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仅限三天,半价来袭
长按识别二维码轻松购买)
杨振宁先生100岁了。
10月1日不仅是国庆节,还是著名物理学家杨振宁的生日。
为了百岁生辰,前几日清华大学举办了杨振宁先生学术思想研讨会。
他一如既往地讲话清晰、思维敏捷。
但遗憾的是,杨振宁先生备受瞩目的人生,本应该被记住的是闪闪发光的学术贡献。
然而围绕在身边的却是是否过誉的质疑:
“汉奸、老少恋”漫骂,和走到今天依然不被祝福的婚姻。
他跟小54岁的翁帆,结婚17年,就被冷嘲热讽了17年。
今年翁帆已经45岁,杨振宁99岁。
而在前两年,杨振宁还嘱咐了后事,他说:
“等我将来离开这个世界,你可以再婚”。
2004年,一条新闻震惊了全中国。
在那个新媒体还不存在的年代,人人都知道了82岁的杨振宁,娶了一位28岁的老婆翁帆。
这样的“老少恋”,引来一片嘲讽。
有人认为是杨振宁为老不尊,有人认为是翁帆图谋不轨只为争夺杨老先生的财产。
但杨振宁有着做学术的赤诚,对这段婚姻的开始,仅仅说了一句:
“我们的婚姻现在很多人不接受,但是总有一天,我们的婚姻会成为一个爱情童话。”
在前两天100岁的学术研讨会上,这句话得到了验证。
两人相互扶持切蛋糕,接受着在场所有人的祝福,相依相伴,成了人人艳羡的神仙眷侣。
即使这么多年过去了,100岁的杨振宁依然记得他跟翁帆的初次相见。
那个时候,杨振宁还有家庭,翁帆也只是一个单纯的大学生。
1995年,汕头大学举办世界华人物理学大会,杨振宁夫妇受邀前往。彼时,站在杨振宁身边的还是他的第一任妻子杜致礼,其父是抗日名将杜聿明。
当时的翁帆19岁,因为英语流利,被安排接待杨振宁夫妇。
翁帆的优秀给杨振宁夫妇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受到了杜致礼和杨振宁的喜爱。
虽然那时候杨振宁夫妇远在美国,一个研究物理学,一个在纽约州立大学石溪分校当中文老师。
但在这场物理盛事结束后,翁帆跟他们一直保持着书信来往。
他们就像两条相互陪伴的平行线,原本不会有什么交集。意外却到来了。
2003年,杜致礼去世,杨振宁十分伤心,翁帆特意写了一份慰问信前去安慰。
也正是这封信,让他们找到了另一种交集方式。
2003年的翁帆早已没有19岁的青涩,她经历过人生巨变,跟第一任丈夫离婚,27岁重返校园攻读硕士。
所以给杨振宁的安慰,自然带了些心心相惜和感同身受。
就这样一来一回,两人相差巨大的陪伴,多了些爱情的味道。不仅写信通电话,还相约旅游。
次年,82岁的杨振宁向28岁的翁帆求婚,两人登记结婚,引起一片哗然。
杨振宁对媒体讲过这段爱情和婚姻的开始:
“2004年,我们才正式交朋友。在当年11月之前,我们已经互相了解了很多,包括各自性格、家庭情况等。
在我给她打电话求婚时,其实双方都已经考虑很成熟了,所以一点波折都没有,我就求婚成功了。”
不难理解为什么众多人都不看好这段婚姻的开始。
巨大的年龄悬殊是最大的问题,翁帆比杨振宁最小的孩子还小15岁,而杨振宁,比翁帆的父母还大21岁。
在身份地位上,当时的两人也有巨大悬殊。一个是世界顶级科学家,拿下了各项国际大奖;一个却是籍籍无名的普通女孩,很难不被质疑两人各有居心。
对于此,翁帆却表示:“我只是选择了一条人迹稀少的路。”
结婚后的两人,学会为对方着想。翁帆改掉了喝咖啡的习惯,早睡早起,配合杨振宁的作息。杨振宁也视翁帆为上天送给他的最后一份礼物,视若珍宝。
两人每次出现在外人面前,都是十指紧扣甜甜蜜蜜。精神上的高度契合,让他们在相处上毫无困难。
至于外界猜测的遗嘱问题,目前其实尚未得到证实。
只知道2006年,两人做了财产公证。杨振宁把一栋房子作为了婚后财产,如果他离世,房子属于翁帆。其余财产如无意外,全部归子女所有。
网友们讥讽翁帆的付出不值得,最终什么财产没落得,却付出了十几年的青春。
但只有翁帆才知道自己要的是什么,就像杨振宁,他也知道,自己在学术、在爱情上,追求的纯粹是什么。
这段婚姻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对杨振宁在生命的某种方式上做了延长,对翁帆在生命的广度上做了延展。
无论外界怎么说,两个人能够一起面对这风风雨雨,就是最好的证明。
除了婚姻上的争议,围绕在杨振宁身边的还有两个巨大问号,一是他的学术成就是否过誉?二是他是否真的爱国?
杨振宁从小就长在清华园里,22 岁就拿到了博士学位,考取了庚子赔款资助的清华赴美留学资格。
敢在1936年,就质疑爱因斯塔发表的新论文“毫无创意,是老糊涂了吧”的,也是杨振宁。
他的出现和研究,和爱因斯坦、牛顿一样,拉高了全人类对于世界本质的认知。
和李政道一起提出了“宇称不守恒”,和学生米尔斯一起提出了“杨-米尔斯理论”。
其中,杨振宁和李政道提出的“宇称不守恒定律”,在1957年获得了诺贝尔奖,创造了历史上诺贝尔最快获奖速度的记录。
“杨-米尔斯理论”也被称为开天辟地的发现。
在提出后,有7个诺贝尔奖是直接利用“杨-米尔斯方程”拿到的;有几十个诺贝尔奖,和杨振宁提出的理论相关。
而“杨家将”,也几乎垄断了60年来诺贝尔奖物理奖的理论物理和粒子物理部分,还有6个最高数学奖是研究杨振宁的方程而来。
他的研究,远不止这两个,还有13项“诺奖级别”的成果,被美国称为战后最伟大的天才,是继爱因斯坦和费米之后,第三位物理学全才。
那个敢质疑爱因斯塔的少年,最终超越了自己,受到了世界的尊重。还敢说他学术称赞是否过誉吗?
至于爱不爱国这一点,杨振宁的行为或许都替他回答了。
他真的很爱国。
在研究原子弹时,钱学森回国,很多人开始质疑杨振宁。
但当时的杨振宁其实并不适宜回国,岳父敏感的身份,和他研究领域的学术问题,在国外对世界的贡献远比回国更大。
1971年,中美关系逐渐稳,杨振宁的频繁回国引起了美方的调查。
1977年,杨振宁在《纽约时报》上刊登全页英文广告——“致美国卡特总统公开信”,至今都被当作案例在课本中出现。
其中八个中文大字“亡羊补牢,犹未为晚”,要求美国政府放弃孤立中国的政策,这在当时可是冒着生命的危险。
直到2003年,杨振宁才想方设法回到了清华大学定居。但这一行为,居然被质疑是“回国圈钱”?杨振宁他并不需要。
放弃美国高薪,卖掉美国房子。回国第一件事情就是把钱全部捐给清华,还募捐一千多万美元,在清华盖起来专家公寓楼。
他不爱国吗?
回国后,杨振宁也从未放弃过为国家着想,利用自己的影响力,为国家请回了弥补国内计算机学科空白的姚期智,还有林家翘。
他不爱国吗?
义务参与建设中国60多个一流物理实验室,推荐了上千名优秀学生赴国外深造。
“两弹一星”元勋中科院院长周光召说到:“杨振宁为中国至少培养了10个以上的中科院院士和5个大学校长。”
清华大学校长王大中也表示:“杨振宁将清华三个物理研究领域提高到了世界一流水平,没有杨振宁,就没有清华物理系的今天。”
他不爱国吗?
杨振宁不管在学术、爱国之心还是私生活上,都一片赤诚,不该收到毫无根据的猜忌和漫骂。他值得所有人的尊敬。
可以说,杨振宁对中国科学界的贡献,并不是我们所能评论的,他的带动与建设,让中国科学加速发展,走上了快速车道。
“不是每一代人,都有机会和一位伟大的科学家,生活在同一时代。
被议论的不该是杨振宁先生,而是无知的网友们。不是每个人都有机会,能和比肩爱因斯坦的伟人共同参与、见证时代的发展。
尊重他,也是尊重我们的民族和我们自己。所以,我们更应该珍惜这难得的时代,敬重难得的伟人。
我们能做的只有转发起来,为他的百岁生辰送去我们真心的祝福。
编辑:Jessi、L.C
2021悉尼星尚主编
Jessica开启Leo Lin直播
长按识别二维码预约
上百刀福利等你领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