伐。
碧桂园遇到了企业成立以来最大的麻烦,总裁莫斌被杨国强指着鼻子直接骂到崩溃。
严重的事态让长年无休的碧桂园破天荒宣布全国数千个项目停工三日,自查自纠安全隐患。
稳坐幕后的杨国强也不得不走到台前,通过沟通会向大众道歉,表示自己是“天下最笨的人”。
可惜这次道歉并没有平息公众的怒火,网上对碧桂园的不满越演越烈,让杨国强深感委屈。
就在他公开道歉的前一天,他在家用笔写下四个字“为了什么”,后面是重重的两个标点“?!”
63岁的杨国强确实很委屈,他在沟通会上说自己赚了那么多钱,却“没有像其他人那样去亚马逊漂流”,“没有跟大哥去珠穆朗玛峰爬山”……
他还特别解释道:“为了搞机器人项目,每天还要像小学生一样学电脑”。
说起机器人项目,这是杨国强一直有以建筑机器人取代人工作业的想法,思考许久还有些犹豫不决。
直到2019年,央视到广东顺德准备拍《共和国发展成就巡礼·广东篇》,深知其中意义的杨主席想拉着人家来自己“绿水青山”的企业总部喝喝茶,聊聊天。
可对方停也没停直奔顺德机器人谷而去,听到这个消息后的杨国强呆呆愣了半天。
他立马召见了集团机器人项目负责人沈岗,询问对方:“你们项目现在还需要多少资金?需要多久可以成为全球最厉害的机器人公司?”
此后的杨国强只要出席高层次的会议,三句话不离高科技与建筑机器人前景。
不过,杨国强从没主动说起那个从1997年每年捐赠100万给仲明大学生助学金的民营企业家是他;也没说自己从2002年起,为国华纪念中学捐赠超过了7亿,救助了3000多名辍学的优秀学生。
2016年,当69岁的福布斯集团主席史蒂芬·福布斯参观了广东碧桂园总部和国华纪念中学之后,发出感叹:“我终于明白了一个18岁之前都没有穿过鞋的人,为什么可以创造出这样的企业。”
2020年,福布斯中国慈善榜发布,杨国强家族排名第二,第一名是老对手恒大的许家印。
2021年2月25日,因为碧桂园从2000年开始投身公益,累计捐款超过87亿,帮扶涉及16省57县,助力14个贫困县脱贫摘帽。
66岁的杨国强被党中央、国务院授予“全国脱贫攻坚先进个人”称号。
人们这时才逐渐知道上述的信息,原来这位曾经的泥瓦工居然藏了这么多“秘密”。
创业三十多年,出身草根的杨国强身上既有狡黠精明的一面,也有谦逊朴实的特质。
但大潮之下,有人站到浪尖,也有人迷失双眼,沉浮也许就在一瞬间。
人性的复杂之处,正在于正反两面,面面不同。 


 ABC传媒招聘啦

ABC传媒 全职编辑3名

1、全职编辑

要求简介:从事过新媒体、熟悉微信订阅号编辑运作,文笔功底强,熟悉短视频拍摄、剪辑。

悉尼地区:1名全职
中国大陆:2名全职




市场销售3名

要求简介开朗积极,认真靠谱。能够向客户熟练地介绍公司业务特点,从跟单开始到独立完成销售。

联系方式

Email:[email protected]






另:大量读者还有没养成点赞的习惯,希望大家阅读后顺手点亮“在看”,以示鼓励!长期坚持原创真的很不容易,多次想放弃。坚持是一种态度。



收藏 已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