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变了,澳洲亮了,中国大发了!

2017年09月27日 今日澳洲



微信启动图片发生了变化,你看到了吗?


昨天开始,打开微信的小伙伴,可能会发现启动图片发生了点变化


那一人一地球的画面从这样:



变成了这样——更加清晰,云层更加细致,视角也不一样了



来,摆在一起,差异更加明显。



届时整个操作过程是这样的:



是的,从25日到28日期间,用户在启动微信时可以欣赏到我国新一代静止轨道气象卫星“风云四号”从太空拍摄的最新气象云图。这也是微信6年来首次更改启动页面的图片。


之前大家看到的那一张是NASA在全世界范围公开的一张完整的地球照片,名为“蓝色弹珠”,也是上世纪最好看的地球照片。


画面中所显示的是非洲大陆,象征着人类文明的起源地,将‘起源’之意赋予微信的启动页面,也意味着有了人类才有沟通的存在和意义。



而此次展示的‘风云四号’拍摄画面,将视角从非洲大陆转向我们的祖国上空,寓意从“人类起源”到“华夏文明”的历史发展,旨在向亿万微信用户展示华夏大地的河山风貌


不过咱澳洲的小伙伴却表示,这新的启动画面上,澳洲亮了



仔细看看画面右下角,是不是感觉澳洲很抢镜?顿时觉得这新的启动画面好亲切!



其实,这次微信“变脸”最主要的目的是为了庆祝国产气象卫星“风云四号”的正式投入工作,因为这是我国气象领域的一项重大成就



究竟这个“风云四号”有什么厉害之处呢?


其装载的由我国自主研发的静止轨道多通道扫描成像辐射计犹如“千里眼”一般,1分钟内扫描100万平方公里的区域,镜头指向误差不大于5个角秒,可以看清地表和云层变化,为气象监测提供精准的数据。



其装载的静止轨道干涉式大气垂直探测仪,可以透过1000多千米厚的地球大气层,从垂直结构上分层探测大气内部情况,只用1小时就能完成全国大气分析。


其装载的闪电成像仪1分钟内可以拍摄500张闪电图,探测区域范围内的闪电频次和强度,提供闪电灾害预警。



那风云四号跟它国际上的小伙伴相比处于怎样的水平呢?


美国的气象卫星GOES-16装载的主要仪器是ABI,欧洲的MTG上装的是FCI,而我们风云四号上装的是辐射计(简单来说就是给地球拍照的仪器)。这三者的性能指标不相上下。



但是,据“风云四号”气象卫星扫描成像辐射计副主任设计师、中科院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副研究员沈霞指出,风云四号的大气垂直探测仪是世界上在地球静止轨道第一个首发的大气垂直探测仪器。美国的卫星上边没有,欧洲的呢?欧洲人觉得辐射计和探测仪装在同一个卫星上会互相干扰,于是便分了两个卫星来装载……



也就是说,我们风云四号不仅是首发了大气垂直探测仪,并且实现了同时装载辐射计和探测仪!



而在发射时间上看呢?美国的GOES-16在去年11月19日首发,风云四号在去年12月11日首发,而欧洲的MTG要到2019才发上去。


所以,咱们的风云四号哪怕放到在全世界的范围来比较,也是牛逼大发的!这么牛逼的科研成果,背后却是中国科学院风四研究团队15年来不懈的坚持和付出



1997年风云二号卫星(风云四号的前代)刚上天,下一代风云卫星就已开始规划。中科院院士匡定波就提出,应该发展干涉式大气垂直探测仪,测出大气每一层的温度、湿度等数值,为灾害性天气监视和大气化学成分探测服务。

  

早先,美国、欧洲都在朝这个方向努力,但到2006年,由于技术难度过大、所需经费太多,美国放弃了,欧洲也大幅调整了计划。

  

面对这样的一个科研难关,中国应不应该继续?匡定波院士说:“尽管这块骨头很难啃,但只要把仪器送上天,就是迈出成功的第一步。”



就这样一步一步地攻克研究上的难题。


为了能制造出最精密,最稳定,最能适应大气层外温度的“地球照相机”,四处找寻新型材料,再花七八年的时间制造出来,期间还为了确保领先其他国家不断提高自己身的研制要求!


漫长的研发周期,团队里的年轻人来了又走,却仍有不少人一直坚持着。正如探测仪团队的“元老之一”王占虎所说——“为一颗星做一辈子,我愿意。”



首席科学家华建文说:“当别人放弃时,我们坚持;做成功了,就领先世界。”过去是中国向国外卫星要数据,现在则是国际气象界要找中国要卫星数据了!



有了风云四号在浩瀚太空中的守望,有了它给我们带来的数据,将来的我们就可以看到更准确的天气预报和更及时的灾害预警!出门之前,有了带伞的准备;台风来临时,可以做好大规模的预防工作,减少损失。生活中,大大小小的事情,都将受益。



微信启动图片的变化只需要几秒,但为了达成这一变化,却有人努力了十多年。这一变化,则有可能改变我们未来几十年!


这样的坚持,这样的惊喜,这样的成就,这样的祖国!让身在澳洲的我们倍感自豪!我们也相信以后在我们每一个人的努力下,祖国会创造出更多精彩!




收藏 已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