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曾经说,一个人如果有一个熊亲戚,生活的幸福值会直线下降。如果他们还住得和你很近,随时能见面,不幸指数还要提升几个度。因为他们“不分你我”,你的是他的,他的还是他的。
他们还过于“关心你”,你工资是多少,什么时候找对象,什么时候生孩子,他全都要管。这样一来,亲戚关系就会趋于恶劣。
长大之后,你就越来越能感受到,人真正不能承受生命之重的不是别的,而是亲情债。
“你结婚了吗”
“你生小孩了吗”
“你谈对象了没?”
“工资多少?奖金多少?”
“你找到工作了吗,考个公务员多好!”
年关过去了,回到家,年轻人们总是避免不了被三姑六婆大叔大婶的问题轰炸,虽然内心很想骂一句“关你屁事”,但是大多数时候还是言不由衷无奈地一一回答,只能在午夜仰天长叹“中国式亲戚为什么这么讨厌!”
中国好像没有“隐私”这个概念
在我们的亲戚思想里面,好像我们就是没有隐私的这个概念的。或者,曾经有过,但是后来又消失了。
比如会问你“你今年多大了”,这种问题不是真的在问你的年龄,而是在可以强调“我比你大”,“你还没省孩子?最好生个男孩”,也是提醒你,要传宗接代。
如果稍微显露出一点点的不尊敬,他们就会说“你怎么这么不尊重长辈”,“你真的对得起你的列祖列宗嘛?”到这个时候你就会问“大清真的亡了么?”
“真人真事,我大姑的女儿婚姻不幸,昨天赶上我大姑家吃年饭把我爸叫过去,我大姑的女儿跟我爸说:你儿子三十了还不结婚一定是同性恋。我爸当时没说回来就偷偷哭了,我妈今天给我说了,我立即打电话对那女的说:你作为我姐,如果觉得我的生活方式有问题应该直接和我沟通,你气我爸就能拯救你失败的婚姻么?”
被时代摧毁的隐私
恐亲戚症真的是一个这些年来非常让人头疼的病啊。
时代发展的越来越快,不管是谁都会有微信,过年见到了,加也不是,不加也不是。加了之后还要小心翼翼的把他们归类到一个群组,就怕什么时候发了朋友圈被他们看见了就完蛋了。各种絮絮叨叨絮絮叨叨……
嘴碎的程度,就算你是长得跟金城武一样帅,也会被搞到崩溃。
你这么帅,怎么还不结婚啊,是不是同性恋啊,我们家的虽然不帅,可是都结婚了啊!
怎么还不生娃啊,是不是生不出啊,我们家的虽然不帅也没啥出息,可是娃都打酱油了啊!
你这么帅,你的娃怎么不帅啊,要不要做个亲子鉴定啊!啊哈哈哈哈……
你说这个大过年的,即使你的心态放得够平和,也会被刺激得妥妥的,也给你的父母刺激得妥妥的。
他们不在乎你有没有去旅行,是不是看到过精彩的风景;不在乎你读过多少书,是不是有着思想的深度和广度……他们在乎的就是“赶紧生传宗接代,赶紧升官发财,赶紧颐养天年。”
防守归防守,
到最后只能“呵呵”
亲戚:你男朋友家里条件怎么样啊?
呵呵,还不错。
亲戚:你每个月工资有多少啊?
呵呵,还不错。
亲戚:你家的房子有多大啊?
呵呵,还不错。
他们就是喜欢替你过日子啊,他们得不到的就觉得是好的,毕竟他们没有尝试过。到时候,你已经没有抱怨的力气的时候,他们就会说“看,都说了听我们的,没错吧。”
有的时候,年纪到了,有些人就会选择了向生活投降。
或者很心甘情愿的,
或者很不情愿地被父母,被亲戚,被社会环境替他把日子过了。
当然,最后一点才是关键,打铁还需要自身硬。就算是你能把你的亲戚驳的哑口无言,最后你会发现照样没什么用,该说的照样说,该刻薄的照样刻薄,在他们的心里面,他们已经为你贴上了穷、酸、Low的标签。
“唯一能打败他的,就是在他的价值观体系下,超越他的标准。”
素材采写:小幺幺
责任编辑:Enson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