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容易!中国留学生在海外确诊新冠,自述一个人抗疫过程:肺如刀割,痛苦不堪,五脏六腑像被煎炸!

2020年04月20日 今日珀斯君






今日留学生


最近
一则留学生感染新冠的自述文火了
在这篇文章中可以看到
一名感染新冠病毒的患者
是如何从起初的痛苦
发展到后期理性对抗病毒的

前后将近一个月的患病时光
这名身在海外的留学生
都是一个人顽强挺过来
不禁让人动容…
而从她的叙述中
我们也可以深深感觉到
海外留学生们的艰难和不易!
网友看完后,
纷纷为其加油点赞







01


“一切发生的很突然很迅速”,健康青年不幸染上新冠肺炎



新冠病毒发展到这个阶段,

相信大家都对其充满了恐惧。

思考一下,如果当病毒找上你,

你会怎么做,怎么想,怎么面对?

是否也会像下面这位留学生一样,

耗尽所有精力去与生命作斗争……


确诊初期


2020年3月19日,

身在新加坡的一名中国女留学生,

开始出现新冠肺炎的症状。


新加坡 | 网络


那晚女孩浑身不舒服,

一夜未眠。

在自述中她写道:

“三月的上半月,我还是个健康青年,但是半夜看美股和原油的动态,可能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免疫力。”


症状出现的第二天,她的感受愈加强烈:

““起床后有轻微感冒的感觉,到下午开始感到肌肉和关节刺痛,发烧将至,风雨欲来。到晚上正式开始发烧阶段,整个人一下子没了力气,开始虚弱卧床。”


第二天她送走了室友,
独自开始了一个多月的艰难抗疫岁月。

女孩用8个字概括了自己的早期全部症状:
高烧、失去食欲、失去力气

““更具体地讲,初期大约在37.8度,一个一天三四餐外加零食酸奶小水果的吃货,完全彻底的失去食欲,一个身体健壮擅长各种体育活动抬腿就走二十几公里的年轻人,连家门口一百米的超市都没力气走过去。”


患病的前三天,
她在家里靠着外卖和退烧药过活
但没有任何好转。

去诊所开药

就在第三天的晚上她忽然收到学校邮件,
告知校园里有一例校工感染
于是女孩果断绝对去家附近的发热门诊看看。

遗憾的是,来到诊所后她并没有得到检测
因为不符合检测的标准,
且关键是诊所没有检测能力。
只有医生用听诊器听了一下呼吸,
判断她没事,然后给其开了更多的退烧药

示意图 | 网络

期间女孩还受到了校友的药物援助,
她写道:

“格外感谢当晚在人大校友群看到我求药给我送莲花清瘟的好友,后续来看,算是救了我一条命。”


最难的第一个晚上

然而回家后的她继续高烧不停,
发烧的第四天温度几乎已超过38,
后半夜会感到极度冷和极度热,大汗淋漓,
据她描述,
那是患程中最难的第一个晚上

持续的发烧令她忽冷忽热,意识模糊,
身上盖的两床被子和床单床垫全部湿透
那是第一次,她觉得自己可能要挺不住了
退烧药维持不到四个小时,
所有的力气只够给自己接瓶水…

那一晚,

她和远程的朋友们保持了整晚通话,

以防出现意外。

最终还是挺到了早上,

推开门看到太阳的时候,

女孩热泪盈眶,

感叹道:活着真好


第一次看到阳光热泪盈眶 | 微博@fabienne边边边


02


半个多月的积极治疗



但是那天上午情况依然很糟糕,
她开始失去味觉。

呼叫救护车

3月24日,患病的第四天
女孩人生中第一次为自己叫了救护车
然后被送到了医院


短短24小时内,

来到医院的她接受了检测,

3月25日,

她被确诊为阳性


被救护车护送到医院接受检测的过程

她这样写道:

一路上随车医护人员做简单的病症询问,到了之后是一个很大的新冠筛查大厅,再次进行病程和接触史调查,然后被分到低风险区域,一人一张桌,开始抽血、拍胸部x光片,胸片显示有肺炎,于是为我做了核酸检测。然后就开了一堆退烧药,放我回家了,24小时内如果有电话联系就是阳性要住院。


NCID低风险患者筛查大厅 | 微博@fabienne边边边


阳性,准备入院

25日下午女孩接到电话,
阳性,救护车两个小时到
女孩收拾了东西准备住院。

女孩表示,
没太多时间去恐慌或者悲哀
有时间宣泄情绪的人,
她认为他们是幸运的
因为身边有人帮着处理事情



推广



其实大部分留学生在海外都是一个人
遇到问题都得靠自己
得知自己确诊的女孩起初并没有惊慌
她很沉着冷静得直面病毒
作好了一个人抗疫的准备

她在自述中写道:

因为我独自在新加坡,所以其实是没太多情绪,很冷静的为入院做准备,扔掉房间里的新鲜食物,收拾书包带好期末考试的复习资料,准备衣物和用品,最后戴好口罩坐在大门口等车来。


第一次坐救护车 | 微博@fabienne边边边

女孩一个人的抗疫马上就要开始
她给自己做了心理建设,
并且在这个阶段深知一些道理:

当问题出现的时候,只能依靠自己的人会选择理智的评估最好和最坏的结果,然后一步一步处理问题,做好所有可能情况的应对。特别是生病这种涉及自己身体感受乃至生命的问题,一定要冷静下来,理性面对,爸妈可以失控,朋友可以失控,但自己必须冷静,因为能为你负责的和承担每个决定结果的都是你自己。


其实心情还挺平静 | 微博@fabienne边边边


正式展开治疗

最后女孩住进了当地一医院的
NCID国家传染病中心,双人病房。
她判断自己应该是轻症病房,
另一位病友早她几个小时入院,
没有太多症状。

第一张病床躺了十天 | 微博@fabienne边边边


之后的抗疫过程基本就是,
女孩在病床上持续高烧,
体温差不多达到39以上,
她每四小时吃一次退烧药,
清醒着的时间很少…

除了正常的检测问询和吃药,
女孩认为治愈她的还有
每天来自护士的口头鼓励

护士每天多次为我测量血压心率血氧和体温,治疗包括吃退烧药以及吃退烧药。医生每天上午查房一次,主要是口头询问以及听诊器听呼吸,然后给予退烧药和口头鼓励治疗。


每天测三到四次 | 微博@fabienne边边边



住院第二天,
女孩的抽血和X光片显示,
肺炎轻微加重,
血象显示白细胞和淋巴细胞低且贫血

“白细胞2400,我妈要哭了” | 微博@fabienne边边边


女孩表示:

我家里医生们觉得我血象已经很差了,这里的医生认为还可以,也许是比重症的强很多吧。


再难也全靠一个人挺着

再之后依旧是烧得浑身无力、人事不省,
每吃一次退烧药,大概一小时起效,
清醒两小时,再一小时失效
且NCID的餐食惨不忍睹,
她硬逼自己吃饭,但实难下咽。

“只有水果是能吃的,其他就emmm” | 微博@fabienne边边边

相信大家都看过网上的“孤独排行榜”
第一名是一个人生病住院



推广



难以想象,
一个人在海外染上新冠病毒,
将会陷入何等的绝望和无助。

“每天一桶水,可以看电视,比如越来越糟心的BBC、CNN” | 微博@fabienne边边边


但这些情绪女孩完全没有
住院的第二天她依旧保有理智,
和家人朋友也能保持基本的联系:

一个人住院我通常全天倒在床上,清醒的时候会跟爸妈聊天,低烧38左右的时候尚能回复朋友“还在烧”,高烧39以上,微信基本就回“闭嘴”,因为消息提示音都是令病人难以忍受的。


女孩坦言,
生病的时候根本没精力看电影听音乐,
连睡觉都没觉得舒服
一天下来没力气做任何事,
能躺着清醒一会才是最舒服的几分钟





03


再苦再难,依旧相信自己可以。



女孩在生病时的那份坚强,
是支撑她走下去的支柱。
她表示之所以写下这么多文字,
也是为了鼓励和她有类似遭遇的人,
就算感染了病毒也不用惊慌

她写道:

“我自始至终都明白,这是一个人的战斗,别人可以安慰鼓励共情,但无法代替你去感受那些极度不适或者难以为继。”


据女孩描述
新冠的高烧比平时感冒发烧要凶猛的多,
那种无力和绝望是旁人无法感受到的

看不见尽头的连续高烧会像海水一样,
伺机吞没渺小的人,
你只能用尽全力昂头漂浮,
但什么时候太阳才会升起,
什么时候才能走出黑夜,
才能得救,
是完全未知的

她开始抗拒所有外界的关切
全凭一腔孤勇在坚挺着:

我那时抗拒所有的聊天和关切,因为没有人能体会我的状态,他们一厢情愿的关切有时只会让我更加疲于应付,一个人凭着一腔孤勇也许可以战斗的更久,停留在眼泪与关爱中,很可能会破碎你的坚强。


第二个最难的夜晚

3月27日
是女孩住院的第三个晚上,
也是她病程中第二个最难过的夜晚
退烧药不起效,昏沉混沌,恶心想吐,
吃了防吐药后,更加想吐,
难受到无法入眠,闭眼硬挺,
一小时一小时的熬,
女孩当时觉得这是她生命中最黑暗的一个夜晚,
黑夜和不适都望不到尽头。

第二天醒来,
是发烧的第八天,
女孩咬着牙一小时一小时熬到了天亮。
太阳升起来的时候,
她默默地对自己说:

“你又挺过了一天,还能接着活。也是那天,我第一次没力气同爸妈通话,他们急的要疯掉,但我所有的体力和精力,都在与高烧纠缠,活下去是第一重要。”

那天早上的光很亮,我和世界一起醒来 | 微博@fabienne边边边

接受治疗的过程中,
女孩的父母还咨询了一些国内的医生,
但很多国内的抗疫药物在新加坡被禁止使用。
女孩表示目前在新加坡,
针对轻症患者的疗法就是发烧吃退烧药,
咳嗽吃止咳糖浆等等,针对症状缓解

但真正对抗病毒,
就是靠自身的免疫力,
在危及生命以前,
医生还是建议依靠自身免疫力,
尤其是年轻人

其实一个人在海外生病,
父母肯定会非常非常担心。
而女孩也完全理解父母几近失控的担忧,
拼命想为女儿做些事情。
但她更清楚,
医学上会有分歧,
每个患者的情况也千差万别,
她还是很冷静沉着,
深知当下治病是最重要的,
一是相信自己能行,
二是相信我的医生

 图文无关 | 网络

 

女孩透露,
除了退烧药之外,
她自己决定吃莲花清瘟,
一共两盒,八天的量
在她看来对病情康复起到了一定推动作用。

3月28日的白天,
女孩发烧的频率和程度都有降低,
她尝试着推迟用药,
下午持续了六个小时的清醒。
虽然晚上护士发现又烧起来了,
得知她晚了两个小时吃药,
女孩描述当时那眼神简直能吃人。
但她乐观得认为距离上岸时间不远了

直到住院的第4天,
女孩才第一次与父母视频通话
她精神状态很好,
还给他们讲了两个笑话。
因为自己此前的状态实差,
她不想和父母一起“抱头痛哭”,
那样对她的状况不会有任何好处,
所以一直只语音聊天,
让父母知道她意识清晰。


其实女孩全篇都想告诉大家,
一定要坚定自己的信念,
身边人可以崩溃失控,
但自己一定要镇定要顽强,
不能被外界任何言行影响,
因为只有自己才是唯一承担所有后果的人

治疗的第二阶段

3月30日,
距离出现症状过去了12天。
女孩终于彻底告别扑热息痛
进入了病程的第二阶段。

终于清醒的站起来看街景和行人,热泪盈眶 | 微博@fabienne边边边


第二阶段病情渐渐好转。
女孩是轻症患者中的幸运儿
没有发生呼吸困难,
没有第二波乃至第三波症状,
扛过了十天高烧,
基本算重获新生

持续了几天咳嗽有痰,
然后就进入无症状期,
虽然依然是阳性,
但已经可以谈笑风生。

天亮起来的日子 | 微博@fabienne边边边

转院到隔离医院

4月5日,
女孩转院了。
从急救车上下来的一分钟,
是她十天以来第一次呼吸外面的空气
短短不到一分钟,
她闻到了自由和健康的味道。

“透过急救车的缝隙,看到风在摇树的叶子,我想象外面是个美好的世界” | 微博@fabienne边边边

她住进了隔离医院,
大多住着无症状,
等待核酸转阴的病人,
大约每周测两次,
直到出现阴性

在那里女孩终于吃到好吃的食物了,
她打趣自己就是进入了养猪生活
两次阴性后就可以出栏。
她在自述里这样介绍自己吃到的美食:

这里每天的餐点极为丰富优质,一日三餐加下午茶,前菜主菜甜点加果汁,牛排龙虾鲍鱼等十余种选择,下午茶的手工糕点和小零食上还会有贴心的一句关怀。


吃肉幸福 | 微博@fabienne边边边

阴性,女孩出院

在不再出现症状后,
女孩最害怕的就是核酸检测,
不是担心结果,
而是检测过程堪称小伎俩大酷刑:

新加坡采用的检测试剂是通过一个十余厘米长的细棍,类似棉签,顺着鼻孔,整根捅进去,一直触及呼吸道为止,然后再捅另一侧,几乎生理反射都会流泪或者飙泪,需要很久平复。


每当清晨熟睡,
护士的一句呼唤总能把她吓醒
她一共已经测了七次核酸,
最近两次的检测结果为阴

直到4.16女孩终于可以出院了,
但到月底还要进行二次检查。

女孩说:

“整个病程除了第一次去发热诊所,剩下后面所有救护车、住院、隔离都是免费的。”


I'm a tough cookie!| 微博@fabienne边边边


病了将近一个月,
女孩经历了很多。
也让我们看到了一个留学生
惊人的沉着和坚强。

她自述:


生活中会有很多好与不好,就像会有晴天的早晨,也会有暴雨的午后,所有的时间都需要你自己安度,亲人、朋友会给你陪伴和力量,但最终面对问题、解决问题、承担后果,都是你自己的事情,没有人能替代。其实除了生病,还有很多要面对的杂事,要告知学校和宿舍,协商延期补考、房间续租,要应对卫生部很多的电话询问信息和病情,要联系移民局和使馆询问签证延长等等。


珀斯君深知
所有独自在海外的华人和留学生,
现阶段有多么不容易,
但今日哥希望大家
遇见问题不要惊慌,
就算是关乎生死的难题,
也一定要冷静镇定,
只有这样才能做对每一个选择

女孩在最后写道:
希望每个在漫长黑夜里踽踽独行的人,
都能坚持下去,哪怕再狼狈,
只要坚持到每一天的太阳升起,
也许就会有新的希望和幸运。






爱我请给我在看!
收藏 已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