扎心:三四十而已之澳洲中年老母

2020年08月22日 墨尔本微生活




最近,因为维州疫情家里蹲,刷了几集国内热播的“三十而已”。虽说故事有点浮夸,却还是反映了中年妇女在职场,家庭,孩子,老公,老人各种压力下的生活状态。

吃瓜看剧之余,突然想到我身边这些在澳洲的“三四十”而已的中年老母。我们又是什么样的生活状态呢?


1

中年老母之一:Tina









前几天,早上送娃上学,辣妈好友Tina竟然没有出现,而她“千年见一回“的老公罗伯特,急急忙忙把孩子从车里拖出来,送进学校大门。

罗伯特看到我,挥了挥手,隔着口罩给了一个“hello”的眼神交流,匆匆离开。

神马情况?

赶紧打电话给Tina。

原来,前一天晚上,Tina在家给娃辅导作业,娃一只铅笔掉地上了,她弯腰去捡,脚下一滑,两条腿便如劈叉一般跌了下去,。。。整个人瘫在地上,动弹不得!

Tina自己是从医人员,医学知识丰富,作为中年老母,应急经验也很丰富。当她不能动的那一刻,依然淡定地对旁边呆若木鸡的儿子挤出一丝微笑,说:去!把我的手机拿过来!

然后自己打了000。。。

Tina说,她有“slipped hip disk”。。。

这三个英文单词,分开我都认识,放在一起,我就懵了。当然,这并不影响我表示对她病情的关心:如果她需要帮忙,可以随时call我。。。

本着“勤学好问,不懂一定要搞清楚“的中年老母亲特质,挂完电话,我马上上网google。

Slipped Hip Disk,好吧,其实就是我们耳熟能详的-----腰椎间盘突出症

此为,办公室久坐人士,和各等中年老母,标配病痛之一。

她昨天去拍了片子:髋骨突出的基础上,Tina这一跤,还摔断了周围的一圈神经。。。医生给她缠了里三层外三层的膏药,叮嘱:两周静养。。。

然鹅,今早我送娃上学,居然又看到了Tina!!!坐在车里,脸色惨白,因为缠了太多的膏药,上半身不能转动。

目,不能斜视,我只好走到她正面,“直视”她惨白的脸。

“你疯了吗?”

说好的两周静养呢?

Tina笑笑:静养个毛线啊?罗伯特今天一早六点钟,就出差啦。。。

啥?不是全澳洲都向维州关闭边境了吗?居然还能出差?

维州内部的出差,而且是一个 月前就约好的,他是去呢?还是去呢?

那你打个电话给我,我帮你送孩子上学啊?

Tina又笑笑:不用啦!我能行。。。

我沉默了一下,秒懂。

是啊。。。静养,之于中年老母,是最不可能做到的事情了吧?

麻烦我接上学,那么放学呢?放学后的兴趣班呢?周末的集训和比赛呢?

只要还有一口气,爬的动,这些事情都是要做的吧?

Tina年纪跟我相似,西人中年老母,两个男孩,老大y5, 老二y3, 老公罗伯特是高级工程师,她是全职的医护从业人员(Clinical consultant);

这一家,应该算是典型的澳洲中产吧?衣食无忧,每年至少出国度两次假。平时Facebook上风花雪月,夫唱妇随,岁月静好。。。


2

中年老母之二:我









十二年前,我在上海,出于对职场生活深深的厌倦,我义无反顾的嫁到澳洲来。

生了两个孩子,以为能轻松地养大了。

哪里知道:自打有了孩子,生活里就再也没有“轻松”两个字。

我的西人公婆,在我怀孕的时,就开门见山讲得很清楚:孩子,我们是不会帮你带的。。。

孩子的婴儿期幼儿期,我的生活是这样的:

那时我想:等到孩子上学,就解放了。

等到孩子上学,我发现:哎呀,自己又图样了!

孩子上学后,那是更忙碌的生活。

土澳的孩子,三点多就放学了。你能容忍孩子放学就呆在家,啥也不干?

怎么能不报个什么班?

足球网球,体操音乐,游泳画画,总有一个班“适合”你家娃,不上吗?

别人家孩子都会一两样乐器,你们家的学不学?游泳是在土澳这样的大岛上必备的生存技能,你家孩子不会?澳洲足球,是土澳的国民运动,你儿子不参与一下?老母亲是中国人,中文是不能忘本的,要不要送娃去中文学校?

等到小学高年级,精英班考不考?精英中学报不报?私校奖学金要不要申请?

作为两个孩子的老母亲(一个Y3,一个Y4),作为他们的老母亲,我已经陪了5年钢琴,6年游泳,4年澳洲足球。。。其它只坚持一两年的,间或断断续续的,画画单簧管小提琴唱歌吉他篮球足球网球乒乓球之类的,都。。。不提也罢!

我,还只是“小学老母”的段位,那些“中学/高中老母”的段位,听到我的吐槽,只会“呵呵”两声。因为她们更辛苦!



推广:



3

中年老母之三:Karen









Karen是我在游泳馆深蹲时,认识的另一个中年老母朋友一儿一女都已中学,儿子游泳,女儿芭蕾,都是中档拔高的阶段。

所谓中档拔高,就是说:小朋友已经脱离了小学阶段,兴趣班“广种薄收”打酱油阶段,需要更深度更强度的训练,以达到一定的技术水准和级别。

中档拔高阶段,才是对家庭“银子与时间比翼齐飞“的真正考验。

以澳洲家长最喜闻乐见的项目为例:游泳,网球,乐器,芭蕾。中档拔高阶段,都是需要上一对一的私教课了,每节课,根据老师名望水准,几十刀,到一两百刀,一个小时,不等。

一个星期,至少3-5次课,你的孩子,才有技术上突飞猛进的可能性。注意:只是可能性哦!!

Karen的俩个孩子,每个孩子每周各上4次左右课。每天三点半左右,Karen就匆匆离开公司,开始自己的奔袭工作。在两个孩子都有课的一天,她得在两个场馆之间来回接送,中间再“顺便”回家做上晚饭。

除了上课,还要带孩子参加相应的俱乐部,参加比赛活动,那就是周末和节假日,在不同城市之间,甚至不同州/不同国家之间的奔袭了。

学费,私教费,俱乐部会员费,比赛费,差旅费,还有服装,装备,配件等等。

每一样,都在快速耗费你挣来不易的澳刀。。。

我终于明白:为啥澳洲的货币叫“澳刀’。每一刀,都深深扎进家庭的荷包里,刀刀见血。


“土澳,孩子都是放养的,不需要这么大的压力。” 也有很多人这么说。

不要说土澳的华人,放眼我周围的西人,对孩子也都是下功夫的。

每周,不知道澳洲有多少像Tina这样四处奔袭的中年老母:一周五天工作日,两个校区上学放学,周一早上游泳训练,下午网球,周二下午忍者俱乐部,周三早上交响乐团排练,下午表演课,周四的早上游泳训练,下午钢琴,周五下午澳洲足球。

而周六周日,是各种比赛+生日趴。。。

跟中国一样,在澳洲,越是中产,作为家长的焦虑和奔袭,也就越多。

美丽的中产外衣下面,是各种银子和时间的哗哗流淌:家长忙忙忙,孩子学学学,到处跑跑跑。。。

纵然是澳洲,夫妻共同分担家务比例很高,很少出现“丧偶式育儿“的情况。

但是,现实依然是:肉眼可见的大多数,都是中年老母,负担了更多的照顾子女和家庭的责任。

由澳洲政府管辖的“澳洲家庭研究院“,2014年公布了一项关于澳洲家庭中,男女在家务承担比例的调查:

澳洲女性结婚以后,生活会产生“翻天覆地“的变化。尤其在有了孩子以后,女性每周,花在“照顾其他家庭成员“上的时间,从未结婚/生子的每周2个小时,变成了每周51个小时。

同时,澳洲女性,婚育后花在家务上的时间,如做饭,打扫卫生,清洗衣物等,也显著增加。从平均每周16小时,上升到每周25小时

而与此相比,婚育后的男性,每天花在这些事务上的时间,不到女性的一半。

调查还显示了:而女性在婚育后的“有酬工作时间”(paid time),也由婚育前的平均每周33个小时,降到了婚育后的平均每周9个小时。

这就是说,为了完成这些照顾家庭和孩子的繁重责任,很多婚育后的澳洲妇女,只能在职场发展上做出或主动或被迫的选择:要么完全放弃工作;要么由全职改为半职或自由职业;要么继续全职,在家庭和事业之间上蹿下跳。。。

中年老母的职业发展,就这样多多少少,打了折扣。

然而养家育儿,银子,是万万不能少的。。。

所以,为了不影响家庭财务收入的稳定,中年老母只能扛下更多的家庭责任,从而让另一半的“职场发展”,更稳定顺畅。。。

老公只能是紧急情况下的,替补队员。

比如Tina的老公,接送娃放学,只能是“千年见一回”。

Karen的老公,过去的一年里,我在游泳馆里一周内集中见了他两三次。那一周,Karen摔断了脚骨!

过完那周,Karen就又出现了,脚上打着石膏,继续各种奔袭。

我的周围,充满了Tina, Karen, Reena, Jessie诸如此类的澳洲中年老母,有华人,有西人,肤色脸孔不同,执着的方向不同,生活轨迹,却惊人的相似。那就是:竭尽自己财力时间精力所能,照顾家庭,培养孩子。

中年老母,除了容易胖,没有其它什么容易的事情了。

我,作为其中一员,仅以此文,为她们加油,与她们共勉。


(END)



【讲座预告】



【直播预告】



想获取维州中小学排名

1000+字权威择校指南

扫码后台回复【择校】

即可免费领取


也欢迎加入墨尔本辣妈帮大家庭,

与其他妈妈一起交流


觉得我们的文章实用,

就点个“赞”“在看”吧

每个点击,都是对帮主最大的鼓励


收藏 已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