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给墨尔本人写了100封情书:当代牧民的365天,依然还在路上...

2021年05月02日 悉尼星尚


(长按识别二维码,护肤补水一键搞定) 

 




怪力乱神 X 现代游牧民:

Echo and Jay

全球封锁一整年,我们的旅行从未停止



4月26日,93届奥 斯卡通过讲述房车旅行,将「在路上」这个概念深入人心的电影,毫无悬念再次成为大赢家。


影片里,有为纪念亡夫而出走的寡妇,为了此残生而出发的病人,为向往「捕梦者」光环而前行的年轻人,汇成了观众它们的笼统印象:游离在主流社会边缘的孤独者,我们叫他们“现代游牧人”。


影片之外,现实生活里的「现代游牧人」全都是这副模样吗?他们真实的生活状态又是怎样的?


为了揭开这些困惑,今天所长找到了目前正在墨尔本房车环澳,4年来已经游历全世界50多个国家的一对中英旅居情侣,Echo and Jay。




今年,是Echo和Jay环球旅居的第4年。2020年,他们来到了澳洲,新冠疫情突如其来,Echo和Jay的旅居生活被迫暂停。

在新冠事件中,全球最宜居的城市墨尔本是世界上被封锁最久的城市,前后历时116天。


对所有身处墨尔本的人,这都是一次巨大的考验。而对习惯「在路上」的Echo和Jay来说,这段时间更是煎熬。身体不在,灵魂也要在路上。

焦虑之余两人决定做些什么,于是决定100封信给墨尔本人,它们把信贴在墨尔本大大小小的各个角落。


字里行间流露出他们对这座城市最真挚的情感,坚信这些抹上灰的日子总有一天会闪闪发光。


于是一觉醒来,墨尔本人似乎发现自己的城市似乎都贴满了能量的字符。有人在下面回应,有人画上笑脸。病毒似乎没那么可怕,只要爱还在。


Echo总说:「过去的旅行教会了我们很多东西,然后我们一直没机会回馈什么。所以,我们想着趁着这段灰暗时间,做点有意义的事,做点让大家开心的事。」


只要你走到葡萄牙,我们就在一起

2018年,Echo和Jay决定趁年轻,做点自己最喜欢的事。用他俩的话说,「两个不安分的人在一起,总想着折腾或体验新的东西」。于是,两人双双辞职,开启了四处旅居的生活。
 
(身后是他们的露营车55)
 
短短4年间,Echo和Jay已经走过50多个国家。两人在撒哈拉当过义工,在第比利斯度过完美的夜晚,在悉尼拜伦湾领略了嬉皮士文化。

外人在被这些精彩非凡的经历吸引之时,往往不由对Echo和Jay相识相知及相恋的过程产生好奇。

摄于Star of Greece, SA

Echo说:「因为一个玩笑,自己退掉3张机票,和他一路从巴塞罗那,走到马德里」这听起来简直是天方夜谭,但Echo和Jay却相视一笑。


2016年底,Echo从法国飞到巴塞罗那,准备在当地跨年。她和Jay刚好住在同一家青旅,在跨年派对上,两人第一次相见。但第二天,Jay就向Echo发出一个不可思议的邀请,「要不要跟我一起走去葡萄牙?」
 
 
除了Echo外,Jay还问了青旅里的其他游客。但众人都觉得,这肯定是个玩笑。「从巴塞罗那到葡萄牙距离将近1000公里,走着过去,怎么可能?!」


Jay之所以如此「异想天开」,是因为他原本预定的机票,航班取消了,但对方又拒绝退钱。一气之下就决定,「我要走去葡萄牙,拍成纪录片,然后比个中指,发给他们!」


 
「这个想法,虽然疯狂又带着赌气性质,但却不失为一件既好玩又值得一试的事情。」于是,ECho临睡前退掉了原本预定的3张机票。最终,Jay收获了3枚同伴。这趟「远征葡萄牙」的成员有:英国人Jay、中国人Echo、澳大利亚人Olie、美国人Kaitlan。

四个来自不同大陆的陌生人,背着帐篷浩浩荡荡开启了「远征之旅」。

第一天结束,Kaitlan就打退堂鼓。一周之后,Echo和Olie各自由于不同原因,也决定退出。


在马德里分道扬镳时,Jay信誓旦旦「Echo,看着吧,我一定会走到葡萄牙的!」Echo随口回话「好啊,你要是真走到了,我就飞去葡萄牙看你。
 
 
一个多月后,Jay真的走到了葡萄牙。而Echo完成期末考的第二天,连行李都没打包,直接飞到葡萄牙。

再后来,两个相互吸引的灵魂,开始读懂彼此。

 
两个人、一辆车、165天、30000公里
 
2019年,Echo和Jay旅居的第二年,他们申请到了澳洲打工度假签证。两人到墨尔本的第二个月,买了一辆露营车,并决定开启一场房车环游澳洲之旅。
 

「露营车旅行一直以来都是我的梦想,这是一种很让人着迷的旅行方式。」Echo开心得像个孩子,

「特别推荐大家,体验租露营车游澳洲。你会在很多意想不到的地方醒来,有时候睁开眼就能看见袋鼠、袋熊或考拉,这种感觉非常奇妙!」

在Echo和Jay的旅行vlog 中,两人的状态通常是衣着简约,随性自然,散发着一种不加修饰的真实和朝气。除了风景路上的人给了他们不同的感受。

 
在澳洲房车营地里,有很多退休老人,他们有个可爱的名字grey nomads(银发游牧族)。Echo和Jay遇到过一个喜欢转呼啦圈的老嬉皮士,也是英国人,与Jay的老家只要开车10分钟就能到达。

这位退休老乡每周日都会到集市上,转开心了在回家。「既纯粹又有趣。」

Port Elliot, SA

在游牧人之间有种特别的默契,大家都明白,这次见面后,也许就没有下次了。露水情缘转瞬即逝,ECho和Jay反而因此更珍惜人与人之间的连接。

「感觉缘分是个很神奇的东西,是要好好珍惜的。」


Jay钓到的第一条小鱼,超级可爱🐟                   Byron Bay, NSW

这与茶道里,「一期一会」的概念相似。作家林清玄给朋友写赠语,尤其喜欢写「有时,人的一生只为了某一个特别的相会。」正是因为后会无期,所以才明白相遇的可贵。
 


我们没有被时代车轮甩下,我们知道目的地在哪

 
在Echo和Jay的旅途中,遇到过一对昆明的退休夫妇。夫妇俩自己动手改装了一辆公交车,带上一条狗四处旅居。夏天,一路南下看遍自然风光;冬天,就北上去孩子家过圣诞节。「惬意得令人羡慕!」
 
他们在营地里遇到的一对退休夫妻,他们买了这辆老式的公交车,自己改造成想要的样子,带着狗狗环澳洲。


这种生活方式,就像是陶渊明田园牧歌的另一种表现。许多人都渴望找到心中的净土,但并不是每个人都有勇气上路。

在大部分人心中,「在路上」是诗与远方的象征。但房车旅居生活,并非全然是诗情画意,还有诸多既琐碎又漫长的时光,也存在很多生活的不便之处。

 

约法三章的生活,不准吼叫,分配家务

 
空间狭小是首要问题。「所有家当就是这辆车,所有东西都在车里。睡觉时,翻个身,面对的不是Jay,就是墙。」在私人空间被无限压制的情况下,鸡毛蒜皮的小事反而会被无限放大。「刚开始住车上时,我们倆经常一点就爆。但总是吵架,也不是事。」
 

为了协调好状态,两人先是规整了房车的内部空间,后又约法三章:「不可以吼叫」、「有事说清楚,不生闷气」、「家务活分配好」。情况才开始好转,并趋于平和与稳定。

「如果想测试俩人是不是真的合适,请一定要租个小型的露营车试一试,试完俩人没掰也就没啥大问题了。」Echo开怀地调侃道。


对Echo和Jay来说,洗澡也是难题。刚开始,他们一般去付费营地。后来,才发现「一举两得」的妙招:去游泳馆或健身馆。

除此之外,在海边有室外淋浴头,也可以凑合解决。选择房车旅居,就必须做好克服恶劣生存条件的心理准备。

两人摄于Cunnamulla, QLD outback 
 
在日常生活中,除了旅游外,娱乐项目很单调。Jay喜欢看书、记日记,而Echo则靠预存在iPad里的影视剧打发时间,每到一个麦当劳就狂下载。「澳洲很多地方,其实信号都不好,尤其林子里,信号有时候一格都没有。」这对Echo很苦恼。


两人摄于Thargomindah, QLD outback 

即使我们所熟悉的世界化为尘土,我们依然有能力前行
 
哪怕是电影里,女主人公也不得不面对现实问题,她的车在负重前行了几百公里后,它不堪重负坏掉了。维修工告诉她,大修它需要3000美金。她只能停下来,找到妹妹多莉借钱。

现实中也一样,人人往往要面对,在篝火旁仰望星空之后的生存问题。


两人摄于The Great Ocean Road, VIC


虽然两人到墨尔本之后已经把房车55给卖掉了,但是现实问题是所有人都无法回避的,在Echo和Jay身边,也充斥着不少质疑声。
 
「要现实一点,不要再玩了,总不能玩一辈子吧?」
「玩一阵子,过过瘾就可以了。人总归得脚踏实地,回归现实。」


世人普遍认为,「有房才有家」的观念早已深入骨髓。很多人一生都在为一套房子工作,有的甚至倾其三代家产为一套房子买单。随遇而安的「现代游牧人」,被排斥在主流价值体系之外,大众对游牧人的态度充满矛盾。

在浅层上羡慕游牧生活的无拘无束,却在内心隐隐否定这种生活态度,甚至视其为「不务正业」。
 

在Echo看来,「房车生活最让人上瘾之处,就是自由。自由本身就不适合每个人,但我们却能理性看待,为获取自由而付出代价,这件事。」
 
在主流社会中,有房有车有高薪稳定的工作,被视为成功的标配。在这样的价值观下,似乎追逐功名利禄才是正常的。

一旦有人离群索居,就会被视为离经叛道。「我对成功和正常的理解,和大众声音不同。但人这辈子很短,花一辈子的时间去迎合别人,是不值得的。」


在旅居生活中,Echo和Jay习得了在极端恶劣的条件下生存的本领,收获了乐观豁达的心态。「无论在任何困境中,我们依然能自娱自乐,永远能告诉自己,哎呀,总会过去的,明天只会比今天更好。」
 

生命的力量在于流动,永恒不变的是物件。宾塞.约翰逊在《谁动了我的奶酪》中,曾说「世界上唯一不变的是变化本身。」在充满变数的时代下,不确定性令人不安,甚至恐惧。
 

有人选择用明码标价的房产和工作,来获取安全感。有人则选择践行内心的笃定,以自身的确定性去对冲世界的不稳定性。

只是选择不同,并无对错之分。或许,正如杨绛先生所说,「世界是自己的,与他人无关。在不伤害别人的前提下,过自己想过的生活,才不辜负自己这一生。」
 

至于生活资金的问题,Echo和Jay并非全部靠打零工赚钱,他们都有自己的一技之长。

Echo会在网上教英语,Jay则是一名作家,靠写书、写文章为生。Echo透露到,「如何才能更持续地过旅居生活,也是我们最近一直在思考的问题。」


“人经历最煎熬的挑战时,即便内心挣扎也可能保持乐观。这并不代表他们拒绝接受现实,相反彰显了人在困难面前无与伦比的适应力和寻求价值、归属感的能力。

苦难动摇我们的时候,我们也会有微小的快乐,比如在布满繁星的夜色里与伙伴们在篝火旁齐膝而坐。”


感谢Echo和Jay
他们用自己的行为向我们讲述了一个
即使我们所熟悉的世界化为尘土
却依然有能力前行的故事


有什么想对Echo和Jay说的
想了解更多怪力乱神的奇闻逸事
跟我们唠唠呗
回复“路上“一起上路

Presented by
悉尼怪力乱神研究所
编辑
Jessi、博文、林夕大王、猫月
感谢Echo、Jay
参考:Echo and Jay小红书、instagarm
公众号:Echo and Jay

感谢你的阅读,关注星尚分享本篇文章,参与抽奖!5月7日晚上20点开奖。👇


立即参与点我抽奖!

#
POST REVIEW 
来看看我们都干了些什么

解封之后,我可以去你家玩玩吗?当代悉尼年轻人的家里有多野

华人地摊老炮成澳洲鞋王,一双40万,估值上亿拒绝腾讯,只因一句热爱...

请回答悉尼,我出掉所有爱马仕,又一朵后浪离开这里

悉尼朋克姐姐放狠话了:年纪框不住你的人生,而是给了你起跳的勇气

收藏 已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