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该史这样》 - 第2部 第1章 英格兰的表叔

2017年02月07日 巨婴房媒


要了解一个国家,首先需要熟悉它的历史;要知道澳大利亚的历史,就必须从英国的历史开始。


人物介绍(依出场先后顺序)

 
主角们:
 
恺撒(Caesar):罗马帝国的实际奠基人,在他还是一位罗马共和国的总督时,就有了和不列颠岛的亲密接触。
 
布狄卡(Boudica):不列颠岛爱西尼部王后,面对罗马人的迫害,她选择对罗马说不。她领导的起义,让她永远地被铭记在英国历史的丰碑上。
 
亚瑟王(KingArthur):不列颠的传奇国王,领导不列颠人击败异族的入侵。可是最终他的庞大王国却毁于一场三角恋和一段孽缘
 
阿尔弗雷德大帝(Alfredthe Great):盎格鲁-撒克逊人的救星,领导人民击败丹麦人的入侵。如果没有他,恐怕现在英国人都得说丹麦语了。虽然他不是第一位真正意义上的英格兰国王,但却是英国历史上唯一本土出生而被尊为大帝的人。
 

配角们:
 
忏悔者爱德华(Edwardthe Confessor):英格兰韦赛克斯王朝末代国王,笃信上帝,天天念神。大半生境遇坎坷,在近乎绝望之际,居然重获希望。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这句话在他身上可谓是得到了完美的体现。
 
征服者威廉(Williamthe Conqueror):很抱歉,本部书的主人公在这章里的戏份,还是不多。不过别着急,他现在还年轻,以后有的是机会在读者面前展示他的演技。
 
苏埃托尼乌斯(Suetonius):罗马驻不列颠尼亚总督,面对不列颠人的起义大军,他选择放弃伦敦,收紧拳头给敌人以致命一击
 
沃提根(Vortigern):后罗马时代不列颠尼亚的大军阀头子,为抵御蛮族入侵而雇佣其他的蛮族,不想却是引狼入室。
 
尤瑟王(King Uther):不列颠的国王,亚瑟王的父亲,据说是圆桌骑士团的首创者。这位仁兄刚和战友一起打败了入侵者,反过来就去抢战友的老婆。
 
梅林(Merlin):亚瑟王的老师,宰相兼大魔法师,绝对不是那种只会变戏法的角色。可惜这位高人虽然道行了得,最终却为情所困。
 
桂妮薇儿(Guinevere):亚瑟王的王后,像特洛伊里的海伦一样的红颜祸水,亚瑟王辛辛苦苦建立起的庞大国王,就被她再顾倾国了。
 
兰斯洛特(Lancelot):首席圆桌骑士,亚瑟王的头号猛将。不过这位猛人犯了一个不该犯的错误,竟然和老板抢女人。
 
伊莲(Elaine):一位被兰斯洛特救过的美女,可惜美女有意,英雄无情,不过伊莲自有她特殊的手段去钓男神
 
莫德雷德(Mordred):圆桌骑士之一,亚瑟王的外甥。当舅舅外出时,他居然霸占了舅妈。除了甥舅之亲外,他与亚瑟王还有一层特殊的血缘关系。
 
高文(Gawain):圆桌骑士之一,亚瑟王的另一个外甥,兰斯洛特的挚友。在维护舅舅的尊严和友谊之间,他陷入了两难的抉择
 
奥法(Offa):不列颠岛盎格鲁-撒克逊七国时代末期的麦西亚国王,在他霸业的巅峰期,他几乎控制了整个英格兰。很多史学家都将他列为盎格鲁-撒克逊最强国王榜单上的榜眼,但这不能怪他不奋发争第一,实在因为那位状元太牛X了。
 
爱格伯特(Egbert):七国时代末期的韦赛克斯国王,他潜心等待30多年,终于等到了对手的破绽,然后像打了吗啡一样,在四年的时间内横扫其他盎格鲁-撒克逊六国,一统英格兰。可惜吗啡过劲后,他又被迫退回了老家。
 
埃塞尔伍尔夫(Æthelwulf):
韦赛克斯国王,爱格伯特的儿子。老婆死后,他打算再婚,可是却没跟儿女商量,结果惹来一场大祸。
 
朱迪思(Judith):西法兰克国王秃头查理的长女,连任两届韦塞克斯王后,而第一任丈夫的年龄居然是她的年龄X4,比杨某某和翁某某的年龄差距倍数还大。不过最终她还是用自己的方式找到了最后的幸福。
 
古特海姆(Guthrum):
阴险狡诈的维京海盗头子,打败阿尔弗雷德N多回,却在决定性的埃丁顿之战(Battleof Edington)中,被阿尔弗雷德率领阵容强大的英格兰队,逆势击败了自己率领的素有维京雄狮之称的丹麦队,战后还被迫认阿尔弗雷德当了爹。
 
埃塞斯坦(Athelstan):第一位真正意义上的英格兰国王,其文治武功堪与其祖父阿尔弗雷德大帝媲美,可惜他的光环被他富三代的身份掩盖了不少。
 

龙套们:
 
凯尔特人首领卡西维拉努斯(Cassivellaunus,名字虽然很长,但是因为是龙套,也不用记住)
 
罗马帝国的几位皇帝:克劳狄(Claudius),尼禄(Nero)和霍诺留(Honorius)
 
伊格兰(Igraine):亚瑟王的母亲,丈夫在前方浴血奋战,她在后方却。。。
 
格洛斯(Gorlois):伊格兰的前夫
 
埃克特爵士(SirEctor):亚瑟王的养父
 
七国时代中其他几位国王:比如,肯武夫,寇武夫,本武夫
 
埃塞尔伍尔夫的儿子们:老大埃塞尔斯坦(Æthelstan),老二埃塞尔博尔德(Æthelbald),老三埃塞尔伯特(Æthelberht),老四埃塞尔雷德(Æthelred)
 
秃头查理:(Charlesthe Bald):西法兰克国王,朱迪思的父亲,为了国家的利益,他毫不犹豫地牺牲了女儿的幸福
 
鲍尔温一世(BaldwinI Count ofFlanders):弗兰德斯的第一任伯爵,曾经是一草根屌丝,一朝泡上了一位公主,终于挤进上流社会
 
长者爱德华(Edwardthe Elder):阿尔弗雷德的儿子,埃塞斯坦的父亲,一位承前启后式的人物
 

友情客串:
 
巨石阵的神秘的建造者们:他们有可能来自另一个星球哦!
 
哈利波特:在上学的路上,他会遇到谁?
 
查理曼大帝(Charlemagne):
和奥法称兄道弟,还差点成了亲家。

西元1041年,一个风和日丽的夏日早晨,微风轻抚海面而引起的皱褶,缓缓地击打着索姆港(Valery-sur-Somme)的海岸和港口里停泊着一艘中型横帆船。
 
一群海鸥在港口上空盘旋着,搜索着地面上任何可能的食物,并且不时地瞥着下面熙熙攘攘的人群。
 
码头上,水手和随员们正忙碌地向船上搬运着各种行李,而一个身着诺曼贵族服装的瘦高中年人,正频频地和送行的人们道别。
 
在送行人群的最前面,站着一个十三四岁长相俊美的贵族少年。少年的个子很高,看上去比同龄大的孩子要高些壮些。
 
此时的少年正握住瘦高男人的手,问道:“叔,您什么时候再回诺曼底呀,我还想和您一起去打猎呢!”
 
男人拍了拍少年的肩膀,笑着说道:“孩子,等你再长大些,来英格兰找叔玩吧。那里有大片的森林,数不清的野味,咱爷俩几辈子都打不完!”
 
“好呀!好呀!我一定去找您!”少年很开心地点着头。
 
其实男人并没有正面回答少年关于自己是否会回来的问题,因为他自己也不清楚,在有生之年还会不会回到诺曼底,回到这个他度过少年和青年时代,伴他成熟步入中年的地方。
 
是呀,在这里实在是太久了,离家也实在是太久了。从自己十岁起到现在,整整二十八年过去了,如今终于可以名正言顺地回到出生的故乡英格兰了。本应该很高兴的他,眼中却流露着几分的留恋和惆怅,因为他觉得自己已经是个诺曼人了。
 
这个男人就是未来的英格兰国王爱德华,而那个少年则是我们的主人公,诺曼底公爵威廉。

 
爱德华是英格兰韦塞克斯(Wessex)王朝的末代掌门人,他有个外号叫忏悔者,所以史称忏悔者爱德华(Edwardthe Confessor)。
 
据说爱德华之所以有这么一个外号,是因为他对上帝他老人家无比的虔诚,基本上是早晚三朝拜,神前一炷香,几乎天天过着圣徒般清心寡欲的生活(对于一个国家领导人来说,这确实不容易)。
 
而且爱德华在位的时候,还下令修建了一座巨大的教堂。而这个教堂后来成为了英王加冕,以及王室红白喜事的官方唯一指定承办单位。这座教堂就是威斯敏斯特教堂(WestminsterAbbey),它还有一个更为中国人所熟知的名字――西敏寺。
 
其实在后面的英国历史上,还有八位叫爱德华的英王,从一世到八世。而由此我们发现一个奇怪的现象,这位忏悔者爱德华同志,并没有出现在以同名排序的英国国王的命名体系里面。
 
虽然很多英国人也不清楚这是为什么,但是这背后的原因其实很简单。
 
因为现今英国使用的这个有着一千年历史的英王同名加一排序系统,是从我们的主人公威廉(史称威廉一世或者征服者威廉)开始算的。
 
如果按照中国的传统,一般的规矩是,朝代的开创者们的庙号都叫太祖或者高祖,然后是太宗,仁宗宣宗什么的,最后一位掌门人一般也只能叫哀宗或者思宗了。而只要王朝一更替,皇帝的庙号马上都reset,还是打太祖太宗起,后面的王朝谁也不会接着前朝的顺序给本朝领导人排个。要是那么做就等于大逆不道,不认祖宗。
 
可为什么英国在这一千年的历史中,王朝更替了好几回,却一直沿用一个国王名号排序系统呢?(注意了,这是一个某些历史老师都不知道的问题,包括我上中学时的历史老师)
 
其实这个问题并不难解释。因为在威廉之后的几乎所有英王(包括现在的女王伊丽莎白二世在内),从血缘上讲,都是他的后裔。
 

而每次王朝交替接力棒,基本上都是由前朝国王的女性后代的子嗣继承的,也就是说由外甥,外孙甚至是重重外孙继承。(当然如果是由女王的儿子继承,那就直接改姓了)
 
因为按照西方“男女平等”的观念,母系的先祖也和父系先祖一样被当祖宗看待,在英语中爷爷和姥爷都叫grandpa,而曾祖父和曾外祖父都叫great-grandpa。所以如果一个人说他的great-grandpa怎么怎么样,你也不知道,他是在指他的把拔的把拔的把拔,还是他马麻的把拔的把拔。
 
所以在威廉之后的英王如果和前面祖先有重名的,也就自动加一处理了。而在威廉之前的,即便是同名,习惯上也很少被历史学者做等差排序。
 
但是如果硬是要排的话,我们也可以姑且叫忏悔者爱德华为爱德华零式(和日本战斗机没关系),当然他前面的叫爱德华的国王们可以叫负一世,负二世而以此类推。
 
虽说忏悔者爱德华和威廉不是直系亲属,但他们还是有一定血缘关系的。如果翻家谱排辈份(本人最爱研究这事),忏悔者爱德华和亨利·卡佩一样,也是威廉的表叔。他是威廉的姑奶奶艾玛(Emma,宽宏的罗伯特的姑姑)的儿子。
 
其实要说威廉家的表叔还真是多得数不清,而且都是各国政要,基本没有大事不登门。可是这位英格兰的表叔却有些与众不同。因为自从他十岁那年来串门,几乎就待在诺曼底不走了,而且一待就是二十八年。
 
要说起这次串门,还得倒叙到二十八年前的西元1013年。
 
话说那一年的冬天特别得冷,英格兰多雨的冬季,使得雨水落到地上,马上就冻成了冰。路面上冻地嘎嘎的,只有吃饱了撑地难受的人,才出门溜达消化食儿。
 
可偏偏这个时候,英格兰国王埃塞烈德(Ethelred)带着自己的老婆艾玛和几个孩子(包括忏悔者爱德华),不远千里跑到大舅子诺曼底公爵理查二世家(威廉的爷爷)探亲。

 
显然埃塞烈德并不是吃撑了难受,而且恰恰相反,他那个国王的金饭碗刚刚被别人抢走,所以说他探亲是好听的,其实就是来避难。
 
而那伙抢了埃塞烈德地盘和饭碗的人,和诺曼人还算是远亲。他们就是我们前面提到的赫赫有名的维京人。
 
要说维京人给英格兰所带来的苦难,可要比法国大得多。英格兰在当时维京人横行的西欧都算是个重灾区。
 
我们以前也讲过维京时代始于西元793年,很不幸的是,开启这个时代大门的地方就在英格兰。
 
在此后的两百多年里,维京人,尤其是丹麦维京人对英格兰骚扰不断,简直把那里当成了自家后院的菜地,一到收获的季节就跑来英格兰搞采摘。
 
有一段时期,丹麦人甚至侵占了英格兰北部大面积的领土,建立起了几个维京小王国。而且还不时南下抢劫,逼迫英王缴纳保护费。
 
要不是在西元九世纪末的时候,英格兰出了一位强人,一举击败了丹麦人,估计现在的英国人都得说丹麦语了。
 
这位强人在英国历史上相当有名,在2002年英国广播公司(BBC)做的一次关于最伟大的英国人的调查中,这位强人排第十四位,比维多利亚女王(第十八位)和现今的伊丽莎白二世女王(第二十四位)排名还靠前。
 
这个差点挤进十强的牛人叫阿尔弗雷德(Alfred),由于他领导英格兰人民打退了丹麦人的侵略,使英格兰免于彻底被丹麦人占领的伟大功绩,历史上他被称为阿尔弗雷德大帝(Alfredthe Great)。
 

在英国的历史上,他是第一位也是唯一一位英格兰本土出生的被称为“大帝”的国王。
 
可是阿尔弗雷德大帝不会想到的是,一百多年后,由于他的后代子孙不争气,英国历史上出现的第二位也是最后一位被称为大帝的国王,居然是个丹麦人。
 
虽然阿尔弗雷德大帝对整个英国历史的影响很大,我们会在后面用一两章来专门讲他,但遗憾的是,他并不是我们这套书里的领衔主演之一。
 
因为他不是真正意义上的英国或者英格兰的国王,至于这其中的原因,我们在后面会提到。
 
而那位英国第二号大帝不久也会登场。
 
在二号大帝登场之前,丹麦人在西元1013年,把英格兰当时的执政党――韦塞克斯王朝(Wessex)赶下了台。从那时起的将近三十年里,英格兰王子爱德华同学的大部分时光都是在诺曼底度过的。
 
虽然爱德华后来做了国王,可是他早年的那些经历,可真是“这次第,怎一个惨字了得”,当年春秋时晋公子重耳(后来的春秋五霸之一晋文公)也不过才流亡了十九年而已,而爱德华从十岁开始就在海外漂泊,前后将近三十年,可以说他的童年比威廉还要悲剧。
 
既然我们说到了爱德华的不幸遭遇,我们就不得不先详细介绍一下,海那边英格兰当时的背景。至少我们现在终于可以谈谈真正的英国历史了,要不大家还以为这书是写法国历史的呢。

未完待续!


申明

申明本文经《英该史这样》作者孤岛钓客授权发布


通知

如果您有关于澳洲房产、留学生活等方面的文章希望与大家分享,欢迎投稿。电邮[email protected]







收藏 已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