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的高考早已落下帷幕,在各地考生轮番上天台的时候,广东省的考生今夜已经摩拳擦掌。这一考定终生的变态考试,让小编也是感慨良多。18岁那年,回家路上的街灯下,忐忑对着答案的自己和朋友,或是在查询分数时瞬间凝固的时间,这些点点滴滴的真实充盈了18岁的夏天。如今,那份期待,那份紧张已经离我们好远,然而还是想要寻找些什么。小编特地去查阅了一下古籍,扒一扒高考这个磨人小妖精的前世今生;
一想到高考,自然而然就想到“祸害”中国千年封建社会的科举制度,不过古代的高考可是比现在的层次更高,考中了就犹如咸鱼翻身,屌丝逆袭,可以打败高富帅,赢取白富美,走上人生巅峰。
而在科举之前,封建王朝挑选人才、官员的主要方式是 “选举”(举贤),就如同是推荐上大学。晋李密的《陈情表》“茕茕孑立,形影相吊”就是出自这样的环境。当然这一制度个人主观因素太明显,在西晋时期就造成了门阀割据明显,因而后来历代的统治者不断寻找和完善新的选贤举能的方式。美人我要!!!有才的男人我要!要!!要!!!
1>诞生篇之暴君的自白
话说回来,开创科举这件事情是谁开始的呢?翻一下帝王世系年表,公元607年的皇帝竟然是中国古代最为荒淫帝王之一杨广,就是这个圆嘟嘟的老头子~
具体时间是大业三年。这位历史评价颇低、骂名在外的皇帝竟然也做了一件好事情,而一下子就影响了此后的一千多年中国历史。如果要说,是当了15年皇帝的杨广对历史有什么贡献,除了开凿京杭大运河,大概也就是科举制度了。如不少老三届学生仍在怀念力主恢复高考的邓小平一样,想来古代无数的穷书生也应该感激这位荒淫帝王。“十年寒窗无人问,一举成名天下知”。科举让寒士们出人头地,飞黄腾达,从此过上体面的甚至妻妾成群的幸福生活,体验到了“书中自有千钟粟,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黄金屋”的快乐。
2>发展篇之盛唐逸事
好的,说完了这个好色的老头子,就要说到我们大唐盛世了。古人果然是智慧的存在,深刻贯彻了“人丑就要多读书”的深刻道理!!在唐代,考试的科目分常科和制科两类。每年分期举行的称常科,由皇帝下诏临时举行的考试称制科。随后在女王武则天的时代又发展出了殿试~想想你除了翻身做主以外还有机会得见天颜,这对于我等草芥来说也是人生的一大幸事。自女皇武则天开始,殿试渐渐固定下来,成为统治者甄选人才,钦点状元的一个重要环节。
唐代取士,不仅看考试成绩,还要有各名人士的推荐。因此,考生纷纷奔走于公卿门下,向他们投献自己的代表作,叫投卷。向礼部投的叫公卷,向达官贵人投的叫行卷。投卷确实使有才能的人显露头角,如诗人白居易向顾况投诗《赋得原上草》受到老诗人的极力称赞。以及我们的诗仙太白,诗圣杜甫,于是便有了到底是李白很忙还是杜甫很忙这个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争议性话题!!
3>改革篇之安石变法
说回科举,宋代的科举,大体同唐代一样,有常科、制科和武举。宋代科举在考试内容上也作了较大的改革,基本上沿袭唐制,进士科考帖经、墨义和诗赋,弊病很大。进士以声韵为务,多昧古今;明经只强记博诵,而其义理,学而无用。王安石任参知政事后,对科举考试的内容着手进行改革,取消诗赋、帖经、墨义,专以经义、论、策取士。自然此次科举改革也随着王安石变法的失败,考试的形式也变得像雨像雾又像风~~这酸爽
4>变形篇之八股取士
到了明朝进学校却成为了科举的必由之路。明代入国子监学习的,通称监生。监生大体有四类:生员入监读书的称贡监,官僚子弟入监的称荫监,举人入监的称举监,捐资入监的称例监。监生可以直接做官。明代正式科举考试分为乡试、会试、殿试三级,乡试第一名叫解元,会试第一名叫会元,加上殿试一甲第一名的状元,合称三元。连中三元,是科举场中的佳话。明代连中三元者仅洪武年间的许观和正统年间的商辂二人而已。
就是楼上这个学霸级变态老爷爷!!!!
5>衰落篇之不考毁一生
清人为了取得参加正式科举考试的资格,先要参加童试,参加童试的人称为儒生或童生,录取“入学”后称为生员清初生员尚在学宫肄业(有月课和季考,后来变成有名无实了),又称为生,俗称秀才。这是“功名”的起点。
正式的科举考试分为三级:(1)乡试,(2)会试,(3)殿试。
有多少人始终在起点踏步,范进也是到了五十多岁突然中了举人,把老丈人的脸打的是啪啪啪的响,再也不用扎着稻草街边卖鸡,也不用在老丈人面前低声下气,从此丢掉吃软饭的这一衰衰哒的帽子!!!
所以人丑就要多读书!!!!
你有吴彦祖帅吗!!!
你有TFBOYS鲜嫩吗!!!!
你有李政委根正苗红的思想吗?!!!!
在这个拼颜值!!
拼财富的时代里!!!
WHAT ARE YOU 弄啥嘞????
重要的事情说三遍!!
重要的事情说三遍!!
重要的事情说三遍!!
点击“阅读原文”查看,
教你如何走向人生巅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