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海外华人对畅通归国途径的强烈需求,海内外对“华裔卡”的关注热度一直居高不下。
近日,一份中国智库的人才战略报告在北京发布,特意强调了中国政府已推出三种类似“华裔卡”的政策,但是大多数海外华人并不知晓这一情况。
/ 01 /
智库报告再提“华裔卡”政策
近日,中国全球化智库(CCG)发布了《区域人才蓝皮书2017中国区域国际人才竞争力报告》。此次人才报告再次提及了海外华人关注的“华裔卡”问题。报告称,在中国改革开放的过程中,海外华人群体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而今,他们作为世界上最大的移民群体,依然有巨大的智力资源可以挖掘。
目前海外华人华侨的数量高达6000多万,其中专业人士群体接近400万人左右,行业分布以教育、金融、高新技术等为主,这些专业人士是中国在海外庞大的人才库,是中国海外招才引智的潜在重点对象。
目前,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中国已不再满足于国内13亿人的智慧,而是将目光投向全球。因此,降低海外人才留华的制度门槛,是当务之急。
记者也曾采访多个侨领和海外华人群体,海外华人群体对畅通归国途径的需求十分强烈。CCG报告比对了全球多个国家的国际人才战略后,倡议中国也要降低海外华人归国的门槛。
比如,印度就推出“印度裔”(PIO)计划以及“印度海外公民证”(OCI)计划。根据印度官方数据,仅在2010年,印度就发放了400万张“海外印度公民证”和700万张“印度裔卡”,极大地促进了海外印度人才的迴流与环流。
另外,欧盟也出台了蓝卡计划,与美国的绿卡制度相抗衡,目的在于大量吸引欧洲技术移民回欧工作;韩国于2012年1月1日正式承认双重国籍,试图吸引海外的韩裔人才回国工作。
“印度发了印度裔卡,四代印度裔都可以随时回到印度不用办签证,这很方便。”CCG主任、国际人才蓝皮书主编王辉耀解读报告时表示,中国也应该把全球优秀人才吸引过来,比如建立类似印度的“华裔卡”制度。
/ 02 /
中国已推三种类“华裔卡”政策
CCG智库主任王辉耀接受记者专访时透露,今年8月,在发布人才报告之前,他刚刚出席了有国侨办和公安部等领导参与的一个内部研讨会。在会上,相关中国政府官员表示,目前限制“华裔卡”推行的原因十分复杂,但实际上类“华裔卡”部分政策已经在实施了,其政策主要包含三个部分:
第一,在全国范围内,海外华人一旦回到中国,只要有亲戚在,就可以给3年的居留签证,这相当于是一个3年的小华裔卡。该政策在中国都通行,海外华人可以随时向中国公安部致电咨询;
第二,在侨乡广东推出了16条相关政策,原籍广东的华人可以给5年的往返居留签证;
第三,在北京中关村,只要回来的华人是博士学历,以及其它符合中关村人才标准的华人,就可以拿到中国绿卡,而且除北京外,上海也有类似政策规定。
显然,“华裔卡”政策出台背景是指在中国绿卡的基础上降低门槛,设置更加灵活务实的申请条件,以加大吸引海外人才的力度。
王辉耀提到的三点政策其实是对中国新一轮“绿卡”制度改革中,适用于海外华人部分的梳理。
“叫什么名字没有关系,不管是华裔卡、绿卡,还是签证等,核心都是一样的,只要功能相似,海外华人就可以享受中国的国民待遇。”
针对“华裔卡”争议,王辉耀还指出,现在已实施部分类“华裔卡”政策,他希望该政策能不断扩大和普惠。比如说3年时效是不是能够延长到5年,5年往返居留签证可以延长到10年,如果博士能拿,是不是硕士学历的人也能拿等......
/ 03 /
类“华裔卡”政策一直在推
其实,海内外对“华裔卡”的关注度一直居高不下。早在2012年,美国华人全国委员会,以及其他136家海外华人团体曾联名呼吁全国人大和政协,把“发放”海外华人身份证”一事纳入了两会议程,并尽快实施。
彼时,受到热议的“华裔卡”不同于中国国籍,该卡的持有者没有中国国籍,没有选举和被选举的政治权利,但能够享有普通中国公民所享有的其他权益,如投资、购房、开立银行账户、申请驾照、子女入学等。
2016年3月的中国“两会”期间,国务院侨务办公室主任裘援平强调,大陆现在没考虑出台“华裔卡”,但已经颁布多项政策回应外籍华人的诉求,扩大了家庭团聚类的申请长期和永久居留的类型,并且为长期在华工作,在华投资和有突出贡献的外籍高层次人才提供长期和永久居留的更便利条件。
同样是2016的两会上,全国政协委员潘庆林提出了《关于给海外华人签发“外籍华人身份证”的提案》。
提案称,面对海外华人持续增加的回国需求,在不涉及“双重国籍”问题下,对海外华人签发“外籍华人身份证”,即是给海外华人发放不具有国籍性质的身份证明,方便其回国交流。
本平台专为代购行业发声,关注发布相关资讯
协助厂家推广优质澳洲商品
有合作及广告需求的,请发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