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中国驻澳使馆”的一个电话,350W澳币就这么没了...身边很多人都中招了!

原创 2018年05月03日 发现澳大利亚


带你发现最真实的澳大利亚

▼▼▼


注意!

注意!

如果遇到以下类似骗局,

请勿上当!



不知道你是否也收到过像以上类似的电话消息,对方自称是大使馆的员工,他们会以各种各样借口来“威胁”、“恐吓”、“遣返”、“帮助”当事人。聊天内容也是五花八门,骗子们会谎当事人涉嫌了国际刑事案件、护照或者居留卡到期、信用卡被盗刷、重要文件未领取、洗钱...如果你信了,那么你就要破财了。



简单来说,如果骗子感觉到你相信了他们的“谎言”,他们则会变本加厉的跟进事件,最终实施诈骗。



01

先获取信任,后实施诈骗


骗子惯用手段如下:


1、先是冒充官方机构,告知当事人(尤其是留学生团体)已触犯法律,被国内刑警追查,且现在面临被遣返的问题,顺势找借口让当事人独自一人先躲起来,不要和外界联系,一切听从安排。之后再冒充绑匪,告知当事人父母其孩子被绑架,并进行勒索。


2、冒充使馆人员或者相关官方机构,告知当事人其资金来历不明或涉嫌洗钱,需要澄清资金来源,使得当事人产生恐惧心理,然后骗子再让当事人先把钱转入“安全账户”,表明可以帮助当事人。


3、冒充使馆人员或者相关官方机构向当事人发送伪造的通缉令,再利用当事人的忐忑害怕心理,对其下手骗钱,诱使当事人产生“破财免灾”的心理。


4、有骗子曾告知当事人在今年曾寄一个包裹回国,由于里面有28张银行卡,所以被中国海关扣留。但是当事人并没有寄过任何东西回国,于是就在电话中表示疑问,骗子又继续说道:可能您的个人信息已经泄露,身份信息或许已被他人盗用。您需要立刻联系中国刑警报案,如果不报案,您的身份文件将被中国警方记录在案。

......


综上,如果你单纯的相信他们的说辞了且十分担心的询问解决办法,骗子则会继续安慰你,表示有办法帮你搞定此事,然后一步步诱导你:如果想洗清罪名需配合进行调查,他们则会告诉你因涉案人员较多,可以缴纳所谓“优先调查金”,以便证明自己的清白。证明清白后,再将钱返回。


但是,一旦受害人转款,不法分子就会在极短时间内将钱款分散取出,根本没有退还一说!




02

澳洲地区主要针对华人下手


虽然澳洲也有不讲中文的人也都接到了类似电话,但这帮骗子主要针对在澳华人下手,以“中国驻澳使馆”的名义进行诈骗,去年光是骗取悉尼华人的涉及金额就已经达到1000万澳币。



为了让来电显示更逼真,骗子还仿造了澳洲驻华大使馆的电话号码。他们用普通话先向当事人讲明自己的来历,然后告诉当事人有重要信件包裹要取或者其他理由引导当事人继续操作。如果当事人按数字“9”,则会直接转到骗子那里,继续忽悠你,直到让你透露个人信息和银行账户信息,包括说服你接受付款为止。



如果不是为了骗钱,谁会闲的天天浪费时间打电话和陌生人陪聊还好心帮助呢?


据当事人举报,2017年8月以来,已经涉嫌了1000多个案子,其中有40个案子中的当事人已经被证实被诈骗,诈骗金额从$2000 澳币到$350万澳币不等。


同时,新州警方也希望受害者能勇敢站出来揭发他们,遇到诈骗请报警。“这种事情并不丢人,千万不要随便给任何人你的银行信息”。


在调查中,受害者多数为女性,且有一半是留学生团体。




03

中国驻澳使馆多次声明提醒


中国驻澳使馆再次提醒中国公民谨防伪装使馆电话02 6228 3999的电信诈骗


近日,中国驻澳使馆陆续接到群众来电,反映其接到不法分子假冒中国驻外使领馆名义来电进行电信诈骗。此类案件中,不法分子通过技术手段将来电显示伪装成使馆对外公布电话02 6228 3999,具有很强的欺骗性。使馆自2017年8月份以来已多次提醒中国公民警惕假冒中国驻澳使领馆名义和显示为使领馆电话号码的电话诈骗,谨防上当受骗。针对群众集中反映的电话诈骗,再次郑重提示如下:


一、是否申请护照旅行证件属个人意愿行为,中国驻澳使领馆不会打电话通知当事人护照证件过期需要延期或补办,不会要求个人提供银行账户、转帐服务或回拨电话以进一步联系等,更不会谈及涉及刑事案件调查、冻结银行信息等内容。


二、如若接到类似电话务必保持头脑冷静,不要轻信,不要随意透露个人身份信息、信用卡信息,更不要转账汇款,及时与家人沟通。


三、在澳中国公民相互转告,并叮嘱家中的老人,切勿轻信此类电话,避免上当受骗,造成损失。


四、针对此类显示为使领馆的电话,或无法辨别是否为诈骗电话,建议挂断电话并按领区拨打中国驻澳使领馆领事保护值班电话进一步核实。


五、如果个人信息不慎泄露,可向“公民身份和网络支持服务”(National Identity and Cyber Support Service - IDCARE)寻求帮助。若接到诈骗电话,可向“澳大利亚网络犯罪在线举报网”(Australian Cybercrime Online Reporting Network - ACORN)举报,同时可参考中国公安部“网络违法犯罪举报网站”了解相关诈骗案例及预防诈骗信息。如不幸上当受骗,应及时向当地警方报警,并委托国内亲友就近向中国公安机关报案。




04

中国驻澳使馆特别强调


我驻外外交机构不会通过电话提醒属于个人意愿的办证服务需要办理,尤其不会电话要求个人提供银行账户或转帐服务等,更不会谈及涉及刑事案件调查、冻结银行信息等内容。


在这类电信诈骗中,不法分子往往掌握公民个人信息,欺骗性很强,因此,公民应加强个人信息保护意识,谨防个人信息泄露,以免上当,造成损失,特别注意以下几点:


一、谨防钓鱼网站。网购时要仔细查验登录的网址,不要轻易接收和安装不明软件,要慎重填写银行账户和密码,防止个人信息泄露。


二、妥善管理机票、快递单等单据。机票、快递单等上有个人信息,应妥善保管和处置,以防落入不法分子手中,导致个人信息泄露。


三、身份证复印件上要写明用途。银行、学校等很多机构需要留存申请人的身份证件复印件,在提供身份证复印件时,要在含有身份信息区域写明用途和日期,复印完成后要清除复印机缓存。


四、不在微博、微信等社交网络中透露个人信息。使用微博、微信、贴吧、论坛、脸书、Instagram等社交网络时,要尽量避免说出或者标注自己姓名、地址、电话等真实身份信息。


五、.免费WiFi易泄露隐私。通过手机、电脑等电子设备连接公共场所WiFi(无线网络)易导致用户名和密码被盗,为了个人信息安全,最好把WiFi连接设置为手动。




05

相关联系&确认方式


  • IDCARE 网址:https://www.idcare.org/individuals

  • 电话:1300 432 273

  • ACORN 网址:https://www.acorn.gov.au/support-and-advice/combatting-identity-theft

  • 网络违法犯罪举报网站:http://www.cyberpolice.cn/wfjb

  • 澳报警电话:000

  • 中国驻澳大利亚使领馆领事保护与协助应急电话:

  • 驻澳大利亚使馆 02 6228 3948

  • 驻悉尼总领馆 02 9550 5519

  • 驻墨尔本总领馆 03 9824 8810

  • 驻珀斯总领馆 0416 132 339

  • 驻布里斯班总领馆 0406 318 178

  • 驻阿德莱德总领馆 0423 680 789

  • 外交部全球领事保护与服务应急呼叫中心电话:

  • +86-10-12308或+86-10-59913991

  • 中国境内公安机关报警电话:110



遇到此类事件不要慌,

一定要提高警惕,

严查信息真伪,

小心被骗!


End-


推荐文章(点击可阅读)

中国大妈,世界无敌!

澳洲最全攻略都在这儿了|整理帖

特大网络销售假货案,30块包邮澳洲产品可别买

71岁的澳洲冻龄奶奶,活出了20岁的少女姿态...

“移民到澳洲后,我后悔死了!”

妓女可以技术移民新西兰?别被骗了!

收藏 已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