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中邪》讲述了大学生丁鑫和刘梦为拍摄农村风俗纪录片进入一个村落,在目睹了充满诡异气息的 “还人”仪式后,两人跟随“高人”王婆夫妇来到一处偏远的山庄拍摄驱邪过程。
然而事情却向更加诡异的方向发展,驱邪四人组经历着人性的考验,生命岌岌可危,而所发 生的一切都被丁鑫和刘梦的摄影机默默记录着......
这部电影在豆瓣上评分是7.0,超越了81%的恐怖电影,秒杀了那些成本几千万、上亿的大制作。
不少影评人还把《中邪》称为“中国最良心的惊悚片”。导演马凯还因此获得了微博之夜的“卓越新导演奖”
电影《中邪》最大的特点是穷,拍摄成本非常低。
整个剧组也几乎是个“草台班子”。
制片人是干电焊的,男一号以前是服务员,男二号是传菜员,女一号以前做过儿童经纪,专门给小孩介绍戏,女二号过去是摆地摊的。
除了制片人,其他人都是生活在横店的“横漂”,都做过群众演员。
剧组穷到什么程度呢?起初最吓人的道具就是地摊上随处可见的洋娃娃,看起来相当廉价。
连70块的纸人都不舍得买,一直等拿到资金补拍,才买了纸人道具。
拍摄条件很艰苦,剧组11个人都住在一个洗澡堂。据说整部电影所有的成本才7万,其中还有2万是给男主角看腰伤去了。
因为穷,买不起高端的摄影设备。于是,马凯尝试用伪纪录片的形式进行创作。用入门设备拍摄,反而制造出一种粗粝的现实感。
灵感是来源于他特别喜欢的一部恐怖片——《灵动:鬼影实录》。这部片子就是用简单的家庭DV拍摄,成本只有1.1万美金,全球的票房却达到了两亿。
马凯深受启发,发现恐怖片原来可以这么拍。用伪纪录片的形式,更能呈现出真实恐怖的体验。虽然有不少模仿的痕迹,但是马凯在电影中也融入了很多中国本土的元素,比如算命先生、神婆、纸人等等。
出生于1989年的马凯,曾经是浙江横店的一个群众演员。一做就是6年,那时一个月赚1500块钱,经常穿着古装长袍在太阳下暴晒一整天。没车没房,甚至连养活自己都很艰难,“那是一种看不到方向的绝望”。但马凯并不放弃,他自律,不断学习,终于在做了几年群演后,开始尝试自己拍片,一直到2015年拍出这部恐怖片《中邪》。
在2016年First青年电影展上,连王家卫领衔的评审团,也对马凯的处女作给出了肯定。马凯拿到了那一年的 “最佳艺术探索奖”。
当时获奖的原因正是“影片把大量时下青年人常见的数码设备如电脑、手机、微信、摄像头等引入了电影,成为人物视角的延伸。”
因为《中邪》,导演马凯的人生也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
影片刚刚剪完的时候,他也发给朋友看,大家似乎都不怎么喜欢。后来投了First影展,也没想过入围。结果在First公映的两场,影院坐满了人。
坐在电影院的马凯第一次有了成功的感觉:“旁边有观众在那叫。我在想怎么会吓得叫呢?挺开心的。”
接踵而来的惊喜还有很多。马凯先是在影展上遇到了无数的制片人、影视公司的老板,他们纷纷都看中了这部气质特别的恐怖片,想要购买版权、投资。
剧组还接到了金马奖的邀约,希望他们去做展映,可由于证件问题未能成行。
2017年,马凯和制片人孙德强在投资方的资助下,一起来到了戛纳,让《中邪》在这里放映了一场。
原本整个主创团队都要去戛纳,但由于许多演员没有护照,即使护照办下来,也因为没有出境记录,遭到了拒签。所以后来只有马凯和孙德强去了。
2017年,他还获得了微博之夜的“卓越新导演奖”,给他颁奖的是陈可辛导演。
马凯觉得《中邪》就像是一趟奇幻之旅,也让他明白了什么是“一夜成名”。有时候,他特别担心这是一个梦,醒来之后会一无所有。他还算理智清醒,时刻都在提醒自己:“下次拍摄我会把功课做得足足的,我不想让这个梦破了。
素材采写:七喜
责任编辑:Stella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