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澳洲都不关学校,为什么只有澳洲被骂?

2020年03月21日 澳洲微报


本文转载自:荞爸的澳洲来信

作者:荞爸


上篇我质疑政府不早关学校,支持声反对声都有。到底孰是孰非,我们且走着瞧。
后来我又看到一篇报道说,莫里森总理提到不关学校的理由的时候,说新加坡也没关学校,疫情照样控制得很好。
新加坡确实是这次防疫中的优等生,确实也没关学校,但我不知道澳洲为什么有自信可以跟新加坡比。
这就像大学里有同学考试前通宵打游戏照样可以拿奖学金,但这并不意味着人人都可以这么干。
新加坡不关学校,是因为他们有底气。什么底气?他们已经把疫情曲线压平了。


看上图就可以发现,新加坡的确诊病例是每10天以上翻倍,澳大利亚是每3-4天翻倍,大部分欧洲国家是2-3天翻倍。
在韩国、意大利、伊朗爆发以前,新加坡是除了中国以外确诊最多的国家。2月15日的时候,韩国是28例,意大利是3例,伊朗是0例,而新加坡已经有了72例。
之后的事情我们已经知道了,前面三个国家成百上千地增长,新加坡却始终不温不火,到现在都只有300多例,没有一例死亡。
而2月15日的时候澳洲是15例,现在已经800多例了。


澳洲如果想抄新加坡的作业,不妨先看看以下几条都做到了没有。
一、高效的官民沟通
新加坡政府为抗疫成立了专门的跨部门行动组,持续向市民发送短信通报国内外疫情,给市民活动详细的指引,信息的发送者仅限于几个权威人士,以确保可信度。
所有确诊病例的居住、工作和娱乐场所都会在网上公布,让密切接触者心中有数。
为了提高群众意识,政府制作了卡通漫画,生动展示疫情中的生活注意事项。在这个几百万人口的小国,这些漫画点击率超过了百万。

所有饭店、酒吧都遵守社交隔离的规定限制顾客数量,因为政府已经告诉他们,一旦疫情扩大,国家就只能关闭大部分的商业活动,到时候他们反而一分钱都赚不到。
政府一开始发布橙色警报的时候,市民也蜂拥到超市抢购。李显龙总理获知后,用三种官方语言向全国发表讲话,稳定群众情绪,超市门口的长龙立即散去。
二、严格的病例监督
所有确诊病例都要进医院,不管轻症还是重症。新加坡政府认为,确诊者如果住家隔离,很难确保不跟家人和访客发生接触,还必须要有单独的卫生间,实在是有点强人所难。
所有确诊病例的接触者都要住家隔离。隔离严格成什么样子?隔离者每天会收到好几条短信,必须点击短信里的链接来确认自己的方位。
政府还会时不时派人敲门检查,以防有人把手机留在家里让人代点链接。作弊者会遭到严惩。
三、海量的疑似检测
秉着“宁可错查一千,不可放过一个”的宗旨,新加坡卫生部门从疫情一开始就决定彻查疑似病例,每天测试量达到2000人。
政府在最大的地方报纸上发布头条广告,鼓励所有出现轻微症状的市民去找医生检测,检测费用全部由政府买单。
他们的测试准入门槛很低。一开始他们只测湖北来客,后来就测试所有14天内去过中国的旅客。
到1月底,所有公立医院都已具备测试能力。他们就全面测试所有呼吸道疾病患者,包括流感病例和肺炎病例,以及所有跟确诊病例有接触的人。
同样是发达国家,为什么新加坡、韩国就可以做到能测尽测,而欧美澳等西方国家却显得囊中羞涩,澳洲政府还抱怨测试了好多不该测的病人,这很让人不解。
四、快速的跟踪调查
新加坡专门安排了140人的接触者调查组,跟警方和安全部门一起不遗余力地调查所有可能疑似案例,7天24小时不间断。
在病人确诊的2小时内,他们就要调查出病人的感染来源和所有的可能接触者。一旦发现接触者出现症状,他们会立即安排接送和检测。
本地最大的社区传染案例就是这样查出来的:一群歌手一路喷射飞沫,从家里喷到健身房,再从健身房喷到教堂。
他们甚至研发了一种抗体测试,就算患者症状已经清除,也继续跟踪检查。
哈佛大学传染病中心的一项研究发现,新加坡在人群中查出病例的效率是全球平均数的3倍。


因此,新加坡不封城,也不关学校,市民工作生活都没有造成太大影响,这样做的前提是政府、专家、民众之间都对疫情达成了高度一致的共识,该检测的检测,该隔离的隔离,该疏远的疏远,尽可能地把一切感染苗头扼杀在萌芽之中。
新加坡威权体制下高效透明的政府本就是世界各国中的一枝独秀,至今没有其他国家可以效仿到位。这需要运筹帷幄的领导力和深入民心的信任度,整个国家才能像一个超级大团队一样精诚协作游刃有余。
只学人家打游戏,而不去理会人家平日里下的苦功,这显然不是抄作业的正道。
如果澳洲政府也能做到总理怎么说、群众就怎么办,那也没问题。但至少总理呼吁社交隔离已经好多天了,昨天下午有人拍到的邦带海滩是这个样子的:


移民

要闻


☆重大变革!澳洲投资移民申请模式发生彻底改变!不成功再也无须额外花钱啦!


☆为什么要到澳洲留学?这十大理由告诉你


☆突发!父母移民再传噩耗,担保金暴涨50%,难度全面升高!


☆无英语要求,也不用找工作,澳洲PR可飞速下签!配偶移民原来还有这种操作?


更多好文


点击图片即可查看






收藏 已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