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理/完颜文豪
这几天,一条“北京4.4平米学区房卖出135万”的新闻,成为热议的话题。北京的学区房每平米超过10万元,早已不是什么新鲜事儿,但每平米将近31万元的学区房,还是令很多人感到震惊。本文盘点了几个重点大城市的天价学区房,带你了解学区房为何不断疯涨。
“北京4.4平米学区房卖出135万”,不能住人只为上学,很多受到天价房价惊吓的小伙伴们,纷纷表示好奇,想问“这究竟是图个啥”?在各地严格执行就近入学政策之后,不少家长感慨:“学区房疯了”。
今年以来,北京的学区房价格普遍上涨,以北京市实验二小为例,周边的学区房尽管大多是平房,但每平方米的价格已经涨到25万元至30万元之间,而去年年初的价格是每平方米20万元。
2014年7月末,《中国经济周刊》、中国经济研究院与链家地产联合推出了“北京学区房价格地图”。“北京最好的小学”实验二小,北京西单附近的文昌胡同只有10平米的民宅售价达到恐怖的340万,每平单价34万。
上海市静安区一套25平米的学区房挂牌价达到了275万元,折合单价高达11万元。第一师范附属小学周边学区房普遍均价在6-7万元/平方米之间。
广州老东山片区,因附近有培正小学、培正中学、第七中学等名校,一直是广州最“牛”双学位名校片区,单价超过5万元/平方米,更有分析该片区房价年内有望突破6万元/平方米。
厦门思明区的新华城小区,是就读实验小学的学区房,学区房中的“价格王者”。由于实验小学毕业后可以直接读一中,最高价达到5.8万每平方米。
南京有传统四大名小:拉萨路小学、琅琊路小学、力学小学、北京东路小学。南京在9月份取消限购后,琅琊路小学学区房价,更是涨到了50628元/平方米。力小、二十九中双学区的仙霞公寓,以5.5万元/平方米的均价,被公认为南京最贵的学区房小区。
实验小学、岳阳道小学等周边,老楼盘,面积小,一平方米3万元左右的价格,河西二师附小附近以及上海道、闽侯路周边的房子,一平方米2万多元。
2014年5月份,杆石桥附近胜利大街小学一学区房每平方米报价2.83万元。甸柳小学、经五路小区、南上山街小学学区小户型均价多在每平方米1.7万元至1.9万元。
2014年1月28日,教育部下发了《教育部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做好重点大城市义务教育免试就近入学工作的通知》,通知要求全国19个城市在2014年制定完善进一步规范义务教育免试就近入学的方案。这19个重点大城市指北京、天津、上海、重庆四个直辖市,宁波、厦门、大连、青岛、深圳5个计划单列市,沈阳、哈尔滨、杭州、南京、武汉、广州、济南、成都、西安、长春这10个副省级省会城市。
根据教育部提出的目标,到2015年,重点大城市所有县(市、区)实行划片就近入学政策,100%的小学划片就近入学;90%以上的初中实现划片入学;每所划片入学的初中90%以上生源由就近入学方式确定。到2017年,重点大城市95%以上的初中实现划片入学;每所划片入学的初中95%以上的生源由就近入学方式确定。
过去可以通过推优、特长、点招等方法实现的择校将被禁止或减少名额,取而代之的是就近入学。在这样的背景下,学区房的概念更加凸显,这就迫使那些想让孩子上名校的家长动起了房子的念头。教育部要求这19个重点大城市更加严格执行就近入学政策。各地政策一出,多个城市学区房市场持续升温,学区房价应声上涨。
教育部门划分学区的原则是根据当年区域内适龄学生的数量合理匹配教育资源,如果区域内当年入学的学生数量超过区域内教育资源承受范围,就会进行调整,每年都会微调。
“就近入学”中的“就近”指的是相对就近概念,不是指某个学生的家庭住址距离某所学校最近就能就近入学,也不是指某所小学距离某所中学近就可以就近入学。而是根据一个学校的教育资源,划定一定区域为其学区。
这样,一街之隔的不同小区,就有可能一边是学区房,一边是非学区房。比如,南京市汉口西路200号小区房屋较为老旧,但由于地处南京市力学小学、南京市第二十九中学双学区内,房价高达41345元/平方米,单价在48000元/平方米以上的学区房也不在少数。而仅仅一街之隔的北秀村小区,因没有被划在学区房内,房价仅为25088元/平方米。
【微问】:4.4平米的房子是如何建的?有房产证?
【人民微评:天价的是优质教育资源】从递条子到拼房子,这是看得见的“进步”,毕竟“市场”的明码标价,胜过权力的暗箱操作。问题是,穷人难道只能拼“命”?优质教育资源不均衡化,天价学区房难除!
只要学校之间有差距,学区房就会有市场。
教育资源不均衡和家长追求名校的跟风现象,导致了学区房热卖的出现。
有关部门教育改革的初衷很好,但亟待多个部门综合协调,防止政策被念歪。从根本上讲,破除“拼爹、拼房”的关键,是要继续深入推进教育改革,合理分配教育资源,缩小“牛校”和普通学校之间的差距。
就近入学要发挥政策效应,前提是有充足的公共教育资源且分布比较均衡,学校与学校之间差别不大,孩子们在任何一个学校都能接受良好的教育。没有这个前提,“就近入学”本身可能也会变成一种不公平。
长期以来,学校是一个地区的脸面,相关部门希望有一两所“叫得响的学校”,因而倾斜资源,忘记了均衡;学校也容易把发展置于学生之上,忽略了公平;甚至教师也会往生源优秀、知名度高的学校主动流动,放松了职责。有小学语文特级教师曾表示,教育改革重点应是教师普遍轮换,待遇全部实现平等,教育资源才能自然合理分配。类似的建议,应该给改革者更多启示。
教育资源不均衡,一直是影响教育公平的先决条件,而教育资源的不平衡,则源于政府投入、布局的不平衡。长期以来,教育资源、师资配置只向少数重点校倾斜,重点学校既是政绩表现,也是政府脸面,被宠着惯着,学校在师资生源等方面年年掐尖,结果导致教育的马太效应,好的和差的学校,两极分化越来越严重。学区房疯长的背后,暴露出就近入学政策的漏洞以及教育资源不均衡的现实。要抑制学区房的投机,必须先检视制度的缺陷。否则,疯狂涨价的学区房非但管控不了,还会导致新一轮的教育不均衡和不公平。
要真正解决就近入学,就要着眼于治本,在减少重点校教育投入的同时,加大普通校和薄弱校的投入。与此同时,让行政辖区内的所有公办教师全员流动起来——教育行政管理部门可以根据辖区内的学校与教师的实际情况,比如性别、教龄、教学/管理能力,统筹安排定期流动。这样坚持做几年,重点校和普通校的差距就会缩小。重点校被消除了,择校也就不再有必要。
从学区房价格应声暴涨的趋势看,教育公平是社会普遍追求的目标,但教育的“不平等”却也是一小部分人着力追求的目标。如果换成比较正面的表述就是:总会有人追求相对优质的教育,并愿意为此付出经济代价。如果一个社会只提供均质的、平等的教育,却完全不提供差异的、不那么平等的教育,则相当一部分人的需求无法满足,也将是一种不那么健康的教育生态。
通常,对差异化的、不那么平等的教育需求,大多由私立教育机构满足。公立学校保基础、保平等,私立学校提供差异的、优质的教育,在大多数市场经济国家都是通例,中国的未来也很难例外。为此,放开社会资本进入教育领域,创办更多、更好的私立学校,也是中国教育发展的重要方向。
文章源自互联网
腾讯微博:@相信爱情、http://t.qq.com/mylove519
新浪微博:@陕北外乡人、http://weibo.com/123850109
我的简介:开心、失落、感动、激励、阳光、自信、奋发、颓废、乐观....
喜欢就帮忙分享到朋友圈吧,后台编辑小太阳感激不尽,谢谢!
【更多精彩内容,关注澳洲华人微信公众号:CN-AUS】
官方微信名称:澳洲华人
如果您也相信爱情,请您收听微信公众账号[相信爱情](微信号:xxaq-1314),相信爱情,爱情甜蜜!!!
(查看近日信息可回复日期数字,例:回复“20140501”即可查看2015年5月1日信息)
点击右上角
或 分享给朋友或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