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大利亚大选将在下周六(7月2日)投票。长期对政治参与“冷感”的华人在本届澳大利亚大选会有怎样的表现呢?记者为此采访了悉尼科技大学客座教授、澳中关系研究院主席黄向墨。
黄向墨认为,澳大利亚华人积极参与这次大选,主要体现了两个特点:
黄向墨说,以往政治参与的“冷感”,一直是海外华人长久以来的痼疾。这导致了利益代言缺位、政治捐款盲目低效,以及“唐人街政治”的鸵鸟心态与内耗。而华人对这次大选的热情关注和参与,都在一定程度上反应了华社对以上问题的认知及试图解决的努力。
黄向墨表示,华裔候选人的增多、华社对选情的关注,既体现了华人对澳洲主流政治的关切更趋于积极主动,也体现了澳大利亚主流政党对华社更为重视。这是双向的互动,是双向的重视。
不过,黄向墨也认为,虽然华人参政的积极性大幅提高,但本次大选也暴露了两个不足。
黄向墨说,这次大选没有任何一个华裔参选众议员,这最为直接的原因在于华人选票还无法真正聚合。
黄向墨说,华社的人口组成复杂,内部异质性强,有地域之别、语言之别、政治观点之别、经济地位之别等,甚至还有代际之别、血缘之别、民族之别等等。这些强烈的异质性,加上历史惯性的不抱团,令华社形成各种亚文化圈。正视这些异质性,才能找到解决的办法。
黄向墨说,华人社区对大选的关注虽然提高了,但“技术含量”依然不高,尤其对政策问题的辩论聚焦不准,出现了虚假信息、错误信息的传播。黄向墨认为这是本次大选上暴露的第二个问题。究其原因,在于不少华人平时缺乏对澳大利亚法律、政治、社会的学习与了解,基础薄弱。此外,也出现了情绪化解读、甚至在媒体上相互对抗谩骂的情况,这有待于基本素质的全面提升。
但不管怎样,华人对政治的参与热情比以往更高更积极了,这是非常喜人的表现。小编有预感未来几年,在澳华人们会更加踊跃参与政治,也会渐渐拧成一团,越来越团结。
文章来源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