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随着人们对自身健康状况的日益关注,保健品已经成了很多人生活的一部分。但即使是每天吃保健品的人,可能仍然对保健品有很多误解,甚至有人因为保健品的负面报道而从不吃保健品。今天就来盘点一下关于保健品的常见误解,看看你是不是也有类似的误会呢?

误区
1
马上见效的才是好保健品
正规的保健品多采用维生素、矿物质、天然植物等为原料,主要作用为补充营养、调节生理功能,在中国不允许宣称任何治疗作用。在美国称为膳食补充剂,FDA不审核其功效。在澳大利亚TGA将其作为药品管理,虽然可以宣称治疗作用,但基本只限于缓解感冒、轻度关节炎等有限的几种轻微疾病。
★ 正确做法 ★

Wealthy Health清肺灵,TGA批准其声称治疗轻度感冒,缓解咳嗽、咳痰等症状。
因此,好的保健品应该是长期服用,逐渐改善和维持身体的良好状态,不能急于求成。如果客观效果立竿见影,比如一些保健品的降血糖、血压效果甚至明显强过医生开的处方药,那要当心是否添加了违禁药物成分。如果主观症状很快缓解,很可能是心理作用。

好的保健品作用的润物细无声的,如果选择了合适的保健品长期服用,可以逐渐改善身体状态。千万不要一种试了几天没感觉就又换下一种,那样很可能会错过好的保健品,反而最后选择了添加违禁成分的保健品。
误区
2
买保健品不看禁忌人群和警告
保健品也有禁忌?那当然,很多普通食物都是有禁忌的。很多人误以为保健品肯定没毒副作用就随便买着吃了,殊不知可能反而会对身体造成危害。

比如对于做过心脏手术长期口服华法令的人群就不适合补充辅酶Q10和含大量维生素K类的保健品。因为华法令就是通过抑制维生素K合成凝血因子来抗凝的,口服辅酶Q10和大量维生素K会削弱华法令的药物作用,造成血栓风险升高。
★ 正确做法 ★
不要想当然,仔细阅读产品包装,看产品到底适不适合自己。

Wealthy Health的辅酶Q10,包装上警告:如无医生建议,接受华法令治疗时不要服用。
误区
3
孕妇/哺乳期妇女可以随便吃保健品
孕妇/哺乳期妇女服用除普通食物以外的任何东西都应该谨慎,不要认为是保健品、纯天然就一定对孕妇和哺乳期妇女安全。除了少数几种维生素以外,大部分保健品原料都未做过孕期或哺乳期的人体试验,很多连动物实验都没做过,无法保证孕期的安全性。

因此,除非该产品已经写明是专为孕妇设计,否则不要轻易尝试,使用前最好咨询医生或药师。有些产品会写明“孕期、哺乳期妇女禁用”,有些没有写,但没有写也不代表孕妇能用。
误区
4
品牌越大,价格越贵就一定越好
通常来讲大品牌高价格意味着更好的产品品质,但其实也不尽然。保健品最重要的是适合自己。有些大品牌为了控制成本价格,原料和配方都未必是最好的。有些保健品因为概念炒作价格虚高,而且成分也未必适合自己。总之还是要看清成分,不要跟风,选合适的才是最重要的。

误区
5
多吃几粒没关系
有人觉得保健品就是营养品,觉得见效不够快就多吃一粒。要知道即使是维生素和矿物质也是有每日安全上限的,超过生理需要量不会带来更多健康益处,反而可能有害。

维生素C的参考摄入量,RNI为推荐摄入量,UL为可耐受最高摄入量。
如果没有健康专业人士建议,任何营养素的日摄入量都不建议超过可耐受最高摄入量(UL)。所以看清成分表,按推荐剂量服用,不要自己擅自加量。
误区
6
只看广告,不看成分功效
现在还100%相信广告的人应该已经很少了,但如果不看保健品包装上审核过的功效,看不懂成分表,那么你购买产品的动力实际上仍然是广告。
★ 正确做法 ★

保健品的成分和TGA审核过的功效都会清晰地印在包装上,广告上说的不算数。
所以购买保健品还是要多了解各成分的实际作用和功效,根据自身的饮食和健康状况选择合适自己的保健品。以“护眼”产品为例,很多“大品牌”广告做的很厉害,其成分却无非就是几种维生素和矿物质,而Wealthy Health明目灵的复合配方才是真正给眼部提供全面营养支持的最佳选择。

误区
7
保健品吃的越多越好
很多人都误以为保健品吃的越多越好,甚至有些明星一天吃一大把保健品当做“养生”。实际上如果觉得身体状态不好,首先要做的是调整饮食和运动策略,再选择几种有针对性的保健品补足所需。所谓“药补不如食补”,保健品也是一样,千万不要拿着保健品当饭吃。

误区
8
三天打鱼两天晒网
生病了才想起来吃
如前所述,如果不长期坚持服用,保健品是很难起到作用的。三天打鱼两天晒网,跟不吃区别也不大。平时不注意保健,等到生病时才想起来,往往为时已晚。

以上就是总结的保健品常见8大误区,不知道是不是帮您消除了一些关于保健品的误解呢?其实归根结底还是要相信科学,了解自己,了解成分,理性选择适合自己的保健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