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双11,阿里巴巴24小时内交易额就达到了1682亿元。然而可以说光棍节最重要的不是消费者花了多少钱,而是阿里巴巴为了把控客户体验,都做了什么。
今年,阿里巴巴让中国大约60万个传统社区商店成了配送中心。这些社区商店约占全国所有社区商店的1/10。阿里巴巴使用App提示商店提前备货,并准备好交付。这让以客户为中心的购物体验达到了新水平,消除了消费者购物过程中可能遇到的摩擦,并让商家意识到提供一致客户体验的必要性。
整合线上和线下购物体验
在整合线上及线下购物体验上,阿里巴巴所担心的问题和其他亚洲品牌一样,即产品能否准时交付?产品是否完好?产品如果出了问题,消费者能否立马得到帮助?
根据去年的Connected Life研究报告显示,全球近1/3的消费者认为,品牌在线上和线下所提供的购物体验不同。消费者体验的品牌线上体验越多,就更容易挫败,之后他们对品牌的亲近感就会一直下降直至消失。考虑到体验差对未来品牌亲和力有着强大的影响,营销人员应该重视这一问题。那么营销人员可以做些什么呢?
(1)考虑消费者体验中的方方面面
品牌需要意识到,即使有些客户体验不在它们的直接控制以内,也要尽量考虑到,并与相应部门合作,让自己能够控制这一环节。例如在印度,像Big Basket这样的电商品牌,现在要求合作物流将包裹送至消费者家门口,这样能让收件人觉得收件更安全,克服了一大电商阻碍。
现在不仅只有卖家需要将消费者体验考虑在内,任何公司都需要。最近有一家能源公司推出了一个App,让用户能够远程控制自己的家居设备,通过手机开灯或打开洗衣机。尽管最初消费者兴趣很浓厚,但之后用户越来越少,这是因为为了登录和激活服务,消费者不得不经历10步的验证过程。虽然工程师用上了非常严格的安全协议,但他们根本没有考虑过用户的体验。
(2)主动联系消费者
品牌需要在更加主动地在所有部门嵌入以客户为中心的思维模式。品牌可以创建系统,提醒员工哪一天对某位客户很重要,然后让他们主动和消费者联系,并创造积极的回忆。例如,Ritz-Carlton公司鼓励员工在不征求主管批准的情况下,做出决定,提高用户的体验。
(3)在人与机器之间取得平衡
品牌在人工智能系统和人的工作之间取得适当的平衡至关重要。今年Connected Life的研究显示,简单地用机器人代替人际互动,将破坏亚洲一些品牌的消费者体验。亚洲新兴市场中,有44%的消费者愿意使用聊天机器人客服,但在亚洲发达国家这一比例只有29%。这就说明在基本信息交流以外的场景,卖家要慎用聊天机器人和人工智能系统。智能的应用是为了让员工将注意力放在更多需要人为互动的地方。
要激发消费者积极情绪,并提升他们的忠诚度,品牌就需要在客户体验中融入技术和人性化。同时,这需要企业各部门和物流或有经验的合作伙伴密切合作。而且品牌和卖家还要有一个明确的目标,那就是不仅要满足消费者,还要让他们愉悦。
本平台专为代购行业发声,关注发布相关资讯
协助厂家推广优质澳洲商品
有合作及广告需求的,请发邮箱