震惊!澳洲至今想要吞并新西兰?宪法明目张胆写着“新西兰州”!

2020年12月13日 这里是澳洲


  本文转载自公众号:读懂本星球
ID:PNXQ69




最近澳大利亚的事情大家也都知道了。

澳大利亚派去阿富汗的士兵中,至少有十多人用残忍的方式杀害平民。此事经澳媒体曝光后,引起世界舆论的口诛笔伐。

澳大利亚,一个人口只有两千多万的国家,而且本可以凭借遥远的地理位置,远离世界纷争。但澳大利亚从独立开始就没少掺和世界上的历次战争。

▲1943年,澳大利亚士兵展示了他们在新几内亚凯阿皮特俘获的日本国旗

澳大利亚常常同另外一个大洋洲国家相提并论。这就是新西兰。

两国不仅在全球所处的地理位置上很接近,都在太平洋的西南侧,而且都是英国的前殖民地,就连国旗都非常相似。

▲上为澳大利亚国旗,下为新西兰国旗

更重要的是,直到今天,现行澳大利亚联邦宪法第六条的定义中,除了现在真正属于澳大利亚的这几个州(新南威尔士、昆士兰、塔斯马尼亚、维多利亚、西澳、南澳及北领地),还将新西兰作为澳大利亚联邦的一个州与其他州并列!

澳洲联邦宪法

然而就是这样“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两国,为何没能合并为一国?在大洋洲的这俩国家背后,美国又有哪些操控?

▲澳大利亚和新西兰曾于20世纪初组成“澳大拉西亚”参加奥运会,这是当时澳大拉西亚参加奥运会的旗帜

1. 殖民时期的一奶同胞


澳大利亚和新西兰的地理位置决定了,这两地方远离人类文明的中心(欧亚大陆),因此一直是荒凉之地,说是世界尽头,一点也不为过。


两个地方被纳入近代文明体系的过程,也十分相似,犹如孪生兄弟的降生一样。

澳大利亚是于1606年被荷兰国航海家扬孙发现的,人们把1606年之前的澳大利亚定义为史前时代。

新西兰则是在1642年被荷兰国航海家塔斯曼发现。和当时的澳大利亚原住民一样,新西兰的原住民毛利人也没有文字(现在毛利人文字是后来欧洲人用拉丁字母新创的),因而1642年也可以定义为新西兰进入文明世界的元年。

文明世界的两个新生儿——澳大利亚和新西兰,也获得了类似于孪生兄弟一样的两个名字。澳大利亚最初被命名为“新荷兰”;新西兰的乳名就是“新西兰”。

西兰省和荷兰省则是荷兰国(准确说是尼德兰国,荷兰国一说本来就是以省代国的用法)当时最重要的两个航海大省。

▲十七世纪的地图,澳大利亚当时还被标注为新荷兰(NewHolland)

虽然都被荷兰人发现,但真正扎根在这里的则是后来的英国人。

把澳、新两地纳入英国人版图的,则是同一个人——英国人库克船长

▲库克船长首次访问新西兰时绘制的地图

1769年和1770年,库克船长先后在新西兰和澳大利亚登陆。库克船长的到访,更重要的意义在于,宣称了澳大利亚和新西兰都属于英国。

于是,澳、新这俩兄弟就有了共同的主子——英国。1788年,英国殖民者将澳大利亚大陆、塔斯马尼亚岛和新西兰的殖民地统一划归为“新南威尔士”。

▲1786年英国版的《新荷兰总图》,包括新南威尔士州、植物园湾以及毗邻的国家和新发现的土地

然而,分化也从此刻开始。1825年,塔斯马尼亚岛首先脱离新南威尔士,成为与新南威尔士平起平坐的殖民地,都直接隶属于英国。

1841年7月,新西兰也步人后尘,宣布脱离新南威尔士。这意味着新西兰总督此前是向新南威尔士总督负责,后来则对英国国王负责。

新西兰为什么不再是澳洲的一部分?对此,奥克兰大学新西兰历史学高级讲师Felicity Barnes博士称,这背后有着一系列复杂的原因,究竟是哪个因素起到决定性作用,数十年来学界也争论不休。

“一些学者认为,当时的新西兰总理Richard Seddon(外号King Dick)更希望成为一个国家的领袖而非一个州,”他说,“也许King Dick担心丢掉自己的统治权。”

▲当时的新西兰总理Richard Seddon

Barnes博士称,事实上,新西兰的历任总理都对加入澳大利亚联邦没有任何积极性,这说明Seddon的个人好恶并不是其中的关键因素。

“有的总理担心(一旦加入澳联邦)
新西兰会失去影响力,仅仅成为澳大利亚的7个州之一,比塔斯马尼亚稍大一点,影响力不及新南威尔士和维多利亚两州。”他说,与此如此不如独善其身。

但无论如何,Seddon的个人决定,对于新西兰如今作为一个独立国家而存在,起到了关键作用。

新西兰未加入澳大利亚的另一个原因是,担心
毛利人会像澳大利亚土著居民一样,遭受惨无人道的屠戮和迫害。

   

2. 不同的人口种族,两国渐行渐远


不深入了解澳新两国,很容易忽略他们之间一个重大区别:民族构成。

新西兰的原住民毛利人,时至今日也是新西兰非常重要的一个族群。新西兰毛利人现在虽然只占总人口的15%,但足以构成一股强大政治力量。

▲库克船长航行时船员所绘的毛利人图,现存大英博物馆

就是在新西兰从新南威尔士独立出来的前一年,也就是1840年,英国殖民当局与新西兰土著人签订了《怀唐伊条约》。这一条约就是新西兰的“建国文献”,因为它确定了新西兰主权的来源。

▲1840年由英国王室和各毛利酋长签署《怀唐伊条约》

这份条约主要精神就是,新西兰土著毛利人将此地的主权出让给英国殖民者;作为补偿,英国许诺毛利人可得到英当局的保护,并可享有“英国国民所享有的一切权利和特权”。

起码看起来,这是一份“君子之约”的投诚协议、和解协议。

▲1863年《伦敦新闻画报》上的画,描绘了在新西兰霍克湾举行的英国定居者和毛利人的会议

然而,澳大利亚对待原住民则完全是另一番态度。殖民当局与土著关系剑拔弩张,英国殖民当局大肆屠杀消灭澳土著人。仅仅当时一起白人屠杀土著人的“弗雷泽惨案”,一次就杀了近两千人(这在地广人稀的澳大利亚是很大的数字)。

▲描绘澳大利亚殖民者屠杀土著人民的画

殖民者还用卑劣手段,以土著人杀土著人。总之,就是要种族灭绝,使澳大利亚成为白人的天下。

澳大利亚这种唯白人独尊的基本国策一直延续着。1901年,澳大利亚联邦成立后,实施了臭名昭著的“白澳政策”,就是要严防华人入住澳洲,也要坚决扼杀土著人群体死灰复燃式的增加。

因此,1901年澳大利亚联邦成立时候,邀请新西兰加入联邦,被新西兰拒绝。如果加入澳大利亚,新西兰的毛利人担心自己的权利会得不到保障。

▲1901年澳大利亚第一届国会开幕

当然,新西兰拒绝加入澳大利亚联邦也不是那么坚决。在1901年之前,新西兰派出过代表参与讨论制定澳大利亚联邦宪法。

也正是此时,澳大利亚联邦宪法起草时候,写明了澳大利亚联邦包括新西兰,这一条款此后一直没有修改,保留了当时邀请新西兰加入联邦时的样子。

不过最后两国还是谈崩了,原因除了前面提到的种族问题是关键以外,还有距离问题。在当时的交通条件下,相隔塔斯曼海的新西兰其实距离澳大利亚很远(墨尔本到惠灵顿的距离相当于沈阳到海口的距离)。

3. 军事和外交上的分道扬镳


毕竟,澳、新两国都是地处世界边缘的两个国家,军事和外交上的合作是少不了的。这就好比《倚天屠龙记》里面,金毛狮王谢逊和张翠山夫妇,都被困在了远离中原的北极冰火岛,也就不得不组成联盟。

武侠小说中,谢逊等人到处惹祸;现实中,澳、新两国也不甘寂寞,漂洋过海去参战。一战时,两国组成的澳新军团,在老主人英国的麾下打了不少仗。

▲1914年,新兵在新西兰皇后街上游行

至今,定于4月25日的“澳新军团日”,还是澳大利亚和新西兰共同的公共假日。

二战前,澳、新两国军事和外交上全依仗老主人英国。19世纪80年代新西兰总督杰维斯曾俯首帖耳向大英帝国宣誓,

二战结束后,国际形势发生重大转变:英国实力衰败、美国跻身超级大国、苏联式革命浪潮在东南亚孕育激荡。

东南亚如果要变红,直接可能钳制着澳、新两国。二战中,远在东北亚的日本都给了南太平洋地区很大的威胁,日本再来一次怎么办?这些焦虑都让两国坐立不安。

于是,澳新两国改变策略,投靠美国。起初美国是不愿意的,但1950年开始的朝鲜战争,让美国发现自己必须巩固在西太平洋的战线,因而接纳了澳、新两国当自己的新盟友。

值得注意的是,美国、澳大利亚、新西兰三国签订军事同盟协定,是在1951年9月1日的旧金山签订的。仅仅几天后,《美日媾和条约》(翻译地中性一点就是《旧金山对日和约》)同样在旧金山签订。

也就是说,1951年9月,美国密集部署了他在西太平洋的棋子。澳新两国同在美国阵营,似乎军事上更加紧密了。

然而,这也是澳新两国分歧暴露的开端。美国给澳新两国安排军事任务的时候,澳大利亚往往欣然接受,而新西兰则多次暗中抵制

1983年,美国打算试射一种新的洲际导弹,恰好,澳大利亚和新西兰之间的塔斯曼海适合这么远的射程。美国人找到澳、新两国说:你们来帮我建立试射设施。

澳大利亚则是满心欢迎,总理弗雷泽立即表示可以在悉尼附近建设导弹设备。而新西兰则一口回绝

▲1985年,美国驱逐舰布坎南号在悉尼附近海域,上图远方就是澳大利亚标志性建筑悉尼歌剧院

1984年底,美国以军事演习为由,要求美军舰布坎南号进入新西兰港口。布坎南号驱逐舰虽然是常规动力驱逐舰,但设计制造时候预留了核能力。新西兰坚持“无核化”政策,拒绝了美军舰入港口的要求。

新西兰与澳大利亚亲美、从美的外交军事态度形成鲜明反差。也正是这之后,新西兰直接退出了1951年签署的《澳新美同盟条约》。

近些年,澳、新两国在处理内政上也颇多分歧。在西方政治坐标轴上,澳大利亚相对于新西兰来讲,属于比较保守的右派(不要胡乱联系中国历史上“右”的含义,与之无关啊),简单讲就是和美国的川普粉丝共同语言很多,追求降低福利也降低税收,维护大财团利益,主张减少工人和工会的权益。

新西兰则偏“左”。“左”在西方政治中的含义是:政客们热衷大谈“平等”,增加税收当然也增加福利,对着各种少数群体大喊“我们是一家人”,左派人士一出场,五彩缤纷,有白有黑有棕,有弯有直有环保主义者。

不要忽视西方政党政治中“左”和“右”巨大的矛盾冲突。别忘了去年北欧小女孩对着欧美右派政党愤怒的喊出那一句“你们岂敢?”


在对待内政上基本态度的分歧,也让澳、新两国不存在任何可能重新组合成一个国家。


关注最新开通
澳大利亚视频号
事件趣闻资讯解读
总会发现你需要的





另:大量读者还有没养成点赞的习惯,希望大家阅读后顺手点亮“在看”,以示鼓励!长期坚持原创真的很不容易,多次想放弃。坚持是一种信仰,专注是一种态度。





收藏 已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