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岁高以翔突然离世:直面死亡,才能明白生命所赋予的意义

2019年11月29日 悉尼的华人



From | 桌子的生活观

ID | zzdshg


1


这个冬天,注定是一个很寒冷的季节。


在今天早上,忽然传来一个噩耗,高以翔录制节目的时候突然晕倒,紧急送医之后,抢救无效死亡。



高以翔是一个我很喜欢的男明星,在我青年的时候就看过他很多作品,第一次见他的时候就感觉惊为天人,一米九五的身高,加上帅气硬朗的脸庞,让人在人群中一下子就注意到了他。


他演过很多戏,《遇见王沥川》、《爱情魔发师》、《女人不坏》、《桃花小妹》、《胜女的代价》......而这些戏,都是陪伴着度过我们的青春。



因为我也是个子比较高,那个时候的穿衣打扮都受到了他很多的影响,他才35岁,忽然之间就离开了我们,说真的,我接受不了。


很多时候,我们根本没有意识到,看一个人的一次电影,一场综艺,竟然会是人生中的最后一次。


直到某个突发性的消息出现在你眼前,我们才会明白,有些人,不是说了“再见”,就一定还会再见。


昨天,歌手张咪在微博上面发了一篇自己确诊癌症晚期的长文,上了微博热搜的头条。



依稀记得她是那个在90年代唱《奉献》、《我爱你中国》、《友谊地久天长》的红遍大江南北的女歌手。



她在微博里面的一段话很触动我:


以前从未想过“癌症晚期”这四个字会和自己有所关联,甚至拿到确诊报告时,都无法相信眼前的白纸黑字是真的……


因为触及到生死的命题,我突然对“向死而生”的概念有了更深刻的感悟,生命的存在本身是走向“死亡”,但这并不妨碍我们积极追求生活的多彩。


在不停地化疗放疗中,我仿佛坠入痛苦的深渊,掉发、眩晕、呕吐 等等,让我痛不欲生,但医生、家人、朋友的鼓励和陪伴让我在深渊里看到一丝曙光……
      
透过玻璃窗寻找阳光下舞动的小生命,与家人相处的每分每秒中感悟亲情的意义。


我从未像现在这样充满希望,我期待亲手触摸、感受阳光的温度,期待再次站在我最心爱的舞台 ……



希望她战胜病魔,早日康复。


人在最脆弱的时候,是最需要照顾的时候,我们的感知就会放大,会感受到很多平时匆忙之间不曾感受的东西:阳光下舞动的小生命、家人相处的温暖、自己挚爱的舞台。


在触及到生死命题的时候,你就会特别珍惜那一点点你所拥有的。


什么叫向死而生呢?


就是向死亡学习,让自己现在过的每一天即使突然发生意外,也不会后悔。


不知你有没有想过这样一个问题:假如现在让你面对死亡这个命题,你是否能够非常安详、非常平静、不留一点遗憾?


我想很多人可能无法面对这个问题的暴击,对于死亡我们还没有做好准备,还有太多想要追求的东西,但很多时候遗憾往往就是这样造成的。



葬礼主持人袁君曾经说过一个故事。


有一次,她主持了一个男士的葬礼,在无意间,他发现了这个男士的日记,就是这些日记,深深地震撼了她。


赚钱,对这个男士来说,已经麻木了,虽然他管理着很多员工,有着看起来很光鲜亮丽的工作,财富对他来说只是一个数字,但是他在很长的时间里,活得并不开心。


他完全可以选择停下来,换一个职业,他喜欢写作,袁君觉得,如果他真的这样做了,一定会成为非常优秀的作家。


但他并没有。他依然每天只睡三四个小时,一边处理公司内部的争斗,一边应付来自市场的压力。


他变成了一个像机器一样的人,匆匆赶路,在45岁的时候,患病身亡。


袁君读着他的日记,敬意有之,叹惋有之,悲凉亦有之……


在葬礼上,袁君公布了他一天的开销,人们惊奇地发现,这个数字甚至还比不上一个中产家庭孩子一天的开销。


他拼命赚钱,却丝毫享受不到金钱带来的愉悦。


男士在日记中写到:他最快乐的一次体验,竟然来自于一次汽车在路上抛锚,他让人等拖车来,自己则一个人步行去公司。他惊奇地发现,路边有那么多有趣的店面,他甚至看到了迎春花。


他说:“如果没记错的话,我最后一次见它应该是在大学毕业那一年,同学们看到迎春花开了,一起去踏青。”


听完袁君念出男士生前的日记,他的妻子和家人都哭了。


他们从来没有想过,丈夫拼命赚钱,他自己竟然过着这样的生活。



主持人葬礼之后,那天袁君回到家里,她没有像平常一样上网看片子、找选题,而是破天荒地下了厨房,做好了饭之后,在楼下等老公和女儿回家。


生命来来往往,岁月并没有那么漫长,一定要趁现在,每一分每一秒都要活在当下,去感知这个世界的美好,去珍惜和家人在一起的时间。


好好活着,不留遗憾地去爱。



2


严俊杰是襄阳日报的一名记者,也是两个孩子的爸爸,因为长期不良的饮食和作息住进了医院。


他的血压,高压超过190,低压过了135,医生说相当于抱了个定时炸弹,可能咳嗽一下,血管就爆了。


他的血糖也是严重超标,血脂严重超标,并且得了糖尿病足,化脓的地方有三个硬币那么大,不好好治的话,可能会截肢。


医生说,他离死亡大概也就两三个步骤的距离。


后来,他住进医院,浑身插满了管子,开始非人的折磨——药物过敏、向血管里泵造影剂 、打胰岛素、控制饮食……



躺在医院的病床上,他开始明白:生命比我们想象的,还要脆弱。


在医院的时候,他就一直懊恼不已:


想着第二天,我一定要去站点接豆瓣儿(孩子)回家,在回家的路上好好跟他聊聊天。


想着第二天,我一定要回家给豆丁(孩子)讲讲故事,陪他过个愉快的傍晚。


想着等我出院,我一定把健身房的锻炼捡起来。


想着等我出院,我就把奶茶戒了,把酒局戒了,把熬夜戒了,把一切不好的生活习惯都戒了……


终于,在打了12天点滴之后,这些指标才慢慢恢复正常。


不打针的时候,他和老婆开始去市区的地方逛一逛,他忽然发现生活里的一些美好,而这些是他以前所没有注意到的:


荆州街的梧桐树高大挺拔。树叶斑驳着,竟也十分好看。


南湖广场上,放风筝的老人很多,天上的风筝飞得太高,只看得到一个小黑点。


孩子下了校车,往往要站在路边,看一会儿正在施工的挖掘机才肯开心回家。


把脚步放慢了,才发现生命中那些细碎的美好。


以前的自己总是匆匆忙忙,活得很麻木,忽略了很多东西,可是回过头来看,他才发现自己其实已经拥有了很多幸福。


人呐,总是要等到快要失去的时候才会想起珍惜,关于活着,死亡给我们上了最好的一课。


李开复在确认自己得了淋巴癌的时候,他一度认为自己活不过100天。


于是,他第一次哽咽说出欠已故父亲的一句道歉,然而谈及母子深情忍不住落泪。


他把更多的时间用来陪自己的妻子和孩子,觉得自己之前太忙碌,对他们亏欠太多。


他开始陪孩子过生日,和妻子一起去曾经度蜜月的地方,和他们一起回忆过去的美好,一起吃美食……


他说:我一定要让我的亲人知道我如何爱他们,这样就不留遗憾了。


《最好的告别》中有一句话说:“死亡不是生命的终点与结果,而是生命的延续与传承,能从容的接受死,也能坦然的去生。”


后来,李开复学会了向死亡而生,他全心全意为每一刻而活着,积极对抗癌症,发现了世界上很多美好的东西。


最后,他终于战胜了癌症,他出了一本书叫《向死而生——我修的死亡学分》,在书中他忏悔自己之前活得太冷漠,太功利,忽视了一切,直到癌症降临的时候,才明白自己之前白活了一场。



村上春树说:死不是生的对立面,而是生的一部分。


不管你愿不愿意接受,有没有做好准备,它都会成为你生活里必须面对的一部分,只有把死亡融入到我们的生命里,我们活着才更有意义。


这是一种对生命真谛的全新感悟。



3


乔布斯曾经说过一段话:


死亡是生命最伟大的发明,一个人只有在认识到自己是要死的时候,才会开始思考生命,从而大彻大悟。
不再沉溺于享乐、懒散、世俗,不再沉溺于金钱、物质、名位,然后积极地去筹划与实践美丽人生。


在中国人的价值观里,好像很忌讳谈死亡,很多人活了一辈子,都没有好好考虑过死亡。


其实,我们用向死而生的心态去生活,不是因为我们害怕死亡,而是希望给自己的生命带来了更深刻的思考和意义。



我有一个朋友,很多人骂他是“变态”,为什么呢?因为他在30岁左右的年纪、没病没灾,就立下遗嘱,把自己的后事交到好,实在让人无法理喻。


可是只有我知道,他曾经遭遇过车祸,从鬼门关捡回来一条命。


从此,他好像变了一个人,不再和酒肉朋友喝酒到凌晨几点不回家,也不再参加无聊的聚会,而是更珍惜和老婆孩子在一起的日子。


在那之后,他总是和和气气的样子,一副笑脸,身上少了很多戾气,也很有耐性,从来没有看过他和别人吵架的样子。


用他的话说,他现在的日子就是赚的,何必用在无聊的猜忌和争吵上面呢?


他对我说,他立遗嘱不是诅咒自己活不了多长,而是更好地活着,更没有遗憾地活着


说真的,一开始我真的无法理解他,但是随着阅历的增加,看过很多很多的事情,才渐渐理解他的想法。


很多事情我们无法理解,可能是自己还没有经历过。


31岁的复旦女教师于娟临死前,写下《此生未完成》,她在书中坦言:


在生死临界点的时候,你会发现,任何的加班熬夜,给自己太多的压力,买房买车的需求,这些都是浮云。
如果有时间,好好陪你的孩子,把买车的钱给父母亲买双鞋子,不要拼命去换什么大房子,和相爱的人在一起,蜗居也温暖。


中国有一句古话叫:大难不死必有后福。


很多人把这个“福“”理解成财运、发财的机会。


但我觉得并不是这样的,这个福是一种不一样的看世界的角度,重新换一种活法,然后得到更多东西,这就是福气。



香港大学教授徐子东说:人生想不通的事,去墓地走走,向死亡学习,你就想通了。


去墓地你就会发现,无论你高矮胖瘦,有钱还是没钱,在这里,你都是一个样,而且有一个成语特别戳心,叫:长眠于此。


也就是说,你死的时候,比活着的时间长多了。


所以,一想到这一点你就会明白,人生那么短暂,我们好不容易来这世间一趟,为什么不去好好体验这个世间的美好,反而把太多的精力放在无用的地方呢?


我觉得一个人成熟的标准,是应该明白人生是一个逐渐剔除做减法的过程,知道什么是自己应该做的,什么是最重要的,而后,做一个简单的人。


“我吃东西越来越清淡,对待人情世故越来越宽容,不乱发脾气也学会了忍让,慢慢地有了一颗成长的心。


开始害怕听到任何与病痛有关的事,最大的心愿变成了全家人身体健康。


相比一两年前迫不及待要去看远方的心,我更希望花十分之九的时间在温柔灯光下和家人吃完的一餐饭。” 


香港著名主持人梁继璋说,“这辈子只有一次的缘份,一定要珍惜共聚的时光,无论爱与不爱,下辈子,都不会再相见了。


所以,每一天的清晨,请好好拥抱你爱的那个人;下班后的时间,请多分一点给孩子;抽出一点零碎的时间,多陪父母聊上两句。 


所爱的人都在身边,人生最幸福的事莫过于此。


文章作者简介:桌子,身高1.85米,有八块腹肌的兼职男模。前南方航空公司职员,著有畅销书《你只是假装很努力》,新书《我们终将与美好的一切相遇》现已温情上市!。三观比五官更正,思想比套路更深。新浪微博@桌子的生活观 ,个人微信公众号:桌子的生活观(ID:zzdshg)。



为方便查看更加完整的内容,

为第一时间能让我们的推送和你见面,

快来一起看看如何把悉尼的华人“星标(置顶)”吧~




往期热点推荐


欢迎提供爆料!

随手拍,随手爆料!


悉尼新鲜有趣的事,敬请关注我们

新浪微博:悉尼的华人

公众号:sydneychn

爆料邮箱:[email protected]



收藏 已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