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该史这样》- 第2部 第4章 鲁逊来了

2017年02月27日 巨婴房媒


要了解一个国家,首先需要熟悉它的历史;要知道澳大利亚的历史,就必须从英国的历史开始。



布狄卡的起义被镇压后,罗马人继续向西和向北扩张。到了西元二世纪上半叶,整个现今的英格兰,绝大部分威尔士以及小半个苏格兰地区都已经纳入了罗马帝国的版图。
 
 
不过后来由于种种原因,罗马的侵略步伐停止于卡里多尼亚(Caledonia)(卡里多尼亚是罗马人对苏格兰的称呼)。罗马人先后于西元122年和142年,在英格兰北部和苏格兰南部,建造了两条贯穿不列颠岛的长城,并以当时的罗马皇帝来命名,分别叫哈德良长城(Hadrian'sWall)和安东尼长城(Antonine’sWall),从此罗马在不列颠转攻为守。
 

这两道罗马城墙的作用有点像中国古代为防御北方少数民族而修建的长城,主要是用来对付苏格兰境内的皮克特人(Pict)南下骚扰和对罗马人定居点的侵袭。
 
不过比起我们伟大的万里长城来讲,哈德良长城才区区120公里长,安东尼的那个就更短了,才63公里,而且都高不过5,6米,简直是我们天朝奇迹的微缩版。秦始皇当年筑长城的时候,一定想不到,几百年后在遥远西方的罗马皇帝们在模仿着他的“行为艺术”。
 
罗马人对不列颠岛的入侵,在客观上帮助不列颠岛实现现代化的同时,也带来了文化和民族上的融合,形成了新的罗马-不列颠人。而退守苏格兰和威尔士山区的凯尔特人却相对保留了更多的本民族文化,成为现今苏格兰人和威尔士人的祖先。
 
在罗马人建了两道墙后的两百多年里,虽然不列颠尼亚境内各种小规模的叛乱不断,北方苏格兰的皮科特人和盖尔人(Gael)也时不时地翻过墙来搞破坏,但基本上不列颠尼亚还是罗马帝国的一个不可分割的行省。
 
直到西元五世纪初前后,事情发生了变化。

首先是,罗马帝国在西元395年,正式永久性地解体为东西两个帝国。此后控制着不列颠尼亚的西罗马帝国的国运每况愈下。在西元408年以后的短短三年时间里,日耳曼蛮族部落的一支西哥特人(Visigoths),长驱之下,多次围攻罗马城,最终在西元410年攻破这座千年古城,大肆劫掠而去。这让历史再一次见证了狼性的草原文明对先进的农耕文明的践踏。
 
而此时罗马在不列颠尼亚的统治,更是不容乐观。由于蛮族的入侵,不列颠岛和远在亚平宁半岛的西罗马帝国本土已经被完全地隔离开。而被拖欠工资的士兵们还常常拥立驻守的将军为王,不断发动叛乱。
 

到了西元410这一年,帝国已经彻底管不了这片西边的飞地了。当不列颠尼亚的罗马子民们直接向时任西罗马帝国的皇帝霍诺留(Honorius)写信求助后,霍诺留居然回信了。可是当人们满怀激动地拆开这封来自首都的信,拜读了伟大领袖的最高指示后,所有的人都变得万分沮丧。
 
信的大致内容是这样的:“亲爱的臣民们,现在帝国的现状基本上就是爹死娘嫁人,各人顾各人,你们就别指望朕了。当然朕还是建议你们不要自暴自弃,要发挥主观能动性,比如发动群众搞民兵,搞联防。总之,朕相信你们能够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地打垮一切叛军和蛮族的入侵,让侵略者在人民战争的汪洋大海里灰飞烟灭。最后朕给予你们精神上百分之一万的支持和鼓励!”。很明显这位皇帝的意思就是让不列颠的罗马人自生自灭去吧。
 
虽然此后不久,不列颠的叛军们最终在内忧外患下土崩瓦解了。但是,随着最后两个罗马军团的撤离,在几十万平方公里的不列颠尼亚土地上,已经没有一支罗马正规军队了,此时的不列颠尼亚完全进入了无政府状态的后罗马时代。
 
势力真空的局面诱惑着周边的皮克特人,盖尔人和爱尔兰人,前来袭击不列颠尼亚。于是各地的实力派人物开始成立保安团之类的地方武装,用以保境安民,逐渐地许多大大小小的地主军阀便应运而生。
 

其中一个最大的军阀叫沃提根(Vortigern),本来正在发愁自己的保安团不能抵挡皮克特人的骚扰。偏巧这时,从日德兰半岛和下萨克森(LowerSaxony在今天的德国境内)地方来了不少外来移民。
 
当时那些个地方绝对算是老少边穷地区,而且气候寒冷,还时不时发大水。土地不够种,粮食也不够吃。人们没办法只好背井离乡出去找饭吃,有时就是一家一户的单独行动,有时则是整个村子的人由村长带着一起南下,整个一个欧洲版的闯关东和走西口。
 
这些移民主要来自三个部落:盎格鲁(Angle),撒克逊(Saxon)和朱特(Jute)。其中盎格鲁人更是拖家带口,携老扶幼的整个部落都搬到了现在的英格兰地区。
 
这三个语言相近,同根同种的日耳曼民族成为了后世英格兰人的祖先,而他们说的语言后来演变成古英语。在历史上这些种族被统称为盎格鲁-撒克逊人。
 
以前我们讲过维京人是顺着北海的洋流乘船直下英国的。其实早在西元4,5世纪的时候,盎格鲁-撒克逊就已经坐船来不列颠岛混饭吃了。
 

此时的不列颠在罗马政府军撤走后,各地区各自为政,没有海关没有边检,根本无法限制外来移民。好在开始时盎格鲁-撒克逊人初来乍到,还算老实。大部分人找片儿无主的地就安家耕种,也没给当地人添多大麻烦。毕竟背井离乡,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吗。
 
当沃提根看到一下子来了这么多的廉价劳动力,马上就想到了以夷制夷的主意。于是他用很低廉的价格和一些土地来雇佣这些外来户们,让他们去抵抗皮克特人和爱尔兰人。
 
盎格鲁-撒克逊人来到罗马化的不列颠,好似乡下人进城,既然这里有大量的用工需求,而且薪水比家乡高,自然吸引越来越多的盎格鲁-撒克逊人不断涌入不列颠,就像今天东欧人跑到西欧国家找工作一样。(现在的英国人总是抱怨东欧的移民抢了他们的饭碗,占了他们的福利。估计他们都忘了自己的祖宗也是从东边来的外来户)
 
开始的一些年,雇主沃提根和他的雇工们还算是相安无事,没有发生什么劳资纠纷和用工矛盾。可是当大批盎格鲁-撒克逊人真正地在不列颠安家落户,开始买房置地,娶妻生子了,他们对物质生活的要求也就不断地提高了。
 

然而他们却发现周围什么都在涨价,就是自己卖命的那点军饷不涨,而且有的时候还被沃提根克扣。
 
到了西元446年,一帮撒克逊人终于觉醒,认识到自己被剥削,被欺骗了,于是去找老板沃提根讨公道。要知道这帮从中欧北欧过来的粗胳膊大腿的家伙不是好惹的,他们可不会用和平文明的方式来维护自己的权益,或者用上吊喝药跳楼去威胁。
 

可是沃提根的一个儿子还不知好歹地带了一伙人去弹压示威群众。结果两边没说拢,就打了起来,沃提根的儿子的脑袋当场就被打开了花。沃提根一见不好,一口气跑到了威尔士北部躲了起来。
 
盎格鲁-撒克逊人没找到老板要到工资,变得恼羞成怒,干脆就开始疯狂的抢劫。结果讨薪事件升级为打砸抢,并且迅速地蔓延开来。
 
面对强悍的盎格鲁-撒克逊人,已经在罗马文明下变得虚弱的不列颠人根本不是对手。而对于盎格鲁-撒克逊人来说,不列颠宛如一个由病人看守的巨大宝藏。
 
在随后的一百多年里,不列颠人同盎格鲁-撒克逊人之间,展开了一系列的战争,而不列颠人最终战败。到西元6世纪末,现今的英格兰地区基本上被外来的少数族裔们占领了。
 
一部分不列颠人幸存者撤退到威尔士,在那里的山区接着打游击。此后几百年,不列颠岛上的外来户和威尔士的土著之间战事不断,直到13世纪末威尔士才被一位牛人完全征服,而这位牛人同时也是苏格兰民族英雄威廉∙华莱士的死敌。
 
还有一部分不列颠人则向南,远渡到现今法国西北部的布列塔尼半岛(Brittany)。直至今日,当地人还在使用一种属于凯尔特语族的布列塔尼语(Breton),这种语言非常接近于现在的威尔士语。而这一地区至今还被称做小不列颠(LittleBritain)。
 

由于战乱,逃难和爆发于西元6世纪中叶的查士丁尼大瘟疫,不列颠尼亚人口极速下降,比罗马鼎盛时期减少了一百五十万到三百万。
 
所以从西元5世纪初后的几百年,在英国的历史上被称为黑暗时代(DarkAge。史学家们称那是个连上帝和天使都在沉睡的年代。这个时期倒有点像中国五胡乱华的情景,而且从时间上相差也不过一百年左右。
 
虽然盎格鲁-撒克逊人鸠占鹊巢,最终将不列颠人赶出了不列颠岛的东部和南部地区。但是近代的考古挖掘却发现,在西元6世纪早期,盘踞在现今英格兰南部地区的撒克逊人曾经遭受过一次近乎毁灭性的打击,而不得不大规模地撤退。因此有些历史学家认为,是一个传奇式英雄人物领导不列颠的凯尔特人击败了撒克逊人的入侵。
 
而这位传奇人物,确切地说应该是传说人物,就是我们下一章的主人公。这位仁兄在前面提到的最伟大英国人的百大榜单里,排在第51位,而且他拥有一个在世界范围内几乎都是家喻户晓的名字,亚瑟王(KingArthur).


 
可能有的朋友会问,为什么亚瑟王这么赫赫有名的大人物居然没进英国伟人前五十强,告诉你,答案就是亚瑟王只是个传说。

 



申明

申明本文经《英该史这样》作者孤岛钓客授权发布


通知

如果您有关于澳洲房产、留学生活等方面的文章希望与大家分享,欢迎投稿。电邮[email protected]




收藏 已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