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年危机与财务自由之间,隔着一套房子

2018年07月16日 澳房汇


文 / Jay Huang


最近一段时间,澳洲各首府城市,特别是悉尼地区,整体来说,已经结束了最近几年的单边上涨走势,市场出现了明显回调的迹象。根据房产研究机构CoreLogic最新数据显示,截至今年5月份的一年里,悉尼全城平均房价下跌了3.4%。在等待了很久终于出现久违的买方市场的时候,一些之前一直持币观望等待良久的潜在投资者在问这样一个问题:房市还会继续回调吗?


坦白的说,笔者完全不知道答案,也不太关心楼市的短期涨跌。反而是笔者最近遇到的一件小事让笔者感悟良多,今天就打算和大家分享一下笔者的思考。


A君的故事


前几个月,笔者有个朋友买了一个非常有开发潜力的商业中心,买来之后立刻招兵买马,准备大干一番。经朋友介绍,他找来了工程师A君。A君快五十了,原来在一家当地大型企业工作了十几年,一直很稳定,但是天有不测风云,近几年他所在的行业开始没落,公司关门,他也被裁员。本来以为再找一份工作不是难事,但不幸的是,A君是机械工程师而并非最近几年很火的房地产行业所需要的建筑工程师,而机械行业正在走下坡路,工作机会很少,所以他找工屡屡碰壁,这次被朋友招进来,也是阴错阳差,因为朋友只听人说他是工程师,而不知道他不是建筑工程师。进公司之后没多久,由于专业不对口,很快就被鄙视了,不过好在A君工作态度很好,积极肯干,也爱钻研,所以慢慢也得到了老板的认可。尽管如此,A君在公司也是表现得战战兢兢,生怕做错什么事,从而失去这个本来不是机会的机会。


A君的境遇其实还是有一定的普遍性。有一个词叫“中年危机”大概表达的就是这个意思。他们一般都是老老实实的本分人,按照传统的道路,进入一家公司,工作上认认真真,勤奋努力,但并不擅长与上级和外界搞关系,他们没有太多的非分之想,只想好好工作,每月领薪水回家。等过了职业高峰期之后,因为上有老,下有小,同时还背负着不大不小的房贷,所以他们根本不敢辞职,只求维持现状,在单位里表现的战战兢兢,生怕哪天被裁员,饭碗不保。他们有些会在一个公司待十几甚至几十年,如果运气好,所在行业兴旺那还好说,万一行业滑坡,中年被裁,一下子就陷入了人生危机。


如何对抗中年危机


长江后浪推前浪,一代新人赶旧人。中年危机是客观规律,无论你是谁,都逃不过这个规律。无论在体力上,智力上,知识更新上,驱动力上,中年人都比不上年轻人,被年轻人赶超甚至取代是必然的事情,换位思考,如果你是老板,你也喜欢用冲劲十足,学习快,反应敏捷,可塑性高,工资还低的年轻人,所以A君的遭遇就提醒我们在发生中年危机之前,我们就应该未雨绸缪,事先做好准备来对抗中年危机。下面是几个对抗中年危机的策略供参考:


提高竞争维度


下过围棋的读者都知道,在围棋里,凡是具有两只或者两只以上完整的“眼”的棋子就是活棋,而只有一只眼的就是死棋。同样的,对于我们普通人来说,发展出尽可能多的能持续产生收入的技能,就是对抗中年危机的一招妙棋。


比如笔者的另一个朋友B君,其正式职业是会计,在一家公司做财务,但同时她对摄影也比较感兴趣,几年锻炼下来摄影水平算是达到了准专业水准,此外她的文笔也还不错,虽然不是专业作家,但是她的小清新文章也还拿得出手。正因为如此,她经常会接到某些旅游杂志的邀请,去其他国家游历,然后为杂志撰写深度游体验文章和配图,不仅旅游全程免费,而且杂志还付她稿费,所以她的假期基本上都在浪迹天涯。对她来说,会计是她的一只活眼,而摄影和写作是她的另两只活眼,这些眼都能给她带来收入,假设有一天,她遇到了中年危机,在会计专业上找不到工作,没关系,她的摄影和写作依然可以给她带来收入。反观A君,他一直都在做机械工程师,虽然这方面他很在行,但是一只眼再明亮,它也只是一只眼,一旦这只眼被堵,他就很容易陷入财务困境。


在最初选择专业的时候很多人是出于功利而非兴趣,比如可以移民,毕业以后前景好,工资高等等,那么在拥有这只“功利眼”之外,不妨问问自己内心真正的兴趣在哪里?再打造一个或者几个兴趣眼,不吝是一个对抗中年危机的好策略。



多方下注,扩大选择范围


在我们父辈那个年代,主流价值观是不鼓励跳槽的,在一个单位工作十几年甚至一辈子是一种常态。但是在当今这个年代,在一个公司或者一个行业工作一辈子有时候并不是一件好事,至少对于员工来说。虽然在一个行业工作一辈子可以让你对这个行业有深度理解,但是如果这个行业是夕阳行业,那么越久就越悲催。笔者并不鼓励频繁跳槽,但是在适当的范围内,多体验一下不同类型的公司,不同种类的行业,得到多方位的工作经验和行业知识,对自己应该是利大于弊,除非你可以非常确定你目前所在的行业或者公司在未来几十年依然能够长盛不衰,否则你怎么能够知道你所在的公司不是昨天的柯达胶卷?


除了行业和公司的选择之外,如果可以,最好还能够给自己多提供一个地域上的选择。比如如果你能够拥有多国身份,可以在几个国家工作和生活,那么你对抗中年危机的风险就会降低一些。虽然经济全球化导致全球经济呈现共同繁荣,共同衰退的现象,但是一般来说,时间有先后,比如当美国衰退的时候,欧洲还处于繁荣后期,等到欧洲陷入衰退泥潭的时候,美国开始复苏,如果你可以同时在美国和欧洲工作的话,在一定程度上就可以避开这种系统性危机。


做投资有两派:追求确定性和追求可能性。在世界变得越来越不确定的现在,笔者更喜欢追求各种可能性,多体验,多几个选择,你的世界就会变得越灵活。就像下围棋一样,在开盘之初下一些闲手,当时看似多余,但是最后你不知道哪个可能性会开花结果,哪个可能性最后会救了你。



增加收入多样性,构筑财务自由体系


在经济全球化和人工智能化的双重打击下,作为普通劳动者的工薪阶级迎来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一方面,全球范围内贫富差距越来越大,财富快速集中到少数富人手里,绝大部分人能够分得的蛋糕越来越小,这就是我们所看到的近十年以来,西方国家普通民众的工资水平大幅度跑输社会经济发展水平,有些人好多年没涨工资,甚至还出现减工资的现象。另一方面,工作越来越难找,除了人与人之间竞争越来越激烈之外,机器工作慢慢地取代人工工作也消灭了相当大一部分工作机会。这种被取代的工作机会不仅仅是简单的体力劳动,而且还在快速蔓延到我们之前认为不会被取代的高级脑力劳动,看看十年前和今天纽交所大厅就很明显。理论上讲,人工智能可以取代所有的工作。


在这样恶劣的社会环境下,各方面又被年轻人全面碾压的中年人,毫无疑问面临的情况就更为凶险。笔者认为,投资已经成为这个时代每一个人都必须要了解和学会的基本技能之一,就像现代人都必须要学会电脑操作一样。


投资有很多不同的理念和派别,但是基本上所有靠谱的投资派别都会强调一点:风险控制。这基本上是所有成功投资者列出的第一条投资准则。对于中年人来说,风险控制显得尤为重要。笔者认为作为普通民众的我们,尽早尽快建立一个稳健的可以实现财务自由的投资模型应该是列在日程表中的头等大事。


财务自由投资模型简而言之就是被动收入可以完全覆盖日常生活成本,房产作为生活必需品和能够产生稳定被动收入的一种产品在财务自由投资模型中的重要性怎么强调都不为过。不过正是由于对风险控制理念的坚持,笔者对很多投资者所一味追求的增值型房产并不感冒,而更偏好于能够提供稳定丰厚现金流的房产。如果中年之前能够构筑完这样一套体系,那么未来就完全可以跟随自己的内心和兴趣追逐自己的兴趣和梦想了。


之前很多人对蔡崇信放弃580万年薪,拿月薪500跟马云创业很不理解,但是笔者就特别理解这件事。对蔡崇信来说,他早已实现了财务自由,跟马云干,即使失败,大不了回去继续做他的富家翁,但是万一成功,他就名利双收,青史留名了,这种情况下他怎么可能不选创业?顺便说一句题外话,创业就像是揭竿起义,挑战的是现有的商业格局和商业秩序,成功的可能性微乎其微,特别是现在像腾讯,阿里,谷歌,亚马逊,脸书等巨头已经彻底垄断统治市场的情况下,所以笔者奉劝读者一句,没事别急着创业,创业只适合两种人,一种是彻彻底底的无产阶级,反正一无所有,输了也不怕,赢了得到整个世界,另一种就是像蔡崇信这样已经实现财务自由,输了就回家做富家翁的人。所以如果你年至中年,心中还有梦想,还想再蹦跶一下的话,尽早建立财务自由体系尤为关键。


  

作者:Jay Huang

特许公认会计师。曾在中国,香港,加拿大和澳洲四大会计师事务所、律师事务所和上市公司从事税务筹划,并购交易,税务审计和税务政策研究等工作。



收藏 已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