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钟!悉尼华人妈妈惨遭虐待,还被强迫生二胎!在澳洲家庭生活中,这些行为绝对不正常...

2021年04月10日 悉尼印象




相比于恋爱时的如胶似漆,

柴米油盐的生活才更考验人心。


但即使在一起生活久了,

你真的知道身边躺着的,

是人还是兽吗?



家,本应该是温馨的港湾,

却因为一帮愚蠢的人,

试图显示他们厚颜的暴力,

最终演变成了女性哀嚎的深渊。


而可惜的是,

许多女性却被潜移默化地洗脑,

默认了这种行为。


然而一次的纵容,

只会演变为更大的灾难。

其中的痛苦和折磨,

更是会被无数倍,

把人折磨得遍体鳞伤!





一次普通体检,却意外揭露了残酷真相!

在那天去医院之前,
阿华从没想过,
避之不及的家庭暴力,
竟一直隐藏在自己身边。


住在悉尼小西北Ryde的阿华,
曾以为自己拥有一个幸福的家庭。
自从10年前在大学遇见丈夫后,
谈恋爱、结婚、生子,
似乎一切都是那么顺利。

直到她的第一个孩子出生后,
她才意识到她的感情经历是有问题的。


这天阿华带着孩子去医院做检查时,
助产护士拿过检查报告一看,
脸色一沉,然后对阿华说,

“女士,
你被诊断出得了产后抑郁症。”

接着助产护士又说道:

“你是生活中受到很大压力吗?
平时心情是不是经常很低落?”


阿华想了想,
语气很“平常”地说:

“没有啊,只是我老公他睡眠不好,
脾气不好就会威胁我。
孩子一哭我的老公就很生气,
说我没有把孩子照顾好”

“难道每个人的婚姻生活,
不都是这样的吗?”


助产护士一听脸色大变,
急忙对阿华说,

“这根本不正常,
而是你老公在对你进行家庭暴力!”

在助产护士的引导下,
阿华才回忆出了更多不对劲的地方。


阿华称,丈夫对她的言语暴力,
持续了长达六年之久。
自己的丈夫会恐吓和压迫她,
然后又会去道歉请求她原谅。
有一天,家暴行为突然升级,
本来阿华在生完第一个孩子后,
已经觉得很累无法应付,
可丈夫偏偏想生第二个孩子。
在遭到阿华拒绝后,
丈夫不顾阿华的反对,

直接强奸了阿华,
阿华也因此被迫再度怀孕!


阿华当时想着,
毕竟是和丈夫生孩子,
就这么算了吧。
结果在生下第二个孩子后,
家庭暴力的情况更加恶化了,
这次更是蔓延到了孩子身上!

“孩子目睹了很多,
他们这个年纪不该看到的事情。
他们的爸爸有打孩子的行为,
他自己不高兴就把孩子拖过来打。”


助产护士听到这些,
非常确定地和阿华说,
她正在经历家庭暴力,
给了她一个印着电话号码的卡片,
建议她寻求帮助。

“我一开始并不知道是家庭暴力,
我以为每个人的婚姻生活都是这样的。”


其实很多像阿华这样的女性,
身处家暴中却不自知,
以为这就是所谓“正常”的夫妻生活。

当我们想到家庭暴力时,
大多数人都会想到身体虐待。
但其实家暴的范围,
要远远比我们想的多得多...

哪怕是言语虐待和控制行为,

也同样属于家庭暴力的范畴。



和阿华一样,另一位悉尼华人小娆,
也在婚姻中遭遇了同样的经历。

然而,小娆却一直没有意识到,
自己在婚姻中所经历的言语虐待,
和控制行为是家庭暴力。


“他会不断挑剔、贬低你,
他会用各种语言告诉我,
什么是不可以做的。”

生完孩子之后,
她丈夫的行为变得更加恶劣。

“他会告诉我你不要每天都洗澡,
每次洗澡最多五分钟。”


她丈夫甚至不让她用洗衣机洗衣服,
而是要在洗澡的时候放在脚下踩着洗。

我当时不理解家庭暴力是什么,
我以为只有打人了才是家庭暴力。”

直到小娆怀孕后,
在Ryde的一个社区中心做检查时,
才被护士告知说,
自己应该是经历了家暴。

为什么华人女性频频遭受家庭暴力?

阿华和小娆的故事,
绝不是偶然情况。

出于文化和法律的双重因素,
华人女性对伴侣的暴力行为,
敏感程度总是要略低一些。

首先对于家庭暴力的定义,
中国和澳大利亚很不一样。
中国在2015年才通过《反家庭暴力法》,
而澳大利亚在1975年通过了类似法律。


中国对于家庭暴力的定义,
比澳大利亚规定的内容要少得多。
家庭暴力只包括家庭成员之间,
以殴打、捆绑、残害、限制人身自由,
以及经常性谩骂、恐吓等方式,
实施的身体、精神等侵害行为。

此外中国的《刑法》中,
也没有婚内强奸的概念。

然而在澳洲法律中,
对家庭暴力的定义非常广泛,
甚至社交虐待都是家暴的一种。


“我父母的老一辈人觉得,
男人打老婆很正常,
我被打了之后,
我的父母不但没有劝我离开,
反而认为我做错什么事情才让别人打你,
让我要在自己身上找原因。”


正是这样的“默认”,
中国出现这样的受害者越来越多...
根据人民日报的统计,

中国2.7亿个家庭中,
30%的已婚妇女曾遭受家暴。
平均每7.4秒就会有一位女性,
遭到丈夫的殴打。


每年有15.7万妇女自杀,

其中60%自杀的原因是遭遇家暴。

家庭妇女的他杀案件中,
家暴致死的原因占40%以上。


在澳洲,对家暴绝对零容忍!

这种集体的沉默行为,
在澳洲是绝对行不通的。
如果敢在澳洲进行家暴,

就算是PR,
也能强行取消签证,
直接驱逐出境!


其实在澳洲,
每年都有人因家庭暴力而被遣返。

管你拿了澳洲身份多少年,
管你入没入籍,
绝不手下留情!


在澳洲,警方对于家庭暴力案件相当重视。
警方并不会像国内一样,
充当一个简单调停的作用,
或和事佬的角色出现。


澳洲对于家庭暴力有相应的立法,
警方一般都会严格遵照执行。

接到报案后警方会第一时间赶到现场,
将当事人带到警局问话并做详细笔录。

如果家庭暴力事件情况属实,
当天就会向施暴方开具安全通知 (Safety Notice),
用以禁止施暴人再对受害人实施暴力,
甚至于会限制施暴人与受害人之间的距离,
及施暴人与受害人住所之间的距离。


而一旦警方开始介入此类案件,
即使受害一方表达了后悔而要求撤案,
也是不被准许的。

警方会尽量安排在下一个工作日,
入禀法院开庭审理家庭暴力案件,
通常如果的确有家庭暴力情节,
警方会作为禁制令申请人,
施暴人则是被申请人,
案件一般在警局就近的初级法院开庭。


法官会根据警方的申请及当时情况,
和证人笔录判决家庭暴力禁制令是否批准,

暴力禁制令(AVO),
是由法庭出具的用以保护受害人的一项法令, 
对施暴者的行为制定条件并约束其行为。

如果家暴受害者担心今后,
再次遭受暴力或安全威胁,

那么,AVO 可以保护他们,
效果不比紧箍咒差。

一旦禁制令批准,
禁制令有效期通常会达6-12个月之久,
有的甚至于长达24个月。


除了对施暴者的惩罚之外,

现在联邦政府更是宣布斥资1000万澳元,
以支持试图逃避家庭暴力的临签持有者。

考虑到在逃避家庭暴力的同时,
许多临签持有者还面临着一系列问题,
包括社交孤立、英语语言能力有限,
和担心自己在没有担保的情况下被驱逐等等。

现在政府直接豪掷1000万澳元,
其中大部分资金将用于红十字会,
一个为期12个月的试点项目。

该项目将为逃避家暴的临签持有者,
提供住宿、食品和医疗服务。
在某些情况下,
还会提供转介和短期工作支持。


据悉,该项目预计将于4月开始,
第一年将援助1200多名女性。

此外,剩余的350万澳元将用于,
9个社区和女性法律援助中心,
以协助女性获得移民和法律咨询。

看见了吗,在澳洲,
家暴是绝对不允许的。
澳洲政府不仅精神上支持大家,
在物质和经济上也大力支持!

因为澳洲政府绝不容许,
让亲密关系成为暴力的,
最后一块蛮荒之地。


如果不确定是否遭到家暴,
可以参考SBS新闻网特别整理的这份,

家暴行为清单。

在阅读下面的清单时,
请考虑这几个问题:

我(或是否有人对我)是不是做了这件事?
我(或是否有人对我)是不是不止一次这么做?
我(或是否有人对我)都对谁(或对我)做了?



辣妈结语

在恋爱中,婚姻里,
被另一半打过,
哪怕只有一次,

请醒醒
趁早离开他!

别相信知错能改善莫大焉,
别去给他找理由,
别为了孩子、家庭,
或任何原因选择忍让。

你必须清醒意识到,

爱与暴力同时存在,
才是家暴最阴暗的一面!


如果你在澳洲遇到了家暴,
可以拨打以下受害者援助电话寻求帮助。

1800 Respect National Helpline: 1800 737 732
Women's Crisis Line: 1800 811 811
Men's Referral Service: 1300 766 491
Mensline: 1300 789 978
Lifeline (24-hour Crisis Line): 131 114
Relationships Australia: 1300 364 277

如果你立即需要帮助,
请拨打000紧急服务热线。


编辑:淇淇
部分素材来源于:abc news






01

61岁癌症晚期男子,感染新冠后竟将癌症奇迹治愈!

02

辉瑞新冠疫苗被指数据造假,有效率或仅29%,接种后死亡案例飙升

03

“北京一直不接电话”,中澳关系大动荡,澳政府多次致电被拒!

04

澳洲牛肉检出致命禁药,中国宣布进口禁令!可致白血病

05

华为,挺住!谷歌安卓宣布封杀华为,这些APP以后都不能用了!



点击此处“阅读全文”,下载澳洲印象APP
收藏 已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