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严厉警告澳大利亚:政治短视可能造成经济后果

2018年05月29日 聚澳传媒



王毅与毕晓普的会面释放出了一个严肃的信号:放弃双边关系中的不正确立场,不然的话,或将在贸易中导致不可预测的问题。澳大利亚反华路线得到美国的支持,美方利用其制约中国在亚洲的影响力。


专家认为中美关系在恶化,意味着,中国与美国的盟国关系也将恶化。


该信号是在布宜诺斯艾利斯向堪培拉发出的。5月22日,外长王毅和毕晓普在阿根廷首都借部长会晤进行了一次会谈。


毕晓普就任澳洲外长后,从未访问过北京,这侧面也证明了中澳关系变冷的事实。


王毅对毕晓普说道,堪培拉应摘下不符合实际情况的“有色眼镜”,以便使和自己主要贸易伙伴的关系回到正确轨道上。


澳大利亚外长强调,不久前当地媒体有关中国的报道并不代表政府的观点。


但是毕晓普的声明并不那么令人信服。


一些西方媒体强调王毅外长本次会晤时照片上的严峻脸色。



他们认为,这体现的是中国对与澳大利亚现状的评价。此外,部长在会晤后第二天再次向堪培拉发出了信号。


《环球时报》对此进行了报道,强调指出,从年初开始,澳大利亚已多次向中国表示友好,试图安慰双边关系,但并没有结果,也许,中国需要对澳大利亚道别一段时间。


该报指出,澳大利亚总理今年没有必要出访中国,访问可在几年后成行。报纸建议从澳大利亚减少64.5亿美元的进口额,让其后背“出冷汗”。去年,澳大利亚对华出口额为764.5亿美元。如果将进口缩减100亿美元,那么将出现大的震动。


与此同时,《环球时报》并不认为,对澳大利亚的经济打压会损害中国的贸易利益。比如,对中国来说,替代从澳大利亚进口铁矿石比较复杂,但从美国进口葡萄酒和牛肉,替代澳大利亚的同类产品,还是比较容易的事情。


针对中国媒体报道,新加坡《海峡时报》指出,不久前,澳大利亚一大型葡萄酒企业在中国海关遭遇麻烦。这引起澳大利亚一些出口商的担忧。要知道,他们的商业利益取决于能否进入中国市场。



澳大利亚商界将体验与中国政治关系变冷的后果。


专家阿列克谢·费宁科这样指出,“商界当然想与中国发展关系,更广泛地进入中国市场,但这里存在战略选择问题。”


他说:“澳大利亚和新西兰,是美国1951年签署的《澳新美安全条约》框架下的主要盟国。2010年,美国人对其进行了重启。另一方面,克林顿执政时期,曾有过利用澳大利亚和新西兰对抗中国的想法,且该想法推进顺利。中国在澳大利亚大量投资,意图消减澳大利亚对华盛顿的依赖。”


阿列克谢·费宁科对中国媒体建议舒缓与澳大利亚关系的想法进行了评论。他指出,“对中国来说将是严重的,因为澳大利亚有很多中国需购买的稀有金属和铀矿。中国人可以不买澳大利亚的葡萄酒,但没有黄金、铀、镍和钴,中国将很难应对。”


中国是澳大利亚最大的贸易伙伴。澳大利亚出口和进口总额中,中国分别约占1/3和1/5。澳大利亚储蓄银行行长菲利普·罗威(Philip Lowe)就政治对抗影响双边贸易问题指出,“澳大利亚遭遇的最大经济风险是中国国内局势出现某种问题。”法新社对其周三在悉尼的演讲进行了报道。这位银行家解释说,中国国内债务的增长,对澳大利亚构成严重的经济威胁。这个问题,首先是在中国国内公司和银行间存在的。对外经方面,“坏账”几乎没有什么影响。看来,这位银行家只是对与华关系走衰这个可能的趋势做提前辩解。



聚澳点评


一:澳洲经济增长依赖中国   


据澳洲统计局(ABS)发布最新的报告显示,澳大利亚经济在2016-17年的增速为2.0%,这是连续第二十六年的经济正增长,但也是自2008-09年以来最低的经济增速。

 

具体来看,农业的快速发展对澳洲经济增长作出了有力的贡献,主要是由于小麦作物丰收,肉类销售高涨,农民收入创历史新高。本土矿业是大宗商品价格上涨的受益者,但行业量化增长依旧疲软。本土资源行业的扩张都来自于石油和天然气开采。服务行业也为经济增长做出了贡献,也从侧面反映出澳洲经济正在逐渐转型至服务型经济。

 

从地产行业来看,尽管2016 -17年度的住宅投资继续保持强劲。随着近期矿山建设热潮的影响,新建工程建设继续下滑。企业薪酬的年增速为2.1%,这是自1999年以来最低的年度涨幅。国际贸易在五年内首次增长,反映出主要出口商品如煤炭和铁矿石的价格上涨。这些利好因素提振了矿业公司的利润,因此大大缩小了国际贸易中经常项的赤字。

 

总体来讲澳大利亚国内生产总值(2016年)在2016 - 17年度上升了2.0%,人口增长1.5%,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增长0.4%。



二:过度依赖中国的后遗症   


美媒称,在聪明的政策和大量财富的支持下,澳大利亚几乎可以拿到“全球经济增长持续时间最长的国家”这一称号。不过在其自身成功的重压下,这个国家正摇摇欲坠。


据彭博新闻社网站2017年3月31日报道,虽然人口增长和对华资源出口为澳大利亚的经济增长提供了支撑,但未能刺激生产率提高意味着国内民众的生活水平停滞不前,选民们对政府感到不满。处于历史低位的利率水平加剧了房地产泡沫,后者促使家庭负债上升到威胁金融稳定的水平。由于预算赤字不断恶化,面临政治僵局的胆小政府最早在去年5月就有可能让这个国家失去珍贵的AAA评级。



报道称,澳大利亚的上次衰退——被定义成连续两个季度经济出现萎缩——发生在1991年,为长达8年的经济改革画上了一个毁灭性的句号。当时的改革旨在创造一个开放、灵活和有竞争力的经济体。不过事实证明,那次经济衰退为低通胀、生产率驱动的经济扩张铺平了道路。


在澳大利亚经济增长势头开始减弱之际,中国重新崛起为一个全球经济大国,它对澳大利亚资源的需求不断飙升。这帮助澳大利亚挺过了全球金融危机最糟糕的时期。


不过事实证明,危机后再次出现的繁荣是短暂的。它未能扩大政府财政收入,还推动本国货币升值,削弱了企业竞争力,同时加速了制造业的衰退。



独立经济学家索尔·埃斯莱克指出,“过去30多年来,在中国的经济高速增长和工业化进程中,没有哪个国家比澳大利亚获利更多。在矿业投资热潮结束后,大量移民正帮助我们避开经济衰退,但同时也引发了其他问题”,诸如房价上涨和家庭负债飙升等。


报道称,除了战后的日本,现代社会经济增长纪录的保持者是荷兰。得益于发现北海石油,荷兰经济增长期从1980年持续到2008年。


澳大利亚储备银行董事、经济学家伊恩·哈珀表示,在雷曼兄弟公司倒闭后,澳大利亚应对金融危机——这一危机最终让荷兰陷入了经济衰退——的方式最好地总结出了该国两个主要的经济驱动因素。



哈珀表示:“我们受益于中国的经济刺激计划,我们受益于允许货币贬值,我们受益于直接干预金融市场,我们受益于政府支出。这是好的管理加上好运气。”

和1991年不一样,澳大利亚的失业人口没有激增。失业人口激增会导致人们弃房断供,威胁到银行。


哈珀表示:“如果房价崩盘,我们的日子会更难过。”


报道称,在30年前,情况截然不同。澳大利亚是一个没有希望的国家。


新加坡总理李光耀曾警告说,澳大利亚有可能成为“亚洲可怜的贫困白人”国家。

在工党领袖鲍勃·霍克和保罗·基廷的推动下,澳大利亚随后展开了长达17年的改革。从1983年允许汇率自由浮动开始,改革措施包括放松金融管制、实行税收改革、削减关税、结束中央集权化的工资分配以及创建私人养老金制度。



工党1996年下台后,自由党领袖约翰·霍华德出任澳大利亚联邦总理,推动澳大利亚储备银行正式独立,让预算回归盈余状态,并放宽劳动法。2000年推出商品及服务税是最后一项成功的重大改革。


那之后,随着中国推动大宗商品价格上涨、为澳大利亚带来大量财富,霍华德的财政政策开始改变。这些财富使霍华德在大量支出的同时还能保持预算盈余。


报道称,澳大利亚后来成为发达国家中最依赖中国的国家。其三分之一的出口产品卖给了中国,相比之下,1991年时这个比例仅为2%。


聚澳结语


经济发展依赖中国,却从国际关系上冷淡中国...澳洲的政治确实让人看不懂。


市场推广



收藏 已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